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六月】西湖·诗情·苏子瞻 [打印本页]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8 17:13
标题: 【六月】西湖·诗情·苏子瞻
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6-18 23:42 编辑
是远古哪个仙子的一滴清泪,洒落在了这片土地,最终酝酿成了这样一泓美酒,熏醉了往来的匆匆行旅?抑或是哪个深海的鲛人偶然失落的珍珠,重新幻化成了如此的一池柔波,迷失了路过者爱美的灵魂?还是这里本就吴侬软语当垆卖酒的曲调软化了壮游天下者的刚肠?这里的风光,无处不可熏得游人醉,使人流连徜徉,未老不还乡,还乡会断肠!
第一个被西湖迷醉的该是白乐天吧?此老治好西湖,公务之余,每日舟悬美酒,荡桨湖上,酒肉不尽不归,就连他的马蹄,都被湖东湖西的浅草染得一路芬芳,引得无数蝴蝶纷纷围着起舞,他无数次的感叹“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到晚年还想着“最忆是杭州”,还在想着“何日更重游”,那矗立在西湖边上的白堤,可是白公留恋的诗魂?
欧阳修也被西湖迷住了,在他看来,谁才能解赏西湖的美景呢?大概只有我吧——“水溶天色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清明上巳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好”,“残霞夕照西湖好”,“春深雨过西湖好”,“尝爱西湖春色早”,此老光是破题就直呼西湖好的小令《采桑子》《蝶恋花》就是几十首,可见其对西湖迷恋之深。
——还有杨万里、康与之、张炎......柳永的一首《望海潮》,让完颜亮发了疯,非要“提兵百万西湖畔,立马吴山第一峰”不可,据说还派遣画家偷画了西湖美景,留下最高的山头,添上了自己白马白袍立马吴山的画像——西湖,真真地让人陶醉让人迷失让人疯狂啊!
为西湖进一步增加了胜景的是苏轼。他两任杭州,诗文无数,功德无量!
苏子瞻第一次赴任杭州,是因为对王安石的新法有意见,于是自请出京,被派往杭州任杭州通判。此时的苏轼年轻气盛,他是带着怨气,带着不被理解的不满心情到杭州赴任的。然而,苏轼就是苏轼。天生的书生意气,西湖的无限风光和美好人情,让他很快从愤愤不平中走出来,恢复了豪迈和洒脱。这从他初次杭州之行的两组诗可以看出明晰的心理变化的轨迹。一组是《望湖楼醉书》,一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月的西湖,褪去了小楼春雨的缠绵和深巷杏花的馨香,眨眼间又氤氲出了如酒的波涛如烟的垂柳,那种柔软和明媚,仍然是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然而初来的苏轼,是带着逃避矛盾的心情来到的。“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身入政坛,已似不系之舟,那里能够自己主宰自己?只要能够逃开朝里的勾心斗角,把这里当做自己的故乡都是可以的。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的逃避。然而,杭州西湖的山水是美好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里的山水云雨是那么的变幻神奇,“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热情的朝阳暮雨是那么的好客,“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这里的物产是那么的丰富,“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这里的人情是那么的淳朴善良纯真美好,“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就连这里的风水鱼鳖都能够和人美好相处,真是可以“滞留江海得加餐”了......真真可以他乡作故乡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时光的流逝,让快乐的苏子瞻恢复了快乐,让豪迈的苏子瞻找回了豪迈。苏轼就是苏轼,他开始进入角色,从治理前人留下的西湖六井入手,开始了治理西湖水患。
但是,此次任期太短,治理工作刚开始,苏轼就调离了杭州。直到十六年后,苏轼再到杭州任太守,看到民生疲敝的现状,近乎干涸的西湖,几近绝迹的湖水、莲藕和鱼虾,痛下决心治理西湖,留下了醉人到今天的西湖美景。
苏轼初任杭州,为西湖添加了无数诗篇;苏轼再任杭州,为西湖留下了无尽风流!
