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我读《边城》 [打印本页]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15:02
标题: 我读《边城》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12-7 08:37 编辑
我读《边城》
沈从文是我非常喜欢的中国作家。我的写作之路也是从他的《边城》开始。喜欢的他文字语言和记叙述方式,第一篇习作就是从模仿他开始。后来,每每读起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或散文,只要是写到他熟悉的湘西河流及水边岸边风物,写到他认识且关怀的社会平常人事,只须轻灵勾勒点染,便生出莹光,那畅想且温暖的情绪流淌于字行之间,而他的慈悲的襟袍则是照亮他所写故事的和煦阳光。这些都是我无法企及的。他的代表小说《萧萧》《柏子》《边城》无一不是如此。
沈先生这一类乡土题材小说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我以为就是极富诗意地讲述年轻时经历过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在他梦魂牵绕的湘西山水间发生。展开,一切的笑和哭皆是成为小说形态的完整诗篇。生命挣扎的粗线条和生存泥潭的险恶陷井,在他的笔下经文学魔力也产生了美丽的图画。他决不是以一支灵秀的笔来粉饰贫穷,罪恶,愚昧,他要让人在这美丽的图画之外,倾听到岩缝中生灵的叹息。正如在一帘耀眼的秋色之外,听到季节的悲风和落叶的萧瑟。一切文字的美丽,最终只是为先生悲悯的泪水所酿成。我一直以为文学语言的最高表现是诗性的语言。把痛苦升华成为诗,这正是从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在。纵观现代文学走到今天,许多作家或写手,反而忽略或有意无意贬低放弃了这种诗性表达。似乎谁诗性化写美谁就矫情。诗性和美感如同挛生兄弟,一篇读过之后不想再读的作品肯定不能称其为佳作吧。前阵子,读到王小波的散文集,令我惊讶地发现,原来王小波也是非常推崇文字的诗性化。只是小波的笔力不济远远达不到,他自己也承认了。
小说《边城》完成于1934年。初次读罢,总觉得非学的优美,散文化的语言风格,细腻的文笔,小说的节奏也显得不温不火的仿佛只要作者愿意,一直还可以继续写下去。当时觉得有些不太理解作者为何把《边城》写得这样的美?
当年小说完成后曾激怒了一些理论批评家,文史学家,对《边城》的批评。因为沈从文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和规定写作(此事到后来在"文革"中批判得最为激烈)。
批评最大的就是小说没有写阶级斗争,淡化了人物的阶级属性。认为小说中没有阶级属性最大的人物是“顺顺”,认为“顺顺”是“水上把头”应当属于恶霸地主的剥削阶级。事实上在小说中顺顺只是个码头管事的,虽有一点财产,其实也就四只船。他的阶级属性只是表现在想往上爬的思想,比如想和王团总攀亲。不愿儿子娶一个弄船的孙女。有点嫌贫爱富。但他为人正直,德高望重,也时常为人排忧解难。这样的人其实正是当时地处偏远地区的人性的特点。很难把他写成穷凶极恶的“南霸天”。
至于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向下行船时,多随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这样的人更难说是“阶级敌人”。
对这样的批评作者作了挑战性的答复“你们多知道要作品有”思想“,有”血泪“且要求作品具体得表现这些东西。可是我不能给你们这些,我存心放弃”。
批评的第二条,《边城》写得是个“世外桃园”,脱离了现实生活。
《边城》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边城》有没有把现实生活理想化,这个问题一向让人感到困惑。
我以为“边城”不仅只是个地理概念。(偏远的小城),同时也是个时间概念和文化概念。
“边城”是个大城市的对立面。从文在《边城题记》中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烂生活的城里小市民的市侩,小气,自私,深恶痛绝。这也引发了作者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吧。《边城》完成后作者曾发文提到,”小说所写的生活方式确实存在过,在我写小说之时却已不存在了。”《边城》其实是部怀旧作品,一种带有痛惜情绪的怀旧,怀念农村社会所保有的哪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了,代替而来的是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利唯实的人生价值观。
从表面上看,事物和社会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在变化之中也有着堕落的趋势。 从文的小说直至今日仍有许多的读者爱不释手。不也是和现存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迷惑和负重是相似吗。
可以说《边城》即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也是理想化的,是理想化的浪漫现实。
咱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依然还充满了灾难,战争和悲苦恐怖,当科学和生存竟争使人们在理性思想的重压下,变得越来越严肃和疲倦时,浪漫自然也就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美丽了。
小说中人物刻划方面,最难写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翠翠”。
翠翠难写,因为翠翠太小了。还不过十六。她是哪样的天真,单纯。小说是以与翠翠的爱情为主线。这种爱情是纯净,超越世俗和非物质性的。小说以这种爱情成长过程展开和结束。开头是朦朦胧胧的,爱是一串梦。
翠翠初见二老。就对二老有了难忘的印象,二老邀请她去了们家里等爷爷。翠翠却以为他们要带自己去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欺侮她,就轻轻地说:“你这个悖 时砍脑壳的!”,后来知道是二老,想起事先骂人的那句话,心里又羞又惊,到家见到祖父,“另一个事,属于自己不关心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两年后的端午节,祖父和翠翠去成里看龙船。听到二老在六百里个青滩过端午。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停住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在下青滩呢?”说明翠翠的心此时正在飞向谁边。
二老过渡,到翠翠家做客,二老想走,翠翠拉船。“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民着嘴儿,很自负的拉着那条横缆……..”“自负”二字用得极好。
