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邻家老父孔夫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5 09:29
标题: 邻家老父孔夫子
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8-12-5 09:31 编辑

品读名人之孔子
邻家老父孔夫子
一、
    人类习惯于造神。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时期,因自身力量的渺小,总希望有一个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来帮助自己,于是,人的精神世界里有了上帝、天帝、宙斯,甚至只要是比自己力量强的都可以是自己的神,因此有了形形色色的自然之神、想象之神,诸如海神、山神、水神、虎神、龙神等等;后来,干脆又把自己崇拜的人看成精神的领袖,进而推崇成高高在上的神,诸如耶稣基督、释伽牟尼、默罕默德、老子。推崇的越高,自己越是难以企及,于是就只是剩下了顶礼膜拜的份儿。中国更是泛神的所在。我们崇拜自己造的神,诸如天帝、玉帝、西王母,我们崇拜外来的神,如天主、佛祖、安拉;我们自己把人造成神,如李耳、关羽、张飞——只要是英雄,甚至反面的英雄,如《封神榜》里的赵公明、申公豹,《山海经》里更是神乎其神——都尽可以五体投地的;我们崇拜大自然,有山神水神路神财神门神灶神厕所之神,所经之处,皆有众神关照;除了神的岸然高在,我们还膜拜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仙,名字就不用列举了,万物皆可成仙,来享受人类的供奉香火。人们往往对自己所封出来的神和仙恭而敬之,又敬而远之,有时甚至是唯恐避之不及。比如灶王爷,比如狐仙、蛇仙、猴仙、五通。
     其实,人们就是在按照自己的需要在创造着神,维系着神,崇拜着神,又在不停地打倒着神,然后再去创造新的神。
二、
         孔子是其中的范例。
     孔夫子曾经是神。他是尼父、宣父,孔圣人,大成至圣先师;他是金声玉振,生民未有;他言为万世师,行为万世法。因此,他曾经被供奉在中华大地上所有学堂中、神庙里——只要是需要楷模,需要精神领袖,他就会被笼罩在神圣肃穆的檀香缥缈中。
         孔夫子曾经是魔。他是孔老二,是孔家店,是所有旧思想、旧文化、旧势力的代表。因此,他曾经被洪秀全打翻在地,他曾经被新文化批倒批臭,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也被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
        ——只要有思想、政治的斗争,他就会被轰炸的体无完肤,支离破碎;或者被推崇到九天之上,远远超过九五之尊
         其实,孔子就是孔子,生活在几千年前,留下了一部《论语》,删定了几部史书,传下了儒家思想的文化学者,如此而已。神也罢,魔也罢,都是他本人想都想不到的。
           ——人,什么时候学会真正独立客观的看待世界,而不被潮流牵着鼻子走?
         不想再说已经融入华夏民族血脉中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想再说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不想再去辩什么出世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之类的大道理,尽管总觉得比较起来,子是一个站在峰巅微笑着俯瞰芸芸众生的世外高人,子倒像是一个混迹于市井之中饥肠辘辘却又不屑于降格以求、反倒想矫枉过正又没办法实现目标的奔波劳碌客,庄子则是肚子里咕咕叫着也不会向人示弱的执拗人。
         我倒想说说平凡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孔夫子。唯其平凡,才更真实。其实,孔子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性情中人——执着于理想追求,却又看透了世态炎凉;总想使得人间充满友爱,却又心力交瘁难以为继;平时一本正经,不时诙谐幽默甚至偶尔也发点小脾气——一个实实在在的邻家老父。
      孔子是人,一个有点倔脾气的执拗的老头儿,一个执着于自己的理想的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如同柏拉图编制了一个“理想国”,孔子为人们编织出了一个上古贤君圣王凭借着仁德来治理天下的理想主义蓝图,幻想着以此来改变杀人如麻、流血成河的现实政治,并且终生不渝的去实现它。他希望天下君主圣明,像尧舜禹那样去以仁德治天下;他希望臣子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他希望父慈子孝,做好自己然后去治理天下。他希望人人都能够做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然后自己或者每个人就都能够“风乎舞雩、浴乎沂、咏而归”了。为了这个目标,他先在鲁国做了大胆的尝试,不到一年使得鲁国大治,周围国家大恐,国内贵族旧势力对他大加排挤。他又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漂泊流浪十几年,即使到了晚年,仍然要把自己的梦移植到弟子的心里,希望总有一天会实现——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典范,走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任人评说的上下求索之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用在孔子身上实在恰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楚狂接舆这样开导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荷蓧丈人这样揶揄他;“天下滔滔者皆是”,长沮桀溺这样劝阻他;“惶惶如丧家之犬”,所有人都这样讽刺他;他甚至被围在陈蔡之间差点饥馁而死。可他都是一笑置之,反倒弦歌不绝。没有倔强到偏执的执着,怎能做到?
