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比泡面味更难接受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
[打印本页]
作者:
京杭
时间:
2018-3-16 09:18
标题:
比泡面味更难接受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
本帖最后由 京杭 于 2018-3-16 09:21 编辑
《比泡面味更难接受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
01
最近几天,一段乘客在高铁上吃泡面遭女主狂怼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相关新闻一度高居热搜榜首。
视频中的女主情绪激动,声色俱厉地怒吼“整个高铁都知道不能吃泡面”,“不要脸”“喷屎”“败类”等不文明词语也随口而出,并且多次用手直指座位上的男主。
面对情绪失控的女子,视频中的男主坚持与同行女子吃完泡面,期间还告诉同行女子“慢慢吃”,并在后来称故意不倒泡面残汤是因为赌气。
事件已经报道,女主解释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对泡面过敏才情绪激动;吃泡面的男主则称,如果对方一开始能与他好好沟通,自己根本也不会这样做。
目前有最新报道说,该事件已进一步升级:当事女主要状告泡面男子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对女主而言,无论将来能否赢得诉讼都似乎已不重要,因为滔天的舆论早就超出她的意料,已注定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对女主而言,泡面味虽然很难接受,但更难被整个社会接受的却是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
02
高铁上到底能不能吃泡面?高铁工作人员表示:高铁、动车上一般不卖泡面,并没有明文规定高铁、动车上不能吃泡面。
既然高铁上没有规定不能吃泡面,如果女主的孩子对泡面过敏,那么女主完全可以去和吃泡面的男主沟通。假如女主态度诚恳、友善,男主未必就不答应。再假设男主不答应,女主也可以协调列车员来协调解决,或者抱着孩子暂时离开座位一会儿。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也就不会有“高铁泡面事件”发生了。
说到底,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有很多,而女主却以自我为中心,凭借她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选择了最简单、最低级、最粗鲁的处理方式。
有网友评论说:如果女主遇到的是和她同样脾气暴躁的男主,说不定直接就被泡面汤扣头上了。还有网友评论说:女主幸亏遇到了克制的男主,如果遇到“垃圾人”,恐怕就不会如此幸运了……
然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该事件中,多数网友只看到了女主的自私、蛮横和粗暴,却忽略了男主的软暴力。事实上,男主不倒泡面汤、言语轻慢、现场拍摄视频等,这也是间接导致女主情绪失控的原因。
当事人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加之女主本人又充满戾气,如此“高铁泡面事件”的发生也就不偶然了。
无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已超出了当事人双方的控制。假如当事人双方当时都能克制一下,就不会类似尴尬事件的发生。
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伤人又伤己。此时,即便双方当事人都很后悔,但糟糕的结果已然无法挽回。
03
偶然踩在西瓜皮上,一定会跌个必然的大跟头。
对涉事当事人双方而言,“高铁泡面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就像此前的合肥女子“高铁扒门事件”,如果以教师的职业和素养而论,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然而已发生的事实却让人无可辩驳。
仔细分析一下,两起事件还是有相同之处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事件的当事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类人的主要表现就是凡事只遵从自己的意愿,而对别人的需求不管不顾、无动于衷。
在“高铁泡面事件”中“受伤”的当事女主,除了给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浑身充满戾气。
戾气,是脾性暴烈、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戾气重的人,给人的最直接感觉是缺乏素质和修养。这种人一旦受到他(她)认为的不公平、不公正待遇,就会歇斯底里、不计后果地发作出来。不可否认,当事女主正是戾气比较重的这种人。
辩证法讲,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当事女主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也必然让她为此付出代价。
作为社会的人,永远无法脱离这个社会而独立存在。但是,永远都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至亲之外,或许没有人能纵容你的任性;永远都不要心怀戾气,因为你苛责多、宽容少,看不惯别人、看不清自己,最终必然导致邪气入体,伤人而又自伤。
这是生活的真实,也是真实的生活。这个定理对任何人都是适应的,你适应不了就只能徒增烦恼。
04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人生在世,以善为本。我们可以不苛求人人都有“唾面自干”的宽宏大度,但“以牙还牙”的刻薄冷酷却是我们历来都摒弃的。
泡面味可通过改善通风和时间推移而扩散、消失,但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却是一些人致命的“顽疾”,绝不可能因时空变换而改变,绝不可能不经刀剜斧凿而轻易治愈。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在“授人玫瑰”的同时,享受的也是“手有余香”的馈赠。
我们之所以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而提倡与人为善的美德,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更有助于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终将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英国有句名言:所谓以礼待人,就是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
反观此言,你还愿意做那个以自我为中心、浑身充满戾气的人么?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3-16 10:21
因为一碗泡面引发的事端,竟也炒得如此热闹。
下次不吃泡面,吃拉面行不?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8-3-16 11:39
基本上能吵起来双方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
作者:
秋實
时间:
2018-3-16 12:47
戾气者,事要做得狠,是一种极端心理状态。凡事大都双刃剑,戾气也有积极的一面。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8-3-16 13:24
相对于以暴易暴,这是一个以戾易戾事件。不过,真同情那吼人女子的老公和孩子。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3-16 17:06
这不光是戾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在作怪。那个指责别人吃泡面的,不是遇上“垃圾人”的问题,是她本身就是“垃圾人”。
作者:
木豫
时间:
2018-3-16 17:36
总觉得吧,很多事情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国人的脾气火爆,由来已久,那些充满“血性”的人,很多时候,把脾气真真是用错了对象,面对真正的敌人,缺少的是脾气,面对邻居或亲人,缺少的是温和。其实呢,到得最后,结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当事人便是后悔异常,也于事无补了,既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3-17 15:03
二十年前,坐火车,人挤人,一身臭汗味,偶尔有人再放个屁,大家都互相理解迁就了,没那么多事儿,因为都一样,都那个味儿。现在不同了,一部分人了不得了,譬如前几天,一学生家的保姆跟我说话是这样开头儿的:“我某某年毕业于某某大学某某系,某某年在某城市做教师,某某年荣升某某岗,某某年来她家辅导她功课,敢问老师,某某问题用某某方式处理有何不妥?”哇,好了不得,我只好认错保平安:如此了得,所言甚是,无异议。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3-17 19:12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惯坏的一代,几乎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这个社会的戾气也一时不会消除……
至少我个人是看不到希望……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3-17 20:00
那段视频我也看了,感觉双方都缺乏应有修养。
作者:
京杭
时间:
2018-3-19 15:03
以自我为中心的戾气伤人伤己,必须摒弃。衷心感谢各位精彩点评!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8-3-21 01:43
那个女人的嘴脸,我看了也翻胃,过分了
作者:
京杭
时间:
2018-3-21 08:38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8-3-21 01:43
那个女人的嘴脸,我看了也翻胃,过分了
现在,我们都很关心这个女人的老公和孩子,不知道阴影面积有多大?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3-21 09:44
这事件双方都不好,都有问题,都各自看着对方毛病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