中财论坛

标题: 72.【金秋】金黄的味道(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8 21:54
标题: 72.【金秋】金黄的味道(散文)
本帖最后由 袁达清 于 2017-11-20 11:17 编辑

                 [金秋]金黄的味道(散文)

                                                  梁正虎

  立秋了,麦子快要成熟了。麦子的颜色温暖,踏实,闪着诱人的光泽,空气里飘着麦子特有的清香。

  初秋的风仍然是热的,吹过来,麦浪在大地上前呼后拥,气象万千。阳光照着照着,热风吹着吹着,地里的麦子慢慢就扯了黄绿。庄稼人感叹一声:哦,麦子扯黄绿了!庄稼人感叹的不仅仅是一年时光的迅速,更感叹着麦子成熟了要收获的喜悦。也就在这时,乡村便进入了汗水,尘土,麦芒和阳光搅和的时期。

  首先,秋收的讯息是从磨刀石上传递过来的。老农们在晚饭后,将磨石从某个角落里找出来,就着夕阳的余晖,坐在门槛上,或者坐在一条旧麻袋上,淋着清水,咝咝咝,打磨一把把镰刀。老农们先用粗磨石打磨,磨上一阵,再用细磨石细磨,并不时用拇指肚儿在刃口上试一试,然后再磨再试。直到一把把程亮的镰刀闪耀着锐利的光,老农才满意地收起。

  立秋之后,我们北方的天空变得多雨起来,前几日,人们还热得汗水涔涔,经过几次阴雨的洗涤,瞬间就变得有了凉意。一场秋雨一场寒啊。秋雨一旦下起来,往往是最为缠绵的那种,没有夏日气势磅礴的恢弘,也不似春天小家碧玉的秀气。秋雨简直就不识一点颜色,自顾自不紧不慢地下,下了停,停了下,没完没了。浓雾裹着山头,空气里飘着水雾,庄稼人的心也随之潮湿了起来,焦躁起来。

  在这当儿,庄稼人焦急地等待麦子的成熟,他们喜悦而担忧,祈祷着阴雨天气不要来临。这是一年中最操心的农事,麦黄豆焦,龙口夺粮。庄稼人唯恐在这样的天气里,来不急收割打辗,麦子生了芽,这是多么窝心的事啊。粒粒归仓是庄稼人最大的心愿。

  于是,一个个庄稼人一次次着急地行走在田间地头,察看麦子的变化。当一块麦地的边角有一块炕面大的麦子变黄了,这时的庄稼人已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终于开镰收割了。这么一开头,仿佛应了“人老一年,田黄一夜”的俗语,一夜之间,一块又一块麦子都黄了,如突然盛开的花,黄灿灿地盛大开放,田野被这温暖的金黄占领了。

  割吧,完全能割了。田黄十分收七分,田黄七分收十分。庄稼人终于放开手脚收割麦子了。

  天刚麻麻亮,庄稼人已迈向自己的麦田,一块块麦田里,一个个昏暗的影子在晃动着,镰刀割麦子的声音在咔擦咔擦地响着。庄稼人割上一把麦子,这把麦子在庄稼人手里迅速地分成两股,利索地不知怎么一绕,就打成了腰子。一个麦捆需要两个腰子,庄稼人两把一个披雨,三把一个卷芯,披雨和卷芯打颠打倒放上,然后紧紧拧住腰子,再顺手捋一根麦秆,给麦捆儿绕上一个尖尖的头,这样一个麦捆就捆好了,庄稼人顺势用衣袖抹去额头上的汗珠,再弯下腰割下一个捆子。捆好的麦捆子,怎么看也象一截莲藕,这是庄稼人的心爱啊。庄稼人把麦捆十个立成一码,一码一码的麦捆象等待检阅的士兵。在庄稼人心里,一码一码的麦捆就是一斗一斗的麦子。