     孔夫子理想中的蓝图,要实现需要很多条件。笼统的说,就是社会要达到长治久安,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的标准是对君子而定的,所以要实现必须人人都成为君子。虽然孔子反复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但是,只要有多寡,就会有强弱,只要有贫富,就会有争斗。儒家虚构出来的“禅让”制度,首先制造了一个理想君王的构架,但是却使得燕国几乎亡国,让曹丕欣喜若狂,让王莽成为了千古罪人。大同世界,是理想化的共产主义,是永远值得奋斗的目标,但是至少至今还是无法变成现实的。如果孔子是神,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无所不能,让它变成现实。可惜,他是人,追求一生也未能够实现。惟其如此,才更能够展现其作为人的精神的可贵。我们没有必要把他神化,不神化,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孔子,才能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难能可贵。
    孔子是一个极其会享受人生的人。富有时,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东西偏激到“割不正不食”的程度,他“升车必正立执绥”;贫穷时,他又能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而“乐在其中”,他最大的愿望是到舞雩台上吹吹风,沂水河边洗洗澡,唱着小曲走回家。为什么?只因为有一个道德的标准在里面。他追求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他才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他才能够在任何境遇之下都那么的悠游乐观,快乐而又执着的游走于众生之中,而又以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芸芸众生。他不避世,不厌世,而始终生活在俗世之中却又超脱于俗世之外。什么样的神会像这样明确的的诉说自己的生活追求呢?他们都是在歆享着世人供奉的太牢、少牢、三牲、瓜果梨桃以及浓郁缥缈的檀香,然后高高在上,冷漠的俯视着人间离合悲欢的。与其说世人把孔子推举为神,倒不如说世人更需要一个与他们同时奔波于世事沧桑的有人情味的快乐老人为佳。而孔子的这种达观的进取态度,是儒家精神融入民族血脉的一个重要因素。
     孔子有真性情,他乐观,幽默,知无不言,从来不会刻意地去掩饰自己的好恶,活得真实而坦荡,甚而至于还有一点小孩子气。他讲求中庸,但是中庸绝不是一分两半,态度骑墙。如果这样理解中庸,其实是对中庸的误解甚至是污蔑。孔子不是这样的。中庸也不是这样的。陈蔡被围,它可以弦歌不辍;子偃以礼乐治理辖区,他说是杀鸡用牛刀,然后又自嘲是在开玩笑;他厌恶南子,因此趁着对方不在家的时候去回访,来验证自己“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而又维持了自己的做人标准,还对自己的学生赌咒,说自己如果言不应心就“天厌之”,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天真的老者就在眼前。他很护犊子,却又丝毫不去偏袒自己的儿子。孔鲤学的和弟子一样,也要靠自己去领会;他喜欢颜渊,就天天赞不绝口,颜渊死了他就超越礼节的痛哭不止;冉牛得了麻风病,他隔着帷帐拉着冉牛的手,像一个唠叨的老人一样念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他打压了子路半辈子,想着纠正了子路的毛躁,但是子路慷慨赴国难的时候,他却痛哭不止,为了子路一去不返伤心不已——没有这样的真性情,又怎会有人追随一生,就连死后都有人庐墓六年,超越为父母守孝的礼制呢?它真实而不掩饰。他恼恨巧言令色者,他骂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却又为“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而深深自责——这些在他身上没有割裂,而是真真正正的集中在一起。试问,在现实生活中,您,还有、还敢有这样的真实吗?其实,坦坦荡荡的人才会活得快乐,也才会在快乐中提升自己。
     孔子对己对人是严格的,但有是人性化的;是师道尊严的,又是充满慈爱的。他自己“年十五志于学”,到七十岁才敢说“随心所欲不逾矩”,他要求自己“朝闻道夕死可也”,因此,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不舍昼夜的流逝的时光里纵容自己,才会大骂昼寝的宰予;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道德的典范,是文质彬彬的君子,因此,他才会时时刻刻地磨损子路的锋芒,打压子路直率鲁莽的个性;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成为安邦治国的人才而不是谁都可以担当的俗人,因此才会在樊迟询问如何种地的时候表现得心不在焉,而后还会大加挞伐,因为我教的是大人之学。但是,在他面前,谁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展现自己真正的个性,然后,孔子在因势利导,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颜回之德,子路之勇,宰予之辩才,子贡之商才,曾皙之洒脱……孔子之因材施教,令人不能不五体投地。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真,因为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才会让人觉得亲切,真实,才会“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进而才会有三千徒众,也才会有七十二贤,也才会有融入民族血脉的传统文化。
三、
       人生,如同跳高,假如把横杆放到超出人类极限的高度,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甚至无法接近,也许从下面钻过去是更好的选择。人,不要为自己制造太多无法接近而只存在于梦幻里的神。人们更多的时候需要的不是跪下双膝顶礼膜拜,而是挺直脊梁创造,然后超越前代,超越自己,超越同侪。
       鲁迅说过,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需要的是拿来主义;毛泽东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用扬弃的态度。只有这样,才适于每个人的发展进步,才会有民族的发展进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8-12-5 19:28
赏读邻家孔夫子,长知识了。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5 22:13
艾桃 发表于 2018-12-5 19:28
赏读邻家孔夫子,长知识了。

