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杨廷栋遗作《创修三元宫碑记》考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聂中民    时间: 2010-3-16 13:46
标题: 杨廷栋遗作《创修三元宫碑记》考略
杨廷栋遗作《创修三元宫碑记》考略




  去岁冬天,因了编撰《人文滩歌》一书的需要,笔者邀请甘谷县文友席国平等诸人前往滩歌古镇进行文学采风。虽然近年来我对滩歌古镇的人文历史关注较多,但是每次考察回来总是感觉收获甚微。穿过明清一条街,就到了威远寨。站在威远寨城墙上,一派萧瑟和静谧的景象便呈现在眼前。而位于滩歌镇南双龙山北麓的万花寺呢,一放眼就可以看见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

  万花寺是著名的陇右古刹,由上、中、下三个寺院建筑群组成。始建于公元650-655年,五代、宋、元,屡遭兵燹,多有兴废。明万历16年(1589年)扩建,初具规模,经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及民国初陆续修建完善。具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六代建筑风格的万花寺在文革期被毁,几近绝迹。其具体描述详见2009年12月天水日报陇右周刊人文版面发表拙作《陇右名刹万华寺往事》一文。

  下得威远寨来,绕近路过白马峪河就到了万花山下,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就到了万花寺。如今,富于创造的滩歌人民在上寺原址新建了所谓的万花寺,但那俗不可奈的现代仿古建筑那有庭院深深,晨钟暮鼓的感觉呢?几棵百年古树静静的立在院子里,杂早丛生的荒凉之中偶尔从一堵墙头很突兀的冒出一树梅花来。看着就很意外!

  顺着散文作家杨建全先生手指的方向,我们很快就看到一通石碑搁于荒野。几人合力抬到大殿屋檐之下,经过丈量得出其碑高约1.2米,宽约0.8米,顶部圆形半径约0.4米。整个石碑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细腻且手感极佳,其上自右至左题写着阴刻碑文。题记凡二十行,每行字数相当。有的短行仅三二字,参差错落。约400余字,八分书,字体为楷书。书风遒劲,行笔酣畅,乃上乘之作。

  虽然碑文中部分文字残缺或辨认不清,但其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清代万华寺的信息就有自然、民俗、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其历史信息丰富而弥足珍贵,可补史志之遗阕,为研究万花寺古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就碑文书体而言,存留部分至今字体清晰,是书苑中一件珍贵的文物。

  我的朋友杨建全先生是个极其认真的文化人,出于对地方文化遗存的保护,他曾对对碑文进行了拓片。最近,他给我邮来以前抄录点校的《创修三元宫碑记》碑文如下,现公诸于众,以其交流商讨:

  粤夫,阴阳含苞而气行焉。是气也,吁喁万物,充周宇宙,栽培倾覆,变化莫测。其至矣乎,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神也者,气之精而一之极也。夫气本无形,神焉有像?自夫人因敬生畏,而像斯设。睹像生惕,而敬愈出。故创修庙宇,厥为善哉。滩歌川之万花寺,琳宇繁多,而三元宫独阙焉。其前有而后毁欤?抑本无而即仍之欤?姑勿深考第。寺之西厢,独无殿宇,殆古昔先民故留余地,以俟后之乐善君子得从事焉。然百余年来,盖难其人矣!嘉庆辛未岁,侯、赵、魏诸子因获木像,殷然动念,审地度基,鸠工饬材,剧金聚资,惨淡经营,凡七年而工克竣。经云:“法施为上,财施者次之。”是举也,功不止一篑之亏,力有借十方之助,而倡之者毅然,从之者欣然。凡诸子其皆善于财施者欤。自兹凌云拱日,同瞻宫殿之巍峨,而雨顺风调,永为方域之覆佑。是为记。
敕授文林郎由浙江景宁县宰更本都河州学正晓岩杨廷栋沐手撰并书。
侯汝弼 赵 魏统世 王克敬漆选 漆汝洋 邢守禄 魏统英 李钟英 贾奉章 魏统福 袁进德 李廷修 郭维汉 张金成 王清 石匠 付克俭
时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十月中浣谷旦之吉会众公立。

  从《武山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十四编文化体育卷群众文化第一章著述)得,此碑文为清代县邑举人杨廷栋先生所撰并书,也是其唯一之传世遗作。细读碑文之后,仍可脉络清晰的看出以上文字以浅显简约的语言记载了滩歌万花寺三元宫修建的始末。其文质朴简省,剖析中肯,教人向善,于世有补。诸生习诵,当获益匪浅。

