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花石崖:陡峭的美丽与拒绝 [打印本页]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2 15:33
标题: 花石崖:陡峭的美丽与拒绝
花石崖:陡峭的美丽与拒绝
这是一座石山,也是一面悬崖。
很多年前,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隐约听说花石崖有神水,可疗治百病,也听说有乡民历经几日艰辛取神水以治沉疴。传闻是否属实,我没亲见;那神秘之水,只任其在记忆中泛着清幽的光亮。
3月19日,在清水老家基层采访最后一天,我们专程前往县城东南部28公里处的陇东乡土寨子村,寻访花石崖。
临行前,县旅游局马映西副局长说此去路途艰险,得备足食物和水,还说得整整一天。我不以为然。但他还是备了纯净水和方便面。在半路,我提议还是让乡上给我们准备午饭。电话联系后,乡党委书记金海杰在县城办事,他让我们前面走,他随后赶到。
饭间,金书记也说去花石崖一定要吃饱喝足才行。真有这么严峻吗,我还是不以为然。其实从乡上驱车到景点,10多分钟就到。
这是一座隐在群山之中的山峰,在远处是看不到的。和其他风景山不同,花石崖有两条游历路线,一是从山顶到山下然后返回;二是从山下上到山顶再返回。如果下山再从山下出山或者上山从山顶出山,就多了两种选择。
我们来到山顶,就只能下山,再返回。
在山顶不很开阔的一个平台上,有一寺院,名为佛陀寺,这是很正宗的佛家寺院,内有大雄宝殿,供奉着阿弥陀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左右偏殿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前殿为弥勒殿,近在崖边,从这里朝山下望去,还真是直上直下,不由你腿软。
揖拜了诸佛和菩萨,出了寺院,我从路边拣起一树棍,粗细长短正好,聊做拐杖。和一僧人简单寒暄后,我们开始下山。
经过一段铺满落叶的斜坡,就是下山的水泥台阶了。开始几段的坡度还行,越往下坡度越大,可以看到山下的景致,但脚下的台阶和身边的悬崖,让我的坚决开始松动,先是腿软,出汗,再是口渴。这时候,我才发现,水真是好东西。
在一座建在崖下的小殿前的平台上停下来,我终于忍不住说:我不行了,你们下吧。其实,这时候才走了不到四分之一。马局长和金书记鼓励说,你别紧张,我们走慢一点,真正的景观在山下;晚报摄影记者何永德小兄弟说,我扶着你。
走在陡峭的石阶上,拐杖其实是没用的。大约在一个小时候后,我们来到玉帝殿。
这是一个建在突出悬崖上的简朴庙宇,供奉着玉皇大帝。和其他塑像一样,玉皇大帝也是泥胎,但色泽明艳,品相生动。这座应该是在半山的庙宇,向上,也就是我们的来路上,是宏大的佛界;向下,就是神秘的道界。早年,总以为佛道是两种境界的对峙,事实上,佛道本质上是一家,他们对生命状态的解释是一致的,只是层次和高度不一样。诸佛在道家也有对应的神位,如地藏菩萨,在道家,是救苦天尊。
玉帝殿的视野是开阔的,回望来路,陡峭决绝;再看山下,苍茫人间,烟霞纷呈。身边的一树桃花还在含苞,而十几个台阶之下的桃花已经开了。这也是山界的神奇,方寸之间,天光地气,竟有不同。
据介绍,花石崖因山体悬崖峭壁、山石花纹五颜六色而得名。相传唐代以前,就建有庙宇,北宋重修二台玉皇殿,现存明清石窟二处,内有彩塑、壁画和雍正岁次丙午题匾。我们现在看到的玉皇殿应该也是经过后世整修的。
因前路更为奇崛,几呈七十五度斜坡,我谢绝大家的协助,决定放弃继续下山,原路返回。他们几个在半山拍照回来也说,我们原路返回吧,再下去,我们都上不来的。马局长说,我心跳明显加快。但他也感叹,其实最好的景致在山下,其中包括补天石、磨针殿、黄木狼洞等。