哈哈。我这是孔圣人门前卖字画呢。问好。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8-12-10 14:12
学习欣赏了,老师好有才。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0 15:40
千幻烟 发表于 2018-12-10 14:12
学习欣赏了,老师好有才。

谬赞了。还是先生您的幽默变幻如烟。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1 22:16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1 22:31 编辑

这个和蔼的邻家老父,一旦有权,马上就变得血淋淋的了。

有事实为证:孔仲尼刚当了鲁国司寇没几天,就杀了少正卯,就因为人家的学生比自己多。

孔仲尼后来能吃到冷猪肉,是因为儒生董仲舒投汉武帝所好的天人三策,鼓吹君权天授,得到汉武帝皇家权势的追捧,以及以后朝代皇帝的追捧,才身居高位,而不是他的人格如何。
而且,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中华民族沉睡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里,儒教荼毒了无数的知识分子。

所以,孔老二才会被五四运动给拉下神坛。
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这个案,就是现在的新儒家,都不敢翻。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1 23:54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1 22:16
这个和蔼的邻家老父,一旦有权,马上就变得血淋淋的了。

有事实为证:孔仲尼刚当了鲁国司寇没几天,就杀 ...

好友灼见。探讨:
1.历史上第一个祭拜孔子的帝王是刘邦;独尊儒术确实是因为儒家提倡君臣父子的等级伦常。
2.孔子杀少正卯应该是有争议的,即使杀了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吸引了孔子的学生。
3.我可不敢也不想为五四打倒孔家店翻案,只是想说要客观看待传统文化。不要把孔子神化。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2 17:23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2 17:35 编辑
槐下客 发表于 2018-12-11 23:54
好友灼见。探讨:
1.历史上第一个祭拜孔子的帝王是刘邦;独尊儒术确实是因为儒家提倡君臣父子的等级伦常 ...

槐下客网友好:

  回复阁下探讨的三条。

  第一条,意见一致,不说了。

  第二条, “争议说”的辩护词,太没有说服无力了,不敢苟同。儒家把持话语权两千多年,凭着儒家“
为尊者讳”的光荣传统,还有什么争议抹不去呢?既然两千年都没抹去,那哪里还有什么争议呢?在现代语境之下,还能“争议”吗?

