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中国人缺乏“最后一课”——清明节谈死亡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7 19:19
标题: 中国人缺乏“最后一课”——清明节谈死亡教育。
                                                


                                     中国人缺乏“最后一课”
                                                                                                       ——清明节谈死亡教育。
  
  我一直觉得,生死是个沉重的话题,中国人历来注重生的教育,而轻视死的教育、忌讳死的教育,或将死亡教育沉重化、政治化,民间则将死亡教育庸俗化。值此清明节时日,谈谈我对这“最后一课”的理解。
  

                                         图:面临死亡,兰迪·波许教授平静的进行他的“最后一课”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兰迪·波许教授身患胰腺癌,只可以存活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兰迪·波许教授却怀着对死亡无比坦然的勇气,给学生们进行了最后一课的演讲。演讲中,他那种毫不避讳死、坦然面对死亡的平静,感染了无数人。2007年9月21日,兰迪·波许被ABC世界新闻列为“本周人物”,他也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波许的“最后一课”成了互联网上的热点,在发布一个月内被收看超过一百万次,他出版的《最后一课》一书则成为当前亚马逊网站上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
  
  生和死是人类永难超脱的永恒难题,人们因为生而喜悦,却畏惧死的降临。人类所有的宗教几乎都是因为解脱死亡的困惑而诞生,人类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最终的目的——规避死、灵魂永生。但事实上随着科学的认知,我们知道灵魂不灭是做不到的,所以,宗教解决不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最终困惑。于是,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用理性的、感性的、人文的笔触来描绘死亡、解释死亡。
  
  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无疑是当今世上最好、最有效、最人性的死亡教育,也是生的教育,让我们明白了生和死的意义。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无奈和悲伤,只会让每一个观众感受到死亡的宁静、坦然、无憾。兰迪·波许教授让我们知道,死亡只是人生旅程的终点站,死而无憾。
  
  中国人缺乏《最后一课》。
  
  绝大多数中国当代成年人缺乏正确的、人性的生和死的教育。很多中国人从儿童时代开始就接受刘胡兰式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生死教育方式。我们强调了生命不是个体的,而是国家的、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我们疏忽了生命的本质是人性的,生命的属性是肉体的,生命的法理意义是属于个体所有的。疏忽了这些,我们的生死教育就成了一种斗争教育、奉献教育、牺牲教育。我们鼓励少年儿童学习刘胡兰,却忘记了夺去未成年人刘胡兰无辜生命的罪魁祸首是同胞相残的内战;我们鼓励少年儿童学习刘文学的不怕牺牲,将冷酷的斗争教育代替了人性的死亡教育。
  
  当我们号召未成年人学习赖宁的时候,我们的视角集中在牺牲、集体、英勇、壮烈等刚性关键词,却疏忽了儿童、未成年人、家长、家庭、父母、关爱等人性的柔性词汇。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儿童是最柔弱的,我们对于未成年柔弱的心灵,不应该轻言生死,不轻言鼓励牺牲,不一味鼓励奉献,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柔的贴心关怀。
  
  毛泽东生前曾经对照顾她的护士吴旭君进行了一次很科学人文的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死亡教育。他对吴说:“我是人,是人都会死的,所以,我肯定会死。”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就叫物质不灭定律。”可见,毛泽东对死亡的态度是多么超然和幽默。可是,他老人家明明知道死亡是不能回避的辩证法原则,却仍然不能摆脱万万岁的永垂不朽情结。马克思主义是讲究无神论的,但是马克主义追随者们的言论和行动却是矛盾的。目前世界上遗体被永久保存的有9人,这9个人全部是社会主义国家前任领导人。
  
  中国人严重的缺乏《最后一课》的死亡教育,我们的死亡教育过于崇高,死亡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刻板,往往死亡教育演变成爱国教育、牺牲教育、奉献教育。使得这种脱离现实的死亡教育和民众死亡认知产生了严重的脱离。民众对死亡的意义认识不清,产生了对死亡的不够尊重,或对死亡的封建迷信,与整个现代文明背道而驰。某些农村地区产生一些怪异的丧葬习俗,葬礼上请乐队演出流行歌舞,载歌载舞、热热闹闹,让人哭笑不得。坟墓选址风水说盛行,连一些知识分子、党政官员、著名企业家都不能免俗,报章上时不时报道大建豪华陵墓的消息。
  
