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04【投稿】苏轼的彷徨 [打印本页]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0 15:42
标题: 04【投稿】苏轼的彷徨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1-3 19:23 编辑

苏轼的彷徨


        先看一则消息:纽约当地时间919日(2018年),苏轼墨迹《功甫帖》以822.9万美元(约合5036万元人民币)于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字画精品”拍卖会上成交。

        很抱歉引用了许多阿拉伯数字,然而在人世间这个阿赌物却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就是苏轼苏东坡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功甫贴》的字数并不多(加上日期一共120个字,其中一个字还用一个点代替,收藏印章12),就更见苏轼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苏轼最有名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几乎家喻户晓。细读他的词作,你会发现,苏东坡是彷徨的。《水调歌头》的上阕不长,抄在下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让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和他的辋川别墅,别墅以前是宋之问的,他能买下它说明王维是富足的,他在辋川的生活是惬意的。

        王维的仕途一帆风顺,不像苏轼大起大落,苏轼风光的时候做过礼部尚书,响当当的部级干部,又因“乌台诗案”做起了黄州团练使,小小的副股级,干部能升能降是一件好事情,但对苏轼来讲,只因政见的不同而受贬谪,在他的内心中是很难承受的。王维在厌烦了朝廷政客之间的勾心斗角,看清了政客之间的相斗的目的,突然之间过起了“大隐于朝”的生活,除了上朝的时候处理一些政务,其它时间都闲居于辋川和几个好友笑谈于朗月之下。

        王维的“大隐”是实实在在的,付诸于行动,是享受性的,据说辋川的风景很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对于半隐的生活,王维是满意的。朝野的喧闹和辋川的寂静,对比明显,心灵在某种程度上获得的安慰更多。

       而苏轼却和他完全不同!虽然他在贬谪后,曾经也在彷徨:“我欲乘风归去”,到乌有之乡去,摆脱现实中纷繁复杂的政务观点,但是他又很担心,怕不能适应过于清淡的生活,真是“又恐群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认为“出世”固然是一种可以获得内心更多平静的生活方式,但是“入世”才是他实现抱负的根本,隐居山林又何尝不是“在人间”?他认为最美不过人世间。他在《念奴娇》中说的很明白:“江山如画,有多少英雄豪杰”,他要做的是豪杰,怎么可能“出世”而不“入世”呢?他是中正独立的,既不盲目地信任新党(王安石一党)也不拜倒于旧党(司马光一党),不论那个党派有过失,他都上书指出,陈以利弊,所以他不容于两党。他是现实的浪漫主义者,所以他才可以想入非非,但他又是清醒着的,他非常明白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政治上遇到点风浪在他还能算作什么大事呢?他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向上的有“奋厉有当世志”的他面对政治风波也只有迎难而上了。

        他鄙视“出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做什么神仙!“入世”的他也绝不和理想不想投的人同流合污(此处不论政见的对错),他只用“微冷”(《定风波》)两个字,就把所有的不幸抛在脑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是何等的气魄!在风雨中走来,看到绚丽的彩虹,在苏轼的眼里,辋川的美似乎显得有些暗淡。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8-10-20 19:07
问好缶馨,首席赏读,感谢赐稿!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8-10-20 19:16
作者用最新的一个关于苏轼的字画入题,首先就表明了对苏轼的高度肯定与崇敬的立场。正因为苏轼在作者心中有地位,所以作者对于苏轼的境况、苏轼的心态会比较关注与理解。
今天有一个朋友和我聊起苏轼这个话题,他说对于他自己来说很难写出新意,苏轼的诗、苏轼的故事、苏轼的心态,都已经被人炒来炒去。其实不然,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心中苏轼的样子。只是你要比别人更用心一些,更细心一些,更善于发现一些。
本文不是新闻报道,但作者用数字来做为对苏轼认可的佐证,这就是一个新意的地方。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0 22:42
艾桃 发表于 2018-10-20 19:16
作者用最新的一个关于苏轼的字画入题,首先就表明了对苏轼的高度肯定与崇敬的立场。正因为苏轼在作者心中有 ...

感谢桃版主的分析,我是十分地喜爱苏东坡的词的,大气磅礴,永远向上,即使婉约也别具一格。感谢桃版的阅读评评。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10-21 19:36
缶罄 发表于 2018-10-20 22:42
感谢桃版主的分析,我是十分地喜爱苏东坡的词的,大气磅礴,永远向上,即使婉约也别具一格。感谢桃版的阅 ...

