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童心】好地主 [打印本页]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0 14:34
标题: 【童心】好地主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8-5-30 14:41 编辑

    草原上只有牧主,没有地主。被冠以“地主”成分并在旗里与我们为邻的那家人,应该是从与草原接壤的农业区迁徙过来的,住在居民点最靠边的土坯房里。

    草原人是包容的,对牲口都倍加爱惜,何况人。所以相处还算和平。关键是他们自己老实。连牧主都很老实了,他们更没有理由不老实。

    但孩子们不这样想。我就是其中之一。草原也不是净土,也讲阶级斗争。耳濡目染,孩子们从小就懂阶级斗争,只是方式不同罢了。看过无数次“一块银元”、“半夜鸡叫”这些幻灯片以及“二十响的驳壳枪”、“向阳院的故事”这些画本的我们,有坚定的对于地主的憎恶和戒备心,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家地主曾经干过什么,也根本上没见过真正的耀武扬威的地主。这家地主是被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震慑住了,看着老实,谁知道他们心里是不是惦记复辟,或者藏一肚子坏水、时刻准备搞破坏呢?

    儿童团是我们自发组织起来的。我组织的儿童团,自然要找比我小的人,为的是我当团长。红缨枪是用树杈和废铁皮做的,缨穗用红布条——哪有那么多红布条,所以大部分用马尾巴,于是红缨枪变成了“白缨枪”和“黑缨枪”,但这丝毫不影响威风。再在腰上捆一条草绳,简直就威风凛凛了。

    儿童团的任务有三个:一是挖地道,备战备荒;二是捡石头,为哥哥们下午放学打群架用;三是监视地主家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搞破坏。那时只上半天课,时间有得是。

    当然,监视地主是主要任务。地主家两间土坯房,外屋有炉灶、水缸、菜板、牛粪什么的,总之是做饭的地方,里屋是全家四口睡觉的地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和我们年龄仿佛,曾经试图想跟我们玩,好像被地主呵斥住了。除了做饭,他们是很少出里屋的。有时我们玩累了,踹开他家外屋的门就舀凉水喝,他们也不出来管。居然没被药死!于是胆大的孩子渐渐放松了警惕,时不时也拿些玉米锅贴吃,咸菜疙瘩也不错。也只有这些了。孩子们很奇怪,为什么地主家比自己家还穷?我以团长的身份正告他们,千万不要被敌人的伪装蒙蔽。也许敌人的银元、饼干、奶糖都埋在地下呢!于是我们组织了几次突袭行动,夜深人静时去侦察,看看他家烟囱是否冒烟,是否挖地埋东西。一无所获。

    没给他家引电线,所以他家没电灯。外屋的门也永远不敢锁死。所以外屋几乎成了我们的据点。我们在外屋玩耍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就在里屋,很安静。地主和地主婆有时出来拿东西,看见我们,也只是笑一下。两个孩子碰见我们难免恐慌。晚上里屋也不挂窗帘——睡觉也得接受无产阶级监督。一盏煤油灯常常很早就熄灭了。即使亮着,那也是全旗最微弱的灯光。

    大年三十,我们提着用罐头瓶做的灯笼到处疯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香从屋里飘到空中,好像整个镇子都是食堂。地主家在干什么?这个想法让我们有了探奇的冲动。

    地主家与平时没区别。还是一盏微弱的煤油灯,没挂对联,没年夜饭。区别在于,他们家与全旗的气氛格格不入。对了,我们听见他们在里屋窸窸窣窣嗑瓜子的声音——只是嗑瓜子,再没溢出任何特别的味道。失望!我们一气之下,将二踢脚扔进外屋的炉子里,“嘭”的一声之后,是水浇在火上的“滋滋”声。闯祸了!锅漏了。如果是在家里,一顿胖揍是免不了了。地主和地主婆都出来了,我们做好了与地主斗争的准备。但什么也没发生。地主先是惊讶,然后凄惨地咧了一下嘴,转身进屋了。两个孩子趴在门框的惊惧表情我终身难忘。

    心里对地主家有了一些同情,但绝不敢流露出来。这是立场问题。

    那年九月,领袖去世了,天塌了。家家都做白花。强烈的责任心让我不由地想起地主家。阶级敌人越是在大家六神无主时越会搞破坏。我约了几个小朋友(已经不是儿童团了,我们是红小兵了)去侦察地主家的动向。依然死寂。他们会暗中庆祝吗?趴在门缝上听里面的动静,我分明听见里面也发出“嘤嘤”的哭泣声。

    “爸爸为什么哭?”男孩的声音。

    “天塌了!以后可咋活呀!”应该是地主的声音。

    我惊讶于地主家的人居然会说话。很长时间了,我们都以为他们全家都是哑巴。我更惊讶,地主也因为领袖的去世而悲痛欲绝!难道也有好地主?