补天石在花石崖山下,高约50米,平地而起,相传为女娲补天之石;其顶阔而平,大约有10平方米。磨针殿建在补天石之上,殿内有清代塑像两尊:一位老婆婆坐地手拿铁棒在巨石上磨,一位少年傍立问话,相传为“铁棒磨针”之故事,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又传为隋代塑像,为“观音点化、祖师修道”之形象。东崖峰峦起伏,石崖重叠,向上倾斜,悬崖峭壁上有一石洞,名曰“黄木狼洞”,相传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黄木狼的洞穴,洞口高约3米,地形险要,洞深莫测,至今没听说有人进去过。
不仅如此,从山下依次向上,还有通仙桥、通仙阁、静石台、青龙洞、老虎口、雷音佛龛等胜景。
遗憾的是,这些景点我们无法到达,也便无缘亲睹。只能借助传说,继续传说。
人们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下来难,上来也不容易。一是精力几乎耗尽,双腿酸软,没走几步,已经汗流满面,汗水悄然滴入眼眶,眼睛都睁不开;二是山势兀立,既无扶手也无护栏,人在路上根本是无助的。
回到山顶,在僧人居处的一条木凳上,一口气喝完一瓶水,我才感觉接上了另一口气。
花石崖又名万紫山,因每到秋天,满山红叶,其色绚烂而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花石崖有盛大的民间庙会,人们焚香祭祀,既表善念,也祈求平安。其实,和那些久负盛名的宗教景点相比,花石崖更具民间色彩,无论是简朴的庙宇和寺院,还是众多的传说,都因浓郁的人文气息而让人倍感亲近而亲切。
在回程的车上,我求证关于神水的传说。金海杰书记说,那水其实不在花石崖,是在附近某地,是否真有那么神奇,不得而知。
花石崖之行,是我这多年来惟一一次未遂的游历。花石崖以它的奇崛和美丽,既吸引了我,也拒绝了我。
临别时候,金海杰书记说,秋天你再来吧,那时候景色会更美。在满山树木葱茏时候,山道是否会因植被遮蔽而显得不那么险峻,也因此给游客一些安全感和自信呢,到时候,我是否有能力完成这次游历?我期待着,但我心里没底。
2010-3-22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3-22 16:05 编辑 ]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2 15:43
说明:如下图片除画面有绿色景致的几幅为资料图片外,其余为《天水晚报》记者何永德摄:
我们一行。
半山的佛龛。
山间小庙。
山崖局部。
典型的民间庙宇。
补天石。
花石崖山口。
石刻补天石记。 修缮碑记。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3-22 15:49 编辑 ]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0-3-22 17:06
玉帝殿的视野是开阔的,回望来路,陡峭决绝;再看山下,苍茫人间,烟霞纷呈。身边的一树桃花还在含苞,而十几个台阶之下的桃花已经开了。这也是山界的神奇,方寸之间,天光地气,竟有不同。
因为神奇、险峻而引人向往,且山上庙宇塑像、碑刻、传说,皆含悠久的文化元素,此行虽未果,但是印象格外深刻,当不虚此行。以亲身经历来写其险峻和美丽,令人信服。美丽的拒绝,因其太美所以常人难以接近吧。图文并茂,文笔练达,学习了,问好。
[ 本帖最后由 zfx875206 于 2010-3-22 18:09 编辑 ]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2 23:24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3-22 17:06 发表 
玉帝殿的视野是开阔的,回望来路,陡峭决绝;再看山下,苍茫人间,烟霞纷呈。身边的一树桃花还在含苞,而十几个台阶之下的桃花已经开了。这也是山界的神奇,方寸之间,天光地气,竟有不同。
因为神奇、险峻而引人 ...
谢谢匣子,走过,记录一点,给自己一个交代而已!
问好你!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0-3-23 07:17
申老师虎年生威呀!祝贺美景美文!
