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想要的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4 18:00
标题: 想要的生活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9-7-25 15:13 编辑
小时候,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没有想过,只觉得有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就非常好了,还有亲戚家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好多的人们,都助长着感觉的满足和愉悦。睡觉有爸爸妈妈搂着,平时有哥哥姐姐护着,玩耍有邻居伙伴,冷的时候有妈妈用炉子烤热的棉袄,起床的时候怕冷,妈妈会先把我的棉裤烤热了,我扶着妈妈的肩膀,先把一条腿伸进棉裤的一条腿,然后再抬起另一条腿,再扶着妈妈的肩膀,伸进另一条腿,妈妈把布条子腰带给我系好,就可以坐下穿鞋子下床了。
我想要的生活其实很简单,甚至到达不自觉地自然状态,只是那时我不懂得如此地表达。吃妈妈做的饭菜,妈妈做的饭菜很好吃,土豆丝土豆块,炒豆芽,百吃不厌,以为就是人间美味。家常饭菜,最见功力。好吃就是硬道理,洗手擦手讲卫生,摆好桌凳吃起来。一家人围坐在小饭桌前,那时的一家人多么年轻,多么热闹和快活。
不喜欢养狗养猫,主要是害怕。不反对养鱼和养鸡鸭,家的需求要讲究。小时候的一些家务,就是为鸡鸭服务,带领鸭子去河湾。鸭子不比一些伙伴笨蛋,很听本人的话,我拿着一根竹竿都是象征性地驱赶,喊一下走,叫一声回,鸭子都会自觉自愿走在我前头,跟在我后头,完成游玩野餐撒欢的多重任务。我家的鸡都是喜欢下蛋的模范鸡。记得有一只黄色的母鸡,外形优雅端庄,气质不凡,能让我联想到一些雍容华贵的女歌唱家。
我喜欢傍晚的时候随着小伙伴们一起去捉金龟子来喂鸡鸭。布袋子或者瓶子里装满了鸡鸭的夜宵,鸡和鸭子和人的关系能到达最为和谐的状态,可以不再对人充满戒心,而是主动靠近,对眼神,吃得酣畅淋漓,心满意足。第二天就能生下一只以上的蛋,让妈妈一个劲啧啧称赞,对鸡鸭的表现,就像几个孩子带回家的各种奖状,很是满意和喜闻乐见。这种饲养,在邻里之间,在广泛意义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天明不明,听听鸡叫就行了。有鸡叫的黎明才更像是黎明,要是一阵紧似一阵的狗叫,倒像是电影里的鬼子进村的动静,令人不安和紧张。我长大的地方,是一座紧邻村庄而生的煤矿,它和乡村融合在一起,既有工业的规模和成分,又吸收了农村的特征和习俗。仿佛我眼里的天堂影院,让我看不完,也看不够。
进入小学阶段,已经属于政治定义的浩劫期间。九年制免费教育,学到的知识不多也不少。那个时候还不怎么喜欢听样板戏,拖腔太长,不如说话简洁明快,看电影多盼望有说话的地方,但是架不住看得次数多,电影多为免费,或者几分钱的票价,相当于免费观看。耳濡目染,对几乎所有的经典级别的样板戏唱段耳熟能详,能到达张嘴既能演唱的程度。英雄人物杨子荣,李玉和,郭剑光,和看过的许许多多电影里的人物一起,组成了英雄主义的鲜活教材和形象,滋养着幼小的心灵,培育了对于京剧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和跳跃,由不喜欢到喜欢,由喜欢到挚爱,由衷地领会和体验到了京剧的美,感到了可以滋润一生生活的干涩和荒凉。想想其中的音乐和唱腔,共产党员的豪迈和情怀,群众的质朴和觉醒,孩子的成长和觉悟,境界和志向,历久弥新,光彩夺目。不经意间为支撑起那个时代对于孩子精神世界的架构和建设,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也是一次次珍贵的邂逅,大银幕大音响的环境,带来了艺术的熏陶和内心的震撼。《英雄儿女》、《董存瑞》、《闪闪的红星》、《金光大道》、《春苗》《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红旗渠》、《沙石峪》、《成昆铁路》、《决裂》新片旧片数不胜数,增添了生活的色彩,融入了脑海和血液。
小时候的音乐课,老师一般都会操作一种叫做脚踏风琴的乐器,大约有几十多首少儿歌曲,被我们学会和传唱,也是非常好听的可以传世的作品,不像是多年以后的校园,连《伤不起》这样的歌曲都可以堂而皇之进入校园和幼儿园,随意播放和演唱。长大以后,小时候的歌曲踪迹难觅,当网络终于可以找到小时候会唱的一些歌曲时候,内心的激动是显而易见的。《我是公社小社员》,我一连听了几十遍,听得心中酸涩,泪水盈盈,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的纯真和单纯,回到了热爱集体爱劳动的社会环境。
学校生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让我想起了学校组织的拾麦穗活动。麦收时节,天气炎热,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到附近的农村公社去帮助农民伯伯们去捡拾收割遗落下的麦穗,事情不大,但是意义不小。一次次拣拾,一把把麦穗,锻炼了劳动的能力,培养了爱惜粮食的品质。老乡们的笑容,老师的表扬,都是劳动带来的快活。有的老乡还会给同学们送来煮地瓜和糖水,有的因为忙碌没有礼物,同学和老师也都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大家都在忙,不能多给忙碌的人们添加麻烦了。
