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佳文有约】迎风雁字问家音 [打印本页]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5:11
标题: 【佳文有约】迎风雁字问家音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0-16 15:33 编辑

【佳文有约】迎风雁字问家音

  自人类有文字以来,书信,逐渐取缔了远古口信传播的方式,可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竹简、尺素、手讯……,烽火狼烟中,飞鸽能翩然而至,碧宇苍穹里,鸿雁可破空而来,驿站边关上奔驰往返的骏马,透着几分神秘,几多庄重,几许牵挂,几丝哀愁,三言两句的书信,带着青竹的冷峻和丝绢的温润,带着油墨的清香和家人的期盼,跨越天涯海角,一路走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人类情感的时空辗转流连,相映成趣。
  
  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书信往来的诗句,如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时间,在金戈铁马的边陲,书笺是戍边将士心中永不湮灭的灯盏,它承载着父母的叮嘱,妻儿的思念,让身处险境的灵魂有了情的抚慰和爱的回应。而诗圣的这首诗也彰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是祈求和平的呼喊。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中“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也表达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形象鲜明地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却蕴藏着作者相思的泪水。而“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等成语典故逐渐成为后人耳熟能详的佳句。足以证明,在远古时期,书信以其简单质朴的方式,充满魔力地根植于古人的骨髓中,同样也以一种特殊的魅力成为古人的精神支柱!
  
  第一次接触信件是在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刚刚去西安读书的大哥经常给家中写信回来,每次收到大哥的来信,母亲最为高兴,她会放下手中的活,抢着去拆读大哥的信件,等忙完了家事,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母亲还会逼着父亲再读上一遍让我们听。大哥在信中除了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情况外,还会诉说他对父母家人的思念,顺带会问及弟妹们的学习情况,自然,大哥从来也不会在信中提及他在外的生活是否不顺。
  
  当年,能有一封远方的家书,我们都感到很是新奇。每次收到信后,父亲都会认真地去读、去回复。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我偎在父亲的身旁,看着父亲很认真地给大哥写着回信,不停地向父亲打听大哥在外上学的事情。一次,我天真地问父亲:阿爸,等我长大了也出远门去学习,到时给您写信,您会给我回信吗?父亲沉思了片刻和蔼地对我说:我不要你离家好远,收到你们一封信时间太长了,爸爸会担心你的。的确,那时邮路虽然通畅,但一封家书少说也得走个十天半月,稍有不慎,信件被辗转丢失,家中父母为远方的孩子们该是怎样的殚精竭虑呢?后来,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我发现了父亲亲自制作的一本家谱,其中就有大哥在外学习时寄回的家书。那时的信纸大小不一,父亲将那些边角已磨损的信件都用白纸裱糊好了,然后再用浆糊粘在一页页标准大小的纸上装订起来,再用毛笔在一张牛皮纸写下“家书”二字,算是进行了分类。这些事情,父亲做得很仔细,无论是大哥的书信,还是梅州老家爷爷、舅舅们的来信,父亲都一一进行裱糊装订,时不时地拿出来与母亲一起翻看阅读。当年,并不觉得那一张张纸片对父母有多重要,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只是觉得与那些不曾谋面的亲戚们天南地北地相隔,有书信来往该是多有趣的事啊。
  
  等我会写信的时候,是七十年代末时,与小晗的书信往来最多。小晗是黎叔的女儿,年长我一岁,是我儿时最要好的玩伴。我们和小晗家是老乡关系,好得如同一家人。在黎爸爸的眼中,我是小晗的妹妹,他的宝贝幺女。而小晗姐,也是我母亲特别疼爱的孩子。七九年秋时,与我一起长大的小晗要跟父母一起举家迁往江苏南通,得知此事后,我是沮丧无比,哭着求黎爸爸一同带上我。虽然阿婆与小晗姐弟都不愿意离开新疆这块混熟的土地,但却无法扭转当时的局面,几经哭闹,也是无果,小晗与父母还有痛我的阿婆终究还是走了。只留下一张合影让我去回味她们的笑,去感受阿婆对我温热的呵护。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当新疆的天空开始下雪时,我收到了小晗第一封来信,真是是欣喜若狂。小晗在信中说:南方无雪,好想看看新疆的雪。那时真想捧一把雪寄给她,可惜我却无能为力。当我穿着阿婆临走时为我缝制的新棉衣,坐在家中的火炉边写作业的时候,小晗来信说:南方的冬天好冷,阿婆的耳朵已经冻烂了。看到她的来信,心被刺得生疼。同样的冬天,北方室内的暖与南方的湿冷真是天壤之别,只能借一封封书信来慰藉我们彼此心中的思念与孤寂了。从此,每日启盼着能收到远方书信的欲念,伴随着我渡过了一个个困顿艰难寒冬。空闲时候,我会拿出她寄来的信件,一一展读。打开信笺,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懵懂的关爱,足以让我生出满怀的幸福。当书山题海的高中来临时,我与小晗已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梳理倾诉彼此的心情,犹还记得最后一次收到小晗的信件时,信封里夹了一对很特别的灯笼头绳,可惜有一个小灯笼已经在邮寄中被碾碎了,千言万语的牵挂尽在其中,却再也无处可寻,那是一种怎样的失落与遗憾啊。后来,我们彼此都有了工作与家庭,盼信恋信的激情早已被存封在过往的岁月里,蓦然回首,发现生命里缺失友情的关键所在,就是一封书信了。
  
