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英雄不问出处,小妖也能上位----《西游记》中的黑熊怪 [打印本页]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6 14:10
标题: 英雄不问出处,小妖也能上位----《西游记》中的黑熊怪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就如同玩魔兽游戏一样凶险和刺激。如果唐僧团队要想把游戏一直玩下去直至打通关,除了技艺超群有通杀的秘籍之外,更需有超好的运气和背后强大的亲友团的援助,否则他们过的每个阴沟都可能使之翻船,既而被KO掉。


        如来佛祖是《西游记》这部大片的幕后编导,他有着超出常人的强大能量和左右事态发展的手腕。为了使这场勇敢者的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又不至于是观众感觉沉闷,他便为游戏团成员物色了内定的几个颇能夺人眼球的角色。一个白面柔弱几乎等于废物的释家信徒做男一号,另配一只神通的猴子,一头蠢猪和面恶却只吓唬小孩儿的大汉。玄奘很不幸,在他还未出生之前就被挑中做了这部戏内定的男一号,而他本人却浑然不觉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着本色演出。这情景很像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的那个可怜虫楚门。我们知道,电影中的楚门最后逃出了导演设定的情节从此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但由此未来也变得吉凶未卜。而唐僧和他的团队却始终没有逃出如来佛的手心,却最终成就了正果。当然此文我们不讨论究竟这两种活法哪种更高贵,更有尊严,我们只谈唐僧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和那些妖魔鬼怪们。


       所谓的九九八十一难,有很大的比例艰难险阻都是由各种货色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充当的。其中有些是极有个性和正能量的妖,他们面目未必狰狞,心底也未必歹毒,只是无意(佛祖故意)让他们做了一回反派,过后很快恢复了他们本来的面目。


       小说第十七回,唐僧和孙行者师徒二人经过黑风山借宿观音禅院,行者因和禅院长老斗富晒出观音大士赠送的宝物袈裟,而使禅院长老起了贪念,并设计趁夜黑风高要把唐僧师徒二人烧死禅房内,结果被行者识破,作法反使长老葬身火海。就在禅院走水众和尚忙乱救火之际,黑风山的一只黑熊怪趁火打劫偷取了那件宝裟。从而引出了一段孙行者除妖记。


        要说那黑熊怪,却不是一般的妖怪。我们只从他居住的环境和谈吐举止便可看出,这个妖怪很有些学识修养和文化底蕴的。我们通常认为,妖魔的居所一定不是穷山恶水便是妖风习习。而行者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首先那山万壑争流,千崖竟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那简直就是一座隐士徜徉的桃花源了。在看那妖怪的洞府,也一点儿不逊齐天大圣的水帘洞。但见“山有洞,洞有泉,潺潺流水咽鸣泉,更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山籁动间岑,亦可赏心。”而更奇的是那妖洞二门上的一副对联: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这完全就是一副闲云野鹤的境界了,难怪后来连观音看到这些也不免眼红,不禁叹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有些道分。而他的第一次亮相更显出不俗。行者寻到山里见到他时,那正与两个妖席地而坐在高谈阔论,讲立鼎安炉,抟砂炼汞。而观音禅院的沙弥更是爆料,那黑熊怪不仅和禅院长老主持是朋友,更是经常传授养神服气之术于那老和尚,算是那长老的半师。了解了这些,我们是不是该佩服那黑熊怪实在是太牛。但这还不是他最厉害的,黑熊怪不仅精通道家修心养性之术,而且还兼修儒家思想精髓,他视生日为“母难”知道感恩,这恐怕连我们许多现代文明人还都做不到,而且能出口成章,并写一手的好文章,他在给朋友赴“佛衣会”的邀请函中,启首便是“侍生熊罴顿首拜”然后是启上什么什么的,起势俨然就是一个文化人的做派。这还不算,他还有通神的本领,曾经上天入地下海把神界鬼界和龙宫闹得底朝天的孙大圣和那黑熊怪三次过招也是仅仅打个平手,而骄傲得从来不知道佩服谁的行者每次没有得手之后,都要心底承认他的功夫了得。几次占不到便宜之后,孙行者不得不求助,请来观音大士做救兵,并和她联手用欺骗术才使黑熊怪就范,可见即便是佛法无边的观音菩萨在对付那头熊怪时也不得不谨慎对待,唯恐硬实力拿不下有损脸面。制服黑熊怪之后,观音鉴于他心地并不坏,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大恶(只是侵占他人财物),且喜他有佛缘,观音才没有加罚他,只是给他套了一个和行者一样的金箍,然后带到南海做了神仙。


       黑熊怪毕生追求就是修身炼丹做一个逍遥自在又长生不老的神仙。结果无意栽花一次偶然事件却是他梦想成真。 黑熊怪最终修成正果,这其中少不得他平时的所做的功课以及观音的慈悲心。这个故事同时也很励志,这给出身不好,却又有大境界大本领大胸怀的草根们一个并不遥远的梦。英雄岂问出处!只是老鹤还是怀疑住在天庭里,头上套着紧箍只是给观音看看山(落迦山守护神)的熊仙闲暇时会不会他在人间作怪时的恬淡生活。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4-6 14:43
也还是有些出处的。要知道那个偷袈裟的老和尚所在之处是观音寺,而黑熊精却是为老和尚讲修练延年之术的。也就是说,老和尚越活得久,观音就多得一天香火。偏悟空恐那火不够大,还特地借来避火罩只管师傅不管佛堂,这就有些恶搞的意思。再顺着这思路往下捋,也不难发现原来观音度黑熊也还是有些原因的……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4-6 15:03
来听闫老师讲《西游记》的观音度黑熊故事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4-6 20:47
这只黑熊不简单:功夫厉害,又懂礼仪,有情调……最重要的是,除了偷袈裟算是污点外,从没干过坏事。
而观音在整个故事中,一次变妖怪,一次妖怪变,结果收了个守山大王,又收了个善财童子。
这次变妖怪,是菩萨变妖怪,还是妖怪变菩萨,妖怪菩萨,菩萨妖怪,总为一体。或者说,到珞珈山也一样,山前是个菩萨,山后就是个黑熊怪……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4-6 21:52
我咋感觉这黑熊熊一辈子妖生就在附庸风雅,结果妖做得不像妖,人学得倒有几分——卑微。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6 22:02
一部《西游记》演绎了人世间多少世态炎凉,神也好,怪也好,有血有肉大小形象各异,值得读一读。