在学校里,人们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发挥和展示。体育特长,可以在一年几次的运动会上去表现。绘画书法,可以在班级的墙报和校级、矿级和矿务局以至于省市级去参选和展示。小时候记得去过好多次展览馆和图书馆举办的书画比赛,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看到同年龄段的同学创作的作品,会感觉到格外的兴奋和欣喜。有差别才会有追赶,有目标自然会努力。我在的班级里,会唱歌跳舞的孩子较多,会画画和学外语的孩子,也已经被有眼光的家长们领到了早跑的道路上。无一例外,在他们长大以后,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刷新了人们的期待。
小时候住过的房子都是平房,一般都是两间正房一间配房,可以在房子里做饭,也可以在房子外搭起简易的窝棚当厨房。一般人家都会围起一个院子,材料有铁丝的,有木板的,有砖块和土坯的,各显神通。家家都会在门前种植树木和花草,门边附近还会有鸡窝鸭笼,有些人家还会养狗养猫养羊,一位女同学的家里居然养了头驴,她的老父亲每天会牵着毛驴拉起地排车去运货。人人都会找活干,只要不偷懒,都可以活得满脸笑容。这些房子,都是集体分配的,不需要购买。记得那个时候,家里是没有电表的,走到哪里都是一片光明,但是大家也会出门关灯,不作无谓的浪费。那个时候还经常举行爱国卫生运动比赛,卫生户门窗干净,玻璃明亮。人们以讲究卫生为光荣,以活动为契机,能让好多家庭为之努力。还记得那个时候,有些家庭的玻璃上有喷漆的忠字图案,造型典雅,色彩热烈。别有一番美的意味和气息,呈现出了剪纸艺术和喷漆技艺的完美结合。
好多的家庭基本都会有木框玻璃组成的相框,家庭成员,战友同学的照片应有尽有,家里的长者会经常擦拭,保持着干净和明朗。和各种奖状书画一起,展示着家中的文化色彩,散发着属于各自家庭的人文气息。年年更新的年画,保持着家中环境传统和革新的变化。有讲究一些的家庭会有名人字画,或者有声望的人的作品。我们家里有父母结婚时候做为装饰用的玻璃画,写意的红船,水光山影中的帆船,江天一色,提供着审美和想象的简洁样本。家里还有国产电子管收音机,音色纯正,收台奇多,山东台,安徽台,江苏台,江西台,中央台,福建台,短波还可以收听到闽南语,美国之音,台湾和大陆间的双向节目,节目之丰富多彩,内容之广泛,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可能想象不到的。这些足以让人们的业余生活感到时间的快速流逝,我的童年也在迅速完成属于它的阶段。
从成长的历程里回望和展望未来,个体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感觉属于小小不然的私人问题。但是因为有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问题,其实又是可以探讨和玩味一番的话题和选择。我生活在属于集体语境下的生活,不是刻意地个体,刻意的独立。生活已经给予了我生长必需的各种选择,让我有了对比,有了判断,有了认知和价值的取向。我自然会有所选择和取舍。我喜欢的一个电影演员,就是英雄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小时候到现在,一直感觉他就是英雄的化身,小时候还没有意识到电影是表现艺术,是再现艺术,感觉是真实的事情。直到长大了才意识到其中的区别和差异,但是其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却深深地印刻在了心中。老艺术家在谈话节目里面说,从自己扮演了王成以后,到了老年还会有和美国鬼子,日本鬼子拼死斗争的梦境和习惯,在梦中不是把敌人给打死了,就是敌人把自己干掉了。让我觉得特别有趣,这是我心中富有情感和个性的英雄形象,值得我惦念和学习一生。刘世龙做为一个演员,本身也没有多大的优势,小小的个头,并不漂亮的面孔,为什么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内心和脑海里呢?因为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是对于敌人切齿的恨和对于人民无限地爱?可能都有,可能都是。我也羡慕和喜爱他,在电影里可以有漂亮的英雄的妹妹,在不同的电影里,可以娶到歌仙刘三姐,一个淳朴的喜欢唱歌的哥哥,自然可能娶到喜欢唱歌的美丽妹子。或者活在一个钢铁厂里,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失散的亲人,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生活条件虽然可能还属于艰苦,但是内心和愿望,却是那么快乐和充满阳光。
