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身边植物志(7-9)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登学 时间: 2019-5-31 11:48
标题: 身边植物志(7-9)
七、苜蓿
1、苜蓿。苜蓿属豆科苜蓿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民乐除沿山地区,其它地方都种植苜蓿。苜蓿适应性强、并且有宿根、繁殖快,管理简单,雨水足的年份可收割三到四茬,收入较好。这几年主要是一些种植大户流转土地种植,收割后晾干打了墩子运到外地做为饲料的配料进行加工。
2、我觉得最好看到是紫花苜蓿,开花时,遍地的紫花,并且花期较长,和薰衣草的颜色一样,只不过没有明显的香味。
3、虽说苜蓿是牧草,但人也能吃,并且味道还相当好。春天苜蓿刚长出叶子时,把嫩叶掐下来,用开水烫一下,拼成凉菜色香味俱佳,民乐的酒店春天一般都有这个菜。苜蓿大肉、苜蓿羊肉饺子也相当好吃。
4、苜蓿一词出现较早,史记大宛列传里就有“马嗜苜蓿”的记载。苜蓿在汉代由张骞引入我国,作为观赏植物和养马饲草在长安宫庭中栽植事实上,苜蓿也正是古大宛语buksuk的音译。以目、宿二字加草头,表示是植物。其实我国许多西域引来的植物的名字大部分是音译,感觉与植物本身不相斗干。比如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桃”“蒲陶”“蒲萄”“葡桃”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5、苜蓿还具有药用价值,能清胃热,利尿除湿。苜蓿茵陈汤(苜蓿50克,茵陈15克加水煎汤服)有除湿退黄的功效,可治疗黄疸型肝炎。
八、艾
1、艾。民乐俗语叫艾蒿子,多长于地埂、水渠边等相对潮湿的地方。属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2、在民乐艾有几种用途。一是四五月份艾刚长出嫩叶时,掐上用面粉拌后放在锅里面蒸,蒸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或糖,然后用油炝后拌匀吃。红每年都从老家或是在北区公园树下面掐上蒸着吃,我爱吃,她不爱吃,但她喜欢做。二是艾熏。艾长老一些时,割下来凉干后,搓成艾绳,点燃后用来熏蚊虫或者身体不适的部位。三是在端午节时,割些艾蒿插 在门头顶上,艾蒿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寄托人们的美好祝愿。
3、这几年,艾熏和艾灸特别流行。有用艾条熏的,也有用艾条灸的,市场上都有专门的艾熏和艾灸的工具,我买过几套,送人或自己用,但都是三天半的热潮,一盒子艾条都没有用完就不用了。主要是艾熏时间较久,耐不住性子,并且烟多味道大,房间几天都有艾味。艾灸用的艾棒的艾可能更精细些,烟和艾味更大。用艾熏过和灸过身上都有明显的艾味,这些可能也是用了几天就不用的原因。
4、艾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还可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 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柯英说,艾叶泡水洗头可预防脱发和白发,不知是不是有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但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坚持,三天半的热潮肯定没有效果。
九、麻子
1、麻子,学名大麻,桑科大麻属 。一年生草本,高2米左右。民乐很少见野生的,多为人工种植,多种于地边、地埂或地拐里,主要用途是剥麻和用种子。这些年已经种的很少了,主要是人们不需要麻了。
2、我记得小时候父亲说,种麻子时要种密,种密的麻子长的高长的直律,分叉少,秋天割下来放在房顶上或者墙头上晒干,把种子在地上掸下来,将秆子捆成一捆一捆泡在水里面沤,沤好晾干将皮剥下,就是麻,搓成麻绳子,纳鞋底,上鞋。记得小时候冬天母亲要么在太阳下,要么在屋子里,将麻放在小腿上唾沫沾上用手搓麻绳子,搓好后绕成圆球,做鞋时用。小时候家家户户都种,因为家家都要给大人孩子做鞋。
3、麻子的种子用途也很广。一是榨油。二是做成麻腐与洋芋、胡萝拌上做成麻腐包子、麻腐饺子吃。民乐一般农历十月一的时候蒸麻腐包子,给先人烧纸时献。红说麻腐做起来很麻烦,要将麻子磨碎,然后将水烧开,一点一点地往水开有地方倒磨碎的麻子,会飘起来一些沫子,最后将这沫子捞出来就是麻腐。三是炒麻子炒麦子吃,将小麦和麻子混合后在锅里炒熟吃,是小时候常吃的自制零食。四是嗑着吃,象嗑瓜子那样将麻子壳嗑了吃,消磨时间。民乐人不大吃,陇东地区的人爱嗑着吃,不过嗑着吃的那个麻了比较大。
4、麻子也有药用价值,以种子入药,中药名叫火麻仁。主要功效是润肠通便,治疗便秘常用。
5、小时候听大人说麻子油不能吃,吃多了要得疯病。要与胡麻油或菜籽油混合后才能吃,并且麻子油一定要少,胡麻油或菜籽油要多。查阅资料得知:麻子油内含有少量的酚类毒性物质,包括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等,如果摄入量太大就会引起中毒,出现头晕、口干、恶心等症状。有资料显示,一次食入15克以上麻子油可能引起中毒。麻子油虽好,但不能多吃。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9-5-31 16:22
问好。登学兄的这个“植物志”很有意义。苜蓿、艾、麻子,虽然是乡村常见的植物,但通过您这种书写,却有了更多打动人的东西。问好。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9-5-31 17:22
老师这个系列,真是可以科普到许多植物知识啊。老师家在民乐,与我老家凉州气候环境都很相像,许多植物都有共性哦。
作者: 王登学 时间: 2019-5-31 17:41
问好凉州老乡,感谢阅读鼓励!问好!
作者: 王登学 时间: 2019-5-31 17:43
文珺元老,可加我微信交流: mlxwdx
作者: 断肠崖居士 时间: 2019-5-31 21:04
继续学习老本的植物志,这三样我非常熟悉!点赞!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6-1 13:51
忒涨知识啦,谢谢老师,赞一个!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9-6-3 09:44
长见识了。只吃过青团,还没有吃过直接拌面粉后蒸的艾,今年艾已老,明年试试。欣赏!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6-3 10:31
诠释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与功效,既是知识的普及也融入了人生与生活的经验。文字简明、朴素,有实教意义。欣赏,问好。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9-6-3 11:44
再度认真文字,再品幽深情怀。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9-6-3 21:02
在个人体验中,识得植物知识,把它们一一介绍到读者的眼前、心头,善莫大矣。欣赏。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