    从此,我们放松了对地主的警惕。因为他们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重要的是,我上初中了,我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早日当上红卫兵。但不幸的是,不久,学校大喇叭宣布: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了。我哭了——当然别人并不知道我哭了——我在心里哭了。

    偶尔路过地主家,才发现,地主家已经人去屋空。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来,也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走,更没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的,又去哪了?他们本来也不属于这里。他们随着一个时代消失了,但只是实物的消失,与那个时代一样,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依然默默地注视着今天的一切。

草原枯荣兴叠,而我在童年时期长在心里的杂草,至今仍然没有剔除干净,顽固得可怕。谁知道它有一天会不会又蓬勃成一片草原?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30 14:53
今天咱先抢十八版沙发坐,然后喝茶慢悠悠读文。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8-5-30 14:54
别有情味。地域特色浓郁的,厉害了19。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5-30 15:00
十八版这一篇是别样的童年回忆,向儿童团团长致敬!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30 15:04
红缨枪,儿童团这个可是那个时代小孩子最沸腾的事业。巡逻、放哨、监视,想想真是好玩,太逗拉。这一看文章,那些过往又历历在目,鲜活了起来。
可惜十八晚出生了几年,要不你一定是一个响当当的造反派头领。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5-30 15:11
其实我母亲告诉过我:地主一点都不苛刻,对长工挺好,知道出力干活人得吃饱才有力气,他们也大方。至于时常听到的忆苦思甜那些所谓控诉,都是说瞎话,嚼舌根。
说五几年乡政府镇压地主的那一天,六月飞雪,人都说这个地主一点都不坏。看看这人亏死了老天爷都飞雪。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8-5-30 15:14
哎,地主婆家也没有余粮啊,可怜!
虽然不曾参与过那个年代,但也知道一些,那时候的童年基本都是在阶级斗争里过来的,那个年代的童年被浸染上别样的红。挺刺目的。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5-30 17:26
儿童团是没有干过,不过参加了红小兵,后来是红卫兵。嗯,把袖章戴在左臂上,挺神气。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批斗大会,地主和富农还有什么反坏右一拉溜站一排,贫农老大娘上台揭发地主罪状,说着说着,一下子就冒出“其实人家也不赖,那年过年揭不开锅了,走遍全村也没借下一碗米,还是人家给挖了满满一碗米才过了年……”,话没说完,让人推下台去了,把我们逗得轰然大笑。呵呵,看十八版的这篇,蛮有意思。那年代,哎,不能提。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8-5-30 18:40
我更了解那个年代,亲历了许多扭曲的事件,那样的日子千万别再来。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5-30 18:49
似乎那些地主中除了个别的,还是好地主居多吧?尤其是富农,更多是本分的勤俭起家的农民……可怜了……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5-30 19:22
偶小时候的绰号就叫“地主婆”哇哈哈
……认真严肃一下下回复
在那个年代,即便有大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也不能磨灭孩子最纯真的眼,最直觉的心灵感觉。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5-30 21:04
18版从小就立场分明,有着高度的阶级斗争性,可喜可佳啊
作者: an安    时间: 2018-5-31 05:18
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5-31 06:46 编辑

那个年代的孩子,无论处于什么家庭,从小都在学着冷漠吧!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0:22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5-30 14:53
今天咱先抢十八版沙发坐,然后喝茶慢悠悠读文。

总以为小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想不到还能喝茶慢悠悠读文。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0:22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8-5-30 14:54
别有情味。地域特色浓郁的,厉害了19。

过个六一,咋就突然长了一岁,变“19”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2:42
云馨 发表于 2018-5-30 15:00
十八版这一篇是别样的童年回忆,向儿童团团长致敬!

孩子最爱学,所以让孩子学什么太重要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2:43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5-30 15:04
红缨枪,儿童团这个可是那个时代小孩子最沸腾的事业。巡逻、放哨、监视,想想真是好玩,太逗拉。这一看 ...

差点。耳濡目染,环境造就人。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2:45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5-30 15:11
其实我母亲告诉过我:地主一点都不苛刻,对长工挺好,知道出力干活人得吃饱才有力气,他们也大方。至于时常 ...