  庄稼人起早贪黑,忍受着太阳的炙烤,忍受着胳膊和腰的酸痛,经过十天半月终于将麦子收割完了。先前收割的麦捆子已脆生生干透了,然后陆续将这些麦捆拉运到打麦场上,垛成垛。麦垛或圆或方,都需要考验垛麦垛人的水平,麦垛底盘儿的大小,高低,以及什么时候收尖,都要从麦捆子数量的多少来定。下面挑麦捆的人,用铁杈一个一个往上丢,每一次丢上去,都呈现出一个漂亮的抛物线。垛把式和挑捆子的人互相喊叫着,应和着,一个麦垛垛好了,不偏不倚,周正,垛尖儿也收得恰到好处,一层一层密密地压着,雨水渗不进去。庄稼人从垛上溜下来,两手叉腰,站在远处欣赏自己垛好的麦垛,心里暖暖的。庄稼人说,麦子在垛里捂几天,吃起来更筋道。打麦场上垛下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好几个麦垛,象连绵起伏的小山。有时候,庄稼人背了被褥,晚上睡在麦垛上,头枕五谷大地,闻着麦秆儿发出的清香,劳累了一天的身体舒坦了,心里也踏实了。

  庄稼人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打碾。他们突突突地开着三马子,后面链着石磙,一遍遍地碾压。碾了翻,翻了碾,庄稼人用木杈把麦秆翻着挑着,循环几次,麦子终于脱离了麦壳,麦秆也被石磙打绵了,新麦子,新麦草的清香就飘浮在打麦场上了。这段时间,汗水弥漫着每个人的眼目,尖锐的麦芒刺伤着每个人裸露的皮肤,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浑身的痒,一坐下来,或者晚上睡下,简直就奇痒难忍,于是就不停地抓痒,最终抓烂了皮肤。在这么一两个月里,每个人都忙碌着,一个村庄都在火热地忙着,村庄四周弥漫着火辣辣的气息。

  扬场了,庄稼人嘘嘘地呼唤着风,将麦子和麦芒,还有尘土,一起高高地扬起,风吹去了麦芒和尘土,金黄的麦子唰啦唰啦从空中落下,在男人,女人,还有孩子的欢声笑语里,渐渐地落成了一堆。抓几颗麦子丢进嘴里,新麦子的醇香就融合在庄稼人的味觉里。这堆金黄的麦子,飘着缕缕清香,让人心生喜悦。庄稼人的日子就有了,五谷杂粮的村庄也便安然了。

  哦,庄稼人生生不息地劳作,大自然馈赠给庄稼人的是金黄的味道,麦子的味道,还有日子的味道!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0-28 21:58
坐沙发品读,金黄的味道酣浓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0-28 21:59
拜读学习,喜欢呗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8 22:01
      每段开头未低两格,请管理员帮忙编辑。谢谢!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8 22:25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28 21:58
坐沙发品读,金黄的味道酣浓

    谢谢默然先生阅读点评,问候!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10-29 02:22
村夫的征文也出炉了祝贺一下,码字愉快!待我慢慢看来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10-29 03:05
虽然村夫笔下的场景于我是陌生的,但那样的秋色因为有了沉甸的汗水更加厚重。这样的秋天的确是炫彩的,那些劳作的身影便轻盈起来,空气中飘散着麦香,这样的秋天是令人愉快的。
问好村夫!愿每一次收获都带给你快乐!
作者: 临沂风铃    时间: 2017-10-29 05:50
河西老师笔下的秋天自有另一翻味道。漫山遍野的金黄的小麦的清香,农人丰收的喜悦,组成了金色的秋天。拜读老师佳作,给老师加分点赞!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06:01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28 21:59
拜读学习,喜欢呗

      谢谢默然老师厚爱,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06:04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10-29 02:22
村夫的征文也出炉了祝贺一下,码字愉快!待我慢慢看来

   谢过千年,支持论坛,看齐意识。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06:09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10-29 03:05
虽然村夫笔下的场景于我是陌生的,但那样的秋色因为有了沉甸的汗水更加厚重。这样的秋天的确是炫彩的,那些 ...

