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2018书】书:只是另一种刑场 [打印本页]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1:56
标题: 【2018书】书:只是另一种刑场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4-17 22:22 编辑

       人的一生,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几十年,不读书会死,读书的人一样得死。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刑场”。不读书的人死时什么样?我们都见过,而读书人怎么样死?很多人未必能够见。

       曹操曾孙女长乐公主夫婿嵇康,“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是安徽濉溪县人,我算其老乡。风格清峻的诗文"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切入现实,反映时代思想,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都高度肯定之,即使写的书信《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别有峻切气韵。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四十岁在刑场上奏曲《广陵散》,一样可以见其兴高与采烈,司马昭不久便意识到错误而追悔,大约也欣赏这种高蹈的独立。生命已然随《风入松》,死的如此高调,直垂后世千年为范。只是隋炀帝开始的取仕考场上,嵇康的研究成果列入了考试科目,苦了学子。这,也可能是让后人学习嵇康的死法。


       如果说屈原、嵇康等读书人的殉道赴死构成了书是另一种刑场,那么这些让历史荒芜着后悔的读书人里,不得不说说“天下的读书种子”——方孝孺。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被封为燕王,燕王之名的谐音是阎王,可能预伏了一种历史的谶语。燕王朱棣能够在政局大定的情况下举事成功,成为封建历史上取得这种成功的唯一之人,不得不感谢朱元璋杀尽了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功臣。也正是因为这种逆袭的原因,封建正统的政治思想家方孝孺不能接受朱棣的“叛逆”,拒不起草朱棣的即位诏书。朱棣以灭九族相威胁,方孝孺甚至喊出灭十族也不写诏书。十五世纪初,45岁的方孝孺被杀于南京雨花台东麓,并被灭十族{父四族(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母三族(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妻二族(岳父一族、岳母一族),第十族是门生。}。


       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誉为“读书种子”(朱棣高参姚广孝的创意)的大儒,姚广孝知道方孝孺重气节不会归顺朱棣,请求朱棣不要在成功之后杀害方孝孺,朱棣也答应了。但是事态的发展也被姚广孝事先看透:读书的种子没有被留下,朱棣甚至设立特殊的文字狱——保存方孝孺的片言只字都有罪。


      方孝孺为他的政治理想、主张、信仰、思想而不求生害仁,选择杀身成仁。表面上,这一事件只是方孝孺成就了他读书人的独立思想和人格,而在历史的深壑里,这一文人的品格形象的覆灭,其历史作用类于755-763年的安史之乱,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说”后,陈演恪以他深邃的历史眼光,把安史之乱确定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从读书人的角度说,方孝孺被诛灭十族也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十四世纪往前,中国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能力,不逊于西方,之后直至十九世纪末的500年间,几乎一蹶不振。这段500年的历史,也是外国人常说中国缺少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之原因。读书人在政治上的心理阴影,再也无法抹去,至今仍心有余悸。


       方孝孺为文,选材严、开掘深、主题鲜明、议论大胆、寓热于冷、以形传神、借喻对比寓言等技巧运用娴熟。其文章,醇深雄迈,纵横豪放,“出入东坡(苏轼)、龙川(苏辙)之间(《四库全书总目》)”,“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明史》)”。


       方孝孺的死及其被诛灭十族,是否彰显了书是另一种刑场?!


       非政治思想家的读书人,因为读书而“迂阔”以致走上刑场的,也有很多,比如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金圣叹是苏州吴县人,应该是著名的为民请命效仿者。


