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语言里的灯盏 [打印本页]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3 16:02
标题: 语言里的灯盏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19-5-24 21:21 编辑

                                                              语言里的灯盏



     早先所有语言都躺在书本里,后来,它们从我身体上生成,迈着长腿奔跑过来。

  我居于语言花园里。那非实体花的开放,而更有一种迷人的魅力。仿佛人与人,从似曾相识,到分离,到再遇见;那些站点,都得到了灵魂的确认。

  那天,我听到语言发出的声音,色彩、味道、气息,从一张口中流出,震动周围的空气,仿佛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向我致意。

  语言照亮了内心。在通往语言的道路上,一个人的幽暗孤独,孵化出一个巢穴,那些生物们的子民,在大地上,用无声的语言倾听我,而我报之以回听。

  语言站立起来,在那段时间,它陪伴我,向远处走。那颗寂静温柔的心,合拢着花蕾,缓慢地打开记忆,语言幻化的触须,像纤细的手,抚摸我的意识树身,悄然缠绕攀援。

  “那曾是谁给我留下的喻体呢?”恍惚间,我看到过去遇见的人。而每一个词语从一张口中的吐出,仿佛一朵莲的开放。海德格尔说:“在语言中,大地对着天空之花绽放

  我听信语言的描摹:横卧在泥土里的树根,到了僵硬泥土的松动时,无数颗粒,叫醒了根系内的力量,那些表象为嫩芽的生命,向外延伸、突围,开辟出一条道路,把万物聚集过来。

  “我回到语言本身,接受它的召唤,它打开我灵魂的黑暗房间,然后我们促膝长谈……”

  那些夜晚,水滴就是水滴,晶莹闪亮;芬芳的植物气息从枝叶里散发出来,微苦、纯香;一丝甜淡,从语言里跑出来,密植于我的体内,像一粒粒种子,还原大地上的生长。

  我幻想一个人带着语言,从远方来。我在寂静的一间书房,回想离开喧嚣的人群,穿过街上的车流,无须想此时、此地,我正走回和语言重逢的道路上。我庆幸不为人知的无形之路上,内心充满的寂静等待。

  我坐在一张椅子上,寂静的内心出现了土壤。我被生长着的植物包围,枝条、树叶,泛溢出光泽,象那个能说出这样语言的人,让我感受到了清洁和爱。

  风在流转,植物发出欢愉的叫声,低沉,柔韧,具有浸染的渗透力。此刻,语言变成了沉默的力量,打开那些物的闭合机关,身体的细胞象一滴滴水,闪着亮光,分成更加细小的光点,它们让知觉进入清醒而又迷醉之境。

  毫无疑问,那是语言为境遇创造的诗意。

  这个语言的巅峰时刻过后,一切境遇,像潮水退回河内。仿佛一个梦醒之后,我回到没有语言的人群之中。我再次听到了喧嚣,大地突然空旷起来,语言神秘消失。而那个将语言变成立体景象的人,从我身边隐退。

  不知过了多久,我幡然醒悟,寻找语言的出处。打开窗子,看着渐次视野里渺小的物的景象。语言,已若有若无。我依然在怀想语言在灵魂里密植的暗号,恍然而疼痛,一机灵,就感受到那丝丝缕缕的撕扯。该如何应对它们?而在这天空之下,寻到仪式的内容:面对它们,折身,拜别,体会它们的不能承受之轻,或者之重。

  天空里藏满了消失的讯息,在知觉里,比死亡更空旷。那浮动的云上,象寒冷封锁住一切,变成透明而薄脆的冰。我不接受,一场暴雨后的五月,颠覆了语言描绘过的场景。而语言也到此为止。

  摸摸窗框,身上的衣服,吹过脸上的风,它们是五月本来的样子。记忆与眼前之间,在那个空旷之处,虚设出影子,面朝我,躬身,一揖而去。然后,大群的飞鸟浮出,发出长鸣:有谁知道,叫声向我传达了怎样的讯息?!

  我去寻找家乡,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家乡变成了故乡。故去的场间、石磨、柳树、河塘,还有一个个我记得原貌的人,它们在梦里,忘记了别离,只是重新制造了虚无的重逢。

  故地又生。在那僻静处,我居住了十年之多。离开它的荒僻冷凉。我骨子里,再一次看到以语言生成的一揖长别。“靠什么度过了那么漫长的时间?白天和黑夜拉长的时光,是怎样的?”

