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32|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等待死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28 0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休憩花园 于 2017-11-28 16:18 编辑

  上午,他被老板叫到办公室,郑重其事地向他宣布:你的工资从今天起,由之前的每天一百五十元涨到二百元。说完,很是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自己是铺地板的,这项技艺终于得到重视了。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一身轻松地走出老板的办公室。

  下楼梯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是陌生号,就没有接。

  很快手机又顽固地响了起来,认真一看区段是家乡的,就摁了接听键。

  电话是村民小组长打来的,被告知他父亲病危,要他速回,说赶得上了兴许还能见上一面。

  他瞬时一片茫然,等他从两个极端回过神来的时候,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又折转身回到老板办公室,很费力起地向老板陈述了父亲的事。

  老板沉默了一会,最后一挥手,简短地说:给你七天假。速去速回。

  他坐上车后才给在工地上做饭的老婆打了电话,老婆问他,是不是她也一同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不用。就挂了电话。

  三年前,母亲病故。自那以后他就很少再和父亲通话,理由很简单,父亲极少正视母亲,而且一开口不是训斥,就是争吵。

  为此母亲总是长吁短叹,郁郁寡欢。他顽固地认为,母亲的死和父亲脱不了干系。父亲的粗暴寡情,也因此一直让他结怨于心。以至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父爱,都被他顽固地忽略了。

  那天埋葬了母亲后,他冷冷的看着父亲,硬邦邦撂出了一句话:这下你心满意足了吧?!

  父亲气得直打颤,抬起手就给了他一个耳光。从此倔强地父亲和同样倔强地他再不多说话。

  今年春上他得知父亲患了肺病,从回来给父亲办理入院,到离开父亲回工地,连来带去只用了三天时间,最后给父亲的病床上扔了三千元钱,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是他太忙了,随着技艺日益熟练,承接的活也越来越多。二是他和父亲待在一起,无话可说,双方都难受。

  二月份,他看着日渐飞涨的房价,东挪西凑二十三万,付了首付,买了一套期房。这等于在脖子上压了一座山。

  儿子上个星期打电话给他说,今年下半年要考研。他至今未置可否。

  他简单地算一下,儿子的生活费每月一千四,房贷一月二千六,这是四千。每月还要挤出两千还借款。还有父亲的医药费,前后共计六千五。

  他每月的工资是四千五,老婆的工资是一千五,还有五百块钱亏空。这让他一直喘不过气来。刚刚涨了工资,恰在这时父亲又病危。七天又要损失二千块。想到这,就气不打一处来。

  父亲看他回来了,脸上一阵潮红。父亲抬起手,想要握住他的手,他脸向一边一侧,故意装作没看见。父亲的手僵在半空中,心有不甘地放下了下来。

  父亲已经瘦的只剩下一架骨头,完全脱形了。这和住院前一百四十斤的体重相比,判若两人。

  已经三天了,父亲在等着死。他在等着父亲死。

  两个人默默相对,两个人的倔强和沉默把屋内的空气弄得非常紧张。

  第四天早晨,他的嘴唇上一起了一串燎泡。父亲仍在苟延残喘,并没有显露出很快要走的迹象。

  这次你回来几天?父亲气若游丝的问道。

  他不知道怎么说,沉默了一会,咬咬牙:.....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算进来的。

  啊,啊啊,哦噢......父亲一阵巨喘,登时气绝。

  当天下午成殓,次日中午出殡。

  第七天上午,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从枕头下边发现了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抽出一看,是一本存折,折子里存着五万元,折子里边夹着一封薄薄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娃:我已去日无多,盼你早一点回来。春上得病时我就知道自己该走了。你走后的第二天,我即出院回家。

  折子上的钱,三万元是我自己这些年一点点积攒地,剩下的两万元是你给我和你妈的,我们两个一分没动。自己不会挣钱,但也不想成为你们的累赘。

  我们老了,并不怕死。但我和村里的其他老家伙最害怕的是,老的时候得病不能动,那会给你们添负担添麻烦,这比死还让人难受。

  这些钱留给孙子上学用吧,他是块读书的料,你要好好供他上学。

  这一生我最对不起地是你,因为我和你妈没本事,让你在这个家里受苦了。

  至于你妈,我对她不好是有原因的,你妈年轻的时候,硬生生拆散了我和另一个女人的婚事,害得人家四十五岁就走了。你妈最终如她所愿和我结了婚。这是结婚七年后,你妈无意中说漏嘴我才知道的,但木已成舟,我只能认命。

