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家乡的那片冬茅草 [打印本页]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9 08:08
标题: 家乡的那片冬茅草
本帖最后由 云南张礼 于 2018-3-10 10:17 编辑
家乡的那片冬茅草
散文/张礼
在我的家乡,我说的茅草,就是平常说的冬茅草。冬茅草是一种很普通的草本植物,在故乡的土地上,它一蓬一蓬地生长着,叶子呈长剑形,白色的草根长在地下。冬茅草虽漫山遍野,随处皆是,可最不起眼。
或许是因为茅草太普通,随手能抓一大把,因为太多,在家乡人看来,冬茅草是卑微的。很多时候,我接触到春天嫩嫩绿绿的冬茅草,就会有一种浓浓的幸福。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没钱,没什么副食品吃,山里的野果和地下的冬茅根,是我们取之不竭的一种天然副食品。下课时,我会与一些伙伴们,常窜到田坑边,或者山洼地刨冬茅根吃。我们取一根尖木棍,刨开冬茅草根部的泥土,就会露出洁白细嫩的节状冬茅根,活像一根微型的洁白干蔗,抹尽泥土,放进嘴里细嚼,一股清新的甜味直入心肺。
《诗经·硕人》中描写美人庄姜,说她手如柔荑,肤若凝脂,这里说的柔荑,指的就是白白的冬茅根。
入秋时的冬茅草,其根可是一种好食品,嚼在嘴巴里很甜又嫩。只要守在一片冬茅草旁边,就算家里再贫穷,我们也会有零食吃。冬茅根不用去种,也不用花钱买。牛最爱吃嫩冬茅,真羡慕牛们长了一副好胃口,长舌一卷,把青嫩的冬茅卷进嘴中津津有味地嚼着。春耕季节,男人牵牛耕田去了,而妇女则去山上割冬茅草。冬茅草有锋利的锯口,割草时要背着它的锯口捏紧,否则,它在手上割开一道道的口子,露水一浸,痛得直钻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冬茅草:“根性凉,味甘,清热解毒,可入药。”在偏僻山村,谁家有头疼脑热的,挖几株冬茅草根,煎一碗汤服下,立马见效。冬茅草茎粗,叶子一米多长,柔韧性极强,隔水性好,不易腐,人们多用茅絮扎成扫把,晒干后还可搓成草绳,织成草苫,还可盖冬暧夏凉的茅草屋。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还用来掩体避丑。到了近代,编织蓑衣斗笠用来遮风挡雨。
茅草房,会让人联想起素朴的农耕生活,最早的农耕文化起源于遥远的上古时期。勤劳的先民们在稻谷芬芳的田野上,从地表上挖出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将捆绑的树枝或稻草沿坑壁围成墙,简陋地抹上草泥,屋顶上搭些茅草,这便是人类最早搭建的用以躲避风雨、躲避禽兽灾害的屋舍。先民们摆脱了对自然的先天依赖,从洞穴中走出来,创造了自己安定的栖居。他们用笨拙的石刀、石斧、石镰、石盘躬耕劳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人类跨入了原始农业时代。茅草房,乡野上一面永不生锈的镜子,发出古铜般的光亮,不管沧海桑田,茅草房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敦厚、纯朴的形象孤立在葱茏的田野上。它以青山为邻,翠鸟相伴,髯发银须在风中轻轻飘动,怡然面对田间花开花落。如今,茅草房已经成为人们脱离城市,找寻自然的一个代表性的建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里描写“蒹葭”的诗句。蒹葭,应指水边的芦苇,尽管茅絮跟苇花比较接近,如果有人以为冬茅草就是蒹葭,那就错了。冬
茅草是一种象
甘蔗一样的植物,长长的叶片象支支利箭直指长空,冬
茅草是
一年生植物,开花枯萎后,隔年从过冬的老蔸子里又长出新芽,从新茂盛。于是就有长青的藤蔓抢在芭茅还在过冬期,先长了出来,欺压着芭茅的嫩芽,就这样,许多地方的茅草不见了,代之是长青的藤蔓,在藤蔓丛中,鸟儿又带来树仔,一株株树苗又冲天而起,生物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演变着。
通往故乡的路,一直在我的内心深处,路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
思念的树,
牵挂的藤就这样在心底里缠绕。就像一条行驶在海面上的小船,故乡
永远是我朝思暮想的港湾。亦如
母亲手里放飞的风筝,线的那端永远有
父母的牵挂,守望的眼神,因为故乡是我们永远的根。我的家乡没有煤,干冬茅草充当着燃料,秋风一吹,家乡的人们则忙着备过冬的燃料。记得我家附近方圆几里内的冬茅,因年年刈割而一般只有柴刀那么长,因此,还得常到很远的深山去割茅草。
我对冬茅草,是渐渐有了新的认识,也懂得了不少与茅草有关的故事和知识。比如,带茅字的成语就有名列前茅、初出茅庐、茅塞顿开、竹篱茅舍、蓬牖茅椽、裂土分茅等,多达二十余个,唐代诗人描写茅草的精彩诗句,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草,一般是贫民、简陋的代名词,也是茅屋寒舍的象征,“三顾茅庐”,说的就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都说秋风秋雨胜过画师,大自然在山野间任意泼洒着油彩,金黄的是银杏,彤红的是枫叶,更多的是冬茅絮的银白,这样相互点缀与描绘,便成就了一幅绝妙的西洋油画。山野间一束束一丛丛的冬茅絮,竟像飞雪般落满了山坡,而阳光则早已伸出了它的长镜头,把荒坡上一片雪白的冬茅絮细细勾勒。当冬茅草长出茅絮来,这就意味着秋天来了,意味着走过了一个新的生命年轮。冬茅草从它身体里抽出一根长长的杆儿,杆儿的顶端是一簇白茫茫的茅絮。那白茫茫的茅絮,俨然老人胸前白花花的胡须,在瑟瑟的寒风里颤动着。秋天就这样不知不觉来临,冬茅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老了,并且将渐渐枯萎和凋落。
冬茅草谢幕的方式不能不说是最独特的,它把长长的茎杆朝天空高举着,任由顶端的茅絮随风飘扬,让我们看到了漫天飞雪的情景。那雪一样的茅絮,一声不响的茅絮,散发着淡淡悲伤气息的茅絮,在山坡沟谷里往往要飘扬一段时日,权作生命最后的张扬,然后才慢慢沉寂下去。在山区,新修的公路旁留下大量砾石滩,很长时间寸草不生,细细的
