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2018书】中年,安静地离开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9 22:04
标题: 【2018书】中年,安静地离开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8-4-10 08:10 编辑
也说不清是从哪年开始的,无事的时候喜欢一个人走进书房,只是站着,看看窗外,看看室内。
大概自从那个习惯走进我的时候,中年也就走进我了。
书房不是很规范,甚至还有些乱。房子不大,东西放了不少,还有一张小床。有时要是想端坐那儿着看点书真有些“穿林海跨雪原”的架势,再者,当时特别奢侈地买了一张宽大的真皮转椅,皮很厚实,底座弹性很好,一旦坐上去,如同掉进一堆棉絮当中,再懒得爬起来了。
读书,就不该让自己太舒坦,或者说读书就不是个舒坦的事情。看来,我当时想错了。
有个属于自己的书房,是很多人的想法。见过很多敞亮的书房,每见一次,心里总会澎湃一会儿,自然而然地构思起自己应该有个什么样的书房。一张宽大的桌子,一把舒适的藤椅,侧面或背面立一排书橱,桌上放个青花瓷式样的笔筒,里面长长短短放些羊毫狼毫,桌上再平摆几幅卷轴字画,绿茶就紫砂,品茗夜读,风雅尽显。
想法终究只是想法,现状是书橱倒是占据了一方墙的侧面,桌椅也有,只是空间不够,且越来越不够。十年不到的时间,书橱早已满了,读过的书像是楔子一样钉在书缝之间,抽出来相当费力。至于桌上,左右各堆起了五六个砖堆一般的书籍,砖堆儿越长越高,有些像是云南的“石林”。靠窗的墙上也伸出了几层托板,上面的书也是齐刷刷地站立,有时想找一本读过的书,还得搬椅子、上桌子,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如果你依然在看书,那么就不会有一次到位的书房。我所预想的书房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装饰,意义不大。
看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篇介绍性文字。老人读了一辈子书,自然也是有书房的。因其书多,北大还单独给了它一处房子让他存书,然而即便这样,老人的房子里到处依然都是书,阳台上都堆了许多,再加上老人的古玩字画,哪里还有什么从容的空间?也没见他重新开辟什么“战场”,倒是去世以后,大笔财产惹来了子女的官司,给他平静的书房里洒了一地鸡毛。而另一个国画大师吴冠中就更令人肃然起敬了,他的画拍卖行的价格都是天价,可以说随便一张都以百万乃至于千万计——他有过过亿的拍卖纪录,然而,这一切好像跟他没关系,他就住在自己的老屋子里,安静地画画,安静地携手时光,从容终老。
两个高寿的老人,两个让人高山仰止一般的大智之人。就物质层面上来讲,摆弄一个什么样的书房,实在不是问题。只能说,他们似乎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阅历和修为使他们早已远离了物质的牵绊,只剩下各自心中的那个“精神王国”了。
而读书只是和精神有关的。读书的意义无非就是构建自己的“精神王国”,不断地阅读,可以让人变得纯粹、通透,释然。在不停地做减法的过程当中,减去俗念、减去纷争、减去外面的世界,留下真正的自己,呼应着类似于孩提般的童贞。
我时常喜欢看一些老人的照片。比如启功,慈眉善目,佛性禅心;比如汪曾祺,开怀大笑,近乎天真;还比如巴金和沈从文,温文尔雅,如沐春风。这与他们各自纯良秉性有关,但不能否认,也是繁华阅尽返璞归真在面貌上的体现。谁还能没个脾气?相由心生,既然内心已近澄明,哪里来的纠结与困顿?
还有另外的一类人,比如鲁迅,横眉冷对,似乎不近人情;比如黄侃黄季刚,公然宣称“八本书外尽是狗屁”;刘文典对自己的庄子研究极端自信同时还公然奚落沈从文等等,多少有些超越我们的惯性思维。我们略带牵强地称他们为原则性很强,其实无论是启功们的“菩萨低眉”还是鲁迅们的“金刚怒目”,他们只是坚持了自己而已,是一个标尺的两个维度。
面对他们,我时常在想,一天当中,乃至于一生当中,我做了多少回自己?我还想找回那个在乱打乱撞中迷失掉的自己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年是个好节点。
罗丹在回答别人问他怎样雕塑的时候,他说,面对一块石头,把不像人的地方剔除,剩下的就是人了。
放下了,就轻盈了。即便是书本身,也不过是一思想和文字的组合,纸张都是可有可无的,你冲的是他的内核,他的思想。
读书,不过是一边读人,一边读己。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书房,和选择穿一件什么衣服一样,在意的还是别人的眼光。
此刻,就在高高的书架上,我对视的是无数个名震环宇的名字。从屈原打到沈从文,他们串起了中国的文脉;从孔子到顾准,他们又让中国的思想曲折地延展;而古希腊的神话、古罗马的辉煌、以色列的挣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困顿、卡夫卡的探索、普鲁斯特的追忆、乔伊斯的离经叛道、王尔德的美感、乔治奥威尔的预言、尼采的天分、海耶克的自由……这些又都纷至沓来,我又该如何应对呢?