反思社会的时候,也该反思自己,大家都是时代的参与者。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2:51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5-30 15:14
哎,地主婆家也没有余粮啊,可怜!
虽然不曾参与过那个年代,但也知道一些,那时候的童年基本都是在阶 ...

是啊。有些颜色染上了,就很难褪掉。所以对儿童施于什么样的教育,更应该引起反思和慎重。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4:19
夏冰 发表于 2018-5-30 17:26
儿童团是没有干过,不过参加了红小兵,后来是红卫兵。嗯,把袖章戴在左臂上,挺神气。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批 ...

如果有过实质的行为,那么对人对己都是一种伤害,而且伤害相伴一生。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5-31 14:24
lvhq018 发表于 2018-5-31 14:19
如果有过实质的行为,那么对人对己都是一种伤害,而且伤害相伴一生。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为,只是喊喊口号,写写大字报,参加学校组织的批斗会。那时年纪小,没赶上。比我们大点的就赶上了。到我们那茬起来,已经是文革后期,闹腾得不厉害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4:29
夏冰 发表于 2018-5-31 14:24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为,只是喊喊口号,写写大字报,参加学校组织的批斗会。那时年纪小,没赶上。比我们大 ...

是啊,光喊喊口号还好。至于我,现在也能想起那一家人,虽然没多大伤害,但那仅仅因为自己是孩子。我在想,那家的孩子会因为那样一段经历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8-5-31 14:38
lvhq018 发表于 2018-5-31 14:29
是啊,光喊喊口号还好。至于我,现在也能想起那一家人,虽然没多大伤害,但那仅仅因为自己是孩子。我在想 ...

实际上很多事情不能多想。比如我们班当时也有一个孩子,他家是富农,我们一帮男孩子下课后跟在他屁股后头喊他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富农分子”,他敢怒不敢言。不知这些事会不会给他留下阴影。因为自从我们初中分开后(他比我早一年初中毕业),就没再联系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6:01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8-5-30 18:40
我更了解那个年代,亲历了许多扭曲的事件,那样的日子千万别再来。

美好的愿望要靠大家共筑一堵墙。否则更灰暗的日子也可能来。
作者: 放飞梦想    时间: 2018-5-31 16:24
草原上的童年生活确实别有意趣,作品结尾很有韵味,耐人寻味!!



作者: 瑞雪洪荒    时间: 2018-5-31 17:48
坏地主?好地主?
那个特殊年代的童年故事,让人五味杂陈,欣赏18不一样的童年故事,颇为感慨!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7:58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5-30 18:49
似乎那些地主中除了个别的,还是好地主居多吧?尤其是富农,更多是本分的勤俭起家的农民……可怜了……

那样一个时代,说不清。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5-31 18:50
槐安. 发表于 2018-5-30 19:22
偶小时候的绰号就叫“地主婆”哇哈哈
……认真严肃一下下回复
在那个年代,即便有大环境的影响和熏陶, ...

实际上,大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早已磨灭了孩子最纯真的眼,以至于孩子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事物。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8-5-31 20:02
18的回忆令人唏嘘,那个所谓的地主一家真的好可怜,那不是18等一帮孩子的错,那是时代的烙印与磨难。
我经常听大人说,以前啊,谁家的地主其实节俭得要命,啥啥也不舍得吃,还不如普通百姓呢。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1 09:55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5-30 21:04
18版从小就立场分明,有着高度的阶级斗争性,可喜可佳啊

是啊。极端教育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都具有阶级意识,并斗争,这有多么可怕!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18-6-1 16:16
有趣,这些只在旧电影里看!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8-6-1 16:43
那个年代还很小,记忆中有批斗四类分子的场景,现在忆起来只剩下一句”大是大非“了。是与非标准的的更迭在不断转化,内涵。问题是这个世界应该有是与非吗?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0:19
an安 发表于 2018-5-31 05:18
那个年代的孩子,无论处于什么家庭,从小都在学着冷漠吧!

不是冷漠,是走极端——学着走极端,学着爱憎分明——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爱、为什么恨。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0:23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8-5-31 16:24
草原上的童年生活确实别有意趣,作品结尾很有韵味,耐人寻味!!