  那一天,衰愁悄然到来,生成一种空间的踞离,一揖之别的踞离,遥遥无期。唯一的方式,是和语言建立新的联系。这仪式,加深了印记,并以记忆的方式,打开身心的另一种空间。

  那儿,太阳落下,我被车带着,隐退般从站台消失。我常想一个站台的空境之中,我被语言随意剪辑、拼接,像一片又一片的云,挂在灰暗的天空之中。

  我逃走了,到了以语言生成的新城市。天地一下子宽阔起来,每一条路,每一棵植物干净得让人惊讶。它们比对着,过去那个小城的逼仄、灰脏、破旧,象语言描述过的灰头土脸。沿着时间生成的此刻,我回溯:在站台的人群中,一个人在向另一个人一揖而别。落日如虹,渲染了两个陌生人,一前一后离开站台的身影。它们在安静中,进入了我心中疼痛的语言之境。

  车子开过长堤,轻烟笼罩着河水,不知天睛之后,又该是怎样一副模样。

  渐渐的,生命在我寻找语言的过程中,拉长,趋于衰老。在静谧之处,语言象蜻蜓在中午的阳光里飞动。光是这些翅膀飞翔的背景。如果光被带走了,消失了,我还能看到澄明的翅膀吗?它们还能带来隐蔽语言之光吗?

  那一刻,所有从心中生成的语言,从每一件细小的事物浮出,而创造语言的上帝在看不见的地方,被我的想象请出。我隔着一条河水,凝望那个说出内心语言的人。

  我在沉默之中观望,缄默之口里,遍植了时间的倒影,它们进入我语言的血脉之中。

                                                            2019523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9-5-23 17:47
咦,坐到房版沙发!:victory::victory: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9-5-24 06:52
题目就很吸引人,等一阵就去学习欣赏。
作者: 然野    时间: 2019-5-24 09:44
   “早先所有的语言都躺在书本里,后来,它们从我的身体上生成,迈着长腿奔跑过来。”
    堪称经典的句子。喜欢,佩服!
    从您的字里行间总能得到些什么,思想、温度、还有乡愁。
    问好,致意!
作者: 幽谷幽兰    时间: 2019-5-24 10:47
房子老师的“语言里的灯盏”就已经很有诗意了,语言确实可以点亮心灵之灯啊
作者: 幽谷幽兰    时间: 2019-5-24 10:49
一直读您的散文, 您的散文里,大自然比人大得多,这是让人欣慰的......大自然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奥秘,产生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感悟......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5-24 11:18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5-24 11:19 编辑

哎,这个字岂止漂亮!
若不是从中读得出个人的故事,我会认为这篇字是有文字野心的。就是试图打开人和语言共有世界通道的起意呗。可是我听到了一个好特别的故事,文字因而柔软若羽,亦无遮其深阔哦。
嗯,那些惊得动真正语言的人,必是永远的少年,永远具有清洁的气质、真爱的能力。
粗读印象。回头来学习。
问好。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19-5-24 11:19
欣赏学习老师新作,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4 13:57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9-5-23 17:47
咦,坐到房版沙发!

坐沙发的女士,请来发言批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4 13:57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5-24 06:52
题目就很吸引人,等一阵就去学习欣赏。

彦林好,请多来批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4 13:59
然野 发表于 2019-5-24 09:44
“早先所有的语言都躺在书本里,后来,它们从我的身体上生成,迈着长腿奔跑过来。”
    堪称经典的句 ...

然野好:
语言的问题,其实是写作无法回避的问题,我觉得每一个写作者,只有修炼好的语言,才能更好的前行。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4 14:01
幽谷幽兰 发表于 2019-5-24 10:49
一直读您的散文, 您的散文里,大自然比人大得多,这是让人欣慰的......大自然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奥秘,产 ...

问好幽谷幽兰:
当人们真正面对自然时,的确,自然比人大得多。但是,人是在无限靠近一种自然展示给人们的境界的。
作者: 单培文    时间: 2019-5-24 14:28
化实为虚,语言生动,很有诗意。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9-5-24 14:33
写出了老师与文字之间的水乳交融。语言里的灯盏,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在精神的美好里,实现了一种诗意而真诚的抵达,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幸福。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4 15:08
恩和 发表于 2019-5-24 11:18
哎,这个字岂止漂亮!
若不是从中读得出个人的故事,我会认为这篇字是有文字野心的。就是试图打开人和语言 ...

