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活色生香 [打印本页]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7 10:17
标题: 活色生香
本帖最后由 鴳雀 于 2018-5-28 12:19 编辑
我小时候曾在江南水乡浙江宁波生活过。
江南水乡的民居大半白墙黑瓦,有院落的围墙上搁一溜青瓦。正门搭一屋檐,门槛一条石。两扇黑漆木门,有年代黑不黑白不白,两门环锈迹斑斑。我与姨妈说好,不到河埠头去,只坐门槛看野眼。冬天一顶海富绒鸭舌帽露着一对大眼睛,看风卷落叶;夏天一件海魂衫顶着个大脑袋,看大水牛,老黄牛打青石板上过,牛蹄笃笃。
沿着青石板走,过街串巷四通八达一个村落。青石板小巷隔开相邻房屋一米多,这边的桃树探过身去,那边的梨树伸过头来。青石板边缘和两面房屋的墙角爬满青苔。江南的绿比中原的绿要绿得细致,缝缝嵌嵌都不放过。站在巷子这头朝那头望过去,嘿!因为窄,悠长悠长。间或有枝红杏出墙,翠绿杏红点缀。偶尔一扇木门打开,撑着油布伞的村姑一晃闪出。一抬眼见二楼一位佳人正凭窗托腮思春。好似“此心思念在远,墙头石榴花开”。姨妈的女儿叫表姐,正处二八年纪,说好看,那是不谦虚,说难看,怎么可能?不与别人比,与自己一生比也是最好看的时候,女人没有一个不知道自己好看的。凭着好看她不理我。姨妈关照,娟啊,侬要带阿弟出去转转。如此,我跟在她后面去转她的闺蜜家。她闺蜜都是鄞县越剧团的旦,因为她也是旦。踏着咯吱咯吱响的木扶梯上了二楼闺房,见识了红绡帐、菱花镜、胭脂粉、桃木梳,还有不是红木的红漆梳妆台与有着窗棂的窗户。表姐与她的闺蜜窸窸窣窣,不知说话还是摆弄什么小玩意,我东张西望觉得百无聊赖。后来知道有个闺蜜成了我的小舅妈。
江南水乡离不开桥。门前一条河,跨过高高的石拱桥对面是个集市。桥,石级石栏,高高拱起圆圆的一个桥洞。桥是老桥,石缝里长出青藤,青藤披拂,两岸长着柳树,柳树成荫。风吹过,藤蔓与柳枝一起摇曳,景致格外生动。说集市也就是一条石板街,一边河水流淌,一边店铺排开。米行、布行、南货店、杂货铺。最多黄鱼鲞、龙头烤,黄泥螺,咸鲞鱼。见到过上海来的奶油咸味糖,当然少不了本地三北豆酥糖。集市上空气中飘着咸滋滋臭嗅嗅的味道。雨天,水墨韵味更加浓。站在高高的桥上,看蓑衣、斗笠摩肩接踵,灰褐由浓趋淡化开来,其间有一柄桃红的油纸伞,格外醒目,那是我表姐托人从杭州捎来的。
以上这些都在我的记忆中生根发芽。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还是普遍绿皮车的时候,四个农场朋友约好去我姨妈家踏青。我们四个人在农场算比较谈得来,回沪各管各成家立业少有往来,到家庭工作孩子都搞定年纪已过不惑,想起来应该聚一聚。大家觉得城市除了方便其他并不理想,人挤逼仄空气差,楼高水臭噪声大,所以讲定要到乡下去。四个人:鴳雀、龚医生、美芳、小康,此时的小康已是刚刚兴起的大兴公司老总,我们叫他康总。
这一日江南晓寒、迷蒙细雨、湿云四集。我们坐的是上海到宁波早班慢车,等大家上了火车,天色渐渐好转。车厢空寂,四人坐定。聚会活动往往使人漂亮有精神。龚医生在农场没有下过大田劳动,美芳在农村当的小学老师同样没受风雨洗礼,虽然年过四十徐娘半老,但都风韵犹存。本是熟悉的朋友,一样擅长交际,一讲就笑,四目有情。火车过了嘉兴,继续慢行。窗外,似开未开的油菜花,黄中见青,稻田生青,柳枝也是青青,曼语细说之间,风景永恒不动。春带愁来:春归何处?春使人平静,也教人如何平静。六小时后,火车到宁波,搭上公交班车。