  第三条,是凭事实说话,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伦理文化,而且这种伦理是以君权伦理为中心的,以家族伦理为基础的,是与封闭的农业文明相适应的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伦理。

  当汉武帝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就成了儒家一家独放的畸形状态了。这种畸形的文化状态,让中华民族在儒家的封闭圈子里转悠了两千多年,中华文化原地踏步了两千多年,民族发展原地踏步了两千多年。期间,儒家文化荼毒了多少有志于民族发展的知识分子?
  儒家文化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子,而且是很小的一份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格物学(科学)、天文、地理、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冶金技术、建筑学、军事理论、医学理论,等等等,都是儒家文化的短板,也是儒家要罢黜的诸子百家文化的内容。
  有着诸多短板的文化,是不能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的。如要实事求是,那儒家只是其中之一,只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学部分的内容而已。


  中华传统文化两千年的畸形发展状态,是在皇权与家族势力的强制之下形成的,不能当做自然发展状态下的“客观”来对待。



  读一读中国近代的小说《家春秋》,或许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帮助。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3 00:00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2 17:23
槐下客网友好:

  回复阁下探讨的三条。

好友系统性很强,说理也很站得住脚。很多观点、立场我很赞同。但该商榷的地方也该商量。
其一,儒家文化根基是伦理文化,是建立在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似乎农耕文化属于先进的文化种类。孔子建立伦理,也正是因为社会混乱,杀伐无休止。另,我的这篇文章要表述的观点,是谈孔子,并且谈的就是不要把孔子神化,而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人、一个思想家去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我没有去过多的谈儒家文化,只是就个人观点定位孔子,理解孔子。
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并不能完全否认,儒家思想是让中国文化长时间处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后来的受欺负挨打恰恰是把儒家思想神化、极端化的后果。
不能完全否认,即使如同蒙古族占了中原,满清占了中原——当然这些民族现在都是中华民族之一员了——正是因为有儒家文化,才使得文化不灭,民族血脉不绝。
孔子文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和而不同。
其二,为尊者讳,或许有之。但据我的知识范围,第一个明确的说孔子杀了少正卯的是荀子(这一点或许尚需求证),其间相隔时间似乎不短。他是大儒。
如果把它当成是儒家和法家之间的过渡人物,这样说的目的似乎就更值得商榷了。
其三,鲁郭茅巴老曹,影响了几代追求进步的中国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让青年人觉醒,我很赞同,这也是历史定论。激流三部曲会永放光芒。但是,阅读理解名著,也应该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如同理解儒家思想、理解孔子,不能当成万应锭。家春秋,写了打倒旧势力人们才能更好地活下去,这是事实,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也起到了旗帜性的引导作用。我也很钦敬巴金老人的直率与坦诚,夸父逐日般的执着与无畏。
巴金也是很善于自我解剖的,如晚年的随想录。巴金写作激流三部曲的时候,是他崇拜克鲁泡特金和巴枯宁的时候。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4 21:48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4 21:57 编辑

槐下客网友好:


  看来我们的观点很接近。我们都没有神话或妖魔化孔子。


  但是,需要商榷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你所说的“儒家思想是让中华文化长时间处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就有悖历史事实。还有,农耕文化是整体性的。儒家文化是个别性的。儒家文化属于农耕文化其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但儒家文化不能代表农耕文化,正如个别不能代表一般。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是战国时期,由诸子百家创造的。中华文化在儒家还处在中华文化的边缘地位时,就已经辉煌了、就已经“先进了”。在如此辉煌如此先进的基础上,才接着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这辉煌、这先进,还与独尊的儒家又有什么关系呢?儒家不过是在吃诸子百家创造的文化老本,而且吃了两千多年,贪天功为己有了两千多年,厚黑了两千多年。


