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牵风记》: 烽烟弥散下的涅槃隐喻与文化解码 [打印本页]

作者: 远牵    时间: 2019-9-12 22:58
标题: 《牵风记》: 烽烟弥散下的涅槃隐喻与文化解码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9-11-16 12:10 编辑

    《牵风记》如果只是被贴上一个战争小说的标签来解读无疑是牵强的。在"牵""风″的抒情境遇里,战争己化形为人们生命、爱情与自由的桎梏缩影,尤以"风″这样的存在,代表着一种游离,一种逾越,一种超拔。一场浪漫唯美的涅槃,家国危亡之际的背景底色上不留痕迹地攸然而过……这种流动的生命意象,不止指向一个人,也可以指向一种精神特质,甚至是一种文化命脉,无论它最后的结果是消亡还是得以续存,当作家虔诚地借文学的力量在一路跋涉中追寻他所推祟的人文美学的精髓,这本身即是极具意义的书写所在。

       作家徐怀中九十岁高龄仍笔耕不辍,虽然徐老早年也曾写出《西线轶事》这样战争题材的杰出之作,但这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牵风记》对战争表现方式比以往不同,他开创先河以文写武,尝试以文化立场诠释战争的先行 ; 他巧妙地以轻写重,在人物生活的细节中穿插布设战争的场景路线;他避实就虚,虚实结合,围绕爱情、马、古琴来匀墨书写以代替宏大壮阔的战争叙事,堪称四两拨千斤。这部小说的酝酿积累跨半个世纪之久,扎实的的创作造就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原创性与极高的完成度。《牵风记》笔走偏锋,是以战争中非主流的另类异数为呈现主体,藉以表达作家发自肺腑的文化高于战争,美学高于生活的人文主张。战争与人文,本是两种互相矛盾、很难相容的人类活动,徐怀中在这部作品中却以格外高超的谋篇布局把二者巧妙地协同并蓄,不仅在情节上衔接得天衣无缝,而且使二者在女主人公汪可逾身上交互转折,最终成功实现了他在文学追求上人性到神性的彼岸升华。这样的架构一方面重新诠释了战争的复杂多面,另一方面也挖掘出了战争年代与非战争年代若干日常化的绵密侧面里人性的趋同。所以,《牵风记》虚化了战争背景,着重凸显的是战争年代的一些非战争化的人性特点,这些人性依然表现为文学作品中最恒常的真善美与爱情,它们在时间的河流中无论上溯还是下迴,距我们并不十分遥远,并且是那么地似曾相识。

  如果让时空坐标任意游移,我们还可以在《牵风记》这部作品的真善美的谱系下找到不少亲切熟悉的现代感镜像,这甚至会让我们直接忽略战争的年代背景,在人文背景的天空下自由穿越跨越,任意驰骋,浮想联翩。

  从汪可逾由曹水儿脱离齐旅大部队开始,战争背景就开始渐行渐远,战争中的游兵散勇成了孤胆英雄式的豪杰游侠。小说的别开生面,在于将宏大的战争背景凝缩转引为一对男女结伴同行为寻找大部队的曲折奇险经历,又在陌生环境中注入了熟悉的生存经验与人性光芒。八路军战士在山洞里避难疗伤的场景,在早年的一些轶事中屡见不鲜,但将洞穴生存作为情节铺展,成为小说跌宕起伏的生命气质的长画卷的一部分,在重现手法上又加入了更多现代性的包括侠义,历险,言情,甚至玄幻等多方面可借鉴的鲜活叙述,这些叙述贴着人物展开,过渡得巧妙自然,也使全书散溢一种地理风情上的奇崛空阔与历史纵横间的开阖自如。

  这样的画卷绘出了《牵风记》的意韵,"牵风"有很多令人浮想联翩的余地,文史角度的解读是《诗经》里"国风",从地理角度上,风还可指向为书中特意提到的黄河风陵渡一带,一一而风陵渡的"风″,本是女娲的姓氏,汪可逾随身携带的一把宋代古琴更象征着传统文化在历史纵深处的迂回,"汪纸团儿″像一张白纸在战争中一路颠沛流离,虽然最后被战争揉皱损毁,但通过她自身奇特的生命造化,最后终以玉洁冰清,肉身不腐的站立形象在人们不可思议的目光中美好地牺牲……对汪可逾这个人物的超验塑造,既体现了女性身上承载几千年的美好与不可侵犯的神性,而滩枣马与汪可逾能灵性互通,在男女关系上屡犯错误的曹水儿对汪可逾敬若神明般保全与爱护,以及黄河船上的众女群裸,这些无论从审美趣味还是作品的整体氛围上,无不或隐或现地晕染了一种出世的幻化与空灵的神性。

  徐怀中老先生是河北邯郸籍作家,他的作品很自然地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尤其他的作品沿袭孙犁的流派风格,同样书写战争,《牵风记》与孙犁的长篇《风云初记》一样,都是以极具亲和性的日常经验及生活逻辑强化小说的强代入感,同时,在语言、人物同意境的营造上也具有白洋淀派清丽轻灵的抒情美,在塑造人物尤其女性人物方面不仅秉具得天独厚的娴熟技艺,意境上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仙幻效果。汪纸团儿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立起来,一方面是她的生理缺陷,夜盲,平足与洁癖都不适于战事,她作为使一名八路军文化教员,其文化素养与精神特质又使汪可逾不同于孙犁笔下的那些农村年轻女性,传统的古典性与开放的现代性汪可逾成为文学画廊里独一无二的人物存在。反观齐竞与汪可逾的爱情裂隙,缘于男性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狭隘贞操观,——这让人不由想起另一位河北老作家梁斌在《红旗谱》的续篇《烽烟图》中写到的一对儿,同样是革命恋人的江涛与陆萍之间的爱情龃龉,二者何其相似 ! 《牵风记》以时间间隔对这种爱情悖论的层层撕剥,达成了对文化,对爱情都具有扭曲破坏力的遭粕残留的有力认指,并完成了最终的认知迭代,这种精神意识上的文学探索,既体现着河北作家在地域流派上一脉相承的惯性与共性,也是作家在文学自觉与文化自信上的坚恃与反思。