       灾年带领百姓抗粮哭庙被处以极刑,“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话让送断头饭的狱卒记住并传诵。刑场上对着两个儿子:梨儿、莲子(乳名)吟出上联“莲子心中苦”,让儿子对下联,孩子正在悲伤时,哪有这等心思,他只好自己接对:“梨儿腹内酸”。与儿子怜与离的情殇,工稳地镶嵌在双关对仗之中。人头落地后,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是不是“好疼”?天知道!金圣叹可能知道。因为他读书太多,批书更多,而且敢修改原作。根据杜甫的“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他写下“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来自自然又强调努力,其文本细读的主张和思辨思想——昭然。出自他评论批改的《水浒传》《西厢记》版本,不仅提高了小说戏剧的文学地位,也直接影响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文学发展。毛氏父子借金圣叹的名号,大力创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注《金瓶梅》、脂砚斋自信地评点《红楼梦》,其后的各种文学批评,都有金圣叹的影子。脂砚斋认为金圣叹笔下的叶小鸾创生了林黛玉、金圣叹虚构女子聚会的无叶堂造就了大观园,不知道是否属实,可是我能够看到脂砚斋的“草蛇灰线、横云断岭、烘云托月”等,直接来自金圣叹。周作人说“小说的批,第一自然要算金圣叹”,这一论断,可以在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家特别关注金圣叹、强调细读文本的观点里找到印证。


       不少人写作,以幽默自居,不知道是否超过金圣叹?这,主要得看临死前的表现。以及死时和死后。


       不读书会死,读了书的一样得死。或许读书人只是想死的不一样而已。为了死的不一样,读书吧!也可以不读书,反正是死。所以,读着书走向生命终点的方法可以看作——书:只是另一种赶赴刑场的方式。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8-4-7 02:04
老杨同志真是辛苦,这么晚还在写文文,看起来好高深的样子,明天慢慢来读。挺尸了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8-4-7 02:07
哦,对了,这个标题不错,蛮好蛮好!寓意深远,值得细品
作者: 秋實    时间: 2018-4-7 03:51
衣衣这是怎的了?这么消沉啊,跟死干上了。《书:只是另一种刑场  》仔细想想也对啊!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8-4-7 06:34
学习老师新作,欣赏,祝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7 06:41
还是博大精深,说读书与死。

“不读书会死,读书的人一样得死。或许读书人只是想死的不一样而已。”这个赞成,我也是这样想的。;P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8-4-7 07:07
这一篇尤为厚重精深。

书:只是另一种赶赴刑场的方式。为这句话折服赞叹!这也是读书与否之最根本的区别。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8-4-7 09:15
人的一生都以死终结,结束似乎相同,读书与不读书的过程却千差万别。老师剖析深刻,景仰。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25
秋實 发表于 2018-4-7 03:51
衣衣这是怎的了?这么消沉啊,跟死干上了。《书:只是另一种刑场  》仔细想想也对啊!

老兄消沉吗?只是谈生命两端的自然现象以及在生死中间的这一段如何对待人类文明的结晶之载体——书。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30
张爱珍 发表于 2018-4-7 06:34
学习老师新作,欣赏,祝好!

前天,小狐狸邀请我发文支持这个活动,所以临时写了俩草就章。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31
邱天 发表于 2018-4-7 06:41
还是博大精深,说读书与死。

“不读书会死,读书的人一样得死。或许读书人只是想死的不一样而已。”这个 ...

我也是。死时能够明白,活着有点情趣。足矣。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33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8-4-7 07:07
这一篇尤为厚重精深。

书:只是另一种赶赴刑场的方式。为这句话折服赞叹!这也是读书与否之最根本的区别 ...

死,每近一天,能够多读一点书,是我的快乐。也希望大家都因为读书而心美。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34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4-7 02:07
哦,对了,这个标题不错,蛮好蛮好!寓意深远,值得细品

标题只是态度和观点。不一定对,希望对自己有启示。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36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8-4-7 09:15
人的一生都以死终结,结束似乎相同,读书与不读书的过程却千差万别。老师剖析深刻,景仰。

还是读书好啊!读书后能够写点自己感兴趣的文字,让文字闪耀生活,人生多一点情趣,多美!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4-7 09:38
蝉衣兄弟哎,你是在哗众取宠嘛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09:40
夏冰 发表于 2018-4-7 09:38
蝉衣兄弟哎,你是在哗众取宠嘛

老哥是真性情人,也看出此文的企图:哗众取宠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4-7 09:43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09:40
老哥是真性情人,也看出此文的企图:哗众取宠

