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手抄本 [打印本页]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5 13:40
标题: 手抄本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8-11-25 19:45 编辑

手抄本
  
  提起手抄本,最出名的莫过于《少女之心》了。当年公安部门曾认定,只要看过这本书就是流氓。堪称共和国第一黄书。不过,我当时年纪小。赶不上时候,当不成流氓。
  
  我的手抄本源于歌曲。
  
  小学二年级,学校调来新校长。五短身材,常穿中山装,的确卡布料,四个口袋扎眼。他的头发粗硬,卷得像厥菜,脸形像梨,颧骨高凸,颊却凹陷,衬托得一口大牙齿像钝锋的铁扎。笑容奢侈。总是听到他的大声吆喝,斥骂学生,老师也不放过,训孙子一样。三十出头,老气横秋,是学生眼中的暴君。
  
  正式编制老师少,学校里百分之七十是代课老师。代课老师亦教亦耕,遇上农忙,一多半的请假。公办老师分散救火,临时客串某门课的教学。我们最讨厌校长代课,凶,又喜欢提问。没人愿意举手,他便直接点人回答。大家都怕被点到,答对了没表扬,只有冰冷的两个字“坐下”,答错了肯定倒霉,至少臭骂一顿。有一次,校长提问,同学战战兢兢,答不出。半天敲不出一个响屁。校长生气了,厉声喝道:“亨(你)麻思(什么)名?!”同学胀红了脸,不知道报上姓名会不会更倒霉,嗫嚅着,不回话。校长更加生气了:“问亨麻思名!麻思名都勿晓得,你读麻思丁书!简直是之宜宝(骂人的话)!”引发学生课后热议,一致愤慨校长仗势欺人,着实可恶。合着校长名字最后一个字正好是“宝”字,便给他取外号:“之宜宝”。每天放学,大家一桩桩历数“之宜宝”之可恶可笑可恨,挞伐解气,说不尽的痛快。
  
  一天下午,学校通知,全校师生带板凳到操场集中。这种情况一般是开学初或期中表彰,要不然就是某个重要的节日。放在寻常,显然突兀。大家茫然,按班级排排坐好。现场嗡嗡一片。副校长先上台,说了一通话。不过太吵了,我们低年级的在后排,根本听不清楚。稀稀拉拉的掌声后,“之宜宝”上台了,居然满脸笑容,新郎官他爸似的。他怀里抱着一摞的油印纸,试卷大小,手里还捉着一把二胡,说是教大家唱歌。
  
  这个新鲜了。全校不用上课,一起学唱歌。“之宜宝”坐着一张小方凳,翘起二郎腿,把二胡支在大腿上,手在不停拔弄弦轴,吱吱哑哑的调弦。正式开始时,“之宜宝”将肩膀往后拗,右手拉弓子,左手像松鼠一样灵活,手指微微点动。那些沙哑的音符连续释放,形成奇妙的乐曲,婉转、柔和,那般款款深情,又像是傍晚召唤顽童回家的炊烟,婷婷袅袅,笼罩了所有人。现场再没有其他杂音。那种异乎寻常的曲调,让只会唱《爷爷教我打月饼》之类歌曲的我们无法自拔。说不出的欢喜,在心里荡漾。一迭一迭荡漾,荡漾得大家脸上洋溢着笑,荡漾得溢出心田,充满了整座学校,又仿佛让学校之外的所有空间都染上颜色。我们跟着“之宜宝”一句一句的学,一遍又一遍的唱。“之宜宝”的二胡显得那般欢乐,现场的所有老师也好象回到了孩提时光,摇头晃脑,唱得不亦乐乎——当我回忆那所即将逝去的启蒙小学,这一幕仍然会闪现在眼前,仿佛定格的欢乐,永远挥之不去。我想,所有人应该都和我一样,想等放学后,回家把这两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唱给没有上学的亲戚们听……
  
  这两首歌是《小城故事》和《妈妈的吻》。后来,我才知道它们最初的演唱者叫邓丽君。它们像春雨一样,汩汩滋润了特殊年代的音乐(心灵)荒漠。尤其是《妈妈的吻》,广为流传,是流行音乐中的《静夜思》。
  
