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此信收讫——致青衫老师的文字 [打印本页]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8-12-27 18:04
标题: 此信收讫——致青衫老师的文字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8-12-28 09:35 编辑

                                                                          ‘’ 此信,收讫。 ‘’

                                                                                        1

    整个秋天,每周末都赶回老城区。
    只能住一晚,来回火车加公交地铁近8小时。给母亲租的这处民居,是幢老桁架房,坡形屋顶上,两扇细长轩窗。前后庭园都不大,草坪清爽,高矮两树糖枫,一棵蓬大花楸,几色花丛,盆花很多个,我没数。离门阶三四米挨着青石甬道,有小巧的圆口水池。
    中午,母亲做饭,我端青菜水果到池边一样样冲洗。根芹、甘蓝、菊苣、杨蓟、榅桲果,各种颜色胡萝卜。母亲极爱干净,我要细细清理。池水冰凉,甩甩手,不回头也看得见她慢悠悠的样子。
    一寸寸洗水缓缓地流,不时要直腰或抬胳膊挪脚。无数这样身体动作往复里,母亲养大了我。

    每回都有想昙昙。想起你写的母亲那次远行。
    昙昙多年陪着母亲每件事;你那样看母亲,我要怎么说呢?很多时候我比别人更惊讶自己的视角。即便看得清你心里一块地方,也保留着某些犹如对三岁孩童目光的信力呢。

                                                                                        2

    青衫那篇字叫《母亲的行走》。
    之前之后读过他很多字。一年不在,想起曾长篇累牍跟帖,有抱歉难过。自己不懂人情世故,在人群有无冲撞也不知道。可那样阅读,是觉得有些看见和懂。
    有时,你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人一生,却可能用尽形容也说不清最简单的事。比方静气。

    第一篇读青衫的字,题目有趣:《尹伊之间》。
    落笔身边,琐细写实,并不殊异。特别的是些不起眼的闲笔,某个极小心思:小区一孤寡女人,一鳏夫门卫,写者暗愿他们彼此照应,两不艰难;思忖着各自条件,设想有无可能;门卫老尹忽然过世,人们议论死在了单位,他说不是的,在亲戚家。分辩着什么安慰着谁似的。
    轻轻淡淡,没一处着力,语色素净,似还有几分俏皮,而作者无喧的温怀,不显的叹息,已渗透漫漶。一点不轻飘,不会觉得是无干的故事;可也不让人心纷乱。如悲悯本身:看得见,懂得到,装得下,不张致。
    简单留言:“圆熟的字后,对人世的温情体恤,深厚自然。语言可离心,视角不会。”

    其实我没说最想说的:我看见了安静,遇见了一方静寂。

    寂静,我想我认得她。知道那是哪里,什么样子。那些深邃智慧里我偶然清晰地触摸了的东西。迷茫无计的少年期,儿时冷然丧失身后,始终前生般陪我左右,像母亲对我的感情,无需重认。读一个人的字,再次接领到某种静气。
    真实的、非书籍纸上的安静清凉,犹如所有清凉善遇。

                                                                                          3

    苏是索菲娅的变音简称,只卢卡这么叫。
    三岁的卢卡,学母亲薇拉昵称索菲,到他这变成了苏。

    6月,庭园和街区各种花树团开,蜜蜂多得让人恍惚是郊外。每幢老房子围墙全爬满藤萝,屋子只露上半截,古老墙体埋在蓊郁的绿里,一个个隐者似的。
    卢卡不胖,是薇拉超重。去苏的家,千米的路。抱着卢卡,薇拉吃不消,卢卡自己走,卢卡也喊累呀累呀。每天母子俩都走得离离拉拉的。
    苏就早起,上班前先去接卢卡;路上的花草石子都是两人互讲的童话角色。卢卡有个常讲的故事,内容时变,主角始终三个:狮子、绵羊和长颈鹿。
    讲绵羊狮子亲吻,长颈鹿就笑,卢卡捂嘴呜哇着,小脸光彩照人;狮子吃了绵羊,或绵羊咬狮子,长颈鹿马上去拥抱一个。一声叹息不像是卢卡的,等穿過他小身子的颤动传到苏,才确定确是来自抱着的男孩。苏看过卢卡此时眼神,明洁壮阔。
    每回他沉浸在自编的故事,就搂着苏的脖子,拍苏的头,一下一下。小手肉肉的。
    苏闭着眼,卢卡身上的奶味淡淡清甜柔暖,领受到一种长辈般、然而更无隔的被惜护感,苏就再次想及爱的母性意味:女子当时时看到什么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母亲;爱的父容呢,是念记所有女性都曾是小女孩。

    懂得,就是你也可能是我;爱有个母版:我不舍得你有疼痛我没看见。
    你那篇《母亲的行走》,我最看清的就是这个哦。

    卢卡,时常想他。母亲走后我很少回汉诺威。索菲娅是同事给起的。薇拉是母亲的地导。

    五月,德国各旅游线人潮汹汹。母亲半生矜持,走路缓说话慢,跟团游怕饭都吃不饱的。和哥哥商量请个固定地导帮做规划,间或陪游。申根国飞机票、联城票各票种都有名目繁多甚而重叠的优惠,地导知情,省的交通费与佣金大致持平。
    薇拉多次带母亲出游,中文水平飞涨,关系渐亲。私下告诉母亲,和卢卡父亲抵牾已减少。卢卡更是长高很多,等他长大,应该不记得我。

    我想他记得叫我苏的那个卢卡呀。
    跟帖时也认真给你说过:请你感谢那样看母亲的自己。还记得吧。

                                                                                            4

    其实对青衫的字,私下我有一种或可叫判别静心度的读法:
    一句一句的像对某段经诵,不思考不想象,只慢慢读,渐渐心不波起,一幅流动的细密画就次第浮出。水光潋滟,色块杂陈。如生活本身。却是安静的。连喧声都是静的。
    一派安寂里,紛然世象中,书写者在场却如隐形。只视角每篇都有无声同语:在呢,一直都看着呢。

    青衫的字,取贴身观照为姿,连同自己。文字绵实精细似微距,是心有静气。
    静气是内静人的质地,内静是扮不来的。
    内静观者,心里仿佛有个慢播键。外界外象、跃动心思,都在被观的一霎减速、消音,容写者细录;聚来的物事人情,并不为其指定主题,任它们说自己。
    不替存在说话。这使习惯找代言声、找意义的读者,易在他文章结尾迷茫。
    他的字,密而清,简而阔。需同样简静、有容不拒的心才好接通。