那是自然,咱哥俩不用糊弄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4-7 09:44
不管怎么样,这样思考,太累了。蝉衣兄弟多多保重啊
作者: 一楠    时间: 2018-4-7 09:57
这篇依旧的深刻,也算是读书百解中其中一类解读吧。知识是人类发展及文明的启蒙,说到底,知识让人从愚昧过渡到了聪明,因为聪明才有了人类的杀伐与战争。与其说,为人为善为恶、追求名利或者不追求名利,都离不开死的刑场。只是在生与死之间,每个人的行走都是短暂的,至于在短暂的人生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路程又取决于一个人的气节和秉性。所以读书与死亡无关,与吃饭有关,因为二者同样滋长了人的生命。在非正常死亡中,除了疾病和意外事故,与追求和信仰有关。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8-4-7 10:01
   严重赞同~~~~~~~~~~~~~~~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0:03
夏冰 发表于 2018-4-7 09:44
不管怎么样,这样思考,太累了。蝉衣兄弟多多保重啊

严格意义上讲,我不是读书人。所以说话就比较随意。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0:07
一楠 发表于 2018-4-7 09:57
这篇依旧的深刻,也算是读书百解中其中一类解读吧。知识是人类发展及文明的启蒙,说到底,知识让人从愚昧过 ...

深度见解如斯!
就整个人类来说,太狂妄自大——已经走在消灭自己的路上。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4-7 10:08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0:03
严格意义上讲,我不是读书人。所以说话就比较随意。

你这么说等于是把一船人都打翻了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0:09
鲜然 发表于 2018-4-7 10:01
严重赞同~~~~~~~~~~~~~~~

对这里的人来说,书是进步的、文明的、让人愉快幸福的。对我,像是靠近死亡的步伐。好在我不怎么读书,也不会读书。
作者: 一楠    时间: 2018-4-7 10:15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0:09
对这里的人来说,书是进步的、文明的、让人愉快幸福的。对我,像是靠近死亡的步伐。好在我不怎么读书,也 ...

哈哈,这个说法很有禅意!大约真正理解了读书,才知道如何不去读书。书不在其外,而在心中!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0:15
夏冰 发表于 2018-4-7 10:08
你这么说等于是把一船人都打翻了

哥哥知道:蝉衣一直在此岸,根本就不在船上。我是欢送大家去彼岸,怎么舍得把船打翻!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7 10:23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09:31
我也是。死时能够明白,活着有点情趣。足矣。

额。性情中人开心就好,其他,无所谓。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0:23
一楠 发表于 2018-4-7 10:15
哈哈,这个说法很有禅意!大约真正理解了读书,才知道如何不去读书。书不在其外,而在心中!

书,是魔。打开一本好书后,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空间更大。于是继续追索,累!
下盘围棋、喝杯绿茶、慢品香烟、让月色在酒杯里轻轻迷蒙着、阳光在风里铺开视野、看走过的匆忙脚步……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0:29
邱天 发表于 2018-4-7 10:23
额。性情中人开心就好,其他,无所谓。

哈哈哈……论坛,跟广场舞现场一样,热闹,也有舞姿的洒脱优美。我不会跳舞,可以听那音乐,看个热闹。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7 10:38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0:29
哈哈哈……论坛,跟广场舞现场一样,热闹,也有舞姿的洒脱优美。我不会跳舞,可以听那音乐,看个热闹。

广场舞是大妈的娱乐,而我大老爷,泡茶、喝酒、聊天、读书。哈哈!
作者: 沉酲    时间: 2018-4-7 10:44
胡风,也是一个读书郎。他和他的部份文友,死的途径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8-4-7 10:54
书呆兄再补充两个读书人的死吧——秦桧、蔡京。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4-7 10:59
读书,如果连累到所有的亲人都不得善终,使亲人无法安宁,感觉这书还是不读的好。因为无论读得多么好,即使流芳千古,但也有其自私,残忍的一面,是间接的刽子手。即使是封建专制的迫害,但其也没有如此的权利。因为我们活着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我们的亲人能够活得更好吗?怎么可以连累他们一同送命……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4-7 11:02
蝉衣老师才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所学渊博,所思深入,所书震撼。和蝉衣老师相比,我等只是伪读书人,汗颜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1:14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4-7 10:54
书呆兄再补充两个读书人的死吧——秦桧、蔡京。