幸亏草原博大,否则不知会上演多少人间悲剧。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6-4 10:37
本帖最后由 鴳雀 于 2018-6-4 17:37 编辑

地主不坏,我听不少前辈说过,但不能说;要说地主好,那是万万不能的。否则,拉出去批斗戴高帽子,像这种话敢说的,只有十八岁的愣头青。十八岁的愣头青便是十八岁的哥哥。首次跟帖斑斑,原谅没有循规蹈矩自说自话。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2:48
瑞雪洪荒 发表于 2018-5-31 17:48
坏地主?好地主?
那个特殊年代的童年故事,让人五味杂陈,欣赏18不一样的童年故事,颇为感慨!

套用鲁迅的一句话:为了忘却的纪念。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2:53
秋实 发表于 2018-5-31 20:02
18的回忆令人唏嘘,那个所谓的地主一家真的好可怜,那不是18等一帮孩子的错,那是时代的烙印与磨难。
我经 ...

地主不能算作一个阶级。恶霸算。过去我们常说“恶霸地主”,其实还有“恶霸穷人”,都是一类人。好坏应该从意识形态分,而不应该以物质财富分。曾经的宣教,今天仍有余音。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4:11
喻芷楚 发表于 2018-6-1 16:16
有趣,这些只在旧电影里看!

有趣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5:59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8-6-1 16:43
那个年代还很小,记忆中有批斗四类分子的场景,现在忆起来只剩下一句”大是大非“了。是与非标准的的更迭在 ...

这话说得好!是非本是人定的,随人的变化而变。从历史长河看,许多“是”变成了“非”,许多“非”变成了“是”,当然,大多数情况是“似是而非”。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18:20
鴳雀 发表于 2018-6-4 10:37
地主不坏,我听不少前辈说过,但不能说;要说地主好,那是万万不能的。否则,拉出去批斗戴高帽子,像这种话 ...

是的,那时不能说,也不敢说。今天可以反思,也能说了。但有些事还不能说,也不敢说。谢谢鴳雀认真回帖,多交流!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8-6-4 18:57
如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曾经岁月里的一部分地主都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双手,克勤克俭地积攒家财的。当然了,发财后财多胆大,为富不仁者也有不少。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4 21:53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8-6-4 18:57
如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曾经岁月里的一部分地主都是凭借着自己的一双手,克勤克俭地积攒家财的。当然了,发 ...

财多胆大者并不如穷光蛋更胆大,正如伟人所言:无产阶级革命最彻底。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8-6-5 11:27
仅此一文,足以展示那个特殊年代的童真童趣苦乐年华,必能引起一代人的共鸣,更能以史为鉴引起当今孩子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深度好文,可惜不能加分支持了,只能以寥寥的文字略表欣赏!
问好、紧握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5 15:30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8-6-5 11:27
仅此一文,足以展示那个特殊年代的童真童趣苦乐年华,必能引起一代人的共鸣,更能以史为鉴引起当今孩子们珍 ...

九宫来读就是幸事!何必拘于形式。九宫看到了我想表达的意思,这里谢谢啦!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8-6-8 20:25
看来是穿越回来了,原来你小时候这么坏,符合你做的事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18-6-10 20:59
谁是地主?童年的世界,不可能会忘记的。问好
作者: MLMC    时间: 2018-6-10 21:29
问好!好地主,确实,地主也有好,我们村里的地主,就从来不欺负、压榨百姓,
只是,解放后就开始倒霉了,一次次爱斗等等。
【此文,写得这个地主,实在很可怜。真是非人的生活,残酷的现实!
这也是那个年代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时代特色!赞一个!
【尤其是,一孩子的视角安出来,觉得很是令人沉重,疼痛!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11 16:11
戈眉 发表于 2018-6-8 20:25
看来是穿越回来了,原来你小时候这么坏,符合你做的事

比这坏的还有很多,比较残忍,不能说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11 16:13
yugongjin 发表于 2018-6-10 20:59
谁是地主?童年的世界,不可能会忘记的。问好

草原上本没地主。所以在我小时候。“地主”只是一个名词,如同“魔鬼”。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8-6-11 16:42
最后一段精彩。“童年时期长在心里的杂草”是对地主的那些非正统的杂念,也是良知所在。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12 09:02
MLMC 发表于 2018-6-10 21:29
问好!好地主,确实,地主也有好,我们村里的地主,就从来不欺负、压榨百姓,
只是,解放后就开始倒霉了, ...

米粒看得准确!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8-6-12 09:04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6-11 16:42
最后一段精彩。“童年时期长在心里的杂草”是对地主的那些非正统的杂念,也是良知所在。

草舍严谨!理解作者的心,也能看到主旨。谢谢!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6-12 12:45
我那时看过的画册,名字叫桑葚熟了,其中就着重说的斗地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