按计划,我与姨妈讲定吃饭问题自己解决,所以先去我小时候熟悉的高桥镇集市。这个时候气氛已活络,人人解囊。龚医生买了草鸡,鴳雀拣便宜的买了塌菜、春笋、春韭,康总买了酒,正等摊主劈开花鲢头,身边的美芳已经拎了河虾、鳝筒、粉皮...一切默契非常。然后沿着一条小河四人抬头举目,山色如娥,水光如颊,无尽桑田、藕塘,少有人声,只是小风,偶然听到小鸟拍翅,无语之中朝着我姨妈家进发。
大概走了半小时样子,眼前出现一座炊烟袅袅的乡村,寂静无声,河桥头几个闲人,一条野狗。姨妈已等在桥头。四个人大包小包跟紧姨妈,曲曲弯弯,房前房后绕来绕去引入一户院落。三开间两层老屋,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只是门前贴一对联没见过:只求问心无愧;何须门上有神。字纸已发白。大家走进客堂灶间,姨妈即刻靠近灶前落馄饨。一座江南风格双眼灶,中有汤罐,后烧稻柴,上供灶君牌位,两面贴对联,细描吉利图案。近窗是八仙桌,碗柜,梁上挂竹篮。大家到八仙桌前落座,姨妈端上四碗荠菜肉馄饨,四人闷头吃。姨妈说,我与你表姐去别处,(表姐大不幸,红颜薄命,男人不好,无孩,离婚回娘家)夜饭你们自己做。楼上备两大间每间一只大床,一门关进,两对小夫妻,刚巧正好。姨妈这句话刚出口,龚医生、美芳两个人手里调羹哐当一响落到碗里。鴳雀突然笑了,美芳说,十三点,开心死了。原来姨妈表姐从未见过鴳雀的媳妇,以为两对小夫妻。
四个人馄饨吃毕,姨妈说,小菜已弄好,夜里一炒便是,草鸡已经闷到锅子里,大家可以先上楼看看。四人走上二楼,房间里一张老式大床,三面镶花雕板,帏帐深深,简直像间房,放了痰盂,还有梳妆台。美芳说,难怪旧社会要三房四妾,床介大,左右拥抱,左右逢源。龚医生说,不要吓我,汗毛竖起来了,不要讲了。鴳雀、康总不响,嘻嘻一笑。此时,已到下午三点。再出门到老镇兜兜,沿河桃红柳绿。说说各自分别几年家长里短,儿女事烦。边说边踏进一爿布店。鴳雀康总完全不由自主跟着龚医生与美芳。店堂里布满蜘蛛网一样铁丝,从柜台四面八方汇聚到高处的收账台,戴着袖套的营业员把收到的钱夹进头顶夹子,唰,往上一推。推来推去,唰唰一片,看得人眼花缭乱。三转两转太阳要落山快点转回门。大家准备夜饭。康总炒菜,美芳做下手,龚医生铺台放碗筷,鴳雀烧火,几次走到灶前来,龚医生喝一声。去烧火呀!最后大家坐定,小菜不咸不淡,配本地黄酒,一锅子鱼头粉皮居然慢慢吃尽。
然而出门漫步,天完全黑下来,路狭难走,到了一段开阔世界,满眼桑田,空气清醒,月亮露出云头,四野变亮,稻草垛更黑,田埂路发白。康总觉得月景尤为清艳,不由得哼起“茉莉花”。四个人谈谈笑笑,荡了一段路,最后回房关了大门。拖开八仙桌,排定位子,八仙桌抽屉里摸出一副麻将牌。真正老货。色面相同,嵌老象牙,铁刻银钩,笔致古朴。台面上美芳是一直放牌专让康总吃、碰。生牌、嵌牌,样样开绿灯。看紧鴳雀,搭不着一张牌。鴳雀发声,美芳侬与康总好,阿拉都晓得,有种,今朝夜里人也放给康总。美芳笑说:又发痴了,十三点。打到半夜,外面起风,楼上窗子被吹开。龚医生说,有点吓牢牢。鴳雀趁机说,两个女人同一间房无啥啥,两个大男人睡一张床,帷帐闷进有点怪头怪脑,女人又怕风吹窗门乓乓响,不如听老天爷安排,摸牌,摸到啥人是啥人,好伐?美芳说,阿是想出外快?鴳雀说,阿拉都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君子。最多动口绝不动手。康总说,我睏地铺,我无所谓。听到此地,鴳雀笑笑,练出红中白板各一对说,大家公平自摸,摸到一对就同房。龚医生说,真的?鴳雀不响四张牌搓了长久说,摸。美芳满面犹豫说,康总先摸。鴳雀说,先声明,摸到做到,翻牌无悔。康总摸了牌,翻开一看,红中。美芳说,鴳雀摸。鴳雀摸一张,不翻。装腔在台面上兜几圈。叫龚医生摸,龚医生不响,表情紧张,慢慢移出一张牌来,一推,白板。美芳抢过鴳雀手中牌用力一捻,嘿嘿!老天有眼。到此,一场虚惊结束。鴳雀趁势说,本是一场一本正经的玩笑,可能伐?康总说,现在明明玩笑一样的事,一本正经做的不要太多噢!