      感谢千年深夜留评,倍感温暖!辛苦了,祝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06:12
临沂风铃 发表于 2017-10-29 05:50
河西老师笔下的秋天自有另一翻味道。漫山遍野的金黄的小麦的清香,农人丰收的喜悦,组成了金色的秋天。拜读 ...

风铃老师早,辛苦辛苦,祝老师天天快乐!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0-29 06:13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0-29 06:01
谢谢默然老师厚爱,问好!

上茶,您请。今儿跟家人一起游咸宁,马上出发了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06:21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29 06:13
上茶,您请。今儿跟家人一起游咸宁,马上出发了

祝先生一家旅途愉快!
作者: 小野菜    时间: 2017-10-29 06:57
农民一片劳动收获的场景画面,立体感呈现在眼前,还包含着农村人世俗生活哲理观。庄稼和人生无不都是:黄七成收十成。黄十成收七成呢!加分点赞!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0-29 07:41
排版自然段开始应该退两格。
来不急收割打辗,——碾

说到秋天,在人们的印象中,首先想到就是“丰收”的景象,更何况守望着土地的农民。作品真实展示了这样的场景。作品毫无刻意构思布局的痕迹,但文脉清晰层次合理,自然天成。也无强拉秋天入文的印记,仅仅截取了收麦子一个片段,却将这一很普通的事情描摹的详尽而真实,逼真而透彻,这没有一定的文笔功力和生活积累是做不到的。作品内敛着丰收下的辛勤劳作,为“粒粒皆辛苦”代言,为秋天丰收的喜悦讴歌,立意寓意积极美好。作品始终淋漓尽致描绘展示收麦子这一件事,内涵丰富,外延感恩与认知,形散而神聚。作品文笔语言平实朴素,环境与心理描绘映衬适宜。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了主题立意,那就是回报自然的馈赠回报感恩养育着我们的农民和土地,韵致无限。一篇不错的散文。
感谢赐稿参赛,辛苦、致敬!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7-10-29 13:31
来读河西老师的参赛作品。笔触老练独到,平实具象,展现出了一幅农民麦收的繁忙热闹景象。使人读来如亲临其境,很有感染力。预祝老师获得好成绩。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7-10-29 13:32
来读河西老师的参赛作品。笔触老练独到,平实具象,展现出了一幅农民麦收的繁忙热闹景象。使人读来如亲临其境,很有感染力。预祝老师获得好成绩。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10-29 16:57
这种金黄味道,也只能来文字里回味了。戈壁滩上,早就看不见麦浪,也好久没有闻到过麦香了。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7-10-29 17:11
来学习老师的文章了,很喜欢,点赞!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08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0-29 06:57
农民一片劳动收获的场景画面,立体感呈现在眼前,还包含着农村人世俗生活哲理观。庄稼和人生无不都是:黄七 ...

   谢谢野菜老师阅读点评,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10
小野菜 发表于 2017-10-29 06:57
农民一片劳动收获的场景画面,立体感呈现在眼前,还包含着农村人世俗生活哲理观。庄稼和人生无不都是:黄七 ...

   谢谢野菜老师阅读点评,农人就是这个样子,虽朴实,但也有他们生存的路子。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19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10-29 07:41
排版自然段开始应该退两格。
来不急收割打辗,——碾

    谢谢九宫老师的精妙点评,村夫献丑了。排版和错别字的问题,一开始就发现了,但改不上,我正在求助管理员。问好九宫老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22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7-10-29 13:32
来读河西老师的参赛作品。笔触老练独到,平实具象,展现出了一幅农民麦收的繁忙热闹景象。使人读来如亲临其 ...