  不过,那天也有一个遗憾。“之宜宝”说,他花了大半夜的时间,在钢板上一横一划的刻出来。但是因为条件有限,油印的歌谱无法做到人手一张。不够发,三年级以上的同学才能两人合一张。所以,我们一二年级的同学,只好眼巴巴的跟学。没有歌谱,实在是个很大的遗憾呀。于是,我们便自己动手抄,用尺子量画横线,写上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用彩色笔描粗歌名……我有了第一本手抄本,蓝色的塑料封膜,巴掌大小。当然,也把《爷爷教我打月饼》抄上去了。
  
  唱歌这件事让我们非常震惊,开始质疑往常对校长的认定。这跟“之宜宝”的以往形象相差实在太大了。明明是一个假正经、装腔作势、凶神恶煞的矮古子,怎么可以突然变得这么可爱呢?他的二胡拉得那么动听,以后还能痛快的骂他“之宜宝”吗?
  
  那年年底,发生了一件令我们更加震惊的事情:“之宜宝”自杀了!据说是与老婆吵架,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就死了。
  
  几十年后,第一本手抄本早已不知所踪了,但我还是不太相信,那个教人唱《妈妈的吻》的人,怎么就那样死了呢!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5 13:53
立红看过来。。。。。。。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8-11-25 15:39
来了,来了!!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8-11-25 15:55
柳同学的记性真是好!不得不佩服哦!以前学唱歌曲的歌名早都记不得了,都就饭吃了……
提起手抄本是印象最深的是《一双绣花鞋》,还有《第二次握手》,虽然也没赶上看,但不知怎么就印象深刻,这本《少女之心》倒没什么印象,幸亏小啊,不然这流氓一当上就甩不掉了,呵呵
这个“之宜宝”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外表凶狠,内心柔软,就凭他能教你们唱邓丽君的歌,还不失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可惜死得这样无厘头,唏嘘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8-11-25 15:57
也抄过歌词,有《多少柔情多少泪》龙飘飘的歌,还有邓丽君的《又见炊烟》,王杰的歌,认真抄写在日记本上,还有简谱呢。那时候,贫穷时代,歌曲是一种慰藉吧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8-11-25 18:18
故事很吸引人,欢乐颂,一下写成悲剧了,这是柳兄的大捣蛋。该写出一个小女生啊?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5 19:39
李立红 发表于 2018-11-25 15:55
柳同学的记性真是好!不得不佩服哦!以前学唱歌曲的歌名早都记不得了,都就饭吃了……
提起手抄本是印象最 ...

小说也抄,你真行!那得抄多少页。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5 19:40
梅边 发表于 2018-11-25 18:18
故事很吸引人,欢乐颂,一下写成悲剧了,这是柳兄的大捣蛋。该写出一个小女生啊?

小女生,那是初中手抄本的事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5 19:44
李立红 发表于 2018-11-25 15:57
也抄过歌词,有《多少柔情多少泪》龙飘飘的歌,还有邓丽君的《又见炊烟》,王杰的歌,认真抄写在日记本上, ...

龙飘飘,还有一个韩宝仪,简直横扫所有集市。
初中时,我班上有个白马王子专门唱王杰的歌,又会跳霹雳舞,不是一般的出风头。早谈恋爱,初中就换了好几个女朋友——现在他秃头了。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8-11-25 21:24
这个老师,唉,结尾令人悲伤,他娶个啥样的老婆啊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5 23:28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8-11-25 21:24
这个老师,唉,结尾令人悲伤,他娶个啥样的老婆啊

这个老师的信息就只有这么多。我们不知道他的老婆长得怎么样,也不知道他们吵架的原因,倒底吵了什么,结果就是那样,他死了。但对于我,再没有比《妈妈的吻》更熟悉的歌了,连歌词和简谱我都能倒背如流。如果音乐也讲初乳,这首就是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1-26 08:37
柳同学的文章,总有神来之笔,而那神来之笔,却又那么自然而然。我想,这或许就在于对文章结构把控的自如与老练。
比如《 17岁过挡风岭》居然引出叶绍翁的游园句意。而这一篇,本来有点欢乐的气氛,在结尾处,忽然让人意想不到。很妙。
貌似抄诗抄歌词我都干过,细节却都不记得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6 08:52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1-26 08:37
柳同学的文章,总有神来之笔,而那神来之笔,却又那么自然而然。我想,这或许就在于对文章结构把控的自如与 ...