秦桧与蔡京,俩书法家不是一路人。前者是被动的,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人,从个别行为来看,甚至可以囊括包拯等人,而后者是主动的。即使是蔡京,也是变化着的,终途走进“滑铁卢”的,蔡京不是个案。何况是明朝宦官制度问题(个人的人性欲望除外),而宦官制度的根源又与朱棣逆袭上位以及唐宋元政治制度变化有关。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1:16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4-7 10:59
读书,如果连累到所有的亲人都不得善终,使亲人无法安宁,感觉这书还是不读的好。因为无论读得多么好,即使 ...

这个,不是读书出了问题,而是“株连九族”的血腥政治制度出了问题。不能指责读书以及读书人。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4-7 11:17
这么晚发文的都是读书读过火的人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4-7 11:21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0:15
哥哥知道:蝉衣一直在此岸,根本就不在船上。我是欢送大家去彼岸,怎么舍得把船打翻!

饶你咋说,反正俺是打酱油滴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8-4-7 11:22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0:09
对这里的人来说,书是进步的、文明的、让人愉快幸福的。对我,像是靠近死亡的步伐。好在我不怎么读书,也 ...

读书是走向死亡,不读书也落不下。
既然如此,就捡自己喜欢的来罢。

我不觉得读书是高尚的,不读书就是低卑的。但读书开了一个眼睛好诗真的。至于看见了什么,好还是坏,因人而异,真不好说。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1:27
沉酲 发表于 2018-4-7 10:44
胡风,也是一个读书郎。他和他的部份文友,死的途径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说胡风就会想起周扬,又及何其芳、林默涵等,但是死后三年了才被官方再一次深入平反,历史的讽刺手法是高超的。所以理解张晓风成为基督徒。张晓风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这,也许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1:30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4-7 10:54
书呆兄再补充两个读书人的死吧——秦桧、蔡京。

官方史记,泯灭个人。需勘误处太多。
作者: 沉酲    时间: 2018-4-7 11:37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1:27
说胡风就会想起周扬,又及何其芳、林默涵等,但是死后三年了才被官方再一次深入平反,历史的讽刺手法是高 ...

周扬和胡风,纠结了半个世纪,不知为哪般?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1:42
沉酲 发表于 2018-4-7 11:37
周扬和胡风,纠结了半个世纪,不知为哪般?

太近的历史,难说清晰,各人理解也不同。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4-7 11:42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时会极短,读书与不读书境遇的确不一样。能明明白白地活着,读点书自然是人身的一大乐趣。有书陪伴的生活是幸福的,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杨老师此篇寓意深远,值得细品。赞一个!
作者: 沉酲    时间: 2018-4-7 11:54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1:42
太近的历史,难说清晰,各人理解也不同。

难说清,就进了牢笼。而害人者也未幸免牢笼!还是说不清!!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7 13:02
观点奇特,受益匪浅。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7 13:10
不读书死的难看,读书人死的悲壮,是这个意思吗?不读书的人死后一抔黄土,读书的人死后名垂青史,是这样理解的吗?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3:19
鲜然 发表于 2018-4-7 11:22
读书是走向死亡,不读书也落不下。
既然如此,就捡自己喜欢的来罢。

不存在高尚与卑下的层次比较。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3:29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4-7 10:54
书呆兄再补充两个读书人的死吧——秦桧、蔡京。

这俩宋人,就书法看,秦体迂阔、蔡体灵动,可见二人区别,做官做事也是如此。原文提及的是明代人物,你应该举例王振等当权的读书人。明代这种制度出现的蔡京之类人物更多,也更值得思考。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7 13:30
我是烟不抽,酒不沾(以前都会,进去又出来了)麻将不会打,斗地主不屑玩,聊天急人,发呆焖人,没法子只好找本书来读,看看别人怎么天马行空地看待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挺有意思的。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3:35
沉酲 发表于 2018-4-7 11:54
难说清,就进了牢笼。而害人者也未幸免牢笼!还是说不清!!