翠翠听到两个女人说闲话,说到王团总要和顺顺家打亲家。还说到二老喜欢一个撑船的.................翠翠心想:赔嫁碾房稀奇事咧,这些闲话使翠翠不得不接触到实际问题。
当时她还是在梦里,傩送二老按船公所指的“马路”夜里去国翠翠唱歌。“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和什么呢?摘虎儿草!“这是极其优美的电影慢镜头处理。
事情的经过多曲折,后来天保大老托人说媒要翠翠不成驾船掉到茨滩给淹死了。大雨大雷的夜晚,老船夫死了。
在小说的结尾,爷爷的朋友杨马兵来和翠翠作伴“因为两个必谈祖父经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情,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祖父的冷淡,中寨中人用碾房作陪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些赌气不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都明白了。翠翠把事情弄明白后,又哭了一个夜晚。”
哭了一夜,说明翠翠长大成人了。迎面而来的,将又是什么?这恐怕才是从文留给读者的暇想吧。
暇想,其实就是美学的至高境界。近来读习唐诗时,总会停留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空灵意境中而暇想起《边城》之美。
沈从文可算是个写景的圣手,在《边城》中写景处皆十分的精彩,使人身临其境。景是人物所处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也是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这也是小说中常用的表现方法。《边城》的结构也异常完美。二十一节一气呵成,并且各节又自成一屹。象一首首圆润的散文诗,小说的语言用散淡的文字,表现松弛,在不经意中传神,几乎看不到用力的地方,他们的力量好像不知不觉被分解到了那些文字的碎片之中。在修辞上也很少用明喻,尽管明喻是修辞的主流手法,也是文学的魅力之在,优秀作家都是高手。而《边城》更多是用一种隐性的暗喻以白描的形式出现,这种文字在阅读上通过心灵起到的效果,也非以冲击力取胜,它更多的是给人智慧,让人舒适。沈从文的学生汪曾淇也是这样的写法。
沈从文的小说在文学史上也可谓是独树一帜。虽有争议但仍广泛受到赞誊。并引了探访湘西的热潮至今。在所评选出的二十世界华人文学大家的评选中,继鲁迅之后名列第二位,他也是位没能到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想必是现代人对文学的渴求也超越了张扬放笔横扫千军的时代了吧。多一点恬静,淡泊的思考,回归生命原始的天真,宽容祈愿的精神境界这和现代人有着更多的共鸣吧。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12-6 15:35
为啥没有版权呢?是分享吗?
这个《边城》没读过,据说是大部头名作。读此文知道大概情节,也算是长点见识。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2-6 15:55
他决不是以一支灵秀的笔来粉饰贫穷,罪恶,愚昧,他要让人在这美丽的图画之外,倾听到岩缝中生灵的叹息。————从文先生要是有知,将引为知音。
在中国早期现代文学史上,鲜有提起沈从文。1963年,海外学者夏志清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次为从文先生正名。80年代以后,大陆青年学者开始重写文学史,从文先生本人及作品开始大放异彩。到了现在,对他的研究几乎成为显学。然朝市之学,久而久之必成俗学。对沈从文的研究,真正能具有正法眼的只有:哈佛的王德威,复旦的张新颖及浙大的翟业军。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2-6 16:02
本帖最后由 文璘 于 2018-12-6 16:19 编辑
文中提到了对沈从文的批判,说文革最烈,亦对。事情肇始于1948年3月,当时郭沫洛在香港发表文章《斥反动文艺》。文中列出了桃色的沈从文,蓝色的朱光潜,黑色的萧乾三种类式的反动文艺,并称沈从文的小说是春宫图。流氓之笔,力扫千军,从此宣布沈从文文学生涯和即将步的红色政治生涯的结束。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把他看成一个独立的不依附的作家。其实他也想靠,但未得。比如他写的井冈山颂诗,以张家人物为原型的革命小说,都是他向当局输诚的副产品。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6 16:03
先问:逍遥老师这是否首发,如果是,可添加上版权。便于加精和计酬。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6 16:13
欢迎逍遥老师来到书话评论版。
非常幸运的是,我生于湘西长于湘西,因此,于沈从文的书写,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那种熟悉的亲近的感知。曾三去沈从文故居,于他曾经的书桌旁徘徊流连。
读边城比较早了,对“翠翠”却记忆犹新。初读时,对于小说的结尾,满是遗憾,但正是因为这种遗憾,才让我对翠翠和她的爱情,刻骨铭心。
回归写作,文学就是文学,因为纯粹而不朽。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2-6 16:14
关于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有传闻。据说,1988年的诺奖评选,沈从文在前几名,因为他在当年逝世,诺奖授予了埃及作家马哈福兹。我以为即使当年从文不死,也未必能获奖。他由于壮年辍笔,在作品的数量,质量,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和马哈福兹相提并论。所以,这种传说,只是国人因为对诺奖的焦虑。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8-12-6 19:08
读了这篇分析文章,倒是想起了自己读边城时的懵懂了。
湘行书简倒了读了几遍。
那个年代的作家,最喜欢他的散文了。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6 19:24
先说排版,几乎在每个一版块都有“一键排版”,你只需点开,复制文章放进去,点一下一键排盘,直接复制到中财即可。首段缩进两字也一并解决。
再说版权问题。当你点开“发表“,一定要再点“高级”,再把文章放进去。然后看上方有一个加粗的“版”字。点击一下,出现一个方框,你打进去版权二字,然后提交。版权格式产生。注意,一定要把光标放到文章尾部再打“”版权”二字。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6 19:25
昨天邀请他时,他说没发表过。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6 19:37