你觉得我读过董桥没有?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1-26 09:00
柳藏 发表于 2018-11-26 08:52
你觉得我读过董桥没有?

意思你这神来之笔是源根于董桥?这融会贯通我服。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1-26 09:08
柳兄(虽然相识时间段,但觉此人甚为有趣,自作主张划入自家队伍)

柳兄让宜宝校长成功逆袭。于是,本来平平的前文,因了后面的陡转,令人心尖一颤,一个漂亮的滑音,嘎然而止。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1-26 09:54
读的第一本手抄本是平娃的《废都》,大概是96年,当时《废都》已经被禁,当时俺还上初中,当时是从同学那里借的,他的哥哥正好是我们的一位老师(事后我想到了这个手抄本肯定是这小子偷的),那本书读得我心潮澎湃,只是对上面此处省略多少字云云大惑不解。若干年之后,我毕业后与他哥哥同事,谈到此事,他哥哥说是自己手抄完成,并躲在被窝里看完的。我当时惊讶,这可是几十万字呀,功夫了得。古人雪夜闭门读禁书,而这位仁兄是雪夜闭门被窝里读禁书,规格境界更高。想平娃一生著述虽多,但平庸者亦多,这本就不怎么平庸。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11-26 17:58
读此文就知道三变也不年轻了,最起码站在回望的大路上,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歌谣。
或许我们那些地方落后封闭,只是听说过《少女之心》可就是没瞅见长啥样子。唯一共鸣的就是歌词了。那些都是空闲时候开启对生活对外边世界最美好向往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时常挂嘴上哼哼着的享受。一代人自有自己的成长烙印,这些唯有用文字怀念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6 20:46
文璘 发表于 2018-11-26 09:54
读的第一本手抄本是平娃的《废都》,大概是96年,当时《废都》已经被禁,当时俺还上初中,当时是从同学那里 ...

很想知道文兄如何评废都。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6 20:50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1-26 17:58
读此文就知道三变也不年轻了,最起码站在回望的大路上,唱着《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歌谣。
或许我 ...

我挺年轻。真的,还可以一餐吃斗米,而且绝不像那唐傻子说的饭遗三矢。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1-26 21:27
柳藏 发表于 2018-11-26 20:46
很想知道文兄如何评废都。

好书,起码比我写得好。但我要写了,起码没有那么黄。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1-26 21:46
本帖最后由 文璘 于 2018-11-26 21:50 编辑
柳藏 发表于 2018-11-26 20:46
很想知道文兄如何评废都。

对于贾本人我不想过多评价,主要原因是其耳目众多,门生遍地,其又喜欢听好言。而况,他麾下的《延河》一直是我发稿的基地,哪天他老人家不高兴,大笔一挥,吾就进入黑名单了。损失大矣,不可说,不可说。
吾等无文坛话语权,只能卑微地活着,人力乎?天意乎?
我以为,对贾较客观的评价可参照一部书,一篇文。当代学人华东师大的黄平教授之《贾平凹小说论稿》(写此书时他尚未立足,需要打倒偶像,现在功成名就,可以重树偶像。),一文洪治纲教授之《困顿中的挣扎》(这个几乎没毛病,是清流之音)
当然,吾师亦友的上海财大的吴炫先生的《纵风情万种,肾亏依然》一文,言辞犀利,目光如炬,剖析深刻,但我老感觉有失偏颇。这里并不为尊者讳。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8-11-26 21:59
好帖子要顶要加分,那个唐啥也不加分,这是不对的;不过,那个唐啥说的漏了一个小女子,这是对的。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7 09:59
文璘 发表于 2018-11-26 21:46
对于贾本人我不想过多评价,主要原因是其耳目众多,门生遍地,其又喜欢听好言。而况,他麾下的《延河》一 ...