灯影阑珊,春月河映,梦中依然是桑田阡陌。将过去了的往事用沪语白描,绘一幅活色生香市侩图博网友一笑。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8-5-27 10:49
建议朋友把字号缩小一号,可以吗?先提上。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7 11:01
尊令。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27 14:10
本帖最后由 老虎与小鱼 于 2018-5-27 14:20 编辑
全篇读下来后,喜欢上了那副对联。只是一直对不出横批,难倒我了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27 15:01
这文字写得饱满,一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趣、意、味、型真可谓活色生香!
老大牌的气势,力压群芳。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5-27 15:04
老师此篇很有韵味,记忆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将江南水乡的人与物如画卷一般缓缓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生动,人物鲜活,写得温婉动人。拜读学习了。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27 15:09
江南水乡,与俺就是文字里时常见到,现实里却无法触摸的一个梦。那青石板、烟雨巷、油纸伞、小桥流水、青藤蓑衣,还有丁香一样的姑娘臆想起来真的好美。能用笔让这些情景充满神韵灵动起来,需要功夫!鷃雀做到了。喜欢。好喜欢!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27 15:18
这段时间网站挺冷清,读文者寥寥无几,真是应了那句“文学是寂寞的,得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才能行走。相信,只要热爱生活、持续爱好,未来的日子,文字本身的暖不会冷!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8-5-27 16:43
江南水乡,在作者笔下,风光摇曳,活色生香。特别是具象的描写,玲珑通透,气息袅袅。脱俗的风物和烟火气息,令人赏心悦目。欣赏,问好。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8-5-27 20:50
确实是活色生香!活脱脱的色,生猛着香。好像面前摆着一桌满汉全席,香味与涎水一块漫流。先生真是了不得,想好好夸夸吧,竟一时词穷,真真是急死妖了。今夜必将有一梦,那桥那水那巷,一路蜿蜒,桨声灯影,水波漾漾,洇开......