       阳光老师过奖了,收麦子是村夫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习惯了,就这样子的。问好老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27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0-29 16:57
这种金黄味道,也只能来文字里回味了。戈壁滩上,早就看不见麦浪,也好久没有闻到过麦香了。

      是的,麦浪早就看不见了,文中的麦浪是留存在我记忆深处的画面。这个画面,挥之不去,是营养着我生命的脐带。问好爱珍!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32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0-29 16:57
这种金黄味道,也只能来文字里回味了。戈壁滩上,早就看不见麦浪,也好久没有闻到过麦香了。

     问好幸福,回错帖子了,本是问好幸福,误回为问好爱珍,对不起,改不掉,无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9 22:33
张爱珍 发表于 2017-10-29 17:11
来学习老师的文章了,很喜欢,点赞!

    谢谢爱珍老师来读,并点评。问好,祝安!
作者: 芒乡化十龙    时间: 2017-10-29 23:35
很唯美和细腻相结合。
结尾的味道很有味道!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7-10-30 13:46
支持梁老师好文!问好!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7-10-30 15:34
金黄和味道的联系是一个亮点。读下来,深以为然。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19:55
芒乡化十龙 发表于 2017-10-29 23:35
很唯美和细腻相结合。
结尾的味道很有味道!

     谢谢十龙先生阅读点评,问好祝安!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19:56
刘晓斌 发表于 2017-10-30 13:46
支持梁老师好文!问好!

   谢谢刘老师支持,常联系,常指教!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19:59
夏冰 发表于 2017-10-30 15:34
金黄和味道的联系是一个亮点。读下来,深以为然。

  谢谢夏冰版主,金黄的味道,通感了一下,请版主多多指教,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20:00
夏冰 发表于 2017-10-30 15:34
金黄和味道的联系是一个亮点。读下来,深以为然。

  谢谢夏冰版主,金黄的味道,通感了一下,请版主以后多多指教,问好!
作者: 秋實    时间: 2017-10-30 20:02
“ 日子 的味道 ” ,说得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蛇就是庄家人的日子。无论是农闲、农忙!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20:18
秋實 发表于 2017-10-30 20:02
“ 日子 的味道 ” ,说得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蛇就是庄家人的日子。无论是农闲、农忙!

谢谢秋实版主点评,日子的味道,作为庄稼人,是苦是甜,需要慢慢品尝。问好版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21:13
秋實 发表于 2017-10-30 20:02
“ 日子 的味道 ” ,说得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蛇就是庄家人的日子。无论是农闲、农忙!

谢谢版主加分鼓励,祝好!
作者: 康康    时间: 2017-10-30 21:30
割麦,打麦,晒麦,麦子的味道,庄稼人的味道,日子的味道,像这秋日的阳光,一片温暖,回味悠长,嚼劲十足。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0 21:36
康康 发表于 2017-10-30 21:30
割麦,打麦,晒麦,麦子的味道,庄稼人的味道,日子的味道,像这秋日的阳光,一片温暖,回味悠长,嚼劲十足 ...

谢谢康康老师干净利落的点评,学习!
作者: 康康    时间: 2017-10-30 21:58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0-30 21:36
谢谢康康老师干净利落的点评,学习!

康康本不会点评,一想到点评,就头疼,真的。只能吐吐一点感受。有不当处,望老师谅哦。
作者: 落叶留步    时间: 2017-10-31 07:52
首先,秋收的讯息是从磨刀石上传递过来的:生动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1 08:47
落叶留步 发表于 2017-10-31 07:52
首先,秋收的讯息是从磨刀石上传递过来的:生动

谢谢落叶老师阅读点评,是的,庄稼人的种种迹象表明秋收的讯息,磨镰刀,收拾车辆,载扫帚,安杈把等等等等,准备工作多着呢!感谢加分鼓励,问好老师!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0-31 08:51
平实的叙述中,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丰收的景象历历在目。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1 08:56
柯英 发表于 2017-10-31 08:51
平实的叙述中,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丰收的景象历历在目。

谢谢柯英老师来评,问好老师!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7-10-31 09:35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0-30 19:56
谢谢刘老师支持,常联系,常指教!