  在几千年的文化演义中,书信往来给人以温暖的眷恋和感动。尤记得“见字如面”的词语,每次在信件中读到这样的字眼,心中便会觉得温暖。那时候,带着独特墨香的文字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中一股特殊的力量,亲切而温暖。我们都会很认真,很仔细地将每一封信写好,生怕自己字迹潦草会引起对方的笑话,一笔一划间似乎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被深深的吸引。写好的信件寄出后,又有了一份牵挂于心中,只等远方的回信了。很羡慕至今还拥有写信的习惯,或有珍藏书信的朋友。记得上周末书法老师留下作业,要求每个学员回家后,用钢笔端端正正地将自己的姓名及工作单位都书写在米字格信笺中交上来,我是翻找了大半日,才发现家中的钢笔水早已干枯结痂,曾经用过的钢笔也不知去向,只剩下各式样的碳素笔横七竖八地插在笔筒中,向我露着嘲笑的目光。原来中指握笔处长起的茧子早已无处可寻,就如同常用的笔、纸、书一样,在我们的眼前日渐模糊,消失殆尽。随着电话手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对家人及朋友的牵挂与惦记只需通过两端的话筒,或是微信,即可将声音传递到对方的耳边。当我们面对着电脑、手机中那些端正、冰冷的标准字体,而失去了有着情感、带着温暖的字迹信件时,谁还会念记“见字如面”的美好时光呢?
  
  逐水红枫抚恋琴,  
  迎风雁字问家音。  
  窗灯闪烁清辉满,  
  笔墨留香慰我心。
  
  突然间就有了抒写书信的感觉,好怀念那段沉浸在灯辉里凝眉深思的样子,更是怀念收到远方信件时的喜悦,读信时的温馨。多少年过去了,珍藏的信笺已所剩无几,父亲在油灯下整理书稿,装裱信件的身影早已淡出我羸弱的记忆,但“家书”二字在沧桑的时光中却越来越清晰,此生难忘!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5:12
坐自家沙发,给各位老师文友们烹茶了!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9-10-16 15:13
我先接茶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9-10-16 15:15
其实,想起写信的日子还真难忘呢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5:15
沈盼盼 发表于 2019-10-16 15:13
我先接茶

欢迎盼盼妞第一时间光临,给盼盼上茶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5:18
沈盼盼 发表于 2019-10-16 15:15
其实,想起写信的日子还真难忘呢

是的,现在提起笔来,不是不会写,而是写得困难,首先是字都不会写了啊~~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9-10-16 15:28
这里的白天冷飕飕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9-10-16 15:32
这家伙,不愧古诗学得精,这一篇文里都应有了不少。我只记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句。
想前人们的友情。亲情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相互传递,而现在的我们,只需要手指一点,千万里就可以听见声音,多让人不敢相信的科技进步。不得人由衷的感恩,咱赶上了好时代。:victory: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9-10-16 15:39
以信传情,望眼欲穿,咱经历的不多,也好像少了点啥的。可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还是让人留恋着。
你还好,跟闺蜜写信,我除了给哥写过几年,在好像没记忆了。
听说有些细心人留着信封,就稀罕邮票都值老鼻子钱了。

现在别说写信,简单的东西都想不起来字咋写了。好再,咱还能用电脑编排一些文出来,这要让手写,估计100个字里一半都不会写;P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5:59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0-16 15:28
这里的白天冷飕飕

我这里还好,预计后天又有一场雨夹雪的降临,天气真是冷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6:01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0-16 15:32
这家伙,不愧古诗学得精,这一篇文里都应有了不少。我只记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句。
想 ...

有利就有弊,高科技的现在生活,也让我们丢失了不少。关键都不会写字了,谁还会想起“鸿雁传书”的美好典故呢?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6:03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0-16 15:39
以信传情,望眼欲穿,咱经历的不多,也好像少了点啥的。可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还是让人留恋着。
你还好,跟 ...