作者: 落梅 时间: 2010-3-23 13:18
每一个有山水的地方,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默默无闻的乡野深林,都有其历史文化底蕴,和春风秋月的故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创造出许多的神奇,我以为,每一次的行走,都是一段人生的历程。你不知道前面会遇见什么,在收获的时候,又会流失许多。
也许,这一次的拒绝,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
喜欢作者文中对佛道几段深刻的诠释,所谓有感有悟,当是如此。
精华。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3-23 13:45
山水之美,还需好文章铺垫才有灵性。好文章大家都喜欢读!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3-23 14:39
有文有图。生动形象。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3-23 14:43
入情入景,生动的文字!问候!
作者: 萧萧清风 时间: 2010-3-23 17:18
生动具细,勾勒精密,情景交融,让读者也跟着欣赏了一次山光!问候财智兄!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3-24 21:48
学习先生的游记。图片也很好看的。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0-3-24 21:56
笔下凸出了花石崖的神奇。情景交融,让人身临其境。拜读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3-24 22:07
行走、观望、注目、体会、认识,都在精致的语言叙述和描写中,呈现出准确的聚焦。自然美景的神奇,文化内涵的品味,以及个体客观人生态度,都非常不错。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0-3-24 22:49
好久不见了,问好了,最近停网了,上网不方便了,呵呵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2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10-3-23 07:17 发表 
申老师虎年生威呀!祝贺美景美文!
谢谢国宝,远握!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3
原帖由 落梅 于 2010-3-23 13:18 发表 
每一个有山水的地方,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默默无闻的乡野深林,都有其历史文化底蕴,和春风秋月的故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创造出许多的神奇,我以为,每一次的行走,都是一段人生的历程。你不知道前面会遇见什 ...
谢谢落梅斑竹鼓励,祝贺并问好!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4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3-23 13:45 发表 
山水之美,还需好文章铺垫才有灵性。好文章大家都喜欢读!问好!
谢谢新朋友,看过你一些文字,有功夫!
问好!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5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3-23 14:39 发表 
有文有图。生动形象。
谢谢星均来读,问好!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7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3-23 14:43 发表 
入情入景,生动的文字!问候!
谢谢阅读和鼓励,问好新朋友!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8
原帖由 萧萧清风 于 2010-3-23 17:18 发表 
生动具细,勾勒精密,情景交融,让读者也跟着欣赏了一次山光!问候财智兄!
问好清风兄弟,没再写诗,也不好意思去诗歌版,在这里向你致意!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9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0-3-24 21:48 发表 
学习先生的游记。图片也很好看的。
谢谢川媚读过,问好!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09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10-3-24 21:56 发表 
笔下凸出了花石崖的神奇。情景交融,让人身临其境。拜读了!
谢谢明月朋友,问好你!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11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3-24 22:07 发表 
行走、观望、注目、体会、认识,都在精致的语言叙述和描写中,呈现出准确的聚焦。自然美景的神奇,文化内涵的品味,以及个体客观人生态度,都非常不错。
谢谢房斑一直的鼓励,看起来做散文版斑竹你也得心应手,再次祝贺!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5 00:12
原帖由 戈眉 于 2010-3-24 22:49 发表 
好久不见了,问好了,最近停网了,上网不方便了,呵呵
呵呵,不见不等于不在嘛,你不来,我也知道你会在哪里、干什么,祝福你!
作者: 强子 时间: 2010-3-25 15:32
确实是不错的去处。财智老师的家乡竟然有如此美丽的风景啊。呵呵,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完成这次游历,也就不遗憾了。
作者: 鸽子杨军 时间: 2010-3-25 15:46
景随步移,言简洁而优美。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6 15:02
原帖由 强子 于 2010-3-25 15:32 发表 
确实是不错的去处。财智老师的家乡竟然有如此美丽的风景啊。呵呵,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完成这次游历,也就不遗憾了。
谢谢强子来访,问好你!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3-26 15:02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0-3-25 15:46 发表 
景随步移,言简洁而优美。
谢谢新朋友,问好你!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10-3-26 18:33
来学习财智先生的散文,也细细体味你曾经给我说过的关于把文字比喻成树,树冠、树根之间内外的合谐,从中悟到空间与留白给文字带来的张力。我有时就写得满了些,少了些张力,谢谢你那天给我的这种感悟。
作者: 渭水河 时间: 2010-3-27 07:10
学习老师的文章了,在这里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