梁老师客气啦,指教不敢,多多交流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10-31 11:36
以麦子的成熟切入金黄的味道,诚为高手。
种麦子对我们这里,已是十几年度前的事儿了,但仍记忆犹新,读来很有亲切感。
作者: 剑叩南天    时间: 2017-10-31 12:43
拜读,我们河北是夏天割麦子,可能季节不同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1 20:40
剑叩南天 发表于 2017-10-31 12:43
拜读,我们河北是夏天割麦子,可能季节不同

谢谢南天版主阅读点评,我们是甘肃高寒山区,小麦成熟就到立秋以后了,等到颗粒归仓,茬地犁完 ,已到寒露时节了。问好版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1 20:47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10-31 11:36
以麦子的成熟切入金黄的味道,诚为高手。
种麦子对我们这里,已是十几年度前的事儿了,但仍记忆犹新,读来 ...

谢谢水如空老师阅读点评,我们这儿麦子也不种了,这些都是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恭喜老师成为中财论坛驻站作家,这是对您实力的肯定。为您高兴!
作者: 满庭芳草    时间: 2017-11-2 01:37
田园的秋天定会很美,有空再来仔细欣赏。
作者: an安    时间: 2017-11-2 04:56
没有亲身的经历是断写不出这样细腻深情的文字的。譬如我。但我一只没忘记麦子,也在寻找麦子。今天在您这里找到了,真真切切。
唯一一次接触麦子这种东西,是小时候,一天妈妈从姥姥家回来,从兜里掏出几个麦粒儿,被火烧得略有点儿焦,虽从没见过那东西,但聪明的我一眼就断定它是用来吃的,放进嘴里一嚼,那个香味……说实话我早已回味不起来了,少说有25年了,但我就记住了一个香。我问妈妈这是哪来的,还有没有,她说没了,收割完运走了。我当时真傻,就相信了她。以妈妈对我的了解,她肯定知道我会去寻找麦子,所以断了我的念想。后来每年去姥姥家,我都要出去寻找麦子,但始终没见到。直到现在,我也没再见过麦子,但那几粒麦穗儿,至今难忘。感谢您,让我终于寻到了麦子,大片的金黄和芳香……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17-11-2 16:36
农民盼着就是丰收这个季节,种植下去的秧苗得以谷穗弯弯金黄诱人!
作者: 逐鹿江南    时间: 2017-11-2 16:50
秋的色彩,秋的喜悦!
加分支持!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2 19:38
满庭芳草 发表于 2017-11-2 01:37
田园的秋天定会很美,有空再来仔细欣赏。

谢谢芳草老师来读,读文辛苦,费心了。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2 19:46
an安 发表于 2017-11-2 04:56
没有亲身的经历是断写不出这样细腻深情的文字的。譬如我。但我一只没忘记麦子,也在寻找麦子。今天在您这里 ...

   问安老师好,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见闻也就不同,城市现代化的设施,对于乡下人是闻所未闻,见所不见,城市乡村,人们各有各的生活轨迹。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2 19:47
喻芷楚 发表于 2017-11-2 16:36
农民盼着就是丰收这个季节,种植下去的秧苗得以谷穗弯弯金黄诱人!

谢谢老师阅读点评,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2 19:48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7-11-2 16:50
秋的色彩,秋的喜悦!
加分支持!

谢谢江南老师阅读点评和加分支持,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2 20:58
喻芷楚 发表于 2017-11-2 16:36
农民盼着就是丰收这个季节,种植下去的秧苗得以谷穗弯弯金黄诱人!

谢谢喻芷楚老师加分鼓励!
作者: MLMC    时间: 2017-11-2 23:30
中国太大,甘肃——麦收是在秋天啊?
山东是在6--7月之间。基本6月底就完成了。

大作不错,简明扼要,概述了麦收的主要过程。写出了农家的希望\辛苦等等。
赞一个!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3 08:35
MLMC 发表于 2017-11-2 23:30
中国太大,甘肃——麦收是在秋天啊?
山东是在6--7月之间。基本6月底就完成了。