    不高蹈,有静气。静心静气也没多高深吧,只庞大自我退到恰好位置:一切内外人我都是镜子,也都是自己。每次看清一点,再看清一点。寄与世互鉴。
    私己读法,深信不会见责才说出。若以静气当尺,几篇他的字我有回读:《无法拾捡》、《青色背影》、《沉默经言》。尤其《母亲的行走》。

                                                                                         5

    德国有俩城市名,儿时就熟悉。
    汉诺威自然在格林童话。汉堡呢,一段相关史实给了我与死亡等深的迷惑。我想它是说了什么的,用同样纯简语言。奇迹的命名常比无视更潦草。为真的听懂,书中心里已然找了好久哦。
    汉堡离汉诺威不远,却没想去看那条街那座桥。
    街名:乌德勒支。
    主角克劳斯,汉萨同盟定性海盗。
    599年后的1999年,一群大学生遭汉堡警察逮捕。这是这城市的青年第100次行动:自制海盗名的街牌,换去原标识。
    英雄宵小,情天恨海,凡对立就不是我属意。总是在明晃晃的世事身侧,有见某种幽微无声的站出磅礴。非隐非显,无拒无邀。天空何曾有意等过一只鸟呢。

    1400年,汉堡全城聚在魔鬼桥,看克劳斯与百名手下受死。乌德勒支主刑。
    黄胡子海盗提议:
     “我要站着,第一个被砍头。我脑袋掉下后每前走一步,你就要释放我一个兄弟!”
    乌德勒支不屑,不信。同意。
    雪亮的钢刀,呼啸着由后脖颈削入,头颅应声而落,在桥面骨碌出数米。那具无头肉身前一刻似乎在沉吟,猛然抬脚,沉稳如常人,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整整12步后轰然倒地。

    也是盛夏。
    我们早晨就到了帕朵河边。桑妮姐在写生,上游不时传来冲浪者的欢闹。岸树水草丰茂,河声浩荡,深蓝的天。漫无所思地站着好久了,对岸一棵高越的黑杨闪动眉间,余外早已见如不见。
    忽然,整个身体和所有声响一起瞬间消失无影了。
    而寻常周遭,刚刚被天使抚摸过似的陡然极尽光鲜亮丽,巨大的安详笼罩了天地。寂静里,看得还是听到的呢?每个一去不返的清晨,全都在某种原始存在里,悲欣澄澈,雍容安谧。世界仿佛在赶路,在游历,而它知道自己去哪里。
    哦,原来都是真的。原来没有一个影子没有原型。
     “外公,您已走了十年,我才遇到您记着的那个孩子。”

    第一回不在我的记忆。
    四岁盛夏,那天许姥爷替外公带我。他酷爱垂钓,天早黑了我们还蹲守晋安河。有没有星星不记得,记得外公赶来我哭了:许姥爷说那些鱼等于都是我钓的。
    万籁俱寂,鱼有唱歌。

    字里书中或人群,哪个层级、来自谁喜颜悲泪后的静寂静气,每一回见到都如安慰哦。每一回心里都说了的:
      “嗯,听到了。此信收讫。”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12-27 18:49
沙发沙发:hug::hug: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12-27 18:50
在外吃饭呢,手机用得不利落,先坐沙发。:hug::hug: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8-12-27 21:36
喜欢你文中的故事,也喜欢你的喜欢。当初读青衫子的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伊伊之间那文。一生只写那样的一篇就够了。其他都是白写。
这篇文章,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8-12-27 21:38
刚才网络不好。接着说。你文的细节很打动人心。比第一小节,还有卢卡那节,钓鱼哪儿。语言也特别。总之,不闷。所以姐喜欢!赞一个!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8-12-27 22:09
恩和此篇,以细腻的文笔解析静衫老师的文字,喜欢着你的喜欢,也喜欢着恩和这温馨的文字,赞一个!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8-12-28 08:03
万籁俱寂,鱼有唱歌。

语言唯美,清新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8-12-28 09:32
先问好姐姐们和老师们。在胡忙呢,回头给大家回话。
一天安好。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8-12-28 11:33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8-12-30 06:46 编辑

  看到恩和说的话,思绪潮涌,忽然失语了,一时间不知道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份遥隔千里又近在咫尺的郑重和懂得。
  这是道别吗?以文字的方式。
  恰巧最近刚刚写的那篇字题目是:和你道别,如温柔面对。
  2017年1月26日,恩和在自己的空间里写下:没什么不是古老的。也从没有什么失去。默然相守和轻缓离开,一次次轮回。文字下面配有图片,是一幅画,明月朗照,林木静然。直觉是,那一棵棵树如人站立,枝杈张开似手臂。天幕澄蓝,由浅而深,像一个阔大背景。在说着什么呢,一如恩和上述写下。2017年5月22日,回复恩和,说不定我以此成文也未可知呢。像是许诺,又像是随意玩笑。恩和回复,等着。
  是呀,等着。像是埋下了一颗无形的种子。
  2018年12月19日,这颗种子发芽了,自己以此为题写下一篇字。一篇字由缘起到最后呈现,必然有着某种机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廓清。现在看到恩和说的话,面对这份郑重和懂得,自然想到那些零回复的帖子后面那些写者,想到他们的寂寞。若他们当初能够遇见恩和,遇见如恩和这样的读者,遇见这份郑重和懂得,该有多好。可是世间好多事没有假设,似乎早已注定,于缺失和遗憾是,于遇见和认领亦是。那个叫青衫的人知道,在论坛与恩和基于文字的遇见和认领是此生最值得庆幸的事,即使这是一种注定。

  “他们经常坐在无花果树下。他们聆听大海:涛声似曾相识,就像家里的树林一样呼啸。孩子和乳娘心里暗想,世界上的一切都共生共存”。
  “最终,除了留在我们心里的东西,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重要”。  ————
  到论坛有些时日了,写的杂七杂八的文字也有一些,此间遇见的写者与读者也有好多。这里面既有如涛声一般的似曾相识,也有基于真诚的同写同读,共生共存。最终,除了留在我们心里的东西,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重要。心是一块田,种养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唯心自知。
  于写字的经历,有最初得精华的虚荣,有希望上刊并且上了刊的期望和欣喜。及至最后,知道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留在心里的才是重要的。这个过程如走过的路,有其必然性,似乎每一步每一阶梯都不可或缺,然后才有了某一天的遇见和认领,才有了心里的留存,字为心匙是,字有神性亦是,等等。
  恩和也有自心的留存,不同的是,恩和心中的留存似乎从来不是为了自己收获什么,更多的是于世间遇见看到的疼痛施予援手。2017年11月1日,她在自己的空间里写下,原谅自己总是看得见世间的伤悲。理解么?似乎理解,又似乎不完全理解,因为于世间伤悲的看见也是一种命中注定的遇见和认领。更不要说,这种疼痛于人的体验在恩和有着深深不同。由此,在自己写了母亲的行走之后,于言者非知所言的懵懂之中,经由恩和的懂得而看到文字后面的东西,那些东西是清晰的,又是模糊的,清晰到纤毫毕现,又模糊到不知所言,此中意味只有听了恩和的解读之后才看清隐隐之中母亲的疼痛,以及自己对于这种疼痛的在意。瞬间的恍然之后,自有心和眼的湿热,为这份郑重和懂得,为了如涛声般的似曾相识、共生共存,以及于心的留存之珍视。