最近一次看到刘世龙扮演的角色,是《三八线》,本来这个剧集有一个更简洁明快的名字的。老人已经明显老迈了,但是在剧集中是那么安详端正。这可能是老人家参加的最后一部作品,因为看他的电影的孩子,也已经步入中年。他好像是王成复活在电视剧里,代表着无数志愿军战士,为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致意和送行,演过英雄的人,自己在心里是不是也日益靠近自己喜欢和敬仰的人?我是一个普通又普通的人,我对于那些为国为民付出全部的人们充满敬仰之情,我当然有着自己的渴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闲暇的时候喜欢收听歌曲,也喜欢听儿歌。比如有一天我听到一首叫做小鸭子的儿歌,开始的一句是我们村养了一群小鸭子,感觉就是怪怪的,好像看到饭店里的汤肴里,飘着一片塑料垃圾袋。谁养的鸭子呢?我们村,你们什么村的什么人,个体户还是养殖大户?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我知道这首歌曲的原来歌词,所以心里很是明白。原词里面说的是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小鸭子是集体的财富和项目,是大家关注的所在,所以值得大家维护和喜欢。谁家养的家禽和养什么家禽,和孩子们有什么关系?貌似进步的歌词,其实就是一种茫然和迷茫,找不到自己归属的人们,自然会无病呻吟,在瞎编和篡改中获得与时俱进的错觉。活着就要有期待和盼望,我想要的生活,不会因为我经历过已经早已远去,而会温情归来。失去的不会回来,希望的终将归来。在梦想反复提及的时代,可以把初心一层层解开,擦去岁月的蒙尘,洗干净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面对和重温,去经历和接受照耀。想要的生活,终会经过曲曲折折,在无尽地乌云蔽日之后,绽露出属于她的清新的曙光。
2019年7月24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4 18:04
小时候想要什么东西,不一定会说出来。长大了以后闲来无事,倒是可以说道说道。问好大家。
作者: 断肠崖居士 时间: 2019-7-24 18:41
貌似进步的歌词,其实就是一种茫然和迷茫,找不到自己归属的人们,自然会无病呻吟——深刻!尖锐!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9-7-24 20:18
先关注,明天早上来拜读。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19-7-24 21:52
欣赏老师新作,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9-7-25 08:47
欢迎诗人光临散文版。从容温婉的表达。欣赏。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9-7-25 09:13
万里山水的《想要的生活》,是一篇直抒胸臆的文章。作者采取回忆的叙述视角,讲述“小时候、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不同阶段对想要生活的感受,不仅表达了他的生活观,还饶有情趣的介绍了难忘的往事,娓娓道来,读来也有诸多的共鸣。来拜读,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5 10:26
以前对这个现象没有多大在意,后来觉得应该留意其中的缘由和动机。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5 10:26
辛苦了,天气炎热,多多休息。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5 10:28
浅显文字,多有不足。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5 10:31
喜欢从容地表达方式,努力写出一点点能看下去的文字。诗人不敢当,业余小作者一枚。问好媚版。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5 10:35
能够有一些共鸣,甚为愉悦。生活水准相对不高的年代,为什么能带给很多的人们以美好和积极的感触和影响,值得反思和探究。感谢细致评点,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9-7-25 10:40
文章写得细致,点点滴滴,从容、平和地展现在笔下。欣赏!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5 10:57
和内心对话,仿佛和老朋友聊天。这种感觉挺好的。感谢阅评,问好。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9-7-25 10:58
想要的生活,终会经过曲曲折折,在无尽地乌云蔽日之后,绽露出属于她的清新的曙光。
开始想要的很多,后来才慢慢发现,想要的生活就是简单自然。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9-7-25 14:47
以纯真的意识,详实的事例,回望了童年的生活以及后来成长过程中的人生际遇、喜好,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和时代特有的关联。这种带有特定时期的生活印记,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它既是个体的,也是公众的,代表了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记忆与情感烙印。欣赏!
