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诗赛]故乡组诗 [打印本页]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3 16:53
标题: [诗赛]故乡组诗
本帖最后由 艾桃 于 2017-11-13 16:53 编辑

《砍柴》


不论多调皮的孩子

走上山去砍柴

就成了山林中的风景

噼噼啪啪的砍柴声

是孩子们奏响的乡村交响乐


念着妈妈嘱咐

手脚不能伤着

蛇和黄蜂得躲着

看见炊烟

就要回家吃饭喽


炊烟在蓝天下升起

升起了妈妈的张望

伸出了妈妈的双手

在召唤

在拥抱


汵着汗水的孩子

告别大山

挑着一担柴禾

朝着炊烟的方向

走来



《老井》


老井在山脚

或在田埂下

盛满着清甜的琼浆

静如面镜


黎明时分

村民来了

您默默地含着笑

一担担涌进乡村人家


朝霞依旧

担水人去了何方

冬暖夏凉的心思

除了露珠儿,还有谁懂



《腊肉》


一场雪后

冬至悄然而来

瓦缸又将迎接一场盛宴

妈妈的笑容荡漾着慈爱


可怜那嚎叫的猪

妈妈默默地念着:

挨过这一刀

投胎去做人吧


瓦缸中腌好的腊肉

沐浴过暖阳

饱食了人间烟火

金黄金黄地挂在灶台上方


妈妈数着腊肉

看了看窗外

听到了

孩子回家的脚步声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13 17:08
汵着汗水的孩子
告别大山
挑着一担柴禾
朝着炊烟的方向
走来为了生活,才会深刻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13 17:09
黎明时分
村民来了
您默默地含着笑
一担担涌进乡村人家挑水是一种期望的行动,与人与事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13 17:10
腊肉哎呀呀,多想来一块
作者: 傻鱼儿    时间: 2017-11-13 17:17
接地气的一组!无论北国南疆,这些印象都是相同的!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11-13 17:18
本帖最后由 幸福小草 于 2017-11-13 19:37 编辑

来读桃桃的故乡!要去接孩子了,匆匆忙忙说一句!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1-13 18:10
故乡的诗三组合,文笔丰实甜润,内容接地气很生活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1-13 18:10
拜读学习了,喜欢,点赞
作者: 温柔的药    时间: 2017-11-13 19:10
朴实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那时那景!
作者: 逐鹿江南    时间: 2017-11-13 19:15
只有在乡下生活过的人,才会有这些感受。非常熟悉的场景,令人回味。
问候!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11-13 20:45
艾桃朴实的语言打动了我,故乡就是那一个个瞬间,一个个场景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11-13 21:13
桃子的故乡充满浓浓的亲情,欣赏学习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11-13 21:28
一场雪后
冬至悄然而来
瓦缸又将迎接一场盛宴
妈妈的笑容荡漾着慈爱

好喜欢带有妈妈味的美食了
作者: 静默的百合    时间: 2017-11-13 22:05
质朴而充满画面感的一组,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欣赏学习了,问好!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7-11-14 08:02
三首小诗,清新自然,平实朴素,一脉贯通的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牵肠挂肚的亲情,温暖得叫人流泪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1
明月总照进人心 发表于 2017-11-13 17:08
汵着汗水的孩子
告别大山
挑着一担柴禾

早上好,明月总照进人心老师!童年时代,上山砍柴是必修课,虽然留着汗水,却感受了很多的欢乐!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3
明月总照进人心 发表于 2017-11-13 17:09
黎明时分
村民来了
您默默地含着笑

记得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在一大早挑水回来,供应全天的饮用与生活用水。如今每每回家看到老井荒废,觉得好苍凉。可是表达出来,还是有点欠力量。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4
明月总照进人心 发表于 2017-11-13 17:10
腊肉哎呀呀,多想来一块

腊肉,那个滋味,真香。永远也忘不了呀!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5
傻鱼儿 发表于 2017-11-13 17:17
接地气的一组!无论北国南疆,这些印象都是相同的!

谢谢傻鱼儿来访留评,冬安!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6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11-13 17:18
来读桃桃的故乡!要去接孩子了,匆匆忙忙说一句!

小草姐姐真幸福呀,天伦之乐哦!问好姐姐!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6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1-13 18:10
故乡的诗三组合,文笔丰实甜润,内容接地气很生活

宋老师,我就只能写这些了,儿时的味道,挥之不去呀。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6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1-13 18:10
拜读学习了,喜欢,点赞

谢谢宋老师又给加分,温暖!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7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7-11-13 19:10
朴实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那时那景!

谢谢温柔的药给予鼓励,问好,冬安!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7-11-14 08:58
虚实结合,有画面感,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8:58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7-11-13 19:15
只有在乡下生活过的人,才会有这些感受。非常熟悉的场景,令人回味。
问候!

是的,小时侯向往着走出大山,如今向往着走进大山,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江南老师冬安!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9:00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11-13 20:45
艾桃朴实的语言打动了我,故乡就是那一个个瞬间,一个个场景

是的,故乡,如今都是在回忆里了。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9:00
云馨 发表于 2017-11-13 21:13
桃子的故乡充满浓浓的亲情,欣赏学习了

谢谢云馨姐姐鼓励,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9:02
云馨 发表于 2017-11-13 21:28
一场雪后
冬至悄然而来
瓦缸又将迎接一场盛宴

妈妈在,家就在。因为妈妈的爱充盈了全部的生活。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9:03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7-11-13 22:05
质朴而充满画面感的一组,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欣赏学习了,问好!

