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哀婉的战栗——读中岛敦《山月记》之李陵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11:02
标题: 哀婉的战栗——读中岛敦《山月记》之李陵篇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9-3-6 11:06 编辑
年少时,最仰慕大英雄。飞将军李广是其中之一。试想,百步穿杨,箭无虚发,这般功力能几人有?月夜射石虎,率铁骑横扫匈奴,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豪气冲天,堪称风流。
年纪增长,阅历也增加。李广从单纯的武将轮廓,慢慢清晰,成为独立的影像。原来,英雄除了卓绝武功,也有俗世的不堪,和人生的悲凉。在悉知其不堪凌辱,于大军帐内拔剑自尽。那具躯体倒下的声响,携带边塞的猎猎朔风,穿越千年,久久冲撞心门。惊悸良久,仿佛心头神明轰然坍塌。大丈夫征战沙场,千军万马中出生入死,竟不经官宦一指之辱。人世诡诈,英雄暮路,令人泫然。
年岁益增。知晓人前光鲜,亦识背后辛酸。李广三子李敢,愤于父难,殴伤卫青。卫青不究。其外甥霍去病却于围猎时将李敢射杀。汉武帝皇权遮天,包庇霍去病,化罪为鹿。可怜一身武和艺,卖与帝王家。累世冤屈,无处声张。惟太史公疾奋,留得廖廖数言;英雄千古,千古饮恨。
此恨未尽。日本作家中岛敦所著《山月记》李陵篇,开篇即为浚稽山之战。一方是李广长孙李陵将军率领的五千步卒,孤军深入匈奴腹地。另一方是匈奴单于率领的8万骑兵。步兵对阵骑兵,1比16的兵力,胜败毫无悬念。李陵临危不惧,据山为营,采取“车垒战法”,杀敌逾万,创造了以少胜多,以步卒克骑兵的经典战例。鏖战8天8夜,援军不至。箭矢用尽,突围失败。李陵投降匈奴。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单于敬重李家声名,封李陵以高官。但李陵从不参与匈奴政务,多次拒娶单于的公主。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教匈奴练兵的讹传,下令灭其三族,母弟妻子全部被诛杀。李陵面对人世间最惨痛的杀戮,心理急剧变化,正式归顺匈奴,主动提出娶单于公主。在此之前,远在千里的李陵不知道,就在举朝上下均痛斥李陵变节投降之耻辱时,挚友司马迁仗义直言,称浚稽山之战李陵以寡敌众,斩敌过万,战绩足以传扬天下。弹尽粮绝而援兵不至,李陵之所以不死,是想等待时机立功赎罪,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将他定为诬罔罪名,处以宫刑。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愕愕!司马迁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连男人都做不成了。这真是中国王朝历史莫大的讽刺。或许正是遭到形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司马迁躯体的阳物没有了,精神的阳刚却更为坚挺,更加坚定了以“实录”精神创作《史记》的信念。
苏武,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因事受牵连,被匈奴贵族扣留,欲令其投降不得,流放至北海(贝加尔湖)放羊。李陵与苏武曾同为侍中。李陵归顺匈奴后,心中有愧,不敢去见苏武。三族被诛杀后,李陵心境大变,带着车马随从,到北海看望苏武,设宴款待,试图劝降旧友。这位后来名垂青史的使者,其时正手握毛已掉光的节杖,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常常以挖掘野鼠穴中的草籽和草根为食,艰苦生存。
酒席上,李陵先是告诉苏武家中的悲惨情形,他的母亲死了,夫人也已经改嫁,两个兄弟先后畏罪自杀,家里只剩两个妹妹,儿女生死不明。感叹“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然后说起自己的不幸,“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言下之意便是汉武帝对你不仁,致使你家破人亡。你看我呢,不投降的理由比你还更充分。如今皇帝年老糊涂,法令随时更改,大臣无罪而被灭族多达数十家,何苦为他守节呢?苏武表示事君如事父,就算斧钺加身,汤镬烹煮,也甘愿为汉武帝脑肝涂地。李陵不甘心,和苏武又对饮了几天,再劝。苏武宁死不从。李陵无奈感慨:“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辞别后,不好意思去见苏武,只好让夫人出面,送给他数十头牛羊。