作者: weixin 时间: 2018-5-28 06:12
哦,,,江南的人;
江南的文,
细巧精致,
回味无穷。
没有美图,
胜似美图。
-
IMG_3653.PNG
(20.25 KB, 下载次数: 1119)
作者: weixin 时间: 2018-5-28 06:15
顺便问一声:这个“芳”,是那个你小时候偷看她洗澡的“芳”吗?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34
人做天看。这个可以吗?还是老天有眼好。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34
谢谢小草!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39
谢谢云馨朋友加分赏贴鼓励!我不是老师,虽然我的梦想是当老师,但终究没当成。云老师才名符其实。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43
这个和麦子是有区别的,麦子站在生存的节骨眼上,不可忽缺;活色生香,吃饱喝足撑的,都是市侩,阿,市侩。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45
写小说的与散文杂文版块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48
谢谢版主!版主每篇帖子都不辞辛劳的提读评点辛苦辛苦,不易不易。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50
谢谢女妖!有女妖的提读是我上帖的最大动力。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51
谢谢一师!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7:53
美芳是农场朋友,红芳是隔壁邻居,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8-5-28 08:52
不知道民国范儿到底是什么样子,但独了此篇,觉得语言老辣,文境安谧——想象横生,这也许就是民国范儿了!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9:12
谢谢朋友赏贴鼓励!都到民国了,我是文革中成长的知青,喜欢一些老作家的口气,通俗,白描,文字必有画面感,不习惯咿呀咿呀呻吟,七转八弯不知所云。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28 09:38
他们真还分得挺清的,我刚来时候问过,人说板块文章挺多,读不过来。喜欢也不同,所以个人自读门前文。乱跑者也不多,咱算一个。只是有些人文章只是读,懒得吭气。
古韵的不管诗歌。杂文的不读小说。散文的不去杂文,也算是门户之分。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09:45
好,分分清,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8-5-28 11:38
语言古雅,颇有金宇澄的《繁花》味道。学习问好。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12:16
谢谢版主,就是临摹嘛!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8 12:22
川版厉害,这种方言小说也读,啥子味道?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28 14:03
好是好。只是不够劲。容我再想想吧。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8-5-28 15:12
灯影阑珊,春月河映,梦中依然是桑田阡陌。将过去了的往事用沪语白描,绘一幅活色生香市侩图博网友一笑。
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真,构思之妙,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8-5-28 15:41
本文第四段起,属于非首发。希望朋友以后发帖注意一下首发问题。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8-5-28 15:44
本版要求原创首发,请朋友以后按照要求发帖。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28 16:05
我看到版主们的提醒了,你有在别的地方发过的文字,拿到中财来发算是非首发。就象我的文,有在自己的公众号、博客或者其他地方发过,就不加版权。但可以拿来与大家交流。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5-28 17:04
“清明上河图”。趣、意、味、型真可谓活色生香!