本文作者拿黑熊怪说事,不错的选择。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4-7 00:14
妖一般都想唐僧肉,却有人想头袈裟,难得让人想起“偷书不算窃”。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4-7 10:07
《西游记》里面也有现实世界的影子。
作者: MLMC    时间: 2018-4-7 13:42
问好,广慧文友比较善于分析研究,总是一个个点展开分析。欣赏,不错。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4-7 19:44
欲加之罪,钓鱼执法。菩萨也让你变妖精,再把妖精变菩萨。
作者: 羽公子    时间: 2018-4-7 21:27
神仙都是从UI底层的小妖一步步走出来的,然后修炼有了道行,就有了成仙的资本!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8-4-8 08:33
lvhq018 发表于 2018-4-7 00:14
妖一般都想唐僧肉,却有人想头袈裟,难得让人想起“偷书不算窃”。

:lol:lol不算吗?真的不算吗?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8-4-8 09:20
问好。一篇很有个性的短评。对于《西游记》,好多读者关注的是唐生师徒,您能另辟蹊径关注一个“小人物”,可见观察视角独特,分析的较为透彻,且有理有据。欣赏。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8 20:06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8-4-6 14:43
也还是有些出处的。要知道那个偷袈裟的老和尚所在之处是观音寺,而黑熊精却是为老和尚讲修练延年之术的。也 ...

哈哈,安然看到这段文字的精髓了。《西游记》觉不单单是一部好玩的小说,它其中有很多看似调侃却非常严肃的观点。偷袈裟的老和尚是观音院的长老,更是观音在她信徒中的代言人,这人修炼不够贪欲便是他最大的弱点,黑熊怪后来成了她莲花座下的侍者,可也是一个行为不端的人,同样为占有欲而失了名节。如来佛祖派观音去物色唐僧的徒弟时,给了她三个头箍,结果她私吞了其中的两个,一个戴在了黑熊怪的头上,一个戴在她另一个徒儿红孩儿的头上。这算不算是中饱私囊呢?看来神人怪皆狼鼠一窝也!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8 20:11
云馨 发表于 2018-4-6 15:03
来听闫老师讲《西游记》的观音度黑熊故事

书上写得和电视剧中还是有出入的,感觉书中写的更好玩。问好姐!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8 20:22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4-6 20:47
这只黑熊不简单:功夫厉害,又懂礼仪,有情调……最重要的是,除了偷袈裟算是污点外,从没干过坏事。
而观 ...


李卓吾在点评黑熊怪偷袈裟时说,他(黑熊怪)是打算与悟空共继衣钵的,结果观世音截胡,否则西行团队又会多一个高手。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8 20:39
槐安. 发表于 2018-4-6 21:52
我咋感觉这黑熊熊一辈子妖生就在附庸风雅,结果妖做得不像妖,人学得倒有几分——卑微。

妖不妖,人不人还巴望着成仙,这其中也有许多苦衷在里边。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8 20:46
邱天 发表于 2018-4-6 22:02
一部《西游记》演绎了人世间多少世态炎凉,神也好,怪也好,有血有肉大小形象各异,值得读一读。

本文作 ...

问好邱先生,《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书,学生肤浅只看到皮毛,还需要多读,多理解。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8 20:50
lvhq018 发表于 2018-4-7 00:14
妖一般都想唐僧肉,却有人想头袈裟,难得让人想起“偷书不算窃”。

同样是妖,同样是追求长生不老,一种便是要走捷径吃了唐僧肉好速效,一种宁愿修心养性靠自己。这就是做妖的差距了。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10 23:44
李灿 发表于 2018-4-7 10:07
《西游记》里面也有现实世界的影子。

《西游记》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定位是神魔小说,或浪漫主义小说。其实它最反映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形态,讽喻成分极大,否则其成书也不会被列为禁书了。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10 23:47
MLMC 发表于 2018-4-7 13:42
问好,广慧文友比较善于分析研究,总是一个个点展开分析。欣赏,不错。

先生错爱,一点点读书小感慨,让您见笑!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10 23:53
an安 发表于 2018-4-7 19:44
欲加之罪,钓鱼执法。菩萨也让你变妖精,再把妖精变菩萨。

正如安安说言,在《西游记》中妖和神真的很难分辨的清,他们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10 23:59
羽公子 发表于 2018-4-7 21:27
神仙都是从UI底层的小妖一步步走出来的,然后修炼有了道行,就有了成仙的资本!

很励志的妖有,投机取巧的妖也有。修成正果的有,赔进性命的也不再少说,呵呵劫数!
作者: 海南浮萍    时间: 2018-4-11 06:45
闫老师写得很精彩,我除了赞还是赞了!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8-4-16 22:35
海南浮萍 发表于 2018-4-11 06:45
闫老师写得很精彩,我除了赞还是赞了!

老师抬爱,一篇消遣文字,一博先生一笑。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