  整个秋天,每周末都赶回老城区。是因为母亲在。作为女儿,恩和用住一晚来尽孝,途中的8个小时时间,民居附近的所见,与母亲共同做饭的短短时间,细微动作,无不包含着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感恩与愧疚,不只是所有做儿女都有遇见的母亲养大了我,更有自己总是看得见世间的伤悲的如荷重负。自己一天天长大,母亲一天天变老,离别是早早晚晚的事,似乎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最终的离别写下注释,似乎所有的记下都只为了于心的留存,此间情状,可曾是一句和你道别,如温柔面对能够轻易释怀得了的么?林林总总,构成了恩和心的质地,如田如镜,如水如树,有了这些,于母亲的那次行走疼痛的看见与懂得自然清晰如刻。
  我的母亲识字不多,是一个普通农民,她的世界以村子为中心,最远的地方是出去要饭到过泰安。对于那些地方,她统称为南乡。因为以她当时的年纪,她自然不知道自己去到哪里。有时候想想,母亲和她们那一代人的经历真值得好好问问好好写写,可是在她们看来,这似乎也算不了什么,因为当时不只是自己经历了那些,好多人都经历了,而且幸运的是自己毕竟活下来了呀。我不知道母亲这一生于心的留存有什么是值得珍贵的,她也不太可能理解她的儿子会以文字的方式记述这些事,更不会想到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恩和这样的女子,会为了一个不曾谋面的人所遇到的苦难而疼痛流泪,可是我相信,相信母亲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心的质地,若知道有恩和这样的女子为自己疼痛祈福,一定会为此生的幸遇而感动不已。
  如此以来,何来抱歉,是这个叫青衫的亏欠恩和太多。那些原本普通的字,正是因为有了恩和的解读才去了浮尘,现出它本该有的样子。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呀,于字是,于人亦是。这里既包括青衫,也包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叫青衫的母亲。 

  世界可以无限宽阔,全在心量。在认识恩和之前,自己或许是安静的,自己的字或许也有安静的质地,可是于自己和字而言,这种安静更像是身在山中不自知,也从来没有想到于人于字而言,安静也可以成为一种品质,成就一种叫作静气的东西。
  2016年12月16日12:36,这个叫恩和的女子在自己的《尹伊之间》这篇字后面评论,提及了语言的远心和视角,提及了于此的敬重。短短三句话,却让人瞬间感受到隔了屏幕的那份郑重和懂得。恩和在论坛注册的时间是2016年12月13日12:45,中间隔了三天时间。这三天里,她在别的版块留过评,也在散文版块留过话。在这三天之前,因为某种缘起,她误打误撞地来到论坛,此中的偶然和必然真是一言难尽。对于来到论坛的遇见和认领,相信恩和自有所觉所述。于青衫而言,于恩和的遇见让自己见识了人,见识了人心的阔大。最初佩服的,也是大家所佩服的是恩和的才气。可是更让大家不解的是,恩和从不为所谓的才气而沾沾自喜,也不把自己吃书当作多了不得的事,那份淡然让人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探索和追寻。于此,恩和一直在路上。她并非自顾自地走,自顾自地探寻,而是将自己所行所遇所感所觉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论坛上,给出一份份郑重和懂得。比如现在恩和所做的,比如她以文字的方式致意于房子老师和兴文老师以及其他写者。
  于青衫而言,缘于恩和的这份郑重和懂得非静气和安静所能囊括,却对青衫的写字影响极大。由此,有了字如心画,有了画安静之说。任何一个写者都会遇到迷惘,会自我怀疑,找不到自己,寻不到出口,青衫也是。幸好有了这份安静,才不至于辕辙太远。
  恩和说,寂静,我想我认得她。只是这一句话,便足以令人费时良久而徘徊不前。细想想,有多少人会真正认识她,更不要说清晰的触摸。文字如镜,人如镜,是有道理的。此间机缘,无法强求。持一份敬重多少都不多,多晚都不晚。  

  恩和所遇如童话,关于苏,卢卡,薇拉,关于狮子,绵羊,长颈鹿,关于卢卡的叹息,明洁壮阔的眼神,关于爱的母性意味和父容。有了童话般的纯洁底版,于《母亲的行走》的看清与懂得便成了恩和版的卢卡,有了恩和版卢卡的叹息和疼痛。母亲是幸运的,母亲的行走也是幸运的,因为恩和版卢卡的看清与懂得。有了这份看清与懂得,世间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呢。
  嗯,记得,记得那样看母亲的自己。那个自己,或许会有青衫版卢卡的看见和叹息也未可知。
  也记着,一切内外人我都是镜子,都是自己。原来没有一个影子没有原型。