进了政府监狱而死,未必不坦然。自囚,可能更煎熬。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3:37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7 13:30
我是烟不抽,酒不沾(以前都会,进去又出来了)麻将不会打,斗地主不屑玩,聊天急人,发呆焖人,没法子只好 ...

在书里,我更喜欢看人因偏颇而带来的困顿。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7 13:42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4-7 13:51 编辑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3:37
在书里,我更喜欢看人因偏颇而带来的困顿。

先生是为做学问而读书,我则是为消遣而读书,先生有压力,我没有压力,先生能读出成就,我读了也等于没读,这就是需求不同结果不同。
作者: 沉酲    时间: 2018-4-7 14:04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3:35
进了政府监狱而死,未必不坦然。自囚,可能更煎熬。

都是写作惹的祸。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4-7 14:16
用标题“哗众取宠”蝉衣是不是最近受什么打击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4-7 14:17
历代都难免有陷于文字狱的文人,从这一点讲,读书只是另一种赶赴刑场的方式还真对。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4:43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7 13:42
先生是为做学问而读书,我则是为消遣而读书,先生有压力,我没有压力,先生能读出成就,我读了也等于没读 ...

不怕先生笑我,我真是喜欢那些哲学家“掐架”,比如马克思的:×××批判之批判的批判。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4:45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4-7 14:16
用标题“哗众取宠”蝉衣是不是最近受什么打击了?

标题里的观点,只是个人狭隘的思维。难道不等于一种“哗众取宠”?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4:46
lvhq018 发表于 2018-4-7 14:17
历代都难免有陷于文字狱的文人,从这一点讲,读书只是另一种赶赴刑场的方式还真对。

从文字狱的角度,李世民算优秀帝王。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4:51
沉酲 发表于 2018-4-7 14:04
都是写作惹的祸。

读书的自囚大于不读书的自囚。先生后悔也晚了
作者: 沉酲    时间: 2018-4-7 15:15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4:51
读书的自囚大于不读书的自囚。先生后悔也晚了

若是不爱读书,人生最美好的芳华,就不会被送到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中,接受长时间的劳动改造。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5:21
沉酲 发表于 2018-4-7 15:15
若是不爱读书,人生最美好的芳华,就不会被送到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中,接受长时间的劳动改造。

“到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中,接受长时间的劳动改造”,这是以大地为书来读啊!
作者: 叶小蘖    时间: 2018-4-7 15:24
好吓人的标题,耸人听闻啊。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这样,还得佩服渊博的学识。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15:56
叶小蘖 发表于 2018-4-7 15:24
好吓人的标题,耸人听闻啊。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这样,还得佩服渊博的学识。

所以说,有点“哗众取宠”了。
作者: 沉酲    时间: 2018-4-7 16:04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5:21
“到无人烟的荒山野岭中,接受长时间的劳动改造”,这是以大地为书来读啊!

上个世纪的岁月,哪堪回首?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7 17:17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7 14:43
不怕先生笑我,我真是喜欢那些哲学家“掐架”,比如马克思的:×××批判之批判的批判。

你那是渔翁得利的节奏啊,聪明。也得有那个层次才行,我等望尘莫及,望洋兴叹。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4-7 20:01
谢谢蝉先生光临,给小狐儿,给大家伙分享了一篇观点独特,文风险峻的精彩帖子。
我现在还得多长一颗心眼儿,别把话说溜了,因为下头还有一篇。。。这篇文章,从“历史”到“政治”,由“哲学”至“文学”,多角度纵横禆阖,山高海深,解倒悬,行偏锋……要继续夸下去会不会把蝉先生夸成一朵花呢?
既有刑场,便有新生。有的人肉身死亡,精神不死,而绝大多数的人,死了就是死了。我们多为凡夫俗子,于红尘辗转中,借先贤遗泽,聚后天之能力经验,窥一斑生死之门的玄奥。有人讲人生如梦,有人歌一场游戏一场梦,但更多人连生都不明,何来悟死?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4-7 20:41
读书的人在死亡前可以经历千次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忘了谁说的了,如此说来,读书人会在千次人生中选择一次用于死,不读书的人只能等死。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22:50
沉酲 发表于 2018-4-7 16:04
上个世纪的岁月,哪堪回首?

