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08 【书话沙龙】读了《增广》会说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8 11:01
标题: 08 【书话沙龙】读了《增广》会说话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8-27 14:21 编辑

  读了《增广》会说话
  
  几年前,校领导由于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就要学习城市一流学校“先进教学经验”,也要搞搞“经典诵读”,便找我商量,看看要读哪些经典才好。
  
  我的意见很简单,首先自然是古诗词,全国都在搞这个,即使只为了将来升学,多读些,多背些,也是有好处的。其次就是“三百千千”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得了解一些,尤其《三字经》,怎么也得通篇读诵,否则孩子们将来进城念书,人家城里的孩子随口弄出几句“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我们的孩子却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岂不是又输了一阵?除此之外呢?领导要加上成语分类(或接龙),我则说可以加上《增广贤文》。
  
  这位主管领导也是颇有文化的了,否则不会急着向城里学校学习,要搞什么“经典诵读”。可是他却从未听说过《增广贤文》的名字,更不知道其中写的是什么,又有什么背诵的必要。我就向他解释,该书中都是搜集的古代谚语和经典名句,诸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类,读读背背,不但可以明理,还可以让学生引用到作文中,提高写作水平。因为古人有“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之论。领导一听此言,立即决定,就选《增广贤文》。我又表示,原著中有许多旧伦理旧道德之类的东西,已不适合今天的孩子们,还要进行删减才行。于是这项删减工作就落到我头上。
  
  删减《增广贤文》,对我其实算不是什么太繁重的任务,因为对于其内容,我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早在十七八岁的求学时代,初一接触,就十分喜欢,甚至全文抄录,保存至今,对其中的许多名句甚至早已熟读成诵。比如“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深山毕竟藏老虎,大海终须纳细流。”不但简单易懂,而且琅琅上口,易读易记。更有一些由经典名句改写的句子,比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既含有原句的思想精华,又变得简洁流畅。最主要的是,孩子们读起来、记起来都没有难度,不会增加他们的课业负担。
  
  和那些动辄把大段大段古文拿来给孩子们背诵,提前进行“国学”教育工作者们相比,也许我的目光短浅了一些,但这种理念是和我自己对读书的要求“有趣儿,有味儿,有劲儿”是一贯的。我的青少年时代,曾那么沉迷其中,甚至于全篇抄录。如今,把其中的精华部分推荐给尚读小学的孩子们,让他们提前在这种浅显的韵文中得到一些古典文化的熏陶,难道不比背诵什么枯燥无味、诘屈聱牙的《出师表》《曹刿论战》好一些吗?
  
  曾有同事问:考试又不考,上中学又不学,读这东西有啥用呢?我随手指出其中几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反问:你看这东西有用吗?同事感叹:只凭这几句,看来还是值得一读的。
  
  其实,有用的又岂止是这几句,每每上课之前,有学生坐得东倒西歪,我便一嗓子吼道:“站如……”学生立刻答:“松!”我再叫:“坐如……”学生答:“钟!”转眼之间,一个个就都正襟危坐了。而这些,我只是在学期初随口教了他们一遍,更没有专门要求背诵过。学生们在玩玩笑笑中不但记住了,而且做到了。
  
  与朋友聊天,常常会冒出两句对仗工整、既含有一定哲理又风趣幽默的“金句”。比如有人答应的事却突然要反悔,我就会说:“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有人遇到困难不好解决,也会劝他:“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弄得朋友们都很疑惑:你哪儿弄出来的这些词儿?其实哪是专门“弄”出来的,都不过是《增广贤文》中的成句而已。我向来不善言词,更不善劝人,而这些成句一用,却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真叫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超凡智慧。
  
  每每在电视上看到明星发言,或接受采访,说了老半天,除了一堆“感谢”外,就是一连串的“然后”,甚至连个“首先”“其次”“再次”都不会用,真在心里替他们着急。有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他们个个都是大忙人,没有时间去读书,以提高一点儿个人修养。但如果抽出时间读读浅显易懂的《增广贤文》,说话时是否会变得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些,更深刻一些呢?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8-8 17:33
首席欣赏!沙发上拜读佳作!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8-8 17:36
今年始,我们所在地区,已经禁止幼小衔接班,也就是所谓的“学前班”,也禁止在幼儿园教简单算术和拼音识字。如果可以,其实真的可以把《增广》在幼儿园普及,它本就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
问候如空,感谢支持。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8 17:46
童心是 发表于 2018-8-8 17:33
首席欣赏!沙发上拜读佳作!

多谢鼓励。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8 17:49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8 17:36
今年始,我们所在地区,已经禁止幼小衔接班,也就是所谓的“学前班”,也禁止在幼儿园教简单算术和拼音识字 ...

我从来不信那些禁止的鬼话,事实也禁止不了。
如果学前不用近两年时间学拼音,靠一年级那三四周根本学不会。教材往死里难,又不让提前学,还得学会,只是自欺欺人。增广对幼儿园还是有些难,小孩子,应该学儿歌,带动作一起,好记,好玩。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8-8 20:06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8-8 17:49
我从来不信那些禁止的鬼话,事实也禁止不了。
如果学前不用近两年时间学拼音,靠一年级那三四周根本学不 ...