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汉使接苏武归还。李陵置备酒席为苏武栈行。李陵与苏武泪别,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中岛敦以日本人特有的冷静笔触,用文字画像,让读者追随历史线索,专注于李陵、司马迁、苏武三个命运多舛的男人。
司马迁代表义,虽遭奇耻大辱,忍辱含垢,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肇启了传记文学的开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彪炳千秋。
苏武代表忠,异域牧羊十九年,忠诚不渝,不辱汉节,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进爵封侯,名垂青史。其爱国精神成为后人敬仰的榜样。
反观李陵,率五千步卒,“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杀敌过万,“虽古名将不过也”。大军无援,何去何从?一死或可千古传诵,苟活则身不由已。“遂婴穹庐耻”。后讹传致灭族,则彻底摧毁了李陵为汉守节的信心。恰如清朝未代皇帝溥仪前往满洲国上任时,满腔祖坟东陵被军阀盗掘、清朝帝后尸体遭侮辱无处申诉的愤恨。死节易,活节难。李陵暂降变成真降,不仅没有光复家族的荣耀,最终老死在匈奴,成为一个充满争论的历史背影。公元前56年李陵的儿子拥立昼藉都尉为单于,被呼韩邪单于捕斩。李氏家族遂成绝响。——李陵代表勇,非勇而不谋,实为生不逢时。故苏武言“每念足下,才为世英,器为时出”。
苏子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物理中镭元素放射α粒子而变成氡。两者禅释的是同一真理。李陵欲重振李氏家声,后继者薜家、岳家、杨家,由盛极而哀败,莫不同出一辙。纵观历代王朝,唐宋元明清,哪一代开国帝王不想让霸业流传子孙万万年?实际上,都是刻舟求剑的楚人。
人立于世,难免遭遇司马迁之屈辱、苏武之考验、李陵之无法躲避的风刀霜剑,如何抉择,无以一言以蔽之。喜乐悲苦为人生之常。喜乐如酒,使人浮醉,不知处境,醉后梦醒,风过耳。悲苦似铁,浑沉雍塞,长滞人间,怨至深者,止剩哀婉的战栗,千古不灭。
[copyright]
[/copyright]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6 11:05
你这文字怎么居中着呢?
作者: 任逍遥km 时间: 2019-3-6 11:37
本帖最后由 任逍遥km 于 2019-3-6 11:47 编辑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们都是英雄。所谓英雄必被小人算计。事实上,英雄们的悲剧常常是被英雄间相互构陷。汉武帝也是英雄。英雄杀英雄,英雄整英雄才使的悲情有了更深的意义。就象黑格尔论悲剧美学所讲的冲突双方都有无可辩驳的充份理由。 他们又相互否定破坏对方。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9-3-6 12:04
当世界大同了,再看这些武威不能屈什么的,五味杂存,竟不知如何言语。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6 12:17
书我买了,还没阅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相同的江湖,因为政权,因为有人的存在,演绎着大同小异的江湖传说与传奇。
苏武是忠,司马迁是义,李陵是勇。忠、勇、义有时候是悲壮的代名词。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3-6 14:09
读柳同学这篇厚重的文章,想起那句“纵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自古以来,英雄流传千古,骂名也流传千古,所谓英雄者,侠义之士,为国为民也。这是大义,司马迁虽然不是战场的勇士,却是坚守内心的勇士。李陵和苏武那段,是英雄相惜,甚感人!
一个日本人写中国史,竟然写得这么透,赞一个!柳同学的书写也是懂得书的真谛之人,为这种懂得感叹
作者: 逐鹿江南 时间: 2019-3-6 15:29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每每看到李广祖孙三代的遭遇,我都禁不住为他们扼腕痛惜。苏武、司马迁,让人敬佩的同时,也让人痛心。
好文!