  嗯,听到了。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8-12-28 14:10
读恩和字,得慢慢地来,一字一句。你仿佛看见一个优雅的女子,安静从容,信步而来。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8-12-28 15:04
问好恩和。这篇文章,让青衫子做了“主角”,祝贺!恩和对春夜听雨朋友的文章读得这么用心,真诚感谢!
也建议补上版权。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12-28 15:49
欣赏学习朋友佳作,问好朋友~~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8-12-28 15:49
支持支持朋友,推荐欣赏学习~~~提读支持~~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8-12-28 15:59
昨日已读,在一间餐馆里。
我们坐在餐馆隔间的正中位置,左侧餐桌上,是一家三口,小小女孩挑食不已,母亲一直轻轻哄劝:老师说了,你只要多吃一点点,就能长高。右侧是两男孩,两人低低细语,间或相对一笑,不闻语声,只见笑容清朗。对面,一桌是老夫妻,两人不发一语,沉默地夹菜,举止间可见默契。另一桌,是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子说话间见温婉,男子面容不动,自顾吃菜。两个孩子偶有交谈,却是说功课。
菜还没有上来,桌上计时沙漏流着细细的沙粒。我有些无聊。
这家馆子,名外婆味道。它存在了许多年,从我还是个少年就见它大大的招牌:外婆喊你回家吃饭。那时讶异:谁是我外婆,我外婆又在哪里,我母亲都没有见过我外婆几年,谁敢自称她是外婆。第一次走进去,我母亲已当外婆多年。后来,偶尔会去,它有许多分店,时常可看到一慈祥老人微笑的图。
第一道菜上来时,竟是凉米线。南北两地的人桌间闲聊时,会说起此事。北方人说他们会凉菜、热菜、汤、主食按此顺序上菜,南方人说一样一样,只是有的地方先上汤。两方人争论,不过是当时桌上,先上一碗米饭。于是无人认领,这是南方又或北方习俗。这时不由得想,凉米线,是主食吧?可是我们这里习俗,若开席,必是它先上桌,晚于凉菜小碟,早于热菜、汤类和主食。
这时想起恩和,恩和来云南吃过凉米线吧?想来是没有,它太凉,恩和恐怕不喜。可是它的摆盘真好看,像朵花。
然后就见了恩和文字。
菜终究一盘一盘来了。是莹漾所点。但凡炒菜,我总是可有可无,什么都好,也什么都不好。一面划拉凉米线,一面看恩和说什么。看至“无数这样身体动作往复里,母亲养大了我。”突然间就明白,为什么成为母亲后的我能够接受这家餐馆的名字和广告词了。它真的不是存心要占任何人的便宜,也不是显摆外婆是怎样温暖的存在,它只是以为,外婆,是母亲的母亲,就是双份的母爱吧。
我忘了第一次读青衫的文字,是哪一篇。大约那篇文字,不是我所喜欢的,所以不记得。喜欢青衫的文字,是很后来的事了,真正让我折服的,是《难以捡拾》。我喜欢那种过眼即如刀刻的记忆,喜欢万籁皆寂,只有过眼处色彩生辉的描述。
有时候,喜欢某一篇文字,却无法说清原由,我会试着点数出一、二、三,看似清明,其实是混沌的。谢谢恩和如此厘清,一面读,一面就想到了自己读青衫文字时的感受,原来是这样呀,原来是这样。
很喜欢恩和的那些记述,如此淡淡写来,读来却是不尽的静好,好像时光由此从容,一切仍可慢慢来过。或许某一天,能够看到那逝去的每一个清晨吧,其实就算我不能够,可我珍惜过每一个清晨呀。
一餐饭毕,恩和文字也读完。对面老夫妻已离去,一男一女两孩子那桌正在埋单,右侧餐桌的母亲这时才开始吃饭,父亲抬了碗,追喂小小女孩,左侧两男子在喝汤,不再说话,仍会相对笑一笑。莹漾轻轻问:吃不完的菜怎么办?我低声答:打包。
出得门来,天已黑尽,有孩子在灯光下玩滑板,也有人在架下投篮,一人带了狗在散步,那狗很小,还有一条腿是瘸的。不过狗主人不着急,一路慢慢走,不时停下来,等一等好奇得东张西望的狗。
自从认识了恩和,就想温和一点,对路遇的每一个人。自从看了恩和对周遭的描述,就想细致一点,对身边的这个世界。我能做到的吧?也许能,也许不能。可是有了向往。为此,谢谢恩和,不仅仅是对文字的阐述,还包括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借恩和一句话,写给恩和:以字代谢,以谢当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8-12-28 16:18
读过青衫子很多文字。文章抱着平视与细微体察之意,对所述对象给予了深切的关注,而这关注里,自然有着一个人尘世温暖与深刻认知,共同构成的精细之感。我们说,文章的细节就是天堂,是一个人走向事物内里和远端的,锐利武器。我们也知道,细微的也是广大的,就像写作都是通过微小之切口进入宏大的一样。其实,我们对事物首先有了还原的生态之感,然后进入它们(他们)的纹理,就会发现别有洞天的存在。它们包含了世界万事万物的相通与勾连,而中间,自然也包含了许多终极的哲学。但写作不管怎样,最终体现的都是人的精神意志,以及人对世界的理想祈愿。
恩和的文字互动,以及对待文字的态度,是我们的榜样。
籍此,让大家汲取温暖,智慧,以及精神动力。
祝好!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12-29 15:29
这一星期是“无聊着忙”。出门去照顾病号,因视力太差,手机又不敢多拿,所以遗留下不少文章没读。
有天晚上失眠,用手机读了恩和此篇,却没回复。
被一种叫着懂得的感动包围着,也由此没了想表达一种心情的语言。能在文字里照见彼此,这是多幸运的事!所以唯有感激这种遇见!:hug: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8-12-29 15:34
真是好难得,丫头用文章的形式跟各位见面唠嗑。这种从生活常态里走来的丫头,更有亲近感,这样的字也感觉挺温馨,也好喜欢!
丫头知道,草姐欠缺的就是一种思情达意的表达。所以不多说了。这里唯有懂得可贵!
抱抱!也顺祝丫头;新年快乐!:hug: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8-12-30 11:20
文章评论,是向原创者致意,也是文章风格的剖析,思想深度的检验,一千个读者都在呼唤一个好的作者。祝贺评者与被评者,有如此的遇见和缘份。祝元旦快乐!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8-12-30 12:14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8-12-30 12:29 编辑
夜莺 发表于 2018-12-27 21:36
喜欢你文中的故事,也喜欢你的喜欢。当初读青衫子的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伊伊之间那文。一生只写那样的一篇 ...

莺姐姐,一直都觉得抱歉和遗憾,没时间和空间,和你像和昙昙青衫草姐姐那样闲聊聊。
今天先不管别人了,只和姐姐说说话。用闲说话,当爱姐姐,好不好呢?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8-12-30 12:25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8-12-30 12:27 编辑
夜莺 发表于 2018-12-27 21:38
刚才网络不好。接着说。你文的细节很打动人心。比第一小节,还有卢卡那节,钓鱼哪儿。语言也特别。总之,不 ...

