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佳文有约】 书城变迁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09:29
标题: 【佳文有约】 书城变迁
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9-11-8 10:33 编辑
很久没有逛书城了,我一想到书城,仿佛那些上个世纪的传说。最近听说书城搬迁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搬迁了呢?我就打听着找到了新的书城。
一条小巷,走进去两边是稀稀拉拉几个卖小菜的破旧摊位。再深入进去,看到寒碜的图书城。一眼望去,几十米远是一个小区的几栋陈旧的宿舍楼,在图书城招牌和宿舍楼之间有一排差不多十个门面的平房,每个单间的门面里拥挤着摆着一些书架和五颜六色的书,每个门前台阶都铺着色彩各异的垫子像块遮羞布。每个店子除了一个低头看手机的老板,不见读者的身影。这就是新的书城?这就是读书人魂魄神游的书城?好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书城啊!
遥想当年的书城,那是怎样的生意兴隆购销两旺啊。在宽阔的闹市区,临街的一个很大的市场,赫然写着本市图书城几个红艳艳的大字,整个一四合院的大框架,众多的开阔书店一家连着一家,各种书籍琳琅满目,有文史哲小说畅销书中小学教材少儿读物等等。连书店前面的走廊都堆满了书,挤满了人。每个店面都是几个人在忙碌经营。书城里整天人满为患,看书的买书的读者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虽然人多但并不嘈杂喧哗,大家各忙各的,井然有序。
那个时候,我正在学习一门少有人问津的学科,书城里有一家书店专门卖这类书籍,我是经常来光顾的读者。每次进了新书,店老板都会跟我推荐。那些年我买了很多这类书籍,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连我喜欢的文学书都无暇顾及,几乎跟文学隔绝了。后来因为此类书的读者太小众了,那个书店人去楼空,我的心也空落落的了。
如今,网络知识爆炸,电脑手机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也被时代裹挟着与书城渐行渐远。家里的“书城”也因搬迁新居大部分书一袋一袋地装好,被收破烂的人扛走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怀念那个书城,那个温馨的书城,那个给我知识和力量的书城,那个深深地镌刻在我脑海难以忘怀的书城!
收回神游的思绪,在寂寥的新书城,我问店主,好好的书城为什么要迁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店主无奈地说,原来的书城要改为电器市场。是啊,书城得给电器让地盘呢,书城已经被这个充满金钱诱惑的世界给遗忘在角落里了。如今还有多少人在看书啊,名著都少有人有人问津了。读者在萎缩,书店随之萎缩凋零,仅有不多的几个书店在撑着这个可怜兮兮的书城,撑着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撑着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前年,我在一个大超市门前的广场上,看到一个醒目的牌子写着四个揪心的字:书店倒闭!有两个人在广场上摆着书摊在折价买书,十元一本。现在想来这应该是老书城搬迁而准备退出书城的店老板了。书城老板穷途末路,谁来拯救中国大多数人不愿读书的危机!书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可是现在这条路却越走越窄,国人忙着挣钱,忙着沉醉在麻将城和洗脚城里,还有沉湎于手机的低头一族,谁来书城啊!那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人平均一年要读几十本书,我们一年读几本书 (包括我) 啊?书店不倒闭才怪呢!
再看看本市国家修建的“书城”——图书馆吧。原来老图书馆位于市中心的湖畔,内部建筑很美很优雅也很宽敞,外部自然环境优美,湖水碧波荡漾,垂柳绕湖,绿树成荫,长廊临湖,平日里市民都喜欢在这里读书游玩拍照。且门前就有公交站台,方便市民读书看报,多好的图书馆。可市里的头头脑脑们,却非要弃而新建现代化高大上的图书馆。白色的新图书馆前面是一个小广场,四周是开阔的绿色草坪,还有一个停车场。图书馆内一个大厅就两三层楼高,电梯上上下下,电梯旁的墙面上挂着几幅金灿灿的篆体条幅,尽显高雅。高档漂亮的一般阅览室,小巧精致的贵宾阅览室,养眼舒适的桌椅,借书还书的电子系统方便读者自己操作,当然有工作人员一旁指导。还设有展厅,电教室,会议室。那个气派,连皇家的图书馆都该自叹弗如了!新图书馆的外壳是相当的靓丽了,可图书馆的内核——藏书,却为数不多,大多都是陈旧的书。我问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多增加新图书,他们说购书经费不足。几千万上亿的图书馆有钱修建,购书的几个小钱却没有,岂非咄咄怪事!因书少一次只能借阅一本,读者借阅只得频繁往返。这且不说,最要命的是图书馆修建在远离市区的郊外,市内没有公交车达到(也许十年八年后这里有人烟了可通车吧),周围什么都没有就一个孤馆,不知苏轼住在这里会不会再感叹“孤馆青灯,野店鸡号”了。也不知秦观住在这里,会不会再哀叹“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了。
遥望离我家四里路远不通公交车的新图书馆,我虽办了借书证却不想去读书借书。我百思不得其解,父母官们花费纳税人天文数字的血汗钱修建这个无比奢华的图书馆却让市民望而却步是何故。后来听说新图书馆的修建是想和新修建的现代化体育馆(位于市民生活区的大型奥林匹克中心被闲置出租)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突出本市文化建设的政绩。喔,原来新图书馆,就是一个高档的文化摆设!图书馆本该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把方便人民群众读书放在首位,不知这是什么执政理念!