  而独尊儒术之后,中华传统文化反而就定格在这个状态原地踏步,以致两千多年都没有本质上的发展。从西汉到民国,这么长的历史跨度,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都是相同的,一点本质上的发展都没有。明白人不难判断,儒家文化在中间起到的是怎样的作用。


  独尊的儒家文化不仅没有把诸子百家创造的传统文化的辉煌,向着更辉煌推进,反而造成了极大的倒退,比如:哲学、天文学、地理学,世界上最早的逻辑概念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相应的技术,统统被独尊的儒家毁掉了,毁的一点不剩,比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


  例如:诸子百家中的名家,被儒家污蔑为诡辩论,名家自己关于公孙龙的学说到现在,一点文字都没有了,仅有的一点点名家的东西还是在别家的学说中提到的。
  又如:汉代张衡的候风地动仪,独尊儒术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名字记载,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来,以致其原理至今都没有弄明白。
  还有,汉代中国的天文学理论,已经达到了认识到“大地是一个球,围着太阳转”的与现代天文学接近的水平,并制造出了赤道式天文观测仪器。这些,在独尊儒术之后,统统化为乌有。其后,流传的只是儒家幼稚的天圆地方的理论。一九七七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双谷堆,发掘了汝阴侯夏侯灶的墓,出土文物中有两件漆器,当时不知是何物,有何用途。35年后,才由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古代科学和考古学的教授,破解出了这两件漆器的用途:原来一件是赤道式天文观测仪器,上面标注的二十八宿星座的方位,除了精度没有现代仪器高之外,在长安和汝阴所在的维度观测天文,与现代仪器观测的结果是一致的。另一件是便携式日晷,其上面标注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位置,与现代实际测量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与现代天文学理论接近的古代天文学理论,是不可能制作出这样的仪器出来的。可独尊儒术之后,历史上连记载他们的文字都没有了,只是记载了夏侯灶的儿子被汉武帝灭了族,夏侯灶的儿子十恶不赦,仅此而已。古代先进的天文学什么的就此灭绝。如果不是有独尊儒术之前的文物出土,现代中国人怎么都不会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学,在西汉时代就已经发展到接近现代的发达程度,只不过这一切都被独尊的儒家文化给毁灭掉了。出土的那两件西汉文物,现在是安徽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复制件公开展览。


  事实表明,独尊儒术给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仅有伦理学的儒家文化,是玩不转的,儒家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屡屡败阵,没奈何之下,只能兼收并蓄,最后把自己搞成了矛盾的水火冰炭融为一体的酱缸文化,成了对于社会发展毫无推动价值的枷锁。可这样的枷锁竟让中华民族扛了两千多年,直到五四运动才打破它。


  对儒家文化的评价,不是在儒家与其他诸子的对立中去判断,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它起到怎样的作用来判断,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出其本质上起到的作用来判断。
  所以,儒家就是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伦理学,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由于现代社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伦理内容,儒家的那些玩意,也就是文物的价值了。历史上曾经有过,且荼毒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仅此而已。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4 23:38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4 21:48
槐下客网友好:

道理是越辩越明的。
1.我的观点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抄;文化是随社会进步的,而不是静止的。
2.儒家文化起到过改期的作用,这是不可能否认的。我说儒家文化是重要因素,而没有说是唯一的因素。如果一个民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道德信仰、政治信仰,结果如何,不得而知。四大文明的存亡似可作为历史思考的参照物。
3.我说的是孔子。孔子的哲学观点之一是和而不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是孔子的主张吧?
4.独尊儒术,是政治上、道德上的,是治国上的。如果把天文学、地理学等等的消失皆归于儒家文化,您觉得在逻辑上成立的比例是多大呢?
好友,您很有意思。你的道理我清楚。我也堵到了您所写的对老子的分析,对您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很佩服。
你这个朋友,我交了。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5 20:06
槐下客 发表于 2018-12-14 23:38
道理是越辩越明的。
1.我的观点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抄;文化是随社会进步的,而不是静止的 ...

槐下客网友好:


  1、儒家的伦理学从它诞生的那一时刻,就已经是腐朽没落的了。这不是一凡说的,是《史记》记载的。
  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已皆朽矣,独其言在耳。”
  文化的进步,是通过扬弃的方式进行的,儒家现在被扬弃掉,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吗!


