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品诗经之桃夭(永灼其华)
[打印本页]
作者:
火焱
时间:
2019-7-19 14:06
标题:
品诗经之桃夭(永灼其华)
本帖最后由 火焱 于 2019-7-19 14:18 编辑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上篇螽斯是男性赞歌,这篇桃夭就是女性赞歌.周朝重男轻女的思想,除了女性生理上的弱势外,还有就是风俗上的弱势.就是”归”.嫁人为什么叫归?女性出生在娘家,是暂住.嫁人后的家才是自已的归属.所以嫁人为归,回去.想想生之父母,生之所在都是暂住,暂伴之人物.那个一无所知的男人,公婆,家族才是女人的归属.归去还有身份问题,是妻还是妾,婚姻还是父母包办.结了婚,只能是夫休妻不能离.风俗对女性是大不利的.周易归妹卦,就是说女性嫁人的问题,还有贞操观,传宗接代观,功利观.嫁人这事上,对女性有太多的世俗束缚,真是可怜.
桃夭就是平民阶级对女性的美好祝福,权贵阶层嫁女还多了一个功能,就是结盟.古时嫁人从来都不单纯,现在这个时代最好,对女性嫁人这件事.
室家与家室是有很大区别的,室家说明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男人与女人对结婚这件事的二种不同态度.男人结婚为室,女人结婚为家.男人可以大老婆小老婆,妻妾成群,所以结婚为有室,女人就不一样,要从一而终,不论妻妾,都是归属,所以结婚为有家.
桃夭这诗,还反应了一个重要的生育观,进门无子,叫进室家,只是一房老婆而已,有子而且是生男孩后就改为家室了.家室就不一样了,在礼法上都得到了认同,地位,财产都有差别。女性结婚就是有家,但这个家还不一定认同女性,但有男孩,就完成了双方认同,不论妻妾都得到了家族认同,母凭子贵在平民家庭也是一样的.不生孩子或不生男孩,从归妹卦就知道对女性是件多么悲惨的事,比失去贞洁还严重.桃夭第一句的室家和第二句家室这里隐着风俗与态度.和第三句的家人就指苦媳妇熬成婆的意思了,抚养小孩成长,家庭地位又上升了.
桃夭之美,背后的伦理道德,民风民俗才是其内核,感赏其美,而知其艰,更能体会桃夭之质,大美女性.嫁出去的女,泼出去水,在先天不足,后天无势的现实之下,每个家庭却想有个好媳妇,每个孩子却想有个伟大的母亲,子不教,父之过,最大原因是母亲没文化,教不了.然言教不如身教.女性在苦难的时代,却承载着幼子未来的梦想.在那个时代一个好女人,好母亲多么不易,意味着失去自我,从不为自已而活.孝,作为普通阶层是最大的美德.是抚慰母亲那颗沧桑的心最好的礼物.
桃之夭夭,暗之明媚;集苦千载,唯孝慰心.
鸡汤喝多了人是浮肿的,现实哪有那么多的鸡汤,诗经三百首,思无邪,只是思无邪,而思无邪的社会现实却不是那么明媚,时代的桎梏与枷锁从来都没消亡,这个时代,同样人都活在昼夜之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树那么柔美,桃花红得象火焰,明媚极了,出嫁的女儿如回到你的家,增益丈夫作为妻妾.
夭字甲骨文是一人舞动双手,还有早亡之意,夭夭在这里就是指柔美.有柔美而易逝之意,如同日本对樱花的认知.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树那么柔美,结了大又多的丰满果实,,出嫁的女儿早生贵子那是你的家,兴旺家族的人丁.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那么柔美,桃叶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出嫁的女儿那是你的家,扶持家的人,敬老爱幼.
这首诗把女人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嫁人前,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第二阶段是多生小孩阶段,多子多福,而且要生男孩,有蕡其实就是指多子中还要有男孩,结那么多果,果还分虚实,这实就是指男孩.周礼有生男为弄璋,生女为弄瓦.就明白这实是特指男孩.第三阶段就是生子后,女本柔弱,为母则强.这就是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意思,这时女性要刚强,育子、持家、敬老、从夫家庭需要一位蓁蓁的女性了。
桃夭是一首多么伟大的女性赞歌,那些可怜可敬的母亲。
黄河之水浊浊,濯濯吾心而伤戚。
桃之夭夭,永灼其华,
桃之夭夭,永灼其华。
作者:
林耳
时间:
2019-7-26 18:36
嗯,这解读不错,欣赏学习了。。。。。。。
作者:
火焱
时间:
2019-7-26 23:28
林耳 发表于 2019-7-26 18:36
嗯,这解读不错,欣赏学习了。。。。。。。
:) 问好了,多谢来欣,多指点,个解见笑.
作者:
远牵
时间:
2019-7-30 21:44
跟着火老师读桃夭~感觉真不错
作者:
火焱
时间:
2019-7-31 16:09
远牵 发表于 2019-7-30 21:44
跟着火老师读桃夭~感觉真不错
问好,:) 江湖都叫我二师兄,哈哈,远牵兄叫我二师弟可好。千成别老师,我就三钉耙,就没了。多谢,叫老猪更好。我更自在哟。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