谢谢靜默的百合老师留评鼓励,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9:04
古月灵秋 发表于 2017-11-14 08:02
三首小诗,清新自然,平实朴素,一脉贯通的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牵肠挂肚的亲情,温暖得叫人流泪

世界上最难割舍的便是亲情,如是生活才有了意义。问好古月灵秋,祝冬安!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4 09:49
戈眉 发表于 2017-11-14 08:58
虚实结合,有画面感,好

谢谢老师好评,问好!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14 12:46
艾桃 发表于 2017-11-14 08:51
早上好,明月总照进人心老师!童年时代,上山砍柴是必修课,虽然留着汗水,却感受了很多的欢乐!

辛苦,理解,问好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14 12:47
艾桃 发表于 2017-11-14 08:53
记得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在一大早挑水回来,供应全天的饮用与生活用水。如今每每回家看到老井荒废,觉 ...

慢慢来,一次一次地练习
作者: MLMC    时间: 2017-11-15 00:08
不错,欣赏!

砍柴、水井、腊肉,有吃有喝有烧的。满满的烟火味,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洁。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5 08:47
MLMC 发表于 2017-11-15 00:08
不错,欣赏!

砍柴、水井、腊肉,有吃有喝有烧的。满满的烟火味,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洁。:ha ...

是的,思来想去,对于故乡,我们之所以深情,是因为有父母亲及那里养育我们的山山水水、家乡风味呀。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5 08:53
明月总照进人心 发表于 2017-11-14 12:47
慢慢来,一次一次地练习

恩,练着笔来捧场诗赛,多个吆喝的人,也热闹一些嘛!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7-11-15 09:09
充分验证一句:娘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作者: an安    时间: 2017-11-15 11:05
看第一首,想起小时入秋就去拔豆茬的情景。
作者: 海树    时间: 2017-11-15 12:31
本帖最后由 海树 于 2017-11-15 12:32 编辑

妈妈数着腊肉
看了看窗外
听到了
孩子回家的脚步声

这个朴实无华,有感染力有延伸感。想那时过年了,外出的孩子们都要回来,也是家乡很壮观的一景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5 13:18
鲜然 发表于 2017-11-15 09:09
充分验证一句:娘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谢谢鲜然老师精彩点评,祝冬安!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5 13:19
an安 发表于 2017-11-15 11:05
看第一首,想起小时入秋就去拔豆茬的情景。

是的,只有参加过家务劳动的孩子,才会对家乡的回忆更充盈呀。现在孩子不做一点点事情,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5 13:21
海树 发表于 2017-11-15 12:31
妈妈数着腊肉
看了看窗外
听到了

妈妈制作腊肉,哪些是在家要吃的,哪些是让孩子们带的,她是心中有数呀。可是我们为母亲准备了什么呢?海树老师理解得很到位,谢谢,祝老师冬安!
作者: 小隐    时间: 2017-11-15 16:32
我读到岁月的厚重和回首一望的感触
作者: 温柔的药    时间: 2017-11-15 18:16
请确认是否跟帖汇总~~~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6 17:23
小隐 发表于 2017-11-15 16:32
我读到岁月的厚重和回首一望的感触

谢谢小隐老师留评支持。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6 17:24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7-11-15 18:16
请确认是否跟帖汇总~~~

好的,遵从活动要求。
作者: 温柔的药    时间: 2017-11-16 18:47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67599-1-1.html

请在此处跟帖汇总,如若不跟,表示不参与评选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17 09:17
老井在山脚
或在田埂下
盛满着清甜的琼浆
静如面镜井水清凉,回音阵阵,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7 09:32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7-11-16 18:47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367599-1-1.html

请在此处跟帖汇总,如若不跟,表示不参与评选

哦,谢谢老师再次提示,辛苦您了!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17 09:33
明月总照进人心 发表于 2017-11-17 09:17
老井在山脚
或在田埂下
盛满着清甜的琼浆

问好明月版主,谢谢支持与鼓励。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11-18 11:26
欣赏老师的诗歌,浓浓的家乡味道,温柔的母爱,热闹的小村庄,好像一幅画映入眼底。好诗,赞一个。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17-11-18 16:28
每个场景都是那么熟悉,那曾经的美丽是此刻的深情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20 08:13
小白兔白又白 发表于 2017-11-18 11:26
欣赏老师的诗歌,浓浓的家乡味道,温柔的母爱,热闹的小村庄,好像一幅画映入眼底。好诗,赞一个。

问好小白兔白又白,谢谢您的来访与留评。祝创作丰收。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20 08:14
喻芷楚 发表于 2017-11-18 16:28
每个场景都是那么熟悉,那曾经的美丽是此刻的深情

欢迎大美女喻老师的光临。感谢留评鼓励,问好!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7-11-20 09:06
砍柴,老井,腊肉,这三者是乡村最有特征的物证,由此进入故乡的细部,传达对故土的一往深情。质朴,暖心。问好。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20 16:56
刘彦林 发表于 2017-11-20 09:06
砍柴,老井,腊肉,这三者是乡村最有特征的物证,由此进入故乡的细部,传达对故土的一往深情。质朴,暖心。 ...

谢谢刘老师品读与好评,上茶。祝冬安!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11-20 17:02
艾桃 发表于 2017-11-20 08:13
问好小白兔白又白,谢谢您的来访与留评。祝创作丰收。

老师不客气,谢谢你的祝福,遥祝冬安文琪。
作者: 明月总照进人心    时间: 2017-11-24 11:48
瓦缸中腌好的腊肉 沐浴过暖阳 饱食了人间烟火 金黄金黄地挂在灶台上方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11-24 14:04
明月总照进人心 发表于 2017-11-24 11:48
瓦缸中腌好的腊肉 沐浴过暖阳 饱食了人间烟火 金黄金黄地挂在灶台上方

呃,家乡又开始腌腊肉了哦,这味儿就快有了。哈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