  2、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信仰,不是儒家的道德信仰。夏商周断代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可以说,在儒家还没有出现之前一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信仰就已经存在了。槐下客网友注意,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是不能随意代换的,那是违反了客观事实的主观偏见,稍微讲一点认真的学者,都不会那样做的。过去那样做,是儒家把持了绝对话语权之后的妄自非为,现在已经没有学者那样做了。不过,有些自大儒家的信徒还坚持:儒家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这种违背事实的混淆概念的说法,现代学界已经不认可了。


  3、如果儒家全部都是孔子的主张,儒家就不用存在了。孔子述而不作,连《论语》都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弟子记录的孔子语录,其中还有弟子的提问、说明什么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时,尽管那时孔子已经离世,但它是儒家的主张,是不争的事实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千多年,摧残了中华传统文化,所以,才会有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不用再说了吧。
  一凡在第10楼,列出的事例都是事实,无一杜撰。所有的“逻辑成立”都是建立在事实存在的基础上的,事实不存在的东西,再大的逻辑比例也没用;事实俱在的东西,再小的逻辑比例也否定不了。一凡起初也不愿意相信,儒家会做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如此大的伤害之举,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儒家是中华传统文化诸子百家中,最不讲逻辑的学派,最会混淆概念的学派。所以,儒家视创造了世界最早的逻辑概念学说的名家,为眼中钉肉中刺,在被儒家罢黜的百家里,第一个被罢黜的就是名家,罢黜的最彻底的也是名家。


  诤友亦友。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5 21:55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5 20:06
槐下客网友好:

1.既然除儒家之外百家文化皆被摧残,那么,儒家文化是最不讲逻辑的学派这样的结论又是怎么比较的来的呢?
2.名家的确创立了最早的逻辑概念学,但也只是雏形,白马非马,形而上的概念自有其不完善的地方。
3.大一统的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确实会对其他学说造成伤害,和平相处而不是取而代之是最科学的态度,这也是孔子的态度吧。董仲舒独尊之术有利于国家思想的统一,伤害了其他学说,的确很是可惜,而先生全面否定儒家学说,又怎么符合扬弃的态度呢?
4.即使是政治上的强权作用也罢,儒家文化融入民族血脉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被动的,是无法选择的。
5.我的文章里只有这样的表述,是儒家文化融入民族血脉。我也未曾表述成儒文化就是整个的民族文化,我还不至于粗疏到把中华文化静止到几千年以前。我强调的中华文化恰恰是发展进步的文化。我反对的就是造神,就是把人神化。同样,我也反对全盘否定儒家文化。你说是么?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5 22:19
槐下客 发表于 2018-12-15 21:55
1.既然除儒家之外百家文化皆被摧残,那么,儒家文化是最不讲逻辑的学派这样的结论又是怎么比较的来的呢? ...

槐下客网友好:

  1、儒家在逻辑概念上不清晰甚至混乱,有儒家两千年来的经典作品反映出来。你读一下熊十力先生关于“体用不二”的一系列论述,就能容易地发现这一问题。
  2、请说出“白马非马”,不完善的地方,再下结论也不迟。现在这样说,早了点。
  3、不是一凡现在否定儒家伦理文化,而是五四运动已经否定过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岂止是一个伦理文化就能涵盖的呢?!
  4、儒家文化融入民族血脉,就是概念模糊的一个现实的事例。
  5、该扬弃的就必须扬弃,在现代社会,狭隘的家族伦理与皇权至上的伦理,是必然要被扬弃掉的,不管它曾经横行了多少年,这是现实,不是那一个人决定的。你赞同和我反对都改变不了它的被淘汰。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5 23:10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5 22:19
槐下客网友好:

  1、儒家在逻辑概念上不清晰甚至混乱,有儒家两千年来的经典作品反映出来。你读一下 ...