谢谢满仓老师阅读点评,我们这儿属 甘肃高寒地区,乌鞘岭附近,六月天都飞雪呢,原来只种青稞的,种麦子是后来的事。
作者: 满庭芳草    时间: 2017-11-3 08:48
读着您的文字,仿佛看到秋风拂过金色的麦浪,农人们勤劳的身影,闻到了麦穗上阳光的味道。写的真好。
作者: 梁敏才    时间: 2017-11-3 16:17
支持一家子的佳作,请老师也支持我一下,加分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3 17:38
满庭芳草 发表于 2017-11-3 08:48
读着您的文字,仿佛看到秋风拂过金色的麦浪,农人们勤劳的身影,闻到了麦穗上阳光的味道。写的真好。

谢谢芳草老师阅读点评,文字还谈不上真好,我也在学习中,欢迎往后多多交流。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3 17:41
梁敏才 发表于 2017-11-3 16:17
支持一家子的佳作,请老师也支持我一下,加分

好的,一家子不说两家话,我肯定要支持的。谢谢您的支持鼓励!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4 20:57
谢谢江南加分支持鼓励!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5 16:23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10-29 02:22
村夫的征文也出炉了祝贺一下,码字愉快!待我慢慢看来

妖妖又换了头像,节奏快,阳光灿烂,赞一个!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1-5 18:13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11-5 18:16 编辑

典型的北方收麦、扬麦画面。文字中不但有忙碌有欢欣更有辛劳与汗水。这样的文字,因为有着还原生活本真的主观意原,便有了生活五味的厚重。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11-5 19:24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1-5 16:23
妖妖又换了头像,节奏快,阳光灿烂,赞一个!

哈哈,谢村夫夸奖,人就长成那样了,凑合着看吧
祝村夫新周愉快!
作者: 五相子    时间: 2017-11-5 19:38
我来晚了些,加上分,来欣赏学习这篇!远握!
作者: 春秋    时间: 2017-11-5 20:01
<金黄的味道>,在老师的笔下,真的是有滋有味,点赞!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5 20:29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1-5 18:13
典型的北方收麦、扬麦画面。文字中不但有忙碌有欢欣更有辛劳与汗水。这样的文字,因为有着还原生活本真的主 ...

谢谢欧阳版主点评,我们北方收庄稼就是这个样子,在旱地,由于麦杆矮,就用手拔,一把一把,拔到后来,手心起皮,手指疼,伸不展的。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5 20:32
五相子 发表于 2017-11-5 19:38
我来晚了些,加上分,来欣赏学习这篇!远握!

谢谢五相子老师阅读点评,您来就好,不晚的,村夫高兴。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5 20:33
春秋 发表于 2017-11-5 20:01
,在老师的笔下,真的是有滋有味,点赞!

谢谢春秋老师来评,您的点赞是给我的鼓励。问好老师!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11-5 21:06
河西老师的散文写得朴实真诚,对于收割季节的描写贴切生动,金黄的味道确实是秋最不可少的味道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5 21:39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11-5 21:06
河西老师的散文写得朴实真诚,对于收割季节的描写贴切生动,金黄的味道确实是秋最不可少的味道

谢谢立红老师来读,点评鼓励有加,村夫感动,往后请多指教。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6 07:29
谢谢飞霞老师加分支持鼓励,问好!
作者: 紫玉清凉    时间: 2017-11-6 08:31
村夫的文章很有刘亮程的味道。用字精准,文辞雅致而生动。
麦子在村夫笔下,一棵一棵活了过来,它们带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向我们扑过来。
那些饱满而真实的场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积极而富有朝气的文字与情感,问候村夫!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11-6 15:49
收割的季节,色浓且艳,动感的描写让文字充满了张力。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6 21:01
紫玉清凉 发表于 2017-11-6 08:31
村夫的文章很有刘亮程的味道。用字精准,文辞雅致而生动。
麦子在村夫笔下,一棵一棵活了过来,它们带着生 ...