  文化命脉可以说是书中牵系的一个最核心的隐喻部分,主人汪可逾与她随身携带的古琴,隐喻的是人文礼乐,汪可逾的殒身与琴的损毁,隐喻的是战争席卷下的礼崩乐坏。以徐怀中在汪可逾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相当多的神性塑造来看,汪可逾还可被视作一种源于黄河流域的母(主)体文化的更深刻更含蓄的隐喻化身,她持重飘逸,端雅,积蕴深厚,她宛若赤子,无所畏惧(黄河船上的群裸即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然而却不能避免战争的蹂躏践踏,即便如此,被损毁之殇并不能让我们的母(全)体文化有丝毫的自惭形秽与卑躬屈膝,所以面对以齐竞为代表的浸染了西方文明却依旧在意识深处充塞着狭隘的精神洁癖与封建糟粕的这类强势而顽固的客体文化的否定式质疑,徐怀中借汪可逾这个化身做出了如是掷地有声的回应:“是谁赋予你这样的特权?凭什么我应该你所笼罩?凭什么我只能受你的摆布?凭什么我必然要为你占领?……我从内心看不起你!″与官僚文化的分道扬镳使我们的母体文化继而走向了与以曹水儿为代表的草根农耕文化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砥砺前行的道路,草根英雄用原始的生命力佑护了母体文化命脉,在兵焚之中辗转腾挪,精神不死;当母体文化含辛茹苦,忍辱负地下行并一路散播,如果仍然不能被强势的文化精英们理解、认同、接纳,忽略即等同于抛弃,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悲剧性的,徐怀中用战争与爱情的二元对立架构起了作家对文化命脉的终极思考,用轻灵的笔法使汪可逾这个文化载体的个体生命以悲剧之美的焕然力量,实现了文化上的氤氲发散与精神升华,一一正如涅槃的凤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浴火永生,渊远流长。

  《牵风记》里散溢的文学之美也是多向的,作为老作家的徐怀中,难能可贵地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思辩节奏与对现实的反射力,这就使这部作品有了许多鲜活的当下看点。如贯穿全书的是文化意象是正本清源,荡气回肠的风雅颂,而汪可逾与齐竞两人的生离则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相互打量、欣赏与抵触,在汪可逾与曹水相携逐行的路上,呈现的文化符码更加密集,既有儒家礼乐文化与墨家游侠文化亲密交融的沐风栉雨式的文化苦旅,也有陶渊明式的世外大隐,以及抚无弦之琴的魏晋风度,甚至对金庸作品巧妙的移花接木,汪可逾身上隐约可见小龙女的影子,比如与曹水结伴逐行的侠侣之风,比如处女之身在神智不清状态下的被动丧守,这些超时空情节的隐约映射使得汪可逾这个人物给人以极大的亲近感与镜像感,而文中二人地洞求生的插叙还让人联想到阎科连在《坚硬如水》中男女主人公的洞穴生存方式,站立辞世则与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里刻画的理想女性 以一尊冰雪雕塑的方式牺牲等超验情节可媲美。在保证叙述逻辑成立的情况下,依稀的仙侠奇幻文学的微痕,以及对这些这流行元素的巧妙借用,使《牵风记》这部小说在厚重深邃的文化母体下,充满青春的灵动性与鲜活的映像美!

  当严肃文学不再正襟危坐地宏大叙事,当战争题材可以变得举重若轻,当爱情重新回归唯美纯洁,当烈士用生命的牺牲超越了生死,死亡可以壮烈亦可从容,这对严肃文学的传播引流与民间渗透都无疑是一件好事……那么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有一天《牵风记》这部茅奖小说被改编成仙侠类网剧或手游游戏,想必我们也是绝不会感到哪怕是一点点意外吧的。(3408字)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9-12 23:29
问好远牵版中秋快乐!
作者: 月牙    时间: 2019-9-13 14:33
远牵好厉害,想得深,看得远:victory:
读过《牵风记》,当时只觉得,徐怀中不简单,耄耋之人,文字青春洋溢,了不得。
为新知干杯,中秋快乐
作者: 远牵    时间: 2019-9-16 15:26
柳藏 发表于 2019-9-12 23:29
问好远牵版中秋快乐!

问好柳藏版~交流愉快~
作者: 远牵    时间: 2019-9-16 15:28
月牙 发表于 2019-9-13 14:33
远牵好厉害,想得深,看得远
读过《牵风记》,当时只觉得,徐怀中不简单,耄耋之人,文 ...

没错,难得老作家如此青春洋溢~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9-16 20:22
问候远牵,今天一直忙,实在没有抽出时间来。明天再来细读。先问候远版晚上好。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9-17 11:22
月牙 发表于 2019-9-13 14:33
远牵好厉害,想得深,看得远
读过《牵风记》,当时只觉得,徐怀中不简单,耄耋之人,文 ...

真正的作家,要初心永存,大抵也有点这个意思。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9-17 11:24
远版对于小说的深层隐喻理解透彻,书写也深刻。
小说的解构我是短板,只有佩服的份儿。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9-17 19:07
看来,我要找来老作家的书学习一下了
问好,远牵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9-17 19:08
喜欢这题目,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思想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