  杨廷栋(1741——1819)字隆吉,号晓岩,清宁远县(今武山县)杨家坪人。世代事农,幼聪颖俊奇。7岁时知县介玉涛视为神童,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中甲午科举人。此后数十年,或设帐授徒于里门,或应聘执教于书院。循循诱善,因才施教,兴学育才,尤重视启蒙教育和成人识字教育,编著作教教材多种,其《人生在世》一书,披览先儒典籍,兼及诸子百家。他还奖掖后学,对时人著作,或校订做序,或资助刊行。这样一位孜孜钻研,立发分类,考释诠解,著述宏丰的学者,可惜在历代变乱中其著作今皆散失。

  在清代,宁远县邑的婚丧诸礼烦琐奢侈,廷栋每念及地方贫穷,乃难于承受。即冲破时俗,参照古代先贤崇俭尚实,厚养薄葬之遗训,倡导推行一套切合实际的婚丧礼俗,颇受乡人赞赏,其移风易俗的行为邑人争相效仿,影响深广,人称“杨夫子”或“夫子爷”。移风易俗,成了他整个人生的闪光之处。

  嘉庆庚午(1810年),举人大挑,他被选授浙江景宁知县,后改授河州(甘肃临夏)学正。河州地处陇原边垂,战乱频繁,文风不昌,他到任后,烙守其职,育才训士,教修文衡,使痒序生色;人有负屈,秘申详劾,得知详情;捐奉代白,务使屈者伸而冤者白。廷栋一生为官清廉刚正,百姓途歌里咏是最佳的佐证。

  通过考察碑文,现仅存的这篇《创修三元宫碑记》是写于嘉庆二十二年。我们结合方志人物卷可以看出杨廷栋的著述在兵变中匿壁尽数焚毁。7岁就有神童之美誉的他33岁才中举人。而他真正作官是到了69岁的时候,也不过是知县学正之类。清嘉庆二十二年(1818年),也就是他77岁的这一年,老先生该是应乡人之约认真写完这篇《创修三元宫碑记》的。时隔仅仅不到一年,也就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9年)正月,他就驾鹤西去久别人间了。其门生乡人建有“晓岩杨老夫子神道碑”一通,以其纪念;其学生包夏时等缮就《杨老夫子宾天之序》锦屏12扇,颂其功德。裔孙杨得桂在1936和1939年分别重缮重建,文革中碑毁墓掘,得墓志一方。其残碑、墓志、锦屏现均存于其裔孙杨德儒家。

  在万花寺访古过程中,我最为关心的就是这通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清代《创修三元宫碑》了。而这件碑文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传世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笔者不得不呼吁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及时保护,否则将会被无知者毁于一旦,甚为遗憾焉!

  在后来看王氏墓碑残碑时候,杨建全先生深刻有惋惜的对我说,王氏墓碑他发现的时候被人毁成了好几半。出于对文物保护的使命感,他走访了附近的村庄农户,经过详细查访,把附近的田间地埂,水沟荒野搜罗了个遍,最后在离万花寺山脚下数百米地方的水沟里找到了碎落三处的半截王氏墓碑。尽管其上文字多不可辨别,从落款时间等也可钩稽万华寺的相关考证问题了。这些实物资料以详实可信的记载,完全可以说明万华寺的前世与今生了。杨廷栋不仅是武山人的自豪,更是滩歌人民的骄傲----尽管他的著作保存下来的只有在滩歌万花寺的这一通石碑,但他的灵魂却如一座丰碑一般永远树立在武山儿女心中!

[ 本帖最后由 聂中民 于 2010-3-16 17:59 编辑 ]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3-16 13:47
文章还没有编辑好。暖先留下微弱的脚印,此刻文案上正忙,稍后细读。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3-16 13:49
请标明原创,与版权。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3-16 13:53
问好聂中民朋友,等你排好版式欣赏。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3-16 15:48
杨廷栋遗作《创修三元宫碑记》考略—— 细致到极的考究文字,从历史到文化,从时光到思想,一路铺展开来,带着奇异的墨香,以及古润的风采。张力的叙述功力印迹在平和的语气中显得分外妖娆,可谓这阳春三月一道艳丽之景,缜密的思路,全息的观照和折射,使文章处处渗透着超拔力和智慧,在一路历史的探究下,能使一篇散文不枯燥,不陈规,却四散着艺术气息,足见笔者功底。这具、意象各据优势的构思令人感慨。如此,一篇质感光泽的史记性散文构成这个三月墨香的春天。欣赏并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3-16 16:24
先记号。正忙着。问好!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3-17 07:16
重温和提读,期待大家更多阅读和交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