1.熊十力先生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确是大家风范。儒家学说的体用关系,在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学说过渡期间就曾经有过论证。见仁见智。我想,任何一种学说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的。儒家学说不可能适应所有的社会,这是绝对的真理。孔子思想产生之初即带有保守的特点,即追求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上古文明,这也是事实。但是,乱中求治,治的标准是什么,是在摸索之中探索出来的,如果有了,就不用探索了,也就不会有论争了。所以,我也举例说了,孔子幻想中的禅让制度害了一些人,乐了一些人。
2.伦理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是儒家理论基础,强调个人修养,然后产生表率作用。但是,绝不仅仅是伦理学。
3.狭隘的家族伦理,腐朽的皇权至上观念,早已经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完全同意。
4.如同先生所说,白马与马之间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概念的种属关系。简单地说,白马非马之说,如同黑人(黄人、白人、棕人)非人一样。至于其他,我想,你我都明白,就不用争论了。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6 19:53
槐下客 发表于 2018-12-15 23:10
1.熊十力先生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确是大家风范。儒家学说的体用关系,在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学说过渡期 ...

槐下客好:

  1、我第十四楼的1,,列举的熊十力关于“体用不二”的事例,就是说明儒家在逻辑概念上的不清晰甚至混乱的实际状况。你没有读明白、或者没有意识到、亦或者视而不见。
  我第十四楼的2是针对你第十三楼的2提出的问题,你没有正面回答。

  2、儒家除了伦理学,就没有能够拿出手的东西了。若有,请举事例。
  关于儒家逻辑概念不清晰甚至混乱,再举一例:儒家宣扬仁义道德,可至今,儒家都没有说清楚,它所说的“德”在本体论意义上是什么。(正是因为儒家说不清本体论意义上的“德”,所以,熊十力才把释家的“不二”观念,引进新儒家,提出“体用不二”的理论,即便如此,也没有让本体论意义上的“德”的概念清晰起来。)

  3、无争议,不说了。

  4、既然明白了“白马非马”,那么同理,“儒家文化非中华传统文化”。

  5、一个从诞生之时就是腐朽的文化思想,两千多年来的独尊,并没有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半步,反而让中华文明原地踏步而停止了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向前发展中的中华文明,就再也不会让这种腐朽没落的儒家文化卷土重来。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6 22:58
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8-12-17 18:59 编辑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6 19:53
槐下客好:

  1、我第十四楼的1,,列举的熊十力关于“体用不二”的事例,就是说明儒家在逻辑概念上的 ...

好友:
关于儒家文化的扬弃问题,或者说,从对孔子的看法延伸到对儒家文化的看法问题,咱俩这样争论下去,看来不会有什么结果。以好友的哲学水平,大概不会拿对一种文化或者任何一种事情进行全盘否定的辩论来开玩笑。即使是鸦片,运用得当,也会是很好地药材。不是么?
白马非马,公孙龙先生的确用这个概念辩倒了许多大家,也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哲学或者说是逻辑学命题。我想,其中很大的成分是诡辩术您是不会否认的。我觉得我的回答是比较明确的。司马迁写史记时,是儒术正在或已经独尊了的时候,依照先生的逻辑,这时的东西,怎可相信?何况,究竟谁是老子,当今尚无定论。
儒家文化不会卷土重来,这一点我们认识相同。文化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全都否定儒家文化,起码现阶段是做不到的。仅以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内容来说,从初中,甚至自小学开始,孔孟之道的内容是逐年增加的。其中涉及孔孟荀,要求高中生高一阶段通读《论语》全书。春秋战国的确是中国文化的璀璨时期,高中阶段选修教材《先秦诸子百家》孔孟荀占了五分之三。孔子学院在全球多少国家设立了,我不知道具体数字。不知道这些是算卷土重来还是在继承推广?
据说,从明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学习《论语》。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7 21:11
本帖最后由 一凡 于 2018-12-17 21:23 编辑

