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家乡的地米菜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3 19:40
标题: 家乡的地米菜
本帖最后由 朱国前 于 2018-3-6 18:25 编辑
家乡的地米菜
               
                           
前  

                       



        地米菜/根细细/叶细细/生在穷乡僻壤里
        地米菜/花细细/香细细/开在凄风苦雨里
        地米菜/命细细/魂细细/老在荒天野地里

       这首江汉民谣《地米菜》,象征地描述了中国农家女一生命轻命苦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其凄苦命运的同情和怜惜。农家女一生就是在采食地米菜中度过的,在那食不果腹的旧社会,家乡人吃的是所谓的“十荤九素”。“十荤”指俗名猪耳朵、鱼腥草、猫尾巴、狗叫黄、马齿苋、婆婆指甲等带“荤”的野菜;“九素”为刺芥、蕨菜、地米菜等野菜。其中地米菜是首选食物。可以说,旧时农家女的命运,就是地米菜形象而真实的写照和缩影。然而,世事变迁,地米菜的价值逐渐显现。时下,地米菜一跃而为众人“争宠”的野生佳蔬,名副其实应对了《诗经》中“其甘如荠”的句子。一如地米菜,女子的命运也有了日益改变,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简而言之,地米菜的历史演变和价值体现,大致分四个阶段:旧社会穷人和“三年困难时期”农民的“救命粮”;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生猪青饲料;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人调剂口味,解除油腻之佳蔬;而今渐趋平民化,进入寻常百姓家。

       地米菜,俗称细米菜,简称地菜,雅号荠菜,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属十字花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羽状分裂,花白色“荠冬生而夏死,其味甘”,萌于冬,长于春,盛于清明,故荠菜尚有“清明菜”一称。在我国两千五百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采食野生地米菜了。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对荠菜情有独钟,“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清人郑桥板曾有题画诗“三春荠菜饶有味”。鲜嫩的地米菜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蔬。其气味清香甘甜,炒吃、蒸菜、炖食、煮粥、打汤、凉拌和作菜馅都很适宜。农历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家乡人历来有用地米菜馅包饺子做春卷的特殊爱好和煮鸡蛋的传统习惯。

       民间有谚语: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地米菜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还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营养丰富。与人们普遍而大量食用的菠菜相比,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荠菜酸、热量、粗纤维、钙、磷、铁、钾、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丙、乙酰胆碱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菠菜,铁质含量超过苋菜,胡萝卜素含量超过胡萝卜,这恰恰是人体所缺乏和必需的,而导致多种富贵病的脂肪的含量略低于菠菜。比之茼蒿,其营养要素含量,更高出一倍至数倍。尤其是地米菜的钙含量在蔬菜中首屈一指,蛋白质和核黄量亦高于绝大多数蔬菜。

       地米菜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唐《食疗本草》中对此即有记载:其全株可入药,中医认为地米菜性凉平和,味甘淡,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且有清热、解毒、明目、清心之功效。近年来,又用以治疗肾炎、乳糜尿和临床预防麻疹、流感、心血管等病。地米菜(荠菜)亦可制成药膳,荠菜饺子,荠菜馄饨,还有荠菜粥,荠菜豆腐羹。食用“荠菜粥”是既简单又实用的防病方法。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专门有食荠法,志在平安之乐。把荠菜推崇到“食荠极美”的程度,誉之为“天然之珍,而有味外之美。”他自烹荠菜粥,食后对友人说:“君如知此味,则海陆八珍可厌也。”,继而陆游仿效之:“食荠槎甚美,盖蜀之所谓东坡羹也。”并吟诗赞曰“糁羹珍美胜羔豚”,明《本草纲目》亦有记载:“荠菜粥能明目利水”。

        而今市场上,地米菜售价远远高于一般蔬菜。据报载且亲见,不少农民采集地米菜到城市担卖,一斤地米菜卖过一斤肉价。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丰富了乡下人的“口袋子”,双方受益,两全其美。在上海、武汉、青岛等地,不乏热衷人工栽培地米菜自食和出售者,但其食用价值和医药功效均逊于自然野生地米菜。野生地米菜未受农药、化肥污染,无公害,可谓全天然绿色食品。

       因“荠”同“吉”谐音,又与“聚”近音,因此荠菜成了吉菜,既有吉祥之兆,又兼聚财之意。家乡的地米菜,野味十足,药膳两宜,市场面广,前景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而不断提高,地米菜的实用性、调剂性随人们返璞归真心态的走势日趋突出。家乡的地米菜,便是家乡人命运及价值的体现。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3-3 21:17
先坐沙发,问好!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3 21:30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8-3-3 21:17
先坐沙发,问好!

版主老师晚上好!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8-3-4 18:01
我也写过荠菜文,也喜欢吃这野菜,但不如朱老师的好!看老师文,又长见识了!赞!
作者: 陈蓉芳    时间: 2018-3-4 2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3-5 16:09
从文中才知道荠菜又名地米菜。写得很全面,荠菜的方方面面都在文中了。欣赏!问好!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6 18:22
本帖最后由 朱国前 于 2018-3-6 18:23 编辑
夜莺 发表于 2018-3-4 18:01
我也写过荠菜文,也喜欢吃这野菜,但不如朱老师的好!看老师文,又长见识了!赞!

问好莺莺!过谦了。可见我们有相同的喜好。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6 18:23
陈蓉芳 发表于 2018-3-4 20:56
野菜可以用作药用的也可以用作食用。谢谢阁下的分享。

问好!谢临读点评!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6 18:24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8-3-5 16:09
从文中才知道荠菜又名地米菜。写得很全面,荠菜的方方面面都在文中了。欣赏!问好!

问好版主老师!谢提读点评!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8-3-7 09:44
说明文一样的文字……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9 12:28
于文华 发表于 2018-3-7 09:44
说明文一样的文字……

问好!这类散文不排除说明的成分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8-3-9 15:03
学习老师的作品,问好!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3-10 09:26
张爱珍 发表于 2018-3-9 15:03
学习老师的作品,问好!

早上好!谢临读!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3-10 09:37
一篇很详实的说明文,堪比度娘。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9-3-2 17:21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19-3-2 19:34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