  就在这个清明节,笔者看到一条新闻,著名国学家季羡林的骨灰被迎回故里下葬。新闻图片上的陵墓范围似乎面积不小。我不禁两想起西方名人的陵墓,只有那么小小的一方洁白的大理石,名人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中国的耕地面积如此紧张,如此厚葬名人习俗仍然乐此不疲,让人难以理解。再看看中国的所谓名胜古迹,大多和豪华厚葬有关,什么曹操陵墓、秦始皇兵马俑、慈禧陵等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这种陈腐的厚葬习俗。中国人所谓的重大考古成果往往也就是挖死人成果。从这种意义来看,厚葬陋习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曹操如果知道今天他的尸骨要被后人挖来挖去、争来夺去,曹操是否还会如此这般厚葬自己?秦始皇如果知道自己的安息地被无数游人打搅,他是否还会费心费力的打造那么多兵马俑?更别提慈禧太后,死后被人毁尸灭迹,不得安生……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还不如草民草草下葬,反而平静安稳,庄重尊严。
  
  我们重视了人生观的教育,忽略了死亡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反而差强人意。随着市场经济引发的竞争加剧,人们心态严重的失衡。近年来,国内屡屡发生较大的群杀亲人事件,很多大好年华的大学生、博士生、企业高管不堪心理重压,跳楼自杀。是什么使得这些人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是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是我们只从生的角度阐述人生观,却没有从死的角度来反衬生命的可贵。这里我有个好的建议,建议那些对人生失去信心的人多去医院的癌症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看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那种死亡亲临的氛围,感受生命的脆弱而一去不复返,感受死亡让亲人无尽的伤痛……这时候,他们才能真正从生活的蝇营狗苟中解脱出来。然后,我再建议这些人去医院的产科病区看看,看看那些呱呱坠地的粉嫩可爱的小生命,是如此娇弱,却又如此顽强,生命就是如此神奇。这就是活生生的生和死的教育,是生和死的冰火两重天的直接对撞,这样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死亡和新生的教育。
  
  对于那些陷入权钱财色困扰的官员们,我建议组织部门多组织他们去火葬场和监狱的死囚牢房参观参观。有必要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脱下官袍,穿上囚衣,感受一下死神降临的感觉。当感受到火葬场里生命赤条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感受时。我想,每一个被生活之蝇营狗苟困扰的人,一定能或多或少的寻找到自己生命平衡的支点。
  
                            图: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剧照

  最后,我向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的日本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也许,死亡对你来说,是个很无奈、灰暗的话题。但是,当你看过这部电影后,你一定会彻底改变这种印象,《入殓师》中的死亡充满了温情、仁慈、甚至唯美,但它决不是鼓励死亡,恰恰是教人珍惜生命。名副其实的最后一课。可惜的是,浮躁的中国大导演们至今不能拍出这样人性深度的影片。
  
  有死才有生,死而后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世上辛苦的工作、辛苦的挣钱、养儿防老,其实就是为了未来某一天“好好的死”。当我们明白了死的真相时,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待生,更好的生活。中国人应该多接受这种最后一课的死亡教育,特别是这个清明节的时刻。死亡,很简单,赤条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亡,又很复杂,牵挂、遗憾、迷惑、悲伤。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的、人性的、文明的、庄重的死亡教育!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10-4-7 22:31 编辑 ]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0-4-7 22:38
生与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尤其是死亡,国人历来都忌讳说死这个字。但是死亡终究不是人们想回避就回避得了的,既然回避不了就得理性的面对。说到底,生与死也不过是生命的两个不同形态而已。重视生的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死亡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珍视生命,从而亦能够温情的面对死亡,而不是谈死色变。
作者: 云端    时间: 2010-4-8 00:18
中国的教育,即便关于死亡,也不是叫人没事找死吧?牺牲,是在非常时期的。。
中国人缺乏最后一课吗?比如512,那些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些不是自己子女的孩子。这是用实践来教授的最好的最后一课。
刘胡兰赴死,那也不是她愿意的,若不是敌人迫害,她不想活吗?若生活在现在,她也会去想着学舞蹈唱歌,吃雪糕逛公园,可是她没有那样条件。
她是可悲的,也许她太珍爱生命,太懂得一个人的牺牲可以让更多人活命,太爱这片土地和人民,.可惜的是,不知道刘胡兰们自己的死,换回那些活着的生命,值不值得她/他们那么做?
作者: 玉德    时间: 2010-4-8 05:07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生的教育死的教育?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当生死不与价值判断联系起来的时候,何异于行尸走肉。生与死的教育,首先是人生观的教育。
作者: 天下为公    时间: 2010-4-8 11:33
深刻的剖析,一针见血。
关于死的最后一课,国人真得补上了。
作者: 杨志广    时间: 2010-4-8 15:33
喜欢读微版有深度的杂文!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0-4-8 20:26
对微风版主的观点基本认同,尤其是不应该教育孩子做与他们年龄不相符合的英雄这一点。
但说中国人缺乏对死亡的教育,其实是不确切的。中国人的死亡观与西方完全不同。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还没弄明白的,谁又管得了死后的事呢?
对伯夷的评价:“求仁得仁,又何怨?”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国人更注重生命的价值,以及精神的力量——人总是要死的,但某种精神却永存。
孔子临终时感叹“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归乎!”绝不是对自己将亡的伤感,而是对自己所代表的精神力量的消亡的悲叹。
其实,我们缺乏的只是对学生们适当的“最后一课”教育。
作者: 霜刃无锋    时间: 2010-4-9 14:39
最忌讳的话往往都是无法回避的真话,死亡便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归宿,但人们大都数不敢面对
作者: lqm407    时间: 2010-4-11 12:51
  对生死诠释得很为精彩。细想,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就是这样,但很多人却不这样认为。人们往往用世俗与迷信的观念来看待自己与别人。世俗观念掩盖了人生的真谛。
  “这样的教育效果反而差强人意”,探讨一下“差强人意”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的意思应该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但现在好多人用它却表示“不能使上满意”。你的意思是表示哪个呢?
作者: 董万军    时间: 2010-4-11 22:21
对于死亡,能用如此精到的语言来书写,不经意之间就被震慑着了!
前来学习了!送上祝福!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王荣太    时间: 2010-4-11 22:52
 “对于那些陷入权钱财色困扰的官员们,我建议组织部门多组织他们去火葬场和监狱的死囚牢房参观参观。有必要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脱下官袍,穿上囚衣,感受一下死神降临的感觉。当感受到火葬场里生命赤条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感受时。我想,每一个被生活之蝇营狗苟困扰的人,一定能或多或少的寻找到自己生命平衡的支点。”论题新颖,图文并茂,读来有味道。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18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0-4-7 22:38 发表
生与死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尤其是死亡,国人历来都忌讳说死这个字。但是死亡终究不是人们想回避就回避得了的,既然回避不了就得理性的面对。说到底,生与死也不过是生命的两个不同形态而已。重视生的教育的同时更 ...