清凉老师过奖了,我哪里有刘亮程先生的味道,差远了,惭愧惭愧。不过,在您的鼓励下,我兴致很高,要加倍努力的。问候清凉老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6 21:07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11-6 15:49
收割的季节,色浓且艳,动感的描写让文字充满了张力。

木门老师的点赞,使我受宠若惊,这点赞给了我努力的力量。问好木门老师!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7-11-7 09:27
拜读学习欣赏佳作!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7-11-7 09:27
赞一个!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7 19:30
珍振 发表于 2017-11-7 09:27
拜读学习欣赏佳作!

谢谢珍振老师来读,辛苦了,问好!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7-11-8 10:23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1-7 19:30
谢谢珍振老师来读,辛苦了,问好!

不客气,互相支持!问你好!
作者: 王阳    时间: 2017-11-8 16:39
用刷子勾勒出来的大场景,带着阳光和麦子的味道,如果这个味道有颜色,那应该是金色的。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8 21:35
王阳 发表于 2017-11-8 16:39
用刷子勾勒出来的大场景,带着阳光和麦子的味道,如果这个味道有颜色,那应该是金色的。

超版来读,村夫受宠若惊,诚惶诚恐。问好超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8 22:27
珍振 发表于 2017-11-7 09:27
赞一个!

谢谢珍振老师点赞,盼常联系,多指教,问候!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9 15:44
康康 发表于 2017-10-30 21:58
康康本不会点评,一想到点评,就头疼,真的。只能吐吐一点感受。有不当处,望老师谅哦。

康康老师谦虚了,这点评的不是很好嘛,只要有一颗真诚向上的心就够了,共勉!
作者: MLMC    时间: 2017-11-9 19:03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1-3 08:35
谢谢满仓老师阅读点评,我们这儿属 甘肃高寒地区,乌鞘岭附近,六月天都飞雪呢,原来只种青稞的,种麦子 ...

问好。村夫文友。

再次欣赏大作,祝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10 09:07
MLMC 发表于 2017-11-9 19:03
问好。村夫文友。

再次欣赏大作,祝好!

谢谢满仓老师厚爱,祝您乡村往事系列散文越写越好!
作者: MLMC    时间: 2017-11-10 10:54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1-10 09:07
谢谢满仓老师厚爱,祝您乡村往事系列散文越写越好!

谢谢,村夫文友!
好的,我继续努力!
很喜欢你的散文!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11 08:32
MLMC 发表于 2017-11-10 10:54
谢谢,村夫文友!
好的,我继续努力!
很喜欢你的散文!

我也很喜欢您接地气的文字,对于这类文字,我是熟悉的,打心眼里喜爱,这也许是一种本能吧。我们共同努力,争创佳作!
作者: MLMC    时间: 2017-11-11 11:35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11-11 08:32
我也很喜欢您接地气的文字,对于这类文字,我是熟悉的,打心眼里喜爱,这也许是一种本能吧。我们共同努力 ...

好的,村夫文友!共同努力!加油!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11 18:51
落叶留步 发表于 2017-10-31 07:52
首先,秋收的讯息是从磨刀石上传递过来的:生动

谢谢落叶留步老师加分点赞,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13 21:14
张爱珍 发表于 2017-10-29 17:11
来学习老师的文章了,很喜欢,点赞!

谢谢爱珍老师加分点赞,村夫的拙作,老师都来加分点赞,村夫感激。问好,也很喜欢您的文字!
作者: 哥不是传说    时间: 2017-11-14 11:49
文字乡土气息浓郁,画面感强,值得一读。
加分支持!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14 20:48
哥不是传说 发表于 2017-11-14 11:49
文字乡土气息浓郁,画面感强,值得一读。
加分支持!

谢谢传说老师阅读点评,文字从泥土中来,未经洗涤加工,有乡间的粗野,请老师指教。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17 21:03
谢谢叶小蘗,范廷伟,三位老师加分点赞,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1-21 14:26
谢谢范廷伟老师加分鼓励,村夫感激,须当努力。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1-24 13:47
把一场麦事从收割到扬扬,写得形像细致。表现农人简单的快乐,知足的幸福观。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