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思古论今话赶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0 2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荒野游侠 于 2017-11-10 23:11 编辑

思古论今话赶集

  很难确切考证,农村大集这种贸易形式,到底起源于哪个年代。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记载(《易·系辞》)。现在这种每5天或3天一次大集的形式,大概兴起于明清时期。逢集这天,人们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集市上进行买卖,谓之赶集。近年来,不仅在农村,城里人也开始热衷赶集,大集这种古老的贸易形式显示出了新的活力。

  大集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对卖者而言,不管是贩来的,还是自己制作的,或是自家地里产的,赶到集市上出售,图的就是人多销量大,也能卖个好价钱。老人们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些萝卜白菜,南瓜豆角,拿到集市上换几个钱,手头就相对宽裕些,有的孤寡老人甚至赖此为生。对买者来说,大集上商品集中,差不多一次就能买齐所需物品,还能讨价还价。有些自产的农牧产品新鲜,无公害,卖家也不在称上斤斤计较,物美价廉,公道实惠。如果不小心“起个五更赶了个晚集”,散集时卖家急于撤摊,往往低价或者估堆出货,买家却能捡到更大的便宜。有些在商场里买不到的东西,大集上可以买到。比如近来城里人流行自己种菜,刨地的锄头却不好买,总不能跑到超市里问有锄头没有,这种东西只能到大集上买。有头脑灵活的人还专门制作各种特殊的生产生活工具,满足一些人的特殊需要。集市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品流通。在这里,“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得到了充分体现。

  农耕社会,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赶集为人们社交提供了便利。早在诗经时代,就有青年男女利用交换商品来传递爱情的故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赶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社交的过程。经常在一些农村大集上,看到几个老太太聚在一起,各自面前摆几样瓜果梨桃,鸡鸭鹅蛋,她们“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说到高兴处,可以张开没牙的嘴恣意大笑,就跟在家门口一样。她们固然是在做买卖,又何尝不是在聚会呢。也有一些中老年大叔,不会玩手机,买卖不忙的时候,就在地上画个棋盘,然后就地取材,用石子作棋子下棋,赚钱娱乐两不误。而城里一些退休的大叔大妈,常常呼朋唤友,三五成群相约赶集。在他们的出行意向中,买东西能占多大比例呢?很大程度上,无非是利用赶集这个机会,走出家门,重新接触一下社会,或者见一见老同事、老同学,拉拉家长里短罢了。

  赶集的日子虽然隔三差五,但是相邻村庄的大集总是错开的,每天都有大集可赶,这就为谋生就业提供了机会。现在集市上做买卖的,青年人已经占了很大比例,他们有的继承家业,有的自行创业。虽然赶一次集只有大半天时间,但是收入却还算可观,有的甚至可以超过坐办公室的白领。人生道路千万条,每个人的才气有大小,志向有高低,广阔的生活空间为能力不同的人提供了多种择业可能,只要勤劳肯吃苦,赶集做买卖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灵活有效的谋生方式。当然,每逢赶集的日子,往往也是小偷、骗子们活跃的时候,他们趁着人多嘈杂,要么干些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的勾当,要么招摇撞骗,拿假冒伪劣商品以次充好,倒也得过且过,苟且营生。茫茫人海,各有各的活法,这也算是一种另类就业吧。

  以中国之大,各地对集市的称呼是不一样的。北方一般称为“集”,南方则称为“场”、“陆”、“圩”等。但是它们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色。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文化,最直接简便的方法莫过于观察当地的集市了。早期集市初立,往往要请戏班连唱好几天戏,以便广而告之。一旦一个地方立为集市,便很难再更改。传统的大集不仅买卖商品,还提供各种服务,像拔牙、剃头、针灸、按摩等,也有现场加工制作的,比如杀猪宰羊,现磨香油等。虽然现在工业化商品占绝大多数,但传统手工制作的东西仍有一定市场,手工编织的器皿,手工缝制的儿童服饰,手工乐器,手工美食,有些手工艺术,甚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品既是交易对象,也是一种文化展示。最能体现文化特色的,当属春节前的年集。一进腊月,买卖双方的人明显增多,集市的规模也成倍增加。琳琅满目的商品,形形色色的商贩,加上南腔北调的叫卖声和一些草台班子的文艺演出,一个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在这里展现的一览无余。几乎每一个集市,都是一幅小型的《清明上河图》,难怪一些摄影师总把年集作为理想的采风场所。

  随着科技进步,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实体交易日渐衰微,总有一天,集市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就像曾经存在又消失了的许多事物一样。然而,只要人们还有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集市这种面对面带有温度的贸易方式,或许仍将长期存在下去。


2#
发表于 2017-11-11 14: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比较熟悉,也更亲切。我儿时最大的喜悦就是赶集,因为集市上有太多好吃的东西。
3#
发表于 2017-11-12 14:49 | 只看该作者
讲个另类版的。以前玩游戏,法老王、埃及艳后那种。是先造民宅、水井,而后狩猎、仓库,跟着,集市市场就出现了。集市有了,就要开始建造神坛和文艺性建筑来增加国家的繁荣度,种植、手工业、畜牧业等相继出现。集市为何出现在前半段建设国家里?在保证了最基础的需求后,集市就登场了?它的重要性,排在了信仰和艺术前面的,或许可认为它才是人类以群居方式开展的最基础的广泛社会交流方式。
4#
发表于 2017-11-12 16:03 | 只看该作者
可怜我至今还没赶过一回真正的集……看过别人赶集拍的照片还有带回来的战利品,羡慕……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1:57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17-11-12 16:03
可怜我至今还没赶过一回真正的集……看过别人赶集拍的照片还有带回来的战利品,羡慕……

赶集比逛超市有趣多了。
6#
发表于 2017-11-14 22:30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家还有这风俗,叫赶集,逢集。 不过还是记忆中的赶集有意思,可能现在物质丰富了,缺乏赶集欲望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5 11:10 , Processed in 0.0934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