老大牌的气势,力压群芳。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5-28 17:07
青石板、烟雨巷、油纸伞、小桥流水、青藤蓑衣,还有丁香一样的姑娘臆想起来真的好美。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5-28 17:07
欣赏学习支持朋友佳作!~~~~~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8-5-28 22:38
……………………………………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8-5-28 22:40
老师文字耐读,特地赶来欣赏,忘带老花眼镜了,返回先……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09:57
喳!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0
谢版主关照,以后一定注意,事先声明不加精不计酬只堆GDP。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3
小女子唉,咱不是说过咱的文字都是陈年老货嘛。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3
谢谢老师加分赏贴鼓励!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29 10:04
GDP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4
二谢老师!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4
再谢老师!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6
谢老师抬举,俺现在不说尊令,改为小李子的“喳!”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07
谢谢老师加分赏贴鼓励!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8-5-29 10:10
生活在西北的我一直羡慕着江南水乡的生活。笔者生在南方是一种福气。
文字写得细腻温婉,把生活的场景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读来领人身心皆是愉悦。
欣赏!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20
谢谢评论员赏贴点评鼓励!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21
GDB是猫步。悄悄滴。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5-29 10:23
写不来这样的文字,还得多向老师学习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29 10:26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哈哈哈。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29 10:27
谢谢朋友捧场!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8-5-29 11:28
为了版主的工作方便,不需要申明不加精,不加版权就可以了。或者在文章最后申明:此帖只为交流。多谢支持。祝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5-29 21:11
谢谢交流,文字味道很足。欣赏!问好!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30 07:49
谢谢提读,版主辛苦,的确很辛苦!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8-5-30 08:44
韵味十足。有图有景有真象。读之神往,发会呆去。如果我是版主,直接精华,没说的。这才叫美和文啊!亲切问好先生。大赞,再再大赞一个!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5-30 08:58
门上问心的对联,有着只求无愧,何须有神的心灵自足,心安理得的姿态凸显一个人尊重社会生活伦理地行于世的客观性,“天”或者“神”对他不构成那种势能。横批也就不能借用“天”或者“神”,“心安理得”之类只能是方向了。窃以为。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30 09:26
谢谢夜莺加分高评鼓励!谢谢,再谢谢!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30 09:29
谢谢老师加分,老师大驾光临在下实在荣幸!心安理得,妙!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30 09:46
蝉衣理解得切。我还在想这个横批呢。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5-30 11:12
第四节之前的属于原创、之后的属于首发。文学所具有的那部分独立姿态,与某种规定之间存在着部分冲突,是常见的。如何对待此文,只能看版主的灵活性了。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5-30 11:18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5-30 11:41 编辑
这类联语的横批,可以随意一些。比如用“我自仰天笑”,就多了一些狂傲不羁的自负,当然也多一点进取心。使用“心安理得”,只是一顶比较适合那个“头”的“帽子”。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30 11:20
谢谢老师关注,尽管来了两个月实际还是新手,许多说辞不去在意,无所谓加精计酬,主要来学习。尤其向老师那样的大咖学习。
作者: weixin 时间: 2018-5-30 11:27
朋友别搞错了,是“微信”!。。。。。。。
作者: weixin 时间: 2018-5-30 11:29
本帖最后由 weixin 于 2018-5-30 11:33 编辑
我这里凳陆还是要扫一扫才可以,麻烦,所以每天只凳陆一次。今天破例。
作者: weixin 时间: 2018-5-30 11:32
这里才是真正的鴳雀,鴳雀,你好!。。。。。。。。。
作者: 朱竹 时间: 2018-5-30 11:35
文笔活色生香 赞一个!看好 问好!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5-30 11:53
先生,我不是“老师”也不是“大咖”,不必捧我。
先生文字里“意淫”江南的美感,属于顺向接受的优美范围,带有古风的诗意企图。而现在的江南已经穿上了“花衣服”,想必文中四人在途中也论及了现代江南,褒贬的欲望必然穿梭其中,哪怕一个眼神也是在由衷点赞或者喝倒彩,只是拉扯着观点里的纠结,没有在此文中呈现。所以,还可以继续填充。
管见。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5-30 15:22
嗯。我也在一个寺院看到过一副对联,是这样的内容:
上联 是客非客
下联 是僧非僧
横批 入门有缘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5-31 08:17
接受老师建议,谢谢老师指教,这里流行叫老师。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5-31 08:52
此联意在表达劝谏,表意的功能大于做联的文学性艺术性,所以才会在上下联使用重复的判断词:“是”“非”。上下联里的“客”“僧”强调了身份的广泛性,这,只是“入门有缘”的地板砖。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8-5-31 08:53
好吧,我怕了先生。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6-4 16:30
再赏学习佳作~~~~~~支持~~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6-4 16:31
期待你的新作品~~~~~~~问好朋友~
作者: 老虎与小鱼 时间: 2018-6-27 06:22
我想出这个横批了,叫心正气和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