茅草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来,慢慢长大,仅仅几年,荒凉的石滩上就长满了一簇簇冬茅草,看上去青翠一片,茅草的根腐蚀着坚硬的岩石,它的落叶残躯又堆集肥沃了石滩,随后一些长青植物在它身上茂盛地生长起来。
这些年回到故乡,我都会到山上看冬茅草,我注意到故乡路旁的
茅草是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败,那些爬在它身上的藤蔓倒是越长越欢,藤蔓上热烈地开着一簇簇的黄花。
[copyright]版权 [/copyright]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8-3-9 09:08
学习文友新作,问好!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8-3-9 09:23
http://www.lishichunqiu.com/paiban.html
用这个排版,粘贴,很好用的。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3-9 11:22
行文流畅平实,描写老到细腻,写出了冬茅草独特的风貌和魅力,欣赏。问候,祝福春安。
作者: 青青湖边草 时间: 2018-3-9 11:59
语言朴实自然,写出了茅草的特点。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9 18:50
谢谢爱珍到访来读,问好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3-9 21:22
虽然写得是普通的冬茅草,字里行间却流淌着对故乡深切的眷恋。文字写得朴实,流畅,写出的冬茅草的特点。拜读学习了。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10 09:34
问好云馨,谢谢你的细细品味。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3-10 09:43
第一,第二自然段有些句子重复,却又没有特殊的用意,可以简洁。
比如:在我的家乡,冬茅草虽漫山遍野,随处皆是,可最不起眼。
冬茅草一蓬一蓬地生着,故乡的山里田边到处都是。或许是因为茅草太普通,随手能抓一大把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10 10:13
本帖最后由 云南张礼 于 2018-3-10 10:15 编辑
梦儿版主说的有理,确有些重复嫌疑,我修改一下看看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3-10 10:26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8-3-10 10:30 编辑
白茅根从诗经走来,走向原野,走进贫民百姓家。白茅草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存着作者无尽的思。作者的笔下,草根一族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与卑微平凡的却又用途广大的亲民性,甚至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气节都得到了展示。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3-10 10:49
此文与上期王怡云《故乡的茅草》对照一看,倒有几乎似曾相识的感觉了。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11 08:00
谢谢兴文的提醒,问好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11 08:05
谢谢梦儿的品评,问好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11 08:11
是看了王怡云的文章,才勾起我写冬茅草的欲望。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3-13 17:20
从文中,对茅草有了更多的认识。文字老到,写得深厚、细致,读来回味悠长。欣赏!问好!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3-14 07:57
欣赏学习佳作!~~~~~问好~~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3-14 07:57
支持下!欢迎光临指导~~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14 08:44
谢谢昙花版主的细心品评,问好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8-3-15 08:55
冬茅草勾起的情思,关于故乡。
作者: 湘江往北 时间: 2018-3-15 10:20
不管是人还是事物,陪伴永远是最长情的,而越往后,越容易怀念,冬茅草和故乡,交相辉映,被时间的线紧紧相连。
这篇仓促了,到最后才进入状态,不及你的其他文字,个见!
问候:)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3-19 16:41
朴实的文笔,学习欣赏~~~~~~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3-19 16:42
支持一下~~~~欢迎光临~~~~~~
作者: 牟靖靖 时间: 2018-3-22 11:46
文章又发往其他地方啦,因此不满足计酬条件哦。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8-3-22 18:47
谢谢超版提醒,今后注意,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