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如果李白做官,他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荒野游侠 时间: 2018-10-19 01:28
标题: 如果李白做官,他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吗?
本帖最后由 荒野游侠 于 2018-10-19 01:43 编辑
如果李白做官,他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吗?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当然非李白莫属,但是荣膺诗人这顶桂冠,却并不是李白的初衷。李白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做官从政,诗歌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的副产品,或者失意时的牢骚而已。
如果李白地下有知,1000多年来他是被作为一个诗人纪念,而不是作为政治家被后人敬仰,大概会哭笑不得。
李白虽然生活在盛唐,但是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李白求官并不是为了发财或者光宗耀祖,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宰相之类的大官,通过给皇帝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三下五除二把各种社会矛盾搞定,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使国家安定富强。
如果唐玄宗果真给李白官做,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李白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李白的性格和精神气质,根本不适合从政,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政治家。
1、缺乏自律,极有可能喝酒误事。
喝酒是古代文人的标配,就像武士手不离剑一样,文人是口不离酒。李白从四川顺江而出后,在襄阳认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都爱喝酒作诗,李白非常崇拜孟浩然,与之结成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孟浩然一生没有做官,仅有的一次机会还被他因为喝酒耽误了。有一次韩朝宗准备推荐孟浩然做官,结果孟浩然和朋友喝酒,喝到尽兴处,就把赴约的事搁一边了,惹得韩朝宗大怒,从此再也不推荐他。
韩朝宗是官场元老,喜欢提拔后进,许多表现出色的官员都是他推荐的,当时人曾有“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说法,可见他在当时影响之大。
然而当李白写了著名的《与韩荆州书》,请求他推荐自己做官时,却石沉大海,韩朝宗连个回信也没有。
尽管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文采飞扬,但是眼光老辣的韩朝宗不为所动。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李白这封信写得太狂,摆出一副和对方平起平坐的姿态,一点求人的意思也没有。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韩朝宗对李白没有好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孟浩然喝酒误了约期,李白和孟浩然这么投脾气,保不准李白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还是稳妥一点,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事实上,李白被召入宫中待诏翰林院时,唐玄宗有一次命李白做新词娱乐,结果李白已经喝醉了,侍从只好“以水沃之”,用凉水把他浇醒。
假如李白真做了官,虽然古时候的官员都有喝酒的雅好,但以他醉酒的频率,耽误政务是极有可能的。
2、政治理念陈旧,不合时宜。
李白早年在家乡读书时,经常和一个叫赵蕤的人来往。此人喜欢谈论纵横学说和王霸思想,对李白的影响很大。李白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把自己比作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管仲、晏子之类的人物,希望辅佐国君成就霸业。
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各路诸侯都在探索富国强兵的发展模式,广开言路,招揽人才,对士人特别尊重。士人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诸侯之间,朝秦暮楚,纵横捭阖,风光无限。
可惜李白生不逢时,他的这种理想是群雄逐鹿的动乱时代的产物,到了唐朝,封建集权政治已经成熟,大一统格局已经牢固建立,这种靠游说诸侯立身的士人和他们的政治主张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李白这么做,就像是在4G时代推销BP机。
3、做事急于求成,喜欢一劳永逸。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封建社会大多数读书人的人生理想,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读书,科考,做官三部曲。
但是李白不愿走寻常路,他认为科举太慢了,一步步从小官做起,等熬到皇帝身边,早就晚三秋了。他希望通过漫游树立社会声望,引起统治者注意,一步到位。42岁的时候,他的赫赫诗名终于引起唐玄宗注意,被征聘入宫,供奉翰林,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平民身份步入皇宫的人。但是唐玄宗注重的是他的文学才能,并没有打算让他发挥政治才能。
李白在宫中既不受重视,又受到他人排挤,一赌气便辞宫出门了。
其实李白把政治看得太简单了,他以为政治不过像医生看病一样,只要开一剂处方,就会药到病除。他理想的人生模式是像范蠡那样“功成拂袖去,归于武陵源”,从此一劳永逸。