等我会给兄长写信时,老哥已守在我们身边了,所以还真是没有给异性朋友写过信,只能是闺蜜发小或是后来与工作有关的信任往来了。不过到现在我还收集一些盖了邮戳的邮票,算是留记念吧。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9-10-16 16:06
云馨 发表于 2019-10-16 16:03
等我会给兄长写信时,老哥已守在我们身边了,所以还真是没有给异性朋友写过信,只能是闺蜜发小或是后来与 ...

我还有没用过得邮票呢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6 16:09
沈盼盼 发表于 2019-10-16 16:06
我还有没用过得邮票呢

我也有好多,后来还集了邮,那些单张的邮票就慢慢收着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10-16 16:21
云馨这篇真是温情。是家书,是亲情,是友情,是岁月,更是生命中那些鸿雁传书的美好过往。
飞速发展的电子产品,让“鸿雁传书”失了漫长岁月里的本该有的分量,变得不再情深义重。
作者: 槐下客    时间: 2019-10-16 16:31
家书抵万金,云雁送温馨。摸到当年是,道出泪满襟。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10-16 17:21
好有温情的一篇文文,欣赏点赞。
作者: 月牙    时间: 2019-10-16 19:10
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纯真,是云馨的书信简史里浓重的两笔,写得真挚而深情。:victory: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0-17 11:07
犹喜呼司令唱的那首鸿雁,一排排人字阵的大雁让人睹物思人。云老师和大首丫一样的通晓古诗词。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7 11:39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0-16 16:21
云馨这篇真是温情。是家书,是亲情,是友情,是岁月,更是生命中那些鸿雁传书的美好过往。
飞速发展的电子 ...

写得粗浅,欢迎晰子光临指点!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7 11:40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10-16 16:31
家书抵万金,云雁送温馨。摸到当年是,道出泪满襟。

感谢老师雅评支持,问候!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7 11:40
千幻烟 发表于 2019-10-16 17:21
好有温情的一篇文文,欣赏点赞。

谢谢千千光临欣赏,秋安!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7 11:41
月牙 发表于 2019-10-16 19:10
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纯真,是云馨的书信简史里浓重的两笔,写得真挚而深情。

岁月中一些难忘的回忆,写得粗浅,月儿谬赞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7 11:42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19-10-17 11:07
犹喜呼司令唱的那首鸿雁,一排排人字阵的大雁让人睹物思人。云老师和大首丫一样的通晓古诗词。

感谢枕石老师对我拙文雅评支持,秋安!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10-17 14:43
云馨 发表于 2019-10-17 11:39
写得粗浅,欢迎晰子光临指点!

那个,光临指导让我脸都红了。以后云馨可不能这样说话。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9-10-17 15:01
书信本来就是宝
现在随着物以稀为贵更是身价倍增了

美文欣赏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10-18 23:01
写得真好,欣赏学习。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9-10-18 23:01
提读支持才女朋友,精彩继续。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9-10-19 11:31
拜读云馨中规中矩正量文章《迎风雁字问家音》,点赞!
作者: 千里马    时间: 2019-10-19 12:42
写的太好了,值得欣赏学习。
作者: 牛老伍    时间: 2019-10-19 20:44
欣赏云馨美文!

家书抵万金。我很喜欢余光中的那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浓浓的的乡愁全部凝聚在一方小小的邮票里。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48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0-17 14:43
那个,光临指导让我脸都红了。以后云馨可不能这样说话。

周末愉快晰子!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48
蛇珠 发表于 2019-10-17 15:01
书信本来就是宝
现在随着物以稀为贵更是身价倍增了

欢迎珠珠光临支持,周末愉快!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49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10-18 23:01
写得真好,欣赏学习。

很一般的文字,欢迎童老师光临指点!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49
童心是 发表于 2019-10-18 23:01
提读支持才女朋友,精彩继续。

谢谢,周末愉快童老师!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49
鴳雀 发表于 2019-10-19 11:31
拜读云馨中规中矩正量文章《迎风雁字问家音》,点赞!

写得粗浅,请老师多指点!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50
千里马 发表于 2019-10-19 12:42
写的太好了,值得欣赏学习。

欢迎朋友光临支持,周末愉快!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19 20:51
牛老伍 发表于 2019-10-19 20:44
欣赏云馨美文!

家书抵万金。我很喜欢余光中的那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浓浓的的乡 ...