所有的历史,都对今天有意义。因为今天会成为明天的历史。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22:56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7 17:17
你那是渔翁得利的节奏啊,聪明。也得有那个层次才行,我等望尘莫及,望洋兴叹。

其实,我也只是看热闹。当然,那种系统又复杂观世界的眼光和襟怀,值得学习。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7 23:35
槐安. 发表于 2018-4-7 20:01
谢谢蝉先生光临,给小狐儿,给大家伙分享了一篇观点独特,文风险峻的精彩帖子。
我现在还得多长一颗心 ...

       死,只是自然的匕首在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歹)的时候,善待我们的一种方式。所以当那一刻来临,希望自己能够说:谢谢,我去歇歇。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00:08
槐安. 发表于 2018-4-7 20:01
谢谢蝉先生光临,给小狐儿,给大家伙分享了一篇观点独特,文风险峻的精彩帖子。
我现在还得多长一颗心 ...

“既有刑场,便有新生。”
是的,留下好书的人,会在死后获得新生。阅读过好书的人,其灵魂会得到新生。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8 08:42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4-8 09:23 编辑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如果我们事先从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也许就会淡然了许多。向死而生,不是求死,不是等候死,而是预料死,实习死,无数次在内心深处体验死。方能做到大无畏,死得其所。体现了读书明智人的死。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8-4-8 09:42
      人的一生,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几十年,不读书会死,读书的人一样得死。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刑场”。不读书的人死时什么样?我们都见过,而读书人怎么样死?很多人未必能够见。

    危言耸听,引人入胜,期待下文,好!:victory:
    开篇胜,全文佳作已成定局,老师妙文不想再看了,俺的差距太大,退而结网去也……,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09:55
牛老伍 发表于 2018-4-8 09:42
人的一生,真正有用的时间只有几十年,不读书会死,读书的人一样得死。死,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刑场” ...

不是这样。我只是跟大家学着说实话,有自己内心本真的一片净土,把想到的,实话实说,以“诚”交流。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4-8 10:09
给我前面的跟帖补充一句,死法就是活法。刑场就是人生。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8-4-8 10:17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8 09:55
不是这样。我只是跟大家学着说实话,有自己内心本真的一片净土,把想到的,实话实说,以“诚”交流。

    老师误会啦,“危言耸听……”之语是光就写作手法而言,就吸引读者了,老师开篇老伍是大加赞赏,与文章内容无关,俺还没有读下去呢,上班没有空仔细欣赏。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8 11:22
谢谢您给邱天拙作加分鼓励!答谢!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3:01
邱天 发表于 2018-4-8 11:22
谢谢您给邱天拙作加分鼓励!答谢!

更是为先生的思维点赞!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3:07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8 08:42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如果我们事先从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也许就会淡然了许多。向死而生,不是求死,不是 ...

很通透的认知!
“向死而生”,第一主词是“生”,也是这句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主词“死”是为“生”服务的。“生”的终点是“死”,更是“死得其所”。如此之下,“生”就有了意义、价值和情趣。怎么“生”被先生抓住了!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3:08
an安 发表于 2018-4-8 10:09
给我前面的跟帖补充一句,死法就是活法。刑场就是人生。

“死法就是活法。刑场就是人生。”
辩证又深刻!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3:14
牛老伍 发表于 2018-4-8 10:17
老师误会啦,“危言耸听……”之语是光就写作手法而言,就吸引读者了,老师开篇老伍是大加赞赏,与文 ...

首先,我不是老师。可能因为论坛上有很多人是老师,这称呼容易在论坛上通行。
读首尾即可。不用读冗长的内容。真的!先生的原帖意义我理解。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8 13:18
本帖最后由 东方欲晓 于 2018-4-8 13:19 编辑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8 13:07
很通透的认知!
“向死而生”,第一主词是“生”,也是这句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主词“死”是为“生 ...