莺姐,恩和不会书写,就是换个方式说话。姐姐懂的。
七岁才回到妈妈身边,16岁离开在外上学,工作了就更离得远。从没有像昙昙和青衫那样子,事必躬亲地在母亲身边。
今年她跟着我,也是怕我吃不好饭才同意的,总掰着指头怕自己花超了预算,一周就等我回家那天给我做好吃的。五个月一起住,每分钟都幸福也都难过。妈妈长我36年,我要怎样弥补之前错过的时光呢?姐姐,我总会忽然难过和害怕。写下和妈妈的事给朋友,也是难过的。

还有个对所有写者们抱歉的,就是我读书读字,第一总不是看重书写,而是看书写者的用心。青衫对母亲不喧的温慈疼惜,我很少在男性作家身上看到,感动。然后我看清,一颗温怀,必是心有大静空间,才能容人容爱。
这就是我读的原因。以读当敬的。一个慈怀,当得所有女性的父兄。

卢卡马上就四岁了。他是混血,父亲是天津大众一汽的中层,在大众总部工作。母亲薇拉也是混血,小时候住过上海。卢卡和薇拉都会一些中文口语。
莺姐姐,三岁孩子的心呀,时时都让人羞愧。卢卡那么敏感勇敢,每次他一叹息,我都有泪湿。就想起龙应台的文:世界和人们呀,请别伤害一个孩子,多给他们童真纯净一些时间。

四岁听见鱼唱歌,是长辈记得的,我自己不记得。曾经很长时间,我都为此悲伤。我知道的呀,知道每个人都曾路过天堂。

其实钓鱼高手,都是心静得能听见鱼消息的人。
可是成年人的表述呢,是成年世界能接受的样子罢了。实际上就和听见鱼唱歌是一回事哦。

还有克劳斯和乌得勒支,都是真人真事。在欧洲中世纪历史书里,讲汉萨同盟就绕不过去。
这个故事最让我震惊的,是世人对真实世界的不追寻。
“奇迹”,哦,一个多高调又多轻蔑的一个视角哦。
克劳斯的奇迹,背后是什么呢?生命是什么呢?它是怎样一种深度上的存在呢?世界的边沿在哪里?
这就是恩和读书所向。随手给青衫写这些,好担心别人当玄来听的。其实哪有比生命自身,更玄奥难测的呢?

谢谢莺姐的懂和喜欢。

莺姐,我喜欢读书读字。喜欢的原因和方向可能和姐姐有点不同。所以呢,一直都有担心妹妹说的什么影响了姐姐。因为我知道你是多么尊重着书写,尊重着字呀。
嗯,今天敢说出这个,是相信莺姐懂我,不会怪我。那是夜莺之慧哦。
因为真干净,必灵慧。

姐姐,你给恩和与母亲的祝福,收下。我知道你从不客套的。
嗯,在争取留在国内。之前说过的不重复,恩和信夜莺。新年快乐。:hug: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8-12-31 13:25
电脑手机多天闹脾气,进不来论坛的时间比进来的多。今天上午运气很好,终于可以读恩和的字了,虽然我读不大真切。我母亲也大我36岁,我上面有三兄三姐。我四十六岁时妈妈离开,活了八十二岁。我懂得恩和的担心,但也不要过早地担忧,母亲还会陪伴你许多时日的。我晚恩和来论坛十余天,第一篇读青衫的文字也是《尹与伊》,也被煞到了,感觉写得很奇妙。但我读文章都浮皮潦草的,很少深思,没有恩和的灵性,还是书吃得少的缘故。感觉恩和,青衫与昙花上面的回复风格很一致,是彼此的镜像和认领,所以互相读字都能读懂。很羡慕你们。很高兴最近常常见到恩和。在此预祝恩和母女新年快乐,安康幸福: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2 14:45
姐姐们老师们,在忙着,对不起。回头再回话。
新年快乐。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2 15:18
刘彦林 发表于 2018-12-28 15:04
问好恩和。这篇文章,让青衫子做了“主角”,祝贺!恩和对春夜听雨朋友的文章读得这么用心,真诚感谢!
也 ...

对不起彦林老师,才回复您。只是和几个老师说出所读,也不能及时回复,一样不加版权了。
谢谢您。新年快乐。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9-1-3 18:55
恩和 发表于 2018-12-30 12:25
莺姐,恩和不会书写,就是换个方式说话。姐姐懂的。
七岁才回到妈妈身边,16岁离开在外上学,工作了就更 ...

一直想回复,这网络扯拐。也好,让我心有所牵。看了几遍留言,本冰冻的手也感觉不到冷了。暖意袭来,是恩和给的。过去,已是历史,明天又是新的历史,所以我们朝前看。我给自己说,2019一定要开心,忘记不愉快的过往,不如意时,我就想这个故事:皮革马利翁,古希腊雕刻家,期待缪斯女神让自己雕刻的美女作品复活过来与自己结婚,结果果真实现了。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3 19:23
夜莺 发表于 2019-1-3 18:55
一直想回复,这网络扯拐。也好,让我心有所牵。看了几遍留言,本冰冻的手也感觉不到冷了。暖意袭来,是恩 ...

这是莺姐的真懂得。于恩和是幸运,于姐姐自己是大得。夜莺简洁,恩和不和莺姐客套。还是那一句:恩和信夜莺!
要离开了。恩和在不在,都信都在听着。
新的一年,姐姐快乐。: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3 19:28
云馨 发表于 2018-12-27 22:09
恩和此篇,以细腻的文笔解析静衫老师的文字,喜欢着你的喜欢,也喜欢着恩和这温馨的文字,赞一个!:victory ...

谢谢云馨姐姐。祝姐姐新的一年,安顺快乐,美丽永远。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3 19:28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8-12-28 08:03
万籁俱寂,鱼有唱歌。

语言唯美,清新

问好。谢谢您。新年快乐。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1-4 06:05
恩和,又见到了,真好,有一种贞和的安静!
这段时间没来论坛,好多文字都落下了,包括最近恩和难得的评论帖子,今晨做饭,偶然打开,看到这文字,粗读,心里豁然,待有时间细读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1-4 06:06
问好,小仙女,怀念那时你那么多美好的跟帖文字!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4 21:44
青衫子 发表于 2018-12-28 11:33
  看到恩和说的话,思绪潮涌,忽然失语了,一时间不知道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份遥隔千里又近在咫尺的郑重和懂 ...

呵呵呵呵,先说:此信收讫。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5:39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8-12-28 14:10
读恩和字,得慢慢地来,一字一句。你仿佛看见一个优雅的女子,安静从容,信步而来。

不行,怕是不先回复梦儿,要没时间了。:P
哎,梦儿就是梦儿呀,就像你看见恩和了似的。告诉你吧,我什么都慢,就是慢呀。你还用从容、信步。哈哈。
嗯,可能吧。谢谢梦儿。新的一年,继续快乐如昔、聪慧如旧。继续惊艳,须眉不让!
这是恩和看见的梦儿。: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6:02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1-5 20:20 编辑
青衫子 发表于 2018-12-28 11:33
  看到恩和说的话,思绪潮涌,忽然失语了,一时间不知道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份遥隔千里又近在咫尺的郑重和懂 ...