  这些事本不想让你知道,可我知道你恨我,恨我对你妈不好,反复想想还是告诉你吧。

  黄泉路上我会和你妈共同祝福你们,以补我们在阳间的亏欠。

  看完,他眼前一黑,整个天空在那一刻坍塌了。

评分

1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1-28 09:40 | 只看该作者
先抢坐沙发,感谢老师赐稿!
3#
发表于 2017-11-28 09:52 | 只看该作者
底层辛酸知多少?《 等待死亡》叙述了,不由热泪流,祈祷辛酸一起死掉
4#
发表于 2017-11-28 09:5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了,满纸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5#
发表于 2017-11-28 09:56 | 只看该作者
场景描写,人物刻画,心理路程,真切可信

喜欢,点赞
6#
发表于 2017-11-28 10:03 | 只看该作者
能够打动人心的是真情。两代人的隔膜,被倔强和沉默主宰着,亲情成为怨恨和冷漠的代名词。可亲情始终是血脉相连的,当理解成为桥梁,血管里的血再次涌动着温情,可亲已不在。小说在此处达到高潮,在死亡中复活的是亲情,却已是遗憾终生。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在无私中体味瑕疵,终于明白什么是包容!
7#
发表于 2017-11-28 10:13 | 只看该作者
这次你回来几天?父亲气若游丝的问道。

  他不知道怎么说,沉默了一会,咬咬牙:.....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算进来的。

  啊,啊啊,哦噢......父亲一阵巨喘,登时气绝。

  当天下午成敛,次日中午出殡。

这个不孝子,也太绝了吧?小说不错,学习了。
8#
发表于 2017-11-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言默然 于 2017-11-28 12:18 编辑

或许,句式语言还有打磨提升的空间,如:

三年前,母亲病故自那以后[断句后移为宜]他就很少再和父亲通话理由很简单,父亲生[言过了,一生包括儿时]从未正视过母亲,而且一开口不是训斥,就是争吵[或许可以简练口语些]。 为此母亲总是长吁短叹,郁郁寡欢。他顽固的认为,母亲的死和父亲脱不了干系[‘我’或以为父亲粗暴薄情,直接点出,跟收笔父亲的深情相照应或许更好]。

如是微调,或许更流畅更生活跟后续情节更揉合一些:三年前,母亲病故,他就很少搭理父亲了。理由很简单,父亲从未正视过母亲,开口不是训就是吵。母亲总长吁短叹,郁郁寡欢。他一直认为,母亲死于父亲的冷酷薄情。   
管见俗见,谨供亲爱的师友参考,特喜欢休憩先生的窗口贴,一直喜欢先生的文笔。

文字打磨修订无止境,小毛刺瑕不掩瑜,问好远握休憩先生:handshake









9#
发表于 2017-11-28 10:22 | 只看该作者
具有感染力的小说,赞加分。
10#
发表于 2017-11-28 10:5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震撼力的佳作,支持版主推荐阅读。
11#
发表于 2017-11-28 11:05 | 只看该作者
不枝不蔓,却力有千钧。没有评价,却声动四野。
爱与恨、生活与生存,如同镌刻般清晰呈现,并在一瞬展开凌厉的攻势。
孝道、亲情、人生种种,在文中成为最刻骨的背负与反思。
好文!
12#
发表于 2017-11-28 12: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17-11-28 12:18 编辑

小说语言风格简洁,叙述方式简约,条理清晰,再现生活场景,父子两代人的恩怨写得深刻有味道。
高亮小说是一面旗帜。
这篇小说“的地得”几乎全用错了,阅读有障碍,错别字很是扎眼。
问好作者!
13#
发表于 2017-11-28 14:16 | 只看该作者
来读。震动心灵的一篇,有味。
小说和故事是有别的,写法上可再细酌。
“成敛”——“成殓”。
问好!
14#
发表于 2017-11-28 14:34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等待死亡》已阅读学习了。小说用父子两代人的恩怨为架构,完成了全篇。构思下了功夫,语言很有冲击力,是一篇难看到的好小说。但有个情节,和作者商榷:“他不知道怎么说,沉默了一会,咬咬牙:.....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算进来的。”这个情节,如果做为心里描写,那将是另一个境界和天地。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你的父亲。即便这样想,不能拿到面上来说。儿子故意气死了爹,丢掉了《等待死亡》所要挖掘主题的意义。这仅是个商榷,仅供参考,祝写作愉快!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15:02 | 只看该作者
zizhu 发表于 2017-11-28 09:40
先抢坐沙发,感谢老师赐稿!

老师客气了,很喜欢这个干净的论坛,惭愧地是贡献太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15:42 , Processed in 0.1809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