我也非常喜欢余光中的那首“乡愁”,谢谢老顽童光临支持,周末愉快!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0-19 21:33

云馨老师的文字好温馨,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情意。也勾起了我对往日书信的回忆。记得一次同病房的一个病友,多年来一直与我保存着书信联系,感觉特好,总有一份牵挂牢牢地系在远方。而今,微信倒是方便了,而相思却没有了。有几个同学朋友,一年365天都给我发来问候的微信,反倒有些心累了。哎呀,这珍贵的书信被时代给抛弃了啊。
作者: 孙凌凌    时间: 2019-10-20 09:17
那些诗词,那些信笺应该放在一个一个典雅的盒子里,那些关切,那些情谊,那些爱......
作者: 温柔的药    时间: 2019-10-20 17:39
嗯,那简单的“见字如面”,有时不知蕴含着多少话语
信,作为传统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更有体会~~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19-10-20 19:24
怀念信寄出等回信过程的胡思乱想。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9-10-21 18:30
云馨也偷着来发稿了啊,每天都在微信里也不知会一声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9-10-21 18:31
读来好温馨啊,你和小草一个比一个厉害。大家的夸得差不多了,我就不多说了,省省我的眼睛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19-10-21 20:39
沧桑的时光中却越来越清晰,问好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2:44
小米 发表于 2019-10-19 21:33
云馨老师的文字好温馨,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情意。也勾起了我对往日书信的回忆。记得一次同病房的一个病友 ...

那个时代没有现在先进,但书信往来却将人的感情维系的温馨,很让人怀念了。感谢小米老师雅评支持,新周愉快!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2:45
孙凌凌 发表于 2019-10-20 09:17
那些诗词,那些信笺应该放在一个一个典雅的盒子里,那些关切,那些情谊,那些爱......

欢迎孙老师光临并雅评支持,问安!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2:46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9-10-20 17:39
嗯,那简单的“见字如面”,有时不知蕴含着多少话语
信,作为传统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 ...

是的,“见字如面”四字蕴藏的万千话语,读来令人温馨。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2:57
喻芷楚 发表于 2019-10-20 19:24
怀念信寄出等回信过程的胡思乱想。

同感,谢谢楚妹妹光临支持,新周愉快!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3:00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9-10-21 18:31
读来好温馨啊,你和小草一个比一个厉害。大家的夸得差不多了,我就不多说了,省省我的眼睛

我现在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好在这点记忆能符合这个主题,就写出来了。感谢姐大光临支持,问安!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3:01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9-10-21 18:30
云馨也偷着来发稿了啊,每天都在微信里也不知会一声

我是跟着小草的足迹才来的~~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1 23:03
yugongjin 发表于 2019-10-21 20:39
沧桑的时光中却越来越清晰,问好

谢谢于老师雅评支持,问安!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0-22 09:24
云馨 发表于 2019-10-21 22:44
那个时代没有现在先进,但书信往来却将人的感情维系的温馨,很让人怀念了。感谢小米老师雅评支持,新周愉 ...


几千年鸿雁传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抹不掉的怀念了。所以,你的美文让小米产生了共鸣。问好!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22 13:22
小米 发表于 2019-10-22 09:24
几千年鸿雁传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抹不掉的怀念了。所以,你的美文让小米产生了共鸣。问好!

感谢老师再度光临支持,问候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9-10-22 17:02
现身说法,很有温度。零零后的孩子恐怕无法体会写信收信的心情了。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9-10-29 17:20
真怀念提笔写信的日子,记得第一次提到信的是不识字的母亲,那年奶奶收到了四叔从外地寄来的50元钱,妈妈催促爸爸说,该写封信告诉四弟,让他知道钱收到了,好安心。 自己第一封信是大哥写给我的,他念大学,我念高中,总是鼓励我们加油学习。现在犹记得写信盼信的心情。 在姐姐的文字,找到了那份久违的温暖,仿佛那个和父亲在煤油灯下写信的女孩便是自己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30 16:31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10-22 17:02
现身说法,很有温度。零零后的孩子恐怕无法体会写信收信的心情了。

现今都是高科技的手机微信,电脑QQ等,哪里还需那些陈旧的纸笔,孩子们当然体会不出写信,盼信的那份滋味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0-30 16:32
艾桃 发表于 2019-10-29 17:20
真怀念提笔写信的日子,记得第一次提到信的是不识字的母亲,那年奶奶收到了四叔从外地寄来的50元钱,妈妈催 ...

桃子妹妹对写信的时代有深刻的感悟,懂得珍惜那份美好时光,也是兴情中人啊。感谢桃子妹妹光临支持!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11-6 17:59
信是慢时代的青鸟,在爱可以是天长地久的年代,这种手书的温暖是无以伦比的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1-11 12:09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11-6 17:59
信是慢时代的青鸟,在爱可以是天长地久的年代,这种手书的温暖是无以伦比的

感谢立红雅评支持,新周愉快!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20-7-23 20:18
拜读好文,感悟多多,过去时的年代,真的是家书值万金啊!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