问候老朋友万里山水。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7-27 08:58
难忘的回忆往事不堪回首。欣赏朋友的作品。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7-27 08:58
提读支持,周末快乐精彩继续。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9-7-27 21:15
回忆往事应该是幸福的,不过往事是苦是甜,我们总算过来了。未来的日子还需要我们好好把握。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9 21:08
感谢房子老师细致评点,个体的生活印记和共同的记忆,非常认同的观点。在记忆领域其实也存在着拨乱反正的必要,对于修复相关的历史,为后人提供一些相关的点滴资料,如此才能对得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长的阅历,以及自然而然呈现的感念。问好,夏安。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9 21:09
往事可以来回翻检,只要的喜欢和在意的。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9 21:10
感谢勤快提读,顺祝周一快乐。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7-29 21:11
嗯。一切向前看,前途如何把握,也是每一个人面临的沉重选择。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7-30 16:41
万里老师,恩和来听。
真切丰实的画面感,尤其您自己真实细腻的情感、清晰的思考,读着,感触良多哦。
嗯,想起看过您发过很多旧日影像图片。好喜欢那些。和您说过,我爸爸就喜欢收集小人书的。
我知道,真正理解一代人的情感和思考,不容易。因而您这样的记录和记忆,其珍贵,就不止于作者自己了。读着时想哦,就是这些个人感受和认知,使寻常时光有了重量,时代在历史中有了专属印记,微茫个体和他们的思想情感呢,得以存活在整体文明长河。
微光前举,生生不息。
好的书写,起意好最是第一。是不是呢。
我想这个题目下,您的起心是深看自己来途、深思时代和生活的前路,站好自己的位置吧。
不然呢,您就不会由一首儿歌的改词,就洞微当下人的迷茫迷失。
哦,这个细节好喜欢和钦佩的。
最喜欢您对自我生命的认知和取向:在梦想被怀念的时代,既枉自嗟叹和沉迷,也不悲观。踏实生活、自清自明,相信未来。
好好听了。有不对的,请您担待。
恩和问好。万里老师安吉。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19-7-30 18:43

天空中又下雨了,在雨中看这些文字,深思自己想要的生活又是什么呢?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8-1 18:33
问好恩和老师。能够被读出内心的一些纹路,感到了你的认真和细致。窃以为一些没有态度的做法,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是相当糊涂和不负责的事情。如果别人可以去做,那时别人的事情,对自己而言,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事情。说些简单和快乐的事情吧。至今我还是一个连环画收藏迷,也许能和你的父亲做一个好朋友的,至少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实物书籍费用太高,转而收集电子版,只要有迹象,就会费尽心思找到为止。收集的过程,是重新复活记忆,打开眼界的过程。浩劫内外的时光,只是文革期间的连环画,就可以有数不胜数之感,不乏精品之作。小时候看到的有限,知道的有限,即使如此有限,还可以在星星点点不断出现的连环画踪迹里,感受到一次次喜悦。比如今天又见到了一本《人民防空知识》连环画,感觉到眼熟,细想起来已经快半个世纪的事情了。我在和童年的我见面,纽带就是这样一本科普连环画,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触,只有一样经历的人可能会有。
看过你的一篇文字,没轻易评写。只是看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部小说《接近于无限透明》,具有才华的人,做出的令人惊叹的事情,却又隐入在人群里。恩和老师年龄不大,悟性不凡。能够写出相当精妙深邃的文字,让人惊叹。相信这是你的一次次起点,能够不断刷新喜欢你的人们的喜悦和期待,完全可以去不断尝试和进取。
感动你的留评,多说几句,不妥之处,也望见谅。问好,夏安。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9-8-1 18:36
七月底八月初,雨突然多了起来。感觉是一年当中最干净的日子,感谢来读留评。问好微风老师,夏安。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8-2 15:16
万里老师的文字朴实真诚,既有时代的印记,又有自己的个性,想想小时候,物质生活贫乏,想要的不多,反倒是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精神生活又陷入茫然。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清醒的人,更是难得的,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逐别人的轨迹,失去自我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9-8-6 18:54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8-6 18:56 编辑
万里老师:谢谢您给恩和说了这么好的话。有好好听。
嗯,来这里读文读字,有比我读书更受益的,就是每一篇字后的书写者的生活和认知,都是现场的和直接的。
每每读到我不曾经验,或历史书中没有的个人觉受和记忆,恩和都诚心有谢的。
我能看见的呀,字后的那几乎不可思议的、不由自主的真诚,既例证着人本质的孤独,也明喻了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着不为自己所知的丰富和宽阔哦。
就像您给恩和说的这些,深深受益。
谢谢您表扬。虽然恩和还当不得,但会努力的。
所有善意的寄望,不敢辜负哦。
我嗜读,可是不会书写。说出所感所知,当致谢的。
问候您。万里老师,夏安。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