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只是”作何解? [打印本页]
作者: 楚云婷 时间: 2018-12-21 12:38
标题: “只是”作何解?
本帖最后由 楚云婷 于 2018-12-21 12:40 编辑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乐游原》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久享盛名的佳作。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表示的意思是:人到晚年,昔日的良辰美景早已难觅,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一般把这首诗翻译成: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多时就要消灭了。这里把“只是”两字当成是“只不过”,表示转折的“但是”之意。
这样的看法和解释很普遍,据说:朱自清很喜欢近人吴兆江将唐人李商隐的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将这两句诗抄下来,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用以自策。有一个同学看后对它的意思不甚了解,问他这是否是感到自己老了。朱自清摇摇头微笑道:“这两句诗只是表示积极,乐观执著于现实的意思。”从中也可以看出,即使一些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周汝昌在《唐诗鉴赏辞典》中却认为: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其实周汝昌的解释颇有道理。“向晚意不适”,这表明了心情郁闷,那怎么办呢?对此作者采取的是积极的态度——“驱车登古原”,到野外走走散散心。诗人到乐游原,其实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要看一看黄昏时的太阳,以疏解自己的“意不适”。他所要寻找的应该就是黄昏这个特殊时间里的太阳,以期获得心情的舒畅,并不是跑来寻找无奈寻找苦恼的。 “近黄昏”是“夕阳无限好”的前提,如果不是在黄昏,也就没有作者眼中的无限好的夕阳了,作者没有理由对产生“夕阳无限好”的“近黄昏”表示无奈,表示惋惜,如果他那样做,到乐游原就没有意义了。
人们误解“只是近黄昏”的根本原因,是将诗中的“只是”,等同于现在的“只是”,以为这里的“只是”就是表示转折的“但是”,这是用现代的语义解释古代的诗句。- 其实,古代的“只”,还可以表示因果、条件关系。例如:“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的“只”,解释为“就是”,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该解释为: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应该解释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因为未到伤心处。这个“只”也是表示原因的。
而且按照绝句的规则,在第四行诗中不能出现转折,而只能出现一个综合。所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诗,合理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夕阳无限好,正是因为近黄昏。-这样的解释也很符合中国古代文人十分推崇的“散怀”传统,显示出一种心胸旷达的情怀。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8-12-21 13:47
对李商隐这首诗耳熟能详,在文友的帖子里才真正理解到位,谢谢赐稿。
作者: 文璘 时间: 2018-12-21 13:56
发别人所不能见,专业级的解读。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21 14:46
看了一下,作者似乎是初到论坛不久,如果是原创且首发于此,需要添加版权。否则不能加精和计酬。如果不知如何添加,可在此留言。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8-12-21 14:56
别有裁意,欣赏了!欢迎新朋友!
作者: 楚云婷 时间: 2018-12-21 15:42
问好一水斑斑!只是一点个人的浅见,谢谢!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8-12-21 17:18
古诗常有岐义之解。此两句诗周汝昌的见解符合原意。但是读者很容易产生岐义。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8-12-21 17:33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8-12-21 18:59 编辑
也认为周汝昌的解读最为体现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意图。
作者: 楚云婷 时间: 2018-12-21 18:46
确实,很多人都囿于习惯,不愿接受这里的解释。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