谢谢恩和。
语言是人意识的生成地。海德格尔说:语词如花。
我其实在想,哪个人真的将语言变成无限接近的花说给人世的。
文字就是这样吧,看得见和被看见,是相互的。世间是有一个通道的。
你的文字表述里,我更多看到了,静定和从容。
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9-5-24 16:22
题目非常生动。稍后细读。问好房版。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9-5-24 22:47
第一眼看到的世界,是视觉的,而经由视觉反射形成的,是语言的。文章对面对世界时语言的成形这虚之又虚的东西,描述得具体,有了实质的感觉。欣赏!问好!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19-5-25 07:31
语言问题确实是一门学问,掌握好了才能写出好文字,的确如此。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19-5-25 07:32
学习佳作,问候老师。周末快乐!
作者: 义勇    时间: 2019-5-25 10:01
语言论,论之有理。立意新,新颖更能吸引人。如此别样散文,可见作者写作水平高深。致敬!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9-5-25 20:46
曾经听老师说写诗需要语词重构。看房子老师的文字,也意识到这一点。别具一格的叙述章法,给人的是崭新的阅读体验,并且,不乏深度和广度。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9-5-26 15:23
语言诗性,使抽象的“语言”具象化,变无形为有形,介入个体经验,突显出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逻辑思维。
欣赏并问好!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5-26 18:03
有思想有温度的一篇散文,学习欣赏。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9-5-28 09:08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肇始,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该文行文流畅,诠释了语言的真谛。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23
匡建华 发表于 2019-5-24 11:19
欣赏学习老师新作,问好!

谢谢关注,问好匡建华朋友。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24
单培文 发表于 2019-5-24 14:28
化实为虚,语言生动,很有诗意。

谢谢单培文朋友来读,问好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26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9-5-24 14:33
写出了老师与文字之间的水乳交融。语言里的灯盏,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在精神的美好里,实现了一种诗意而真诚 ...

对于写作者来说,语言有着它无法言传的魔力,它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显隐之地。
问好荷风。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26
川媚 发表于 2019-5-24 16:22
题目非常生动。稍后细读。问好房版。

川媚好,希望多批评。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28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9-5-24 22:47
第一眼看到的世界,是视觉的,而经由视觉反射形成的,是语言的。文章对面对世界时语言的成形这虚之又虚的东 ...

所以,在写作方法上,语言打通人的视觉触觉感觉等的,语言就可构成了一种通感状态。
问好昙花。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29
何叶叶 发表于 2019-5-25 07:31
语言问题确实是一门学问,掌握好了才能写出好文字,的确如此。

谢谢何叶叶,谢谢一直以来的关注和读评。
问好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30
义勇 发表于 2019-5-25 10:01
语言论,论之有理。立意新,新颖更能吸引人。如此别样散文,可见作者写作水平高深。致敬!

感谢义勇朋友的关注,和精粹读评鼓励。
问好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33
夏冰 发表于 2019-5-25 20:46
曾经听老师说写诗需要语词重构。看房子老师的文字,也意识到这一点。别具一格的叙述章法,给人的是崭新的阅 ...

问好老朋友夏冰。
的确语言重构,不仅是语言本身,更是语言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
它们会构成双重的创造效果和意义。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35
薄暮 发表于 2019-5-26 15:23
语言诗性,使抽象的“语言”具象化,变无形为有形,介入个体经验,突显出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的逻辑思 ...

又见薄暮,问好。
你对文字总会有自己犀利的体会和感觉。
写作总是想找到别一样的途径,来完成表达意愿。
多谢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28 09:36
千幻烟 发表于 2019-5-26 18:03
有思想有温度的一篇散文,学习欣赏。

多谢千幻烟朋友来读评,问好了。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5-29 19:33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5-29 19:46 编辑

   
    这篇字,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除了精美——不止语言哦,除了美好——不止情感情愫呀——它其实很壮阔很磅礴?
    人心原界和语言疆域,哪一个不是足够壮阔磅礴的呢。这篇字,有意无意间川行两者,见虚见实,而虚实又都各据其壤,边际勾连、眉目清晰,展示了某些永远在那里而又可能永远看不见的东西。
    语言之上、心灵能所。
    它叫文学吗?叫艺术吗?

    我不知道呀。但我知道,作者不简单是对永远在扩展的经历经验,做着某种艺术处理。是的,没有纯粹的神话。可是真美好却一定有特定的原型的;真,是人的想象唯一不能及,是吧?文中作者的遇合,恩和读来惊诧、感动和深深欣慰。为生命自有的宏博和尊贵、为一个人的悲辛原来值得。
    由此呢,也再一次认同:文字是善和慈的一条通道、一种形式。

    这篇字粗读,就惊诧于写者的一份遇见哦。
    嗯,是遇见。初读是隐约、再读是真切感觉到,写者一定是有和一个仿佛走到了语言身后的人遇见,继而是从此走向寻找那种语言的出处、直到两者都影踪恍然,而终于悲喜安放,有了自己和自己的遇见。
    两种遇见,谁是因谁是果呢?我觉得呀,这多重要,也就多不重要。
    世上其实除了人心,没有奇迹的。那些比我们的心灵更原创的心灵,那促请我们寻找真正贴近的事物、可以用来对照掂量和思考的人呀,是唯有当一个人达到了真正的单纯,才有可能蓦然相逢、彼此互见的。
    没有永恒的聚首,却有与生等长的知己知音。隔千万里隔生隔世,一遇,即无失无离。唯不执于时间的,才逾越得时间。