     说什么呢?说什么呢?O(∩_∩)O哈哈~
     还是以前一样,恩和闲说话,好吧勒?
     说下:每一次您回故乡,都请一定代恩和问候母亲。祝福高堂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嗯,先说最后那个故事。
     那是个史实哦。也只讲了能讲的。历来真正的奇迹呢,是人最好奇却是最害怕的。对超越的事物,彻底排斥比思考和相信都更轻省和安全呗。可我第一次听时,还是无知无畏年纪,就被缠住了。为此连卫礼贤和荣格都被我读了个遍呢。
     历史记载:那个海盗身高近两米,无头肉身走了12步,长度近9米,用时近5分钟。

     人是多深的奥秘呢?生命是怎样一种存在呢?那一刻,克劳斯的意识在哪里?
     那一刻,天地会一霎屏息吧,神是在场的吧。神是什么呢?无我才抵达叫爱的地方。无我,不是神还能叫什么呢?
     那一刻,在那座桥那里,喧嚣应该如旋涡中心,极静。彻底的寂静。
     大动才彻静,没有中间没有对立。冲突的,一直都只是人的心呀。心外,一切都是和合着的。山崩地裂,是大地在找平静;落雨,是云朵在找太阳。而后呢,世界安谧如梦。
     生命和世界,是不是本就是一场梦呢?
     不好断言的。可是,唯同样的静寂才能听懂安静的语言,是确定无疑的吧。

     然后说听见鱼唱歌。那个长辈常讲的故事和我无干的似的。因为不记得。
     直到17岁那个夏天。背景单调的河边,站了一上午了,意念一定是变得单一到了一个极点。忽然大脑被叫停,身体消失了,但什么都看得见。这时的听也是看见,看见就是听见:世界的动,它的游历,它在赶路,它的广大和幽微是一个,它是自在自存,它什么也没有失去和得到。
     世界是一个个的人。一个人也是世界本身。
     这就是那天的认知呀。

     一个人遇到一两回寂静不难的。留在那里,或许几生几世也不能够的。
     可是呢,谁只要偶然见到了一次边界,她就会锥心感受到,自己一直在被自己怎样禁锢着。千万里的走,不过是要走出不安静心呀。

     恩和,你在说什么呀?O(∩_∩)O哈哈~
     嗯,感谢您给我看见的安静,和它应有的安详开阔。“此信,收讫。”
     祝您新的一年,宁安如昔,快乐如意。:handshake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7:04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8-12-28 15:59
昨日已读,在一间餐馆里。
我们坐在餐馆隔间的正中位置,左侧餐桌上,是一家三口,小小女孩挑食不已,母亲 ...

嗯,此信收讫。: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7:23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1-5 17:27 编辑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8-12-28 15:59
昨日已读,在一间餐馆里。
我们坐在餐馆隔间的正中位置,左侧餐桌上,是一家三口,小小女孩挑食不已,母亲 ...

昙昙:
     你走山回来了没?一会儿和哥哥去吃饭,趁有空闲赶紧和你说会儿话。
      这些天第一回家里就两人。

     母亲跟我住了五个月,换了三次租住地。汉诺威最可心,雇薇拉时还在沃尔夫斯堡,房东雅尼克介绍的。就是给你说过莱布尼茨大学的雅尼克。
     薇拉母子有帮我的。你知道我很少吃炒菜炖菜。薇拉胖胖的,喜欢美食,卢卡也愿意吃中国菜。一吃饭就是四个人一起,这样呢,我就是不动筷子,母亲也顾不上。
     亲爱的,之前一直牛奶面包咖啡沙拉,也不觉得会缺营养。从小如此,母亲也不曾唠叨。你屡说应该改变饮食习惯呢,我也就听听了事。
     每次你带母亲出去吃东西,或和莹漾一起,我都有难过,却都为不在母亲身边。
     秋天留在法兰克福时候多,每周回去,母亲做很多菜,菜式中的西的都有。本来我们俩什么都慢,一顿饭下来一个小时,不知不觉还是吃多了西餐,晚上就肠胃不适。怕母亲知道,第二天赶紧走,回单位再去打针吃药。
    一直以为母亲不知道。

     九月中,母亲从南德旅游回来,我留她在法兰克福住了四天。
     你知道欧洲是休周末的。商场餐馆,到了周末基本都不开业。中国餐馆好些,却不多,尤其正宗点的,一般要提前预定。
     那个周日,定的是“珊珊中华料理”,午餐和晚餐。

      之前在宾馆,母亲鼓捣她的手袋半天,我没在意。
     那天的天空,是那种钴蓝色呢,太浓稠了,像泼上去的。平时总觉得行道树的绿意太重,此时显出轻盈来。椴树的叶子飘飘摆摆的,很像我家附近小公园的树林,也很多高大的椴树。想想常年不在家,很少和母亲这样闲走呢。
      到餐馆,进了包厢,我去洗手间,回来看母亲不在。
      以为她找我走错地方了,或者上门口了?都没有。再看包厢,还是没回来。印象里餐馆就底下这层,楼上是住家呀,她能去哪呢?问服务台,那个台湾女孩指了楼上。
      母亲半生矜持,闯进陌生地方,一定不好意思的。我跑上楼,才看见原来这里还有一个老板办公室。
      门半开着,房间不大。一个像大厨模样的男的,中国人,四十多岁,坐在转椅上,非常热络地在和母亲说话。母亲侧着身子坐沙发一个小边儿。朱红班台上,两罐武夷岩茶,两袋云雾。
   
      她都不求人的,也不是抛头露面的性格。才想起头天晚上她有详细问餐馆的情况,来时我说打车,她坚持步行,到了地方,她还自言自语说离得不远啊。难过的不行,躲洗手间打电话。哥哥说送礼就送礼呗,哭什么。以后你好好吃饭。
      亲爱的,那天我很想你。想你给我闲聊的那些。想要不是我看见了你和母亲的、青衫和母亲,我都没明白到太自立有时就像疏远,有时依赖母亲也是孝顺呢。

      哈,我还是吃饭不积极的。在改。
      莹漾今年要出国留学了。亲爱的,莹漾比我好,起码饮食上不用你操心。不知道那里中餐馆多不多,不然要自己动手的。莹漾不会怕,想她多听话呀,自己也会做吃的。唉,再哭一场,O(∩_∩)O哈哈~
    嗯,今晚好好吃饭。: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7:28
找到图片了。亲爱的,就是这个餐馆。





作者: 野芒    时间: 2019-1-5 17:33
不能让不说这是我见过的,当然也是因为我见得本来就不多,自己感觉最好的一篇写感悟的文字。他好在哪里,我个人感觉好在一个深入,这种深入不只是深入了文字,而且从文字深入了作者内心,当然也融入了自己,或者说更切合自己内心。但他确实很能打动人,引起共鸣。作者的文笔也来之于他的见识和理解深度,对别人作品的理解,肯定要建立在自己认识的高度的和深度上,不然你写不出对方的深度和高度来/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9:54
童心是 发表于 2018-12-28 15:49
支持支持朋友,推荐欣赏学习~~~提读支持~~

谢谢您。问好。祝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9:56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2-29 15:29
这一星期是“无聊着忙”。出门去照顾病号,因视力太差,手机又不敢多拿,所以遗留下不少文章没读。
有天晚 ...