我周围也有他的门生。其中有一人,你肯定知晓,名家新锐,不提名也罢。据说贾寿之时,其高价打飞的,赶到现场,令众人感动。熟知人哂曰,那几日,其根本没什么重要会议,而是悠闲的喝茶,刻意等到时间紧迫,才坐头等舱去拜寿。

我曾很认真的阅读他的作品,《浮躁》看了不止一遍,从中受益不少。曾惊讶于三毛说看了《浮躁》不止二十遍,连标点都细细的研究。《废都》之后,反而看得少了,似乎嚼硬馍馍,多了,味固定了,便腻歪了。

文兄见略广,所荐之文,一定搜来拜读。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7 10:01
鴳雀 发表于 2018-11-26 21:59
好帖子要顶要加分,那个唐啥也不加分,这是不对的;不过,那个唐啥说的漏了一个小女子,这是对的。

谢谢雀兄。开篇那个令千万男青年神魂颠倒的女人还顶不上一个小女子么?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1-27 10:40
柳藏 发表于 2018-11-27 09:59
我周围也有他的门生。其中有一人,你肯定知晓,名家新锐,不提名也罢。据说贾寿之时,其高价打飞的,赶到 ...

文学圈学术圈的腐败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贫困和无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所谓文坛名人不过是学术名人吹捧出来的人名。圈子之盛,襟带之泛,让你无语。据不可靠消息:贾公有一女,名浅浅(人如其名,那诗写得真叫浅,吾戏称为儿童诗人),这几年在诗坛显露头角。何为哉?有华盖掩映,岂能不火。我愕然见去年青春诗会有其人,并与去年急出一本诗集,业内透漏,不过是逐今年的柳青文学奖诗人奖,而这个奖虚位以待,专等这部诗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1-27 10:48
所以呢,还是不与学术沾边比较洒脱自在。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1-27 10:56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1-27 10:48
所以呢,还是不与学术沾边比较洒脱自在。

对,孙犁先生说,面对文学,背对文坛。我不妨面对学术,背对学术圈。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1-27 11:01
文璘 发表于 2018-11-27 10:56
对,孙犁先生说,面对文学,背对文坛。我不妨面对学术,背对学术圈。

你不同。你应该走学术这条路。洒脱自在,于你而言,未必是好事。况,学术总要有人做,至于学术圈,成为清流固然不易,但,出淤泥而不染,应是可以坚守。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1-27 11:08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1-27 11:01
你不同。你应该走学术这条路。洒脱自在,于你而言,未必是好事。况,学术总要有人做,至于学术圈,成为清 ...

想起阿Q老兄一句话:等将来老子阔绰了……
还想起我的一句诗……明天,也许明天。
将来与明天,还是今天口中的将来与明天。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7 11:51
文璘 发表于 2018-11-27 10:40
文学圈学术圈的腐败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贫困和无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所谓文坛名人不过是学术名人吹捧 ...

想起李国文先生说的奶牛、藤椅、文学女青年、新皮衣的事。
文学不是象牙塔,一样是嘈杂的江湖。
我一位师友曾以一句话勉励:要做到既在文坛,又不在文坛。此理,可通解矣。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1-27 13:06
柳藏的文,自有其独具一格的结构铺排,以及,文学语言的闲逸和自如洒脱。如梦儿言:“本来平平的前文,因了后面的陡转,令人心尖一颤,一个漂亮的滑音,嘎然而止。”妙哉。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11-27 13:45
柳老师一定后悔给校长起绰号了*^o^*。不过对于校长长相的素描很有趣。人怎么一下子就让你给写死了呢,下手有够狠的……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7 21:35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1-27 13:45
柳老师一定后悔给校长起绰号了*^o^*。不过对于校长长相的素描很有趣。人怎么一下子就让你给写死了呢,下手 ...

事实原本如此。我只是记录者。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11-28 08:04
冷晰子 发表于 2018-11-27 13:06
柳藏的文,自有其独具一格的结构铺排,以及,文学语言的闲逸和自如洒脱。如梦儿言:“本来平平的前文,因了 ...

同感同感,书话版太需要这样的气氛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18-11-29 17:50
文章写的真好!不得不赞。简洁又不失细致,值得学习。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1-29 22:30
何叶叶 发表于 2018-11-29 17:50
文章写的真好!不得不赞。简洁又不失细致,值得学习。

谢谢小何阅赞。顺颂冬祺!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