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课堂上的笑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28 10:49
标题: 课堂上的笑话
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8-10-28 20:04 编辑

  (一)

  劳技课上,老师讲《包书皮》这一课。老师说:“大家看课本,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会包书皮。”

  课上完后,老师出简答题:“包书皮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道:“学会包书皮。”

  (二)

  科学课上,老师经常讲:“现在同学们学的科学和老师小时候学的自然不一样,科学上很多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有一次,老师讲《观察水》,老师说:“水放在方形的容器里就是方形,放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圆形,容器上大下小时水也上大下小,容器上小下大时水也上小下大……这说明水没有固定的什么?”

  学生回答:“没有固定的答案。”

  (三)

  地理课上,老师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如果现在北半球是1月份,冬季,那么南半球呢?”

  学生回答:“7月份,夏季。”

      老师说:“错了,公历的年月日是全球通用的。不同的是,我们这里的1月份是冬季,南半球的1月份是夏季。我们这里7月份是夏季,南半球7月份是冬季。这个问题你再好好想想!”

      学生说:“7月份,冬季。”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10-28 11:09
老师授课,一言不慎,会误导,这样的老师是庸师。;P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28 11:12
邱天 发表于 2018-10-28 11:09
老师授课,一言不慎,会误导,这样的老师是庸师。

第一则里面,老师没有给学生区分,教学目的和做一件事的目的不是一回事;第二则里面,学生不知道变通,同样的话听多了就乱用。第三则里面学生太糊涂,老师怎么引导都不会。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8-10-28 13:39
李灿 发表于 2018-10-28 11:12
第一则里面,老师没有给学生区分,教学目的和做一件事的目的不是一回事;第二则里面,学生不知道变通,同 ...

所以说,这个老师是庸师!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8-10-28 15:06
放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原形——“圆形”与“原形”

一则,包书皮的目的是保护书,学生答包书皮的目的是“学会包书皮”,这一则运用了偷换概念的写作技巧,可笑;二则,按照老师“没有固定答案”思考问题,学生不知道变通,回答倒是没错,却又是偷换概念,愚笨;三则,这位答题的学生缺少条理训练,因此一直误会老师的引导,好笑。三则段子,来自教学工作现实题材,展示了学生的愚笨,因此闹出来糗事连连,笑料笑点都不错,佳作。

欢迎李老师回归赐稿,辛苦!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28 20:08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8-10-28 15:06
放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原形——“圆形”与“原形”

一则,包书皮的目的是保护书,学生答包书皮的目的是“ ...

谢谢版主的支持,刚刚把错别字改了。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们小时候开过劳技课,课本上每课写的都有“目的”,这里的目的指的是教学目的。第二则是我最近上科学课真实的例子。第三则也是我读初中时很多同学犯的错误。他们认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北半球的一月是南半球的七月。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28 20:08
邱天 发表于 2018-10-28 13:39
所以说,这个老师是庸师!

那是前辈要这么认为,我只是博得大家一笑,并不想批判谁。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8-10-29 11:47
欣赏李老师笑话!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29 12:36
牛老伍 发表于 2018-10-29 11:47
欣赏李老师笑话!

谢谢前辈的欣赏,欢迎过交流。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18-10-29 19:28
孩子思维跟不上节奏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29 20:29
喻芷楚 发表于 2018-10-29 19:28
孩子思维跟不上节奏

是的,本学生让人又可气又可笑。
作者: 岩水    时间: 2018-10-29 21:02
思维逻辑定向,是老师学生的问题。欣赏欣赏!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30 08:05
岩水 发表于 2018-10-29 21:02
思维逻辑定向,是老师学生的问题。欣赏欣赏!

不能把学生想得太聪明,他们有时候犯的错误很可笑。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8-10-30 19:44
推精理由:
一则,包书皮的目的是保护书,学生答包书皮的目的是“学会包书皮”,这一则运用了偷换概念的写作技巧,可笑;二则,按照老师“没有固定答案”思考问题,学生不知道变通,回答倒是没错,却又是偷换概念,愚笨;三则,这位答题的学生缺少条理训练,因此一直误会老师的引导,好笑。三则段子,来自教学工作现实题材,展示了学生的愚笨,因此闹出来糗事连连,笑料笑点都不错。作品质量为第一研判要素的前提下,兼顾老会员回归忍俊不禁,作品推精!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31 06:55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8-10-30 19:44
推精理由:
一则,包书皮的目的是保护书,学生答包书皮的目的是“学会包书皮”,这一则运用了偷换概念的写 ...

谢谢版主的支持,我历来认为新课改有的理念过于理想主义。学生就是学生,不能把他们想得太聪明。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8-10-31 07:42
课堂上的笑话,开怀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0-31 08:58
言默然 发表于 2018-10-31 07:42
课堂上的笑话,开怀

源于自身的经历,再进行加工。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10-31 21:00
如果不用看教学效果的话,这些孩子倒蛮可爱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1-1 06:33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0-31 21:00
如果不用看教学效果的话,这些孩子倒蛮可爱

是的,学生有时候笨的可爱。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8-11-5 13:20
生活处处充满了笑声,哪怕有些笑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误解,因为糊涂,因为接受不到位,呵呵,都成了李灿老师笔下的素材,记录下来,也是一得哦。
问好,创作愉快哟!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1-5 13:23
秋实 发表于 2018-11-5 13:20
生活处处充满了笑声,哪怕有些笑让人啼笑皆非,因为误解,因为糊涂,因为接受不到位,呵呵,都成了李灿老师 ...

课堂上有很多这样的笑话。
作者: 最美的诗意    时间: 2018-11-5 16:56
欣赏了,确实挺搞笑,呵呵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1-5 17:09
最美的诗意 发表于 2018-11-5 16:56
欣赏了,确实挺搞笑,呵呵

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笑话很多。
作者: 最美的诗意    时间: 2018-11-5 17:42
李灿 发表于 2018-11-5 17:09
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笑话很多。

是的,确实。文字来源于生活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1-5 17:49
最美的诗意 发表于 2018-11-5 17:42
是的,确实。文字来源于生活

是的,欢迎多交流,谢谢!
作者: 最美的诗意    时间: 2018-11-5 18:59
真是不错!!有笑点。也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怀念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8-11-5 19:05
最美的诗意 发表于 2018-11-5 18:59
真是不错!!有笑点。也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怀念

有的也是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