如空小看了孩子在智力方面的伸展性。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8 21:24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8 20:06
如空小看了孩子在智力方面的伸展性。

我就是教孩子的,从来不敢小看,当然更不会大看。智力有很大伸展性的有,但不是全体,甚至也不是多数。
只给你举个简单例子:大街上随便找几个成年人,让他们用拼音拼写一句话,看看正确率有多大,以证明一下他们花费近两年时间学的拼音究竟怎么样。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8-8-9 05:46
如空读书多,你们领导慧眼,征求你意见,在全国上下一窝蜂诵读经典之时,你们学校这个很独特,如空功劳!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8-9 09:31
原来那些话都是这本书里面的啊,真是涨姿势了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8-8-9 14:11
国学经典就是这一类,相比于《论语》之类,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我们这里的小学也在搞,只是在选择上有些盲目,比如《笠翁对韵》看似简单,其实成年人也未必明白。
谢谢如空赐稿。
作者: 叶小蘖    时间: 2018-8-9 18:42
这是最好的世俗智慧。我老爸以前经常引上面的话,还一张口就是“增广”上说。可我真还没读过。是该好好读一读呀。如空老师的这个推送好。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9 19:35
李立红 发表于 2018-8-9 05:46
如空读书多,你们领导慧眼,征求你意见,在全国上下一窝蜂诵读经典之时,你们学校这个很独特,如空功劳!

主要是没人,如果当官的有略知一二的,就轮不到我弄了。
读什么,还是我的三条:有趣儿,有味儿,有劲儿。
整天嚷嚷着减负,如果课业之外再增加难得要命的古文,结果就可能适得其反。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9 19:37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8-9 09:31
原来那些话都是这本书里面的啊,真是涨姿势了

当然不全都是这里的,还有一本《名贤集》,但好句子不多。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9 19:40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8-8-9 14:11
国学经典就是这一类,相比于《论语》之类,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我们这里的小学也在搞,只是在选择上有些盲 ...

真遇到有讲笠翁对韵的,其中的典故老师都说不清楚。看后面的注释,有的就是不知所云。老师还讲得有劲巴拉的。
我有一本幼学琼林,其中注释也是稀烂。真不知道这书都怎么编出来的,认真一点儿,准确一点儿就这么难吗?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9 19:43
叶小蘖 发表于 2018-8-9 18:42
这是最好的世俗智慧。我老爸以前经常引上面的话,还一张口就是“增广”上说。可我真还没读过。是该好好读一 ...

看来与令尊有精神相通之处啊!
增广全文才几千字,不妨一读。
想起其中两句: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前者读过风送滕王阁的话本,后者读过雷轰荐福碑的杂剧。回头再看这两句,意味十足啊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8-8-9 20:42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8-10 11:33 编辑

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是《增广贤文》里的呀,我真够文盲啊。我要去读《增广贤文》。幸好水哥没有来杭州。等我把增广贤文背熟了你再来

  不知道是我电脑问题,还是网站问题,连表情符号也不能用了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8-8-9 20:50
高骏森 发表于 2018-8-9 20:42
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是《增广贤文》里的呀,我真够文盲啊。我要去读《增广贤文》。幸好水哥没有来杭州 ...

妈也,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回复了一个帖子,表情符号打不出来,却出来了这些图片,这是怎么回事?从哪里冒出来的?编辑帖子,啥也没看到。
   冷版帮帮我。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8-10 11:34
高骏森 发表于 2018-8-9 20:50
妈也,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回复了一个帖子,表情符号打不出来,却出来了这些图片,这是怎么回事?从哪里冒 ...

在编辑帖子的时候,上方会有一个图片的标识,点一下,就会出来你曾经上传过却没有插入使用过的图片,一一删除就好了。试试。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8-8-10 13:34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8-10 11:34
在编辑帖子的时候,上方会有一个图片的标识,点一下,就会出来你曾经上传过却没有插入使用过的图片,一一 ...

谢谢冷版。谢谢!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8-12 08:32
高骏森 发表于 2018-8-10 13:34
谢谢冷版。谢谢!

我记得这也是别人教我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13 13:15
高骏森 发表于 2018-8-9 20:42
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都是《增广贤文》里的呀,我真够文盲啊。我要去读《增广贤文》。幸好水哥没有来杭州 ...

增广不用专门背,没事翻翻就好了。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8-13 20:49
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终于见文支持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8-8-13 21:15
一水 发表于 2018-8-13 20:49
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终于见文支持了。

必须的,姐指哪儿,就打哪儿,但反应有点迟钝得理解?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8-13 21:21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8-13 21:15
必须的,姐指哪儿,就打哪儿,但反应有点迟钝得理解?

当然理解,毕竟聊斋太熬人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8-15 17:34
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这句话我要发微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8-21 10:45
柳藏 发表于 2018-8-15 17:34
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这句话我要发微

遇上一件事,见识了没文化开发商的虚伪奸诈、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惟利是图……就像脚上踩了一坨甩不掉的S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8-27 14:48
提读看是否有遗漏。

             .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8-30 19:57
其实,有用的又岂止是这几句,每每上课之前,有学生坐得东倒西歪,我便一嗓子吼道:“站如……”学生立刻答:“松!”我再叫:“坐如……”学生答:“钟!”转眼之间,一个个就都正襟危坐了。而这些,我只是在学期初随口教了他们一遍,更没有专门要求背诵过。学生们在玩玩笑笑中不但记住了,而且做到了。

活学活用的典范。真是个好老师。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8-30 20:00
很多句子吧,耳熟能详,又不之所以然。譬如,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忽然想到,兄弟研究易,这句子里这么多易字,跟易经能不能扯上点啥关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