据大致统计,苏轼有关杭州的诗词近三百首;
不用统计的是,点缀在西湖中央的三座宝塔,恰似三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西湖十景中最耀眼的意境,他叫三潭印月;围绕西湖的三条翡翠项链,至今是人民的挚爱,风景的瑰宝。那是白堤、苏堤、杨公堤!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6-18 19:57
如此美文,得坐下慢慢品读学习了!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9-6-18 20:42
西湖因苏轼而传世
苏轼因西湖而传奇
美文欣赏
六月快乐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8 21:20
感谢好友。多多指点啊。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8 21:21
西湖是苏轼的人生情结之一。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8 21:22
感谢加分鼓励,多多交流。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8 21:23
喜欢好友的分数啊。多多鼓励。哈哈。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6-19 08:11
艾玛,又来一篇,赶紧再品读。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19 08:11
不用统计的是,点缀在西湖中央的三座宝塔,恰似三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西湖十景中最耀眼的意境,他叫三潭印月;围绕西湖的三条翡翠项链,至今是人民的挚爱,风景的瑰宝。那是白堤、苏堤、杨公堤!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雅致诗意!支持提读!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9-6-19 08:44
文中广泛的借用名人,名诗,足见是下了一番功夫,这是将对西湖的青睐,对苏轼的崇敬化为了行动力。文笔流畅优美,感情丰富饱满,驾驭收放自如,为好文!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9 08:46
向你学习,多多支持论坛工作。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9 08:46
谢谢好友,多多的交流。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9 08:48
多谢版主鼓励,希望多批评指导。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6-19 12:56
点缀在西湖中央的三座宝塔,恰似三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西湖十景中最耀眼的意境,他叫三潭印月;围绕西湖的三条翡翠项链,至今是人民的挚爱,风景的瑰宝。那是白堤、苏堤、杨公堤!
再来拜读学习美文,问候!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9 14:55
提提意见才是真的,你那么喜欢西湖,别让我写错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6-19 16:07
每次去西湖时令不同,感觉也不同。西湖永远美在诗人的心中。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9 16:28
真幸福啊,我可是离得太远了,到现在为止,只去过一次啊。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19-6-19 17:21
欣赏老师美文,问好!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19 19:43
谢谢好友鼓励,多多交流为盼。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20 10:03
好文字必须提读!支持老师精彩!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0 10:49
谢谢。还请多多指点。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19-6-20 22:50
学习佳作,问候槐下客老师。晚上好。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0 23:18
学会玩客套了啊。多提意见或者建议都行的。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9-6-21 13:37
围绕西湖的三条翡翠项链,至今是人民的挚爱,风景的瑰宝。那是白堤、苏堤、杨公堤!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9-6-21 13:38
拜读学习欣赏支持佳作!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1 14:45
谢谢好友来访点拨,创作快乐。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1 14:46
谢谢好友。多多指导。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21 20:42
学习精彩!提读美文!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1 21:28
感谢好友,创作快乐。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9-6-22 15:24
不客气,互相学习互相支持!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9-6-22 15:25
彼此彼此,谈不上指导!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2 15:36
哈哈,互相学习,多多交流。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9-6-23 14:21
彼此彼此,共同进步!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3 19:18
谢谢。说到做到,多多帮助。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23 21:11
在文字的最美中诗意着……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3 21:27
哈哈,有时候就要自得其乐。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23 21:29
提读支持!学习精彩!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3 21:33
再谢好友。正在网上?
作者: 亦清晨 时间: 2019-6-24 11:09
原来这首诗写于苏轼年轻的时候啊,受教了!看来是我写错了,我安排他中年时写的,哈哈,错了错了!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4 11:10
客气了。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是一般认为是他初到杭州所作。
作者: 珍振 时间: 2019-6-24 14:41
泥土一样的诗歌,泥土一样的诗人,贴近百姓心!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24 20:22
支持老师!再次品读学习!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6-25 08:18
谢谢好友。创作快乐。
作者: 轻尘逐香 时间: 2019-6-26 17:52
:victory::victory: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6-27 08:45
提读支持先生佳作,问候。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7-7 23:20
幻烟还曾到过此处,谢了谢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