槐下客好:
  1、一个腐朽没落的儒家文化,作为文化体系已经被五四运动彻底否定过了,不需要再次否定。请注意,这里彻底否定或者全盘否定的是一个文化体系,而不是这个文化体系曾经使用过的一切。
  应当全盘否定的体系,就必须全盘否定,这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的层次来决定,而不是根据感情来决定。进入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的层次,儒家学术体系还真没有什么用,全盘否定也就否定了,事实已经如此,不需再辩。
  但是,全盘否定不是不承认它曾经存在过,就像历代的文物,陶陶罐罐、史前石器什么的,现在早就没有使用价值了,也不会有人再使用它们了,但不能因此就废弃它们,因为我们人类曾经使用过,所以,博物馆是它们最好的去处。儒学体系或儒家文化,也是这样。
  至于那些启蒙教育的历史读本,现在仍可以使用的,我们不会因为儒家曾经用过,就把它当做儒家体系,而不用它了。我们这里用的不是被否定的腐朽没落的学术体系,而是重新构造新的体系。就像一个破败的建筑,清理掉之后,再建造新的建筑,那些原有建筑上的砖瓦木料什么的,其中能使用的,新建筑仍然可以使用一样啊。而且此时,那些砖瓦木料什么的,也已经不再是破败建筑的一份子,而成了新建筑的一份子了。同理,那些启蒙教育的历史读本,现在已经不再是儒学体系的内容了,它们已经进入了现代教育的体系,成了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份子、为现代教育服务的了。所以,启蒙教育采用历史曾经采用过的内容,那不是复古,也不是对儒家的肯定,而是古为今用。这样的道理很难理解吗?


  2、关于“白马非马”,是世界上最早的逻辑概念学的内容之一,以儒家在逻辑概念上达到的层次,与名家相比,是幼儿园的雏子和大学生的差距,儒家读不懂名家的理论,所以才会说“白马非马”是诡辩。可那不过是,独尊之时的一家之言,作不得数的。
  现代的时代了,你在回帖中的“我想,其中很大的成分是诡辩术”云云,不知道有哪些依据,应当摆出来,可不能中了儒家的流毒,人云亦云,害己害人哦。实话说,倘若现代的大学生,还有“白马非马,是诡辩术”的认识,那可真成了不认真读书、滥竽充数的典范了。


  3、孔子,在世界范围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教育家。设立“孔子学院”,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是利用孔子在世界的知名度而起的名字。请注意:传播的是中华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更不是传播儒学体系。不要因为用了孔子之名和语录体的《论语》做教材,就想入非非,那种不看本质只看名字的不假思索的联想,过于机械教条了。


  你若是真不想全盘否定儒学体系,下点功夫论证一下儒家倡导的仁义道德中的“德”,在本体论范畴的概念涵义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也算是为挽救儒家免于被彻底否定,做了一点实事。
  空口说白话,没用。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8-12-17 22:43
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8-12-17 23:15 编辑
一凡 发表于 2018-12-17 21:11
槐下客好:
  1、一个腐朽没落的儒家文化,作为文化体系已经被五四运动彻底否定过了,不需要再次否定。请 ...

阁下运用概念的准确性的确让人钦佩。咱俩的辩论又从对儒家文化的态度转移到了儒家文化体系和构成这个体系的砖砖瓦瓦。那么,我的结论是:孔子不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是中华文化,儒家文化不是儒家文化体系或儒家文化体系不完整,否定儒家文化体系不是完全否定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经过古为今用后其概念与原来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的孔子学院和《论语》都是旧瓶装的新酒。关于白马非马,买来的肉鸡不是鸡,任何一个实体的鸡都不能代替概念的、理论的、逻辑的鸡。
看来,扬弃是对的。扬,该发扬的还是要发扬;弃,该抛弃的必须要抛弃。
这样表述,可以么?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8 19:25
槐下客 发表于 2018-12-17 22:43
阁下运用概念的准确性的确让人钦佩。咱俩的辩论又从对儒家文化的态度转移到了儒家文化体系和构成这个体系 ...

不可以。
后面的字是为了凑够回帖要求的20 个字,与主体无关。
作者: 一凡    时间: 2018-12-18 19:32
不可以。

后面的字是为了凑够回帖要求的20个字,与讨论无关。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