支持!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6 16:40
日本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6 17:48
柳同学这个似乎要连续剧。期待后续。今天晚上去读读李陵篇。看看能不能有更多共鸣。
作者: 山笛 时间: 2019-3-6 21:54
柳兄好文,不读白不读,读了有识见。
文字如行云流水,提萃书中精华,把李陵的一生传神叙出。
采用夹叙夹议,尤其最后两段评语,尽现柳兄之眼光和高见。
作者: 山笛 时间: 2019-3-6 21:59
李陵的收场应该还可以,相比之下,司马迁应该是更惨的一个。
后世杜甫,苏轼,辛稼轩,诗文中对李陵评价也很高。
历史是打扮的小姑娘,想那方孝孺,倒图了啥,夷了十族。他是否代表正义,这个都很难说清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00
逍遥兄说得好。英雄需有悲情的背景才更宏大。
《蜀山传》中,张柏芝的脸瞬间破裂、碎片飞离的镜头,最为美艳,令人过目不忘。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01
如果你身在国企,感觉还会更深。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03
的确如此。好需要艰苦坚持,坏却逍遥快活。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07
这个日本人不简单,只传世21篇文章,却有两篇收入日本的教科书。
关键是,他重构的故事,比前人更胜一筹!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10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令人遗憾、无奈,就象一个命运的诅咒。
事实上,生活的诡异无处不在,所以宿命论才经久不衰。
谢谢江南兄阅评。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12
等第二篇《山月记》正式介绍中岛敦,我托了日本留学回来的表弟买他的全集,结果只有日文版本,目前国内还没有他的全集翻译本。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17
谢谢山笛兄高评。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减少版的苏武、司马迁和李陵,人生断离舍,免不了无奈、委屈和坚守。
期待你三月之春曲。
作者: 山笛 时间: 2019-3-6 22:22
橡皮卷笔刀今天才买好,明天买作业本,礼拜天开工。:)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30
方孝孺的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说起,这十族中,好多人莫名其妙就死了。
所以,我个人是不怎么喜欢看那些宫廷戏。人性扭曲、变态成群、鬼畜不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6 22:32
动笔前最好先沐浴更衣洗手上香……净身。
作者: 山笛 时间: 2019-3-6 22:34
是呀,方图个啥,上大位的还是朱棣,在历史上也算一位不差的皇帝。
跟着他死的,没有几千,肯定也有几百了,都是生命哈。
宫廷存在的基础和平台就是人性扭曲的,所以,平台上的表演也就没什么好看的。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7 08:19
昨天晚上我读了,一会儿再来说说感受。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3-7 08:36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他们都是英雄。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3-7 08:38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9-3-7 09:58
读后一声叹息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一个人,一件事
可以说他命不好吗?
祖孙俩都一样
这个日本人的书写的真好
想有机会读读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7 11:37
昨天晚上读了。说点不同意见。
李陵从一开始决定出征,就为自己埋下了悲剧的伏笔,明知去了生存并且取胜的几率几乎没有,为什么还要主动请缨?要知道,为将者,不是孤胆英雄,而是牵扯那些有家有室忠心耿耿的部下与士兵。在完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既做此请缨,在部下韩延年牺牲的情况下,怎么能独自苟活?就算活了,单于又如此厚待,难不成没有一个逃出匈奴的机会?所以,李陵的悲剧固然有晚年汉武帝的昏聩,他自己也逃脱不了干系。司马迁挺冤的。苏武虽然有点愚忠,但是他是个纯臣,所以能得善终。
中岛敦的《李陵》算不得正史,而是文学作品。翻译过来的文字,估计也没有译出原著的气势。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7 12:18
这其中还有曲折。李陵出征,与其祖父李广请战路几乎是故事重演。失去关键的天地人的因素,遂哀。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9-3-7 12:22
这本书,入购物车了。等中财计酬攒够了,就下单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3-7 18:04
李陵是明知道没有后援的。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7 22:19
谢谢童心是老师阅评。的确都是英雄,令人长叹。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7 22:19
看来鲜然这单够大的。。。
作者: 雪中侠客 时间: 2019-3-12 10:29
李陵是个颇受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叛国者,而好友司马迁也因为他辩解而受了宫刑,从历史记载来看,李陵后来确实叛国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逼的。终其一生,他也没做过对不起汉家天子的事儿。有点可惜的一个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还是蛮厉害的一个人。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3-12 21:08
人生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是一生的思考,与抉择。
人生的诡异,就像写小说,本来是想表达那样的事,结果却写成了另一个故事。
问好侠客。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