姐姐呀,丫头这么多天才回复,哎,真是忙昏头了。姐姐知道。
懂得重要,信任更重要吧?反正我信任姐姐。;P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19:59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2-29 15:34
真是好难得,丫头用文章的形式跟各位见面唠嗑。这种从生活常态里走来的丫头,更有亲近感,这样的字也感觉挺 ...

姐姐,我就是说说话呗。您记得丫头去年就是这么说话的嘛。只是得益于几个老师很多,丫头必须正式一点,才组合成这样子的。我哪里会写作呢?那个“作”哦,我好怕它的。姐姐懂的嘛。
再说一次:姐姐要快乐读写。恩和来不来这里,姐姐都是恩和老大。唯一的老大。O(∩_∩)O哈哈~
: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20:02
川媚 发表于 2018-12-30 11:20
文章评论,是向原创者致意,也是文章风格的剖析,思想深度的检验,一千个读者都在呼唤一个好的作者。祝贺评 ...

川版是大家,早知道的。谢谢您,有时间再来学习。
新的一年,祝您开心顺遂。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20:07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2-31 13:25
电脑手机多天闹脾气,进不来论坛的时间比进来的多。今天上午运气很好,终于可以读恩和的字了,虽然我读不大 ...

阳光姐姐,您是手机闹脾气,恩和是忙得团团转。哈哈。
嗯,姐姐的话,恩和好好听了。不要过早担心。我知道是姐姐心疼恩和。文字呢,各有各的读法,读了就好。姐姐读到的,别人还不一定读到呢。就像您嘱咐我的,就是贴心温暖的。
新的一年,恩和祝姐姐一切安顺,快乐幸福。
恩和的问候常在。: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20:10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1-4 06:05
恩和,又见到了,真好,有一种贞和的安静!
这段时间没来论坛,好多文字都落下了,包括最近恩和难得的评论 ...

嗯,见到姐姐,恩和也高兴呢。
我无意写字的,就是青衫和两位老师的字,我有些看到嘛。像去年那样子跟帖呢,觉得不郑重似的,所以勉强组合成篇,还是恩和习惯的说话而已。
谢谢红姐。: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20:12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1-4 06:06
问好,小仙女,怀念那时你那么多美好的跟帖文字!

哎呀,O(∩_∩)O哈哈~
嗯,这么一说,才恍然时光已久远哦。恩和不懂人情世故,其实有担心的。姐姐喜欢,就最好了。
有时间会来学习。红姐吉祥。:hug: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20:19
野芒 发表于 2019-1-5 17:33
不能让不说这是我见过的,当然也是因为我见得本来就不多,自己感觉最好的一篇写感悟的文字。他好在哪里,我 ...

先郑重致问候。野芒老师好!
因为之前都不认识嘛。谢谢您来读。这篇不是评论了,只是和我尊敬的一个人一个书写者,闲说说话而已。
您可能不晓得,恩和不懂论坛,只是喜欢读书,跟帖极其不正规,从来这里就一直像这篇随手字一样,跟帖说话的。
青衫老师的字,我喜欢它的静气。相信静生慧嘛,所以跟读很多,有些看见,集中写出来而已。
谢谢您首肯。恩和惭愧了。
嗯,祝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1-5 20:21
房子 发表于 2018-12-28 16:18
读过青衫子很多文字。文章抱着平视与细微体察之意,对所述对象给予了深切的关注,而这关注里,自然有着一个 ...

呀,房子老师,容我容我。O(∩_∩)O哈哈~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9-1-5 21:44
恩和 发表于 2019-1-5 17:23
昙昙:     你走山回来了没?一会儿和哥哥去吃饭,趁有空闲赶紧和你说会儿话。      这些天第一回家里就 ...

恩和:
    下午四点就到家了,透透睡了一觉后起来做饭。刚吃完。
今天是走西山,只是在不到龙门的时候,绕到猫猫箐。这条线是昆明人徒步最常规的一条线,特别是地铁开通后,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足奇。几乎每个昆明人的走山之旅,都是从西山起步。我最早一次走这段路,是读初一的时候,大哥刚从北林毕业回来,拿了捕蝴蝶的网,带着我从高峣一路走过去,一路走一路玩,不觉累。第一次参加徒步,走的也是这条线路,那一次,我回家时下公交车,腿都沉得提不起来,隔天浑身酸痛。走了小半年后,再安排高峣到猫猫箐的线路,便有轻视,认为太便宜(指难度太低)。可是,我们被带领着,走了另外一条路。一样的起点,一样的终点,一样的山,路途和难度均不一样。走山吧,距离的远近不是问题,海拔的攀升才能体现难度。在山林中,有一些坡被徒友们称为绝望坡、小绝望坡,那些通常是连续七公里、五公里的坡,同样的海拔高度,距离越短,相应的,坡便越陡,难度便也增大。从那次后,走遍了昆明市北边、西边的山的我,不敢再轻视西山,虽然它仅升海拔450米,但在路上走,上上下下的,便不仅仅是这个海拔了。它是最基础的,同时也可以是最艰难的,比如李风,他就走常规线路,然而走猫猫箐的速度是两个半小时三趟:上去、下来、再上去,难度一样非常大。
今天其实是他们恢复体力的线路。元旦,昆明有两条经典线路,一是金铜盆,据说元旦这天去走金铜盆,这一年就能够赚个盆满钵满。我没有去过,不是我不信这些,也不是不想赚钱,真是机缘的问题。在我走山的那一年,还没有到元旦,便伤了腿。所以他们连续走了三年,我都没有去过。另一条经典线路,是环绕滇池走一圈,全是平路,从12月31日清晨开走,到1月1日早晨4、5点走完,102公里,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这条线路,通常要有可靠的后勤保障,让他们可以随时加入,随时撤退,所以有人清晨去,有人晚上去,有人走了70公里,有人走了50公里,最少的,也走了30公里。当然,有人会走完全程。这种自虐线路,我是不参加的,无论有没有这个体力去走。用我们的话说,这些人强驴都不是了,而是疯驴。
今天还是没有走常规线路,走了另一条小路,过去我没有走过。返程时,又走了另外一条小路,这次,大家都没有走过。这群人吧,走山四、五年,西山走过许多次,竟然还有他们没有走过的路,有些不可思议。一时间便想,不来走一走,怎么可能知道一座山有多大。这样一座昆明人最熟悉的山里,究竟藏着多少的路,可能完全无法点数清楚。
这次来了好几个四年前一起走山的徒友。大家一见面都笑:就是约也没有这样齐的。感觉真好,这么几年过去了,大家都还走在山林里。