从语言讲到风格,从坚守讲到价值,看来任爷是真喜欢先生的。去年在朋友推崇下读过《边城》,只觉一种诗意、质朴,夹着一种时代的隔(主要是语言),远远而来。感觉不是特别的震憾,但那心理的简洁勾勒所呈现的深度,还是深深令人折服。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12
好的,已加了,问候朋友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23
个人原创,原来还要加版权。问候朋友。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26
是这样的,建国后受郭沫若打压影响,沈从文学弃笔而为服饰研究。问题侯朋友。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29
郭的人品不值一提,一个没风骨的文学人,尽管他在文化上造诣很高。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35
真是有缘啊,原来是位湘女,湘女多情,毕竟是湘灵鼓瑟之地。自古传承。湘西凤凰是个好地方,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水文学脉成就了从文。一方润土影响了世界。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41
呵呵,不知你这爷,是何意。肯定当不起。民国的语感觉肯定会和代人产生隔膜。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42
问候朋友,谢谢欣赏。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6 20:47
不是传说。神秘的东方文化,不带政治色
彩。纯文学。很诱人。海外华人圈力推的。他的小说更象是写给未来人的。想当年一个赛珍珠一部写中国的小说也能获奖。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6 21:14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8-12-7 08:40 编辑
这是我对比我年纪长的人的尊称。谁老谁少谁大谁小,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称兄呼弟,肉麻麻肉。福至心灵,想到一个称谓,男女通吃,老少皆喜。那就是“爷”。
你如果喜欢,可以转借于你,呼我“”梦爷“”。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2-6 21:22
建议朋友用宋体四号字,看起来会更舒服。
另外,版权置未尾。
字体太小,等楼主重新编辑后再读。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6 21:51
乖,这不是搞清楚发文程序了吗?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2-6 22:03
八个卦:贾平娃先生自称师从孙梨,但他早期的作品,是彻头彻尾的沈从文,还沿着沈的线路,坐船重走了一趟,且写了一本一样的书,但只能是模仿之作。到他写古堡和油月亮时,便悄悄的要把那些痕迹都抹掉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7 08:36
给老师稍微编辑了一下,不介意吧?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7 08:38
恩,我看逍遥老师已经编辑得很好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7 08:39
下一个周期,不如我们就沈从文?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7 08:40
嗯,我是很为我的家乡骄傲的。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12-7 11:05
感谢逍遥老师赐稿。能将入坛第一帖发到书话版,是书话版的荣幸。
如冷版提议,在此《边城》的引领带动下,书话版下周将以读沈从文为中心,展开学习讨论。:victory: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7 11:32
原来如此,长见识了。贾的语言文字很好,语感上现在超过了沈从文。民国作家的文字始终不如当代作家的爽约。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7 11:34
不介意,费心了。。。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7 11:36
问候朋友,你们不刚在读瓦尔登湖吗,不必这么快吧。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7 11:40
你这小妮子还是好好做女儿吧,爷可不是好当的,想想范爷吧。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7 11:47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12-7 11:49 编辑
老师有所不知,书话评论版是以14天为一个加精计酬的周期,所以,是以周期为倡读时间,一个月读两本书,了解两个作者,我觉得不算快。当然,不强求,大家愿意跟读就跟读,不愿意跟读,完全可以写自己的。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7 12:02
嗯……我可能跟不上。我在策划墨舞红尘的书话评论征文活动。到时大家也可以过去捧个场,评个委什么的。我不是做广告,互通有无,相互支持,不设门户之见,我觉得更能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7 12:04
没问题,梦梦,全力支持。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8-12-10 10:21
我读边城,也是近几年的事儿。不知为何,会远离一些书。近几年,才惊觉自己的偏颇,不好。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10 11:51
谈不上好不好。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我个人也很挑,难得有几本读得进去的。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10 15:00
鲜然提议史铁生,逍遥老师认为如何?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10 18:15
这位作家和梭罗的共同点都是一列思想的火车。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绝。梭罗更拉杂一些 。想说史铁生当然可以。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11 11:59
那静待逍遥的史铁生。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