但社会矛盾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就能解决全部矛盾,而且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互相交织在一起的,政治斗争是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4、意气用事,缺乏变通能力和坚韧精神。
李白的思维是直线式的,爱憎直接表现在情绪上,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大加赞赏。对不喜欢的人和事,则横眉冷对。李白虽然是读书人,却随身佩带宝剑,一言不合就拔剑。
李白的这种性格,注定不会成为一名政治家。
政治家从来都是善于隐藏自己情绪和心迹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哥哥被更始帝杀害之后,并不急于报仇,而是装作若无其事,从而保存了性命和实力,并最终登上皇帝宝座。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长子曹昂被张绣所杀,曹操为了稳定人心,树立宽宏大量的形象,不计前嫌接受张绣投降,并与之结成儿女亲家,从而争取到了许多中间力量甚至敌对力量,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明朝的内阁大臣李东阳,在宦官刘瑾专权期间,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坚持在本职官位上与刘瑾周旋,不惜被人误解为贪恋相位,尽最大努力把刘瑾的危害减到最小,直到刘瑾被诛才辞官。
像这样违背情感的事,李白是做不来的。他的处世原则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思想单纯,政治敏锐性不强。
这是李白最致命的一个弱点,他也确实因此差点丢了性命。
安史之乱后期,永王李璘以平叛的名义壮大力量,准备挑战太子的皇位。路过庐山的时候,三次写信邀请在庐山隐居的李白,聘请他为随军幕僚。李白不顾夫人劝阻,也就真的去了。
此时距离太子李亨继位,已经一年多了,永王已经表现出叛乱的迹象。李白可能也看出些端倪,但他太想出风头了,他怎么甘心一辈子不干点大事就这么在庐山隐居下去呢。
于是他意气风发地随永王大军上路了,并且一路高歌,连续写了11首《永王东巡歌》,虽然主要是抒发自己一展抱负的豪迈情怀,但也不乏对永王的溢美之词,这也为他后来的牢狱之灾埋下了伏笔。
永王兵败被杀后,李白也被关进大牢。尽管他多次申辩自己是被永王胁迫的,但这些溢美之词却成为对他不利的证据。
同样是大诗人的王维就比李白聪明得多。安禄山攻陷长安以后,王维被迫做了安禄山伪政权的给事中。王维深知一旦皇权恢复,他的罪过极大,便写了一首怀念天子的诗《凝碧池》,以口头形式流传出去。这样既不给安禄山留下把柄,又向皇帝表白了心迹。后来长安收复,许多给安禄山做事的人都被判罪,而王维却因为这首诗加上有人说情而免于处罚。
大自然赋予每个人不同的天资秉性,注定了其在社会上不同的角色和定位,这种角色和定位一旦形成,很难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随便转换。李白天生就是一只大鹏鸟,他不可能成为供人驱使的鹰犬,他的天然使命不是猎捕鼠兔,而是无拘无束地在天空中翱翔。如果李白真做了一个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官吏,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中国文化的不幸,中国诗坛将会因为缺了李白而黯然失色。[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8-10-20 23:00
这篇文章读后第一反应句是:不想当政治家的酒徒不会是一个好诗人
感谢朋友,洋洋洒洒,潇潇洒洒滴写了这样的好文。
李白纵有千样万样的臭毛病小性子,他依然是我们最爱的李白,独一无二的不仅是诗文。
作者: 荒野游侠 时间: 2018-10-21 09:41
谢谢版主的点评指教。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4-29 21:00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9-4-29 21:21 编辑
历史就是已经发生和固化了的人事,去如果和假设他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是李白一直都没有机会实现政治抱负的状况,郁郁不得志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焉知他做官就是这样的?
刻舟求剑罢了。
历史证明所有的如果都是错的,它只会沿着所有因素决定的唯一道路走来。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9-23 15:55
此文分析李白很透彻,性格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秉性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有才华的人就能做政治家的,政治这东西也不是李白这样真诚豪爽真性情的人玩得转的。李白嗜酒如命,喝酒误事是难免的,就像曹植,才华横溢,曹操最喜欢,刚开始还打算传位于他,后来果然喝酒误事,让曹操放弃了他。李白跟曹植差不多,所以不能在政治上委以重任。再者如李煜,标准的才人一个,做了皇帝一样理不清朝政,结果做了亡国之君,人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有文学的,有艺术的,有政治的。文学家、艺术家与政治家不能划等号。欣赏老师佳作,学习了。问好!
作者: 荒野游侠 时间: 2019-9-28 19:39
李白最崇拜曹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惺惺相惜。
谢谢欣赏鼓励。
作者: 姜建羽 时间: 2019-10-25 08:29
谁告诉你的? yiyin? 有意思吗?
作者: 文三少爷 时间: 2019-11-23 11:03
就凭他支持永王,害得自己死在他乡,就知道做官是个废材。他就适合游山玩水,做个偶像。生在现代,粉丝起码好几亿。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