大抵父母之心,都想孩子多吃一点,吃好一点。我结婚时,我妈特别担心,说我锅铲都拿不顺,吃饭怎么办。有了孩子后,下厨也能做一桌菜,那时还喜欢邀约朋友来家吃饭,大约是自己对能做这许多菜也惊讶,想与朋友们共享吧。
莹漾两岁时,不喜欢吃饭,一日三餐不吃,零食不吃。那时住在父母家,家门外,是个大大的院子。我妈会带了她,在院子里吃饭,她藏起来,找到她后,喂一勺饭,如此哄她吃小半碗。五岁时,我提起那时的事,她接过去说道:阿婆喂我吃饭,躲个猫猫吃一口,阿婆一直追到大门口,门口门口。
后来,莹漾长大,母亲老了,便会想着让母亲多吃一点。所以恩和会看到,我照片里家人出现时,多是在一起吃呀吃的。好像除了吃,没有其它的事,更容易表现对一个人的好吧。
做饭有意思的地方,是一家人会有一家人的习惯,无论菜的搭配,还是配料的选择。去年有段时间因办公地点附近没有好吃的快餐店,同事们在办公室做饭吃,虽然简陋,菜式也简单,却能看出每一家人的不同——毕竟,一个人站出来,就代表了她的那一家人。
比如有人煮白菜,会洒一点胡椒面,汤真的香许多。又有人,在炒配面条的肉酱时,会细细剁一个蕃茄同炒,肉酱真的不那么油腻,口感也丰富一些。一同事嫁了山东人,竟然学会了手擀面,晚上擀出来,隔天带过来煮给我们吃。另一同事孩子小,为了哄孩子多吃饭,时时包小馄饨,看起来可爱,又可以多吃肉。小馄饨真的非常小,包这个十分费时费力,可她也不觉,说简单简单。她一人坐那里,一会就包满一桌子。
饮食,真的能够看出许多事情来。那段日子,其实很欢喜。
曾看过一篇散文,作者、标题都忘了,有个细节一直记得。作者从农村来,在城市里娶了妻。母亲悄悄问他:妻子对他好不好,给不给肉吃。他当时便觉得母亲真是操太多心了,连儿子能不能吃上几口肉都担心着。我一直记着这个细节,就是想,母亲对孩子最大的担忧,先是吃饱吃好,接下来才是其它吧。
人真是最朴素的。为了老公学擀面的同事,为了孩子包馄饨的同事,文章中担心儿子能不能吃上肉的那位母亲,还有恩和的母亲,虽然只是为自己所爱的人的一餐饭而费心和担忧,却也是细微处的磅礴吧。
还有依赖。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这个的。但是莹漾要出去读书后,有时便会说:要不你和我一起去。我心里其实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我辞职,然后你养我?
莹漾吧,我有时候非常后悔没有放她到省外去读书,虽然当时是她要求留在省内的。读大学时,她一有时间就往家跑。有天我说她:别人家的孩子,生方设法远离父母,就你,天天往家跑,这样不好。那时正是考生填志愿的时候,不少孩子为了往外跑而与父母吵闹,我有朋友还为此赶去调解别人家的矛盾。莹漾却说:所以你更要对我好呀。若说我听了这话不欢喜也太假了。
所以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另一回事。

与恩和闲说话,不用回,恩和有那么多事要忙,正事要紧,并且,好好休息,这是正事也是大事。明天旅途劳累,今晚一定休息好,不要累到。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1-30 19:00
再赏学习朋友佳作,晚上好~~~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9-2-1 15:42
青衫子 发表于 2018-12-28 11:33
  看到恩和说的话,思绪潮涌,忽然失语了,一时间不知道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份遥隔千里又近在咫尺的郑重和懂 ...

路过,借道,顺问恩和!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9-2-1 15:48
以异域风情类比或关联一个人的文字,这已是很有创意的作为了,除了感动和惊叹,无复有他!
论坛里,青衫子的文字独有情志,我独喜欢,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恩和大费周章,让一个人的文字敞亮起来,如此功德,足可敦促更多写作者自立起来。
纷繁世界,有时候其实很冷清,但能得到一声温暖的关照,清凉世界亦可温暖起来!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3-10 09:00
再赏学习佳作,早晨好朋友~!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9-3-12 10:34
读到一种温暖的情谊,很别致而美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9-3-14 09:19
在散文版,青衫子是一面必须关注的异帜!
作者: 灯芯草    时间: 2019-3-14 17:22
嗯,看到了,还有兴文老师的,房子老师的,虽然我说不出什么。真好,为你们的一直都在。抱抱恩和,好好的啊!
作者: 单培文    时间: 2019-3-15 14:36
细节打动人心,深深地震撼心灵。
作者: 王俊章    时间: 2019-3-30 18:28
任何精湛的文字,无疑出自优美的心灵,曾有的过往,总是难以忘怀......此时,我只想让你代我向妈妈问好,祝她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作者: 王俊章    时间: 2019-3-30 18:49
忘了,不瞒你说,我很忙,过几天又有一批省城的患者驱车来找我,得去准备一番。既然选择了造福于苍生,就得全心全意。说真的,面对博大精深的医学,错综复杂的病痛,又是医司人命的职业,我敢苟且马虎?不说了,再见!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3-31 13:19
李兴文 发表于 2019-3-14 09:19
在散文版,青衫子是一面必须关注的异帜!

嗯,青衫的文字,静气成场而微光无界。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3-31 13:21
单培文 发表于 2019-3-15 14:36
细节打动人心,深深地震撼心灵。

谢谢您来读。若有暇,去向您学习。问好。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3-31 13:23
灯芯草 发表于 2019-3-14 17:22
嗯,看到了,还有兴文老师的,房子老师的,虽然我说不出什么。真好,为你们的一直都在。抱抱恩和,好好的啊 ...

灯芯姐姐,补上所有问候,您知道。姐姐说不出来的,恩和听得到。嗯,抱抱姐姐。有时间再和您聊天,姐姐吉祥快乐。春安。
:hug: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6-16 11:01
这么多人啊!真热闹,再赏朋友佳作。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6-16 11:01
周末快乐,父亲节日快乐哈😄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7-9 18:31
再赏学习佳作,提读支持~@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7-10 19:53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7-9 18:31
再赏学习佳作,提读支持~@

童老师好。谢谢您。
恩和跟您商量一下:您别再顶这个帖子好不好呀?
占版面,恩和觉得对不起大家的。请您理解。
问候您。童老师夏安。
作者: 冰峰雪鹰    时间: 2019-7-12 20:05
我只能说你们的视力超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