俺也喜欢苏东坡的诗词,读了很多,很美很美……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1 19:48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8-10-21 19:36
俺也喜欢苏东坡的诗词,读了很多,很美很美……

苏词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向上,而且胸怀博大。问好!
作者: 彩虹    时间: 2018-10-21 19:53
缶罄 发表于 2018-10-21 19:48
苏词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向上,而且胸怀博大。问好!

是的,套句现代话来说,他是传播正能量的,既便是他绝望了,他也是写出希望。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10-21 19:54
缶罄 发表于 2018-10-21 19:48
苏词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向上,而且胸怀博大。问好!

支持老师!学习精彩!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1 22:10
彩虹 发表于 2018-10-21 19:53
是的,套句现代话来说,他是传播正能量的,既便是他绝望了,他也是写出希望。

是的,被派别排挤的滋味不好受,因为一个人要面对集团的力量,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人格伟大的人,必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问好!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10-22 07:35
缶罄 发表于 2018-10-21 19:48
苏词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向上,而且胸怀博大。问好!

学习老师精彩!努力写一些文字!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2 09:41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8-10-22 07:35
学习老师精彩!努力写一些文字!

共同努力,相互学习,问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8-10-22 14:15
这彷徨里有太多的孤独,感觉如苏某这样的大文豪挺矛盾的,至少从文中表达能够品味得到。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2 15:49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8-10-22 14:15
这彷徨里有太多的孤独,感觉如苏某这样的大文豪挺矛盾的,至少从文中表达能够品味得到。

苏东坡作为一代文豪、政治家,他的内心是丰富的。我发现越是内心丰富的人,言语越少,越孤独,因为他是用脑去看待世界,而不是用嘴巴去了解世界的。
问好!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10-22 20:03
缶罄 发表于 2018-10-22 09:41
共同努力,相互学习,问好!

:victory:学习老师精彩!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3 18:37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8-10-22 20:03
学习老师精彩!

问好轻尘,感谢支持置顶!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8-10-23 19:21
缶罄 发表于 2018-10-23 18:37
问好轻尘,感谢支持置顶!

好文字一定支持!学习精彩!
作者: 彩虹    时间: 2018-10-24 11:30
人们都道苏轼的豁达,洒脱,是的,他也是内心有痛苦与挣扎的,一篇苏轼的彷徨,让我们对苏轼又有了另外的认识。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4 18:53
彩虹 发表于 2018-10-24 11:30
人们都道苏轼的豁达,洒脱,是的,他也是内心有痛苦与挣扎的,一篇苏轼的彷徨,让我们对苏轼又有了另外的认 ...

感谢阅读,苏轼大起大落在于他的正,不随风飘摇,他的名在于他的心胸开阔。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8-10-25 16:32
语言调皮,富有个性和思想,妥妥的一篇杂文。但我以为苏轼并非鄙视“出世”,而是他总是不得上级要领,不懂得臣服与“自醒”啊。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0-25 21:47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8-10-25 16:32
语言调皮,富有个性和思想,妥妥的一篇杂文。但我以为苏轼并非鄙视“出世”,而是他总是不得上级要领,不懂 ...

苏轼是中正之人,只为皇帝负责,不为党派牵马坠蹬。他去世后,谥号为“文”可见一斑,可以说他忠正不阿。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8-10-31 10:18
来关注,等一会来细读。问好。
作者: 缶罄    时间: 2018-11-2 12:49
刘彦林 发表于 2018-10-31 10:18
来关注,等一会来细读。问好。

问好,感谢关注!
作者: 彩虹    时间: 2018-11-23 16:52
苏轼的笔墨真值钱,那是对他价值的最大认可。
作者: 秋實    时间: 2018-12-2 20:00
缶和罄都是打击乐器,难怪写出的文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8-12-2 20:08
         支持一下哦。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21 10:55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8-12-21 11:02 编辑

此标题重点在”彷徨“二字,作者采用的体裁是夹叙夹议。手法是引用对比。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角度的选择,写得好,必须站得高。高到一定段位,必然精彩绝伦。可惜,有些本末倒置,几乎是大过了不析。如此一来,王维这个陪衬成了真正的陪衬。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