我们平常会说,生是为了死,其实还有一种人,他们说,因为死才让生更有意义,也就是说,有死才有生,史铁生能算一个。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8 13:24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8 13:01
更是为先生的思维点赞!

谢谢您的鼓励!邱天现在学习歌词,之后诗歌版也开展活动,也想凑个热闹。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3:31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8 13:18
我们平常会说,生是为了死,其实还有一种人,他们说,因为死才让生更有意义,也就是说,有死才有生,史铁 ...

哦!先生提到了一位以灵魂写作的优秀作家。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3:34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4-8 13:36 编辑
邱天 发表于 2018-4-8 13:24
谢谢您的鼓励!邱天现在学习歌词,之后诗歌版也开展活动,也想凑个热闹。

先生不是凑热闹,因为诗歌及其近亲——歌词,能够让心灵具有站立的姿态,也是能够让生活变得有情趣的简便道路,而让人“诗意栖居”的愿景也由是变成了可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8 13:43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8 13:34
先生不是凑热闹,因为诗歌及其近亲——歌词,能够让心灵具有站立的姿态,也是能够让生活变得有情趣的简便 ...

但愿吧。邱天从写诗歌起步,再回归诗歌,合情合理哈!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18-4-8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8-4-8 14:08
观点和立场的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结局和后果。无论选择与否,都会遭遇死亡,所以还是有所选择,让生死变得有些意义为好。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6:44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8-4-8 13:57
好文,论述详实,是另一种见解。历史就是不断地给读书人去势,现在已然差不多了,没了风骨,只是趋势。

同感是非常珍贵的!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16:45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8-4-8 14:08
观点和立场的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结局和后果。无论选择与否,都会遭遇死亡,所以还是有所选择,让生死变得 ...

是的。“无论选择与否,都会遭遇死亡,所以还是有所选择,让生死变得有些意义为好。”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8-4-8 19:15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8 00:08
“既有刑场,便有新生。”
是的,留下好书的人,会在死后获得新生。阅读过好书的人,其灵魂会得到新生。

这句话应该很适合我,尤其是后面两句,记下了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8 20:47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7 13:10
不读书死的难看,读书人死的悲壮,是这个意思吗?不读书的人死后一抔黄土,读书的人死后名垂青史,是这样理 ...

是。不全是。主要想与大家一起厘清一些概念。比如通过读书而明理,至少不能被书淹没;明明白白地知道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向死而生”,第一主词是“生”,也是这句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主词“死”是为“生”服务的。“生”的终点是“死”,更是“死得其所”。如此之下,“生”就有了意义、价值和情趣。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4-9 08:50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4-7 02:07
哦,对了,这个标题不错,蛮好蛮好!寓意深远,值得细品

有些特色,是老师您的味道?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4-9 08:52
:victory:看题目吓坏我了!什么东东!文字写的很有特色,引经典据,博古论今,学习!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9 10:26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8-4-9 08:52
看题目吓坏我了!什么东东!文字写的很有特色,引经典据,博古论今,学习!

其实,只要看了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4-9 22:05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9 10:26
其实,只要看了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老师太谦虚了!;P您想经验就值得学习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10 11:08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8-4-9 22:05
老师太谦虚了!您想经验就值得学习

只是业余爱好,而且比较热衷理论。所以,经验方面也是空白大于涂鸦面积。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4-10 11:42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8-4-7 13:02
观点奇特,受益匪浅。

      先生的这个跟帖,令我无措了这些天。因为我自己觉得这种观点很正常,只是违反了大家常识里不愿提及那个字——死。
作者: 东方欲晓    时间: 2018-4-10 11:54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10 11:42
先生的这个跟帖,令我无措了这些天。因为我自己觉得这种观点很正常,只是违反了大家常识里不愿提及 ...

鲁迅说过:这个孩子生下来就会死的。不错,我们生下来就向着死亡进发,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向死而生就会让生更加峥嵘。我就曾经带回一份《遗体捐赠合约书》,也许这是百年后的打算。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