赞同你的生死观。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19
原帖由 云端 于 2010-4-8 00:18 发表
中国的教育,即便关于死亡,也不是叫人没事找死吧?牺牲,是在非常时期的。。
中国人缺乏最后一课吗?比如512,那些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那些不是自己子女的孩子。这是用实践来教授的最好的最后一课。
刘胡兰赴 ...


谢云端交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生死的理解。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19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0-4-8 00:41 发表
死亡,很简单,赤条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亡,又很复杂,牵挂、遗憾、迷惑、悲伤。 :'( :'( :'( :'(


祝令尊好运!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0
原帖由 玉德 于 2010-4-8 05:07 发表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生的教育死的教育?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 ...



生死观就是世界观。谢玉德交流。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0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4-8 11:33 发表
深刻的剖析,一针见血。
关于死的最后一课,国人真得补上了。
谢鼓励。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0
原帖由 杨志广 于 2010-4-8 15:33 发表
喜欢读微版有深度的杂文!
谢鼓励!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0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10-4-8 20:26 发表
对微风版主的观点基本认同,尤其是不应该教育孩子做与他们年龄不相符合的英雄这一点。
但说中国人缺乏对死亡的教育,其实是不确切的。中国人的死亡观与西方完全不同。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还没弄 ...


如空的补正值得深思!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1
原帖由 霜刃无锋 于 2010-4-9 14:39 发表
最忌讳的话往往都是无法回避的真话,死亡便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归宿,但人们大都数不敢面对


确实如此,死亡需要面对!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2
原帖由 lqm407 于 2010-4-11 12:51 发表
  对生死诠释得很为精彩。细想,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就是这样,但很多人却不这样认为。人们往往用世俗与迷信的观念来看待自己与别人。世俗观念掩盖了人生的真谛。
  “这样的教育效果反而差强人意”,探讨 ...


谢四班的细心阅读,这里的差强人意,我确实还没细细想过这个问题。我的意思是效果不太好的。传统说法是效果很好。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2
原帖由 董万军 于 2010-4-11 22:21 发表
对于死亡,能用如此精到的语言来书写,不经意之间就被震慑着了!
前来学习了!送上祝福!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0-4-13 10:23
原帖由 王荣太 于 2010-4-11 22:52 发表
 “对于那些陷入权钱财色困扰的官员们,我建议组织部门多组织他们去火葬场和监狱的死囚牢房参观参观。有必要可以亲自体验一下,脱下官袍,穿上囚衣,感受一下死神降临的感觉。当感受到火葬场里生命赤条条,生不带来 ...


谢谢王先生鼓励!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4-14 13:05
读过。有深度。很受启发教育。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