我读过,不能说当真能读懂这些。如同现在我的床头书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一部鸿篇巨制。我读得并不轻松——这原本就不是一本轻松的书,她的魅力就在于你可以读不懂,但你就是欲罢不能。很久没见过这么挑战精神极限的书了,这只不过是一本借助小说外壳而写就的一本精神发展史,我们占据着太多的外在是取巧之道,他没有。
两周的时间,她也会被搁置在某一个角落。她和他们一样,已被提炼成一种思想,一种道德,此刻正和我比邻而居。而我会不时过来看看他们,就像现在这样,然后安静地离开,并未走远。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9 22:07
从王阳开始,到三个版主,老朋友们的活动,必须凑个趣儿,只是,要求太严格的,两千字,这是我几年来写的最短的一篇文章了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4-9 22:18
本帖最后由 槐安. 于 2018-4-10 00:05 编辑
我先晚安了。明儿再回你这个盛了颗中年心实际上还年轻滴人滴文儿。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4-9 22:37
难为一孔了,拘束得不能尽书己见。干脆拓展开来,咱不征文了。这样,写的能畅快淋漓,读的也能尽情尽兴。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8-4-9 22:56
一孔也来了,江天读书人气旺得不得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4-9 23:49
读书,不过是一边读人,一边读己。
一孔老师读书的感受总结的透彻。此篇文笔自然,写得畅快淋漓。拜读学习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8-4-10 00:44
说实话,我从小到大看过的书只有《小兵张嘎》读明白了,其实一律糊涂,也不知道一辈子读了啥。为我哭一下吧!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8-4-10 04:15
读书的状态,就是若即若离的状态。有时候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有时候急于书写,必须放下。拾得起,放得下,是人生的哲悟,也是读书的实况。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4-10 07:34
那么多的书,而且都读过,难怪一孔老师这么有真知灼见,膜拜加汗颜……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1
中年,坐看云起,水到中游,挺好的一件事儿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2
第一个就没拘束,然后还是弄个达标的,于是就戴着一回镣铐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3
我一直都在,只是你在丛中笑,我在旁边笑,而已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4
无所谓总结的,几句絮叨而已,谢谢云馨来过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6
小时候你要是有本《小兵张嘎》的话,会有一堆人围着你转。我就是没读过小兵张嘎的人,所以受的教育不够啊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7
没有功利的读书,就是乱打乱撞,也就是因为乱打乱撞,反倒没什么羁绊,即是真正的阅读,谢谢高老师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18
只能说见过,谈不上读过,因为多半读过也就忘记了,隐隐约约记住了一个名字而已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8-4-10 08:26
有书可读,有不懂的书愿意去读,都是有趣的事情。看专题节目采访李敖,老人家集书媲美图书馆,排列还很科学,行走其中摔不倒,想找某一本书,还可以迅速找到,牛气哄哄的样子,很是催生仰望和喜爱之情。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8-4-10 08:28
阅读,也犹如一棵幼树,一年一年增加年轮。许多年以后,树还在变化,只是变作了一棵大树,根深叶茂。不识树木真面目,只缘心是一颗心,只缘自我难相识。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8:59
李敖先生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二月二那天,他故去了,我在转发微信的时候写道:
挺突然的。他要么被神圣化,要么被污名化,要么被工具化,要么被娱乐化。这是一个一直被低估,被误解,被片面化,被边缘化的人。他学富五车,粪土王候,邈视权威,身陷牢笼;他倚红卧翠,声色犬马,却让人痴心不悔。他言词嚣张,狂放不羁,却不失传统人伦底线,他尊师,爱国,独立,率真。他嘻笑怒骂剑指人性肮脏,他特立独行又难掩人世沧凉?反观正人君子,道德楷模,几人能及,画虎不成,类犬者多矣。
二月二,龙抬头,无奈春水向东流
来也苦,去也苦,一缕轻风在路口
赞亦多,谤亦多,忠孝节义多木偶
行尽处,有洞天,万类霜天竟自由。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都信后人说,后人关我球。
凡间从此少诤语
世上再无李敖狂。
一路走好吧
也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吧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9:00
没有深切的体验,是不会这般动容的,再次致谢高老师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8-4-10 09:03