    哎,好难得的逢遇哦。
    事实是,石头和语言的间距,都小于人和语言呢。不管他人的语言,还是自己的。
    一个真能和语言贴近的叙述者,不可能是作者的戏仿,而一定是一个走到了大天真的人。天真近神哦,和语言有同质同性,自然的呢,其所说出,就最可能最大程度地靠近清洁的万物,而使人事物以一种增强的强度,为听者所看见,犹如被照亮,显示出存在自带的灵性内涵。至此,听来平常的语言,在此时就最可能有一种慑人的预言性。
    没有特别的语言,只有特定的可以相互照见的人。是不是呢。

    这篇字通篇具象,也通篇意象哦。语言和身心故事,琳琅满目。
    嗯,尽在述说语言和人。
    真正的没被欲念沾染的语言呢,是会帮人更清楚更深透地跟自己讲话的,并不期然就听懂了自己。这是我以为的写作哦。我以为的阅读呢,是寻找那些更简单丰饶的心灵。而爱默生说:我们是什么,我们便能看见什么。我觉得这个视角是扩大了生命,却没有减损任何人哦。它是让人自我信任,所有向外的远望,记得最终都要回到原地,回顾自己。然后呢,用自己身上最好和最古老的部分讲话,干净得像语言刚刚出生时。
    这是语言的原意和终极意吧。也是人回到神的路径吧。
    反正我是这么认知和相信的哦。

    房子老师,感谢您的书写。很少的文字能引人向生命的原点看去。
    也请您一定要原谅恩和随性胡说哦。因为一定有不妥当的嘛,我知道。
    再次致谢,问好。这篇字真的好喜欢哦。
    漂亮,恩和保证!O(∩_∩)O哈哈~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19-5-29 20:41
血脉,留下了我们的传承,问好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5-29 21:13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5-29 21:17 编辑

胡说许多,羞愧一下下。O(∩_∩)O哈哈~
您要原谅恩和。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30 16:42
运涛涛 发表于 2019-5-28 09:08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肇始,文字是语言的记录,该文行文流畅,诠释了语言的真谛。

谢谢运涛涛朋友的读评,问好了。
语言的问题确实是重要的问题,在表达我们的认知时,语言有无限的可能性。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30 17:28
恩和 发表于 2019-5-29 19:33
这篇字,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除了精美——不止语言哦,除了美好——不止情感情愫呀——它其实很 ...

谢谢恩和。
人对文字的热爱是一种宿命,每个清透人生的人或许都知道,现实不足以承载人的生命。人的精神才是让生命精彩的一种重要载体。
那么语言,它就是最奇妙的传递桥梁了。当语言传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时,它基于了人的记忆和经验。而这些又依靠了语言,所以,在特定的情景下,只有语言是唯一拯救人的通道。
所以,很感谢你对这篇文章能说出这么多话,当然你的评述不仅仅涉及文章本身。
但你说的眉目明晰的边际勾连,以完成自我藏身于语言之中的故事,那是写作的初衷。其实,写作最奇妙的莫过于藏身在文章之内,表达他的个体经历真相,以及从个体到广大的一种行为宗旨。
还有人对自我的认识,大概也有一个蓦然回首的经历,他并不是要推翻自己,而是一种对自我感受认识的矫正。
忠实于自我,就会发现,人终不会背叛自己、否定自我的。
我相信,文学的目的,就是让人发现诸如此类的真相。
我也是忠实于自我生命体验的人,不违背个人真实体会到的一切生命真相。
因为语言,所以感谢语言。
语言以及它承载的精神都是让人愉悦的事情。
祝福语言给人带来的欢乐。
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5-30 17:28
yugongjin 发表于 2019-5-29 20:41
血脉,留下了我们的传承,问好

谢谢于公瑾朋友来读,问好了。
作者: 云南张礼    时间: 2019-5-31 08:39
语言,让我们心生幻想,很好的文笔。早上好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9-6-13 09:25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6-13 09:33 编辑

或许语言之对于个体,就好比武林人士之于刀剑,刀是刀剑是剑为一境。刀剑与人合一,又是一境。刀与人都幻为无形为一境。那么语言呢?词不达意是一境;语言真实贴切书写内心是一境;独特个性的语言为一境;最高境也就是文章所说的语言的回归,不刻意不张扬,形与意融为一体,出神入化。也不知我理解对不对?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