而读书只是和精神有关的。读书的意义无非就是构建自己的“精神王国”,不断地阅读,可以让人变得纯粹、通透,释然。在不停地做减法的过程当中,减去俗念、减去纷争、减去外面的世界,留下真正的自己,呼应着类似于孩提般的童贞。
说的好,这也是读书的原因或者坚持的意思吧。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9:06
我一直搞不清是因为无欲无求才读书,还是因为读书而鲜有杂念,抑或是原本就是结伴过来的,谢谢龙女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4-10 09:40
绿茶就紫砂。
错了,应该是红茶。绿茶最好用瓷器,不用乱了,亲。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9:43
真的假的哈?我一直这么弄哎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4-10 09:50
紫砂有气孔,容易留滞之前的茶香。因此养紫砂需长时间用茶浸泡。而绿茶最忌的就是渗入别的茶的味道,因此绿茶多冷藏。而红茶多是发酵制成,汤佳不伤胃。若饮茶就找妙玉吧,这个她是行家。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8-4-10 09:54
我是孔粉。毫不参假的孔粉。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9:56
她是个尼姑哎,还是个漂亮的尼姑哈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0 09:57
我是简枫,不!简粉……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4-10 09:58
道姑哎!尼姑跟道姑,那差的不是一个距离……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8-4-10 10:01
互粉,是不是粉的最高境界呢。孔老师。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8-4-10 10:10
欣赏老师作品,遥祝春安!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4-10 10:24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4-10 10:32 编辑
很不适应啊,大象穿着鼠小弟的背心,有点儿紧啊!
南方喜欢叫“书橱”,北方都叫书柜,我因为舍不得扔掉衣柜,更舍不得买个书柜,衣柜便成了书柜,不伦不类。如此看来,我的精神王国也就不伦不类。唯一一次觉得自己特别脱俗,是看到《人民的名义》里,衣柜被打开,满柜整齐的人民币,才发现有人和我一样有才,衣柜不装衣服,装着些看似财富的拖累。
梅旬见老卒卧于日中甚适,叹曰“畅哉”。问“识字否?”老卒答不识字,梅曰“更快活也。”如此看来,你又何必徘徊,离开就是。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10 10:26
有个好的读书环境,有一本好的书,静静地读,该多惬意哈!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8-4-10 13:40
读书,不过是一边读人,一边读己。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1 09:18
谢谢来读,同样祝福你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1 09:18
小安子现这段挺绕,绕得我迷迷瞪瞪的,长了境界了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1 09:19
谢谢邱天老师来过,尽在不言中吧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1 09:20
谢谢晓斌老师长期的垂帘,有礼了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8-4-11 09:24
一孔老师客气。春安!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8-4-11 09:41
有个自己的书房是多么奢侈的事儿啊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1 10:20
其实,那一点都不重要,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4-11 11:08
邱天经过,读一读,留下字。谢谢您!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4-11 11:22
首先我想到的竟是:果然是相由心生,看看江天众人的头像,则与其人,思过半矣。
秋老一直鼓动我换头像,我却一直没舍得换,看来,还是这个黑白圈最适合我的心……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4-11 19:00
读书多了后的两类人,提到鲁迅等作家,我想的是,杂文写作时候并不冲动,恰恰是极其冷静理智的状态。你说的“坚持”很对,它关于原则,关于理念,是很逻辑性的思维。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8-4-12 08:45
我对文体基本上不敏感,都是外面的衣服,改不了里面的斤两,不是吗?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4-12 08:50
所以我写江天绿卡呢,你还没看呢吧,特意为你写的。在水版呢。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4-12 08:54
一孔 发表于 2018-4-12 08:45
我对文体基本上不敏感,都是外面的衣服,改不了里面的斤两,不是吗?
呀,这是开始见山是不是山都忘记了滴境界哪~( ̄▽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