市场的书城越变越穷困了,国家的“书城”越变越成空中楼阁了,前者像乞丐,后者像富翁。如此这般折腾,不仅没有为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带来希望的前景,反而为市民读书人为的增加了障碍。
书城啊,书城,面对你的变迁,我该说什么好呢?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1-8 10:17
坐小米家沙发慢慢欣赏!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1-8 10:19
记得以往爱读书时,经常光顾那书城。后来,书城翻新,书目多了,价格也涨了,去书城的人却越来越少。现在想要什么书,从网上就可以直接买到,县城里仅有的书城也就成了城市中很普通的建筑,书城从辉煌到衰败的变迁的确令人感叹不已。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1-8 10:20
拜读小米老师的书城变迁史,周五愉快!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8 10:25
书评书评,就书而评!怎么也得扯上一本书展开,这是书评的首要哦。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8 10:28
可以考虑把我齐天大圣扯进去!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0:36
谢谢云馨老师首赏。今天立冬了,祝冬安!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0:39
的确书店的辉煌不在,令人感慨。就像现在很多行业被边缘化一样。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0:40
喔,又到周五了,祝周五愉快!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0:44
这个是参与活动的,主题是写“城”不是书评知道么,自己不去写作业挣豆豆,还瞎嚷嚷。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0:47
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9-11-8 11:07 编辑
把你这大闹天宫的弼马温扯进去那叫个啥东东呢?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11-8 11:12
我们的市图书馆离我不过两三站的路,也办了读书卡借书证,但极少去,和小米所罗列的原因差不多:喜欢的书并不是很多。图书馆倒是真的很气派。不过,该感谢它没建在郊区,有很多学生去阅览室写作业。
书城的变迁,也映射着时代的变迁,文化市场的变异。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11-8 11:13
我喜欢莎士比亚书店那样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青年的栖息地,可惜,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有那样的一个书店。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8 11:24
乖乖,你不看他人文章?都是从书铺陈,这是书评入选优秀作品和计酬的首要条件。我老乡晰子上线了,你问她好了。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1:59
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9-11-8 12:02 编辑
谢谢晰子斑斑加分鼓励!呵呵,学生们到图书馆去写作业,有意思,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哈。现在社会都是打着文化的旗号唱着经济的大戏呢。这是文化的悲哀!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2:01
什么样的好东东,只要引进到中国来就变了味。是这块土壤有了问题。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2:14
我看了夏冰老师的《在书城;几个片段》,也没有对某书评论,只是罗列了一些书名,不也挺好么。你再去看看征文的描述:物之城,心之城,有形无形,城如网。城之不堪,言之凿凿,无城之附,何以屋焉。说了非要写书评吗?你这个死脑瓜!还齐天大圣呢,就是个呆子八戒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2:16
快去写作业挣豆豆,别又囊中羞涩了哈。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8 12:59
不知多少年未去书城了,上一次是N年前考《证券分析师》去过。现在小区有图书馆,偶尔借本诗词和古文翻翻。这儿小区图书馆免费借书和上网。前一阵子借了《宋史是这样有趣》《唐史是这样有味》和《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可我却未读出趣味,只是痴迷周公。
作者: 月牙 时间: 2019-11-8 14:40
跟着小米的思绪,一个个关于书城的场景,在脑海里闪过。。。。
有多少书店,有的只是现代的硬件,内里却经不起爱书人的注视。
一些事物的消逝,是这个时代的选择。爱书的人别无选择,只好抱紧自己钟爱的书。
娓娓述来,从容的文字。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9-11-8 14:43
本帖最后由 幸福小草 于 2019-11-8 14:45 编辑
跟小米姐家乡的书城相比,我这里万达广场的《阅读时光》店到是安静、典雅,书分门别类好多。只是里面的人也寥寥无几。倒是喝咖啡,饮料的人不少。我领着孩子去过几次。咱这不戴老花镜已经买法外边读书,也就是去坐坐,感受一下。
现在变迁的东西好多,浮躁成为一种趋势。安静读书的人还真不多。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9-11-8 14:46
这次这个话题不好好,我到现在都无米下锅。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11-8 14:54
都是这样。
不过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去现在的实体店买书,那就是和钱过意不去了。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5:44
你们小区就有图书馆啊,那太方便了,哎,咱这小区都是真正餐馆一大片,就是没有精神食粮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5:50
谢谢小草加分鼓励!你说得这样的书店,我们这里也有一个,很小,我也过去几次,也是吃喝的消费多,看书买书的少,寥寥无几的人,我真担心这书店是不是在亏本经营呢。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5:52
可不是吗?真的是无米下锅哈。我是看到夏冰老师发了一个书城的贴子受到启发才弄这个书城的。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8 16:02
谢谢柳版加分鼓励!哈哈,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书店就统统都倒闭了哈。有了电脑手机文房四宝就抛弃了笔和纸了,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很多传统行业都被大浪淘沙了,书店岌岌可危啊。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9-11-8 19:56
一笔一笔的记载,读来十分亲切啊。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9-11-9 09:17
中国人读书比例小的原因有物质主义散发的浮躁空气,和快餐阅读。人们不去书城购买、阅读的原因有电子阅读。可以说,无论是国办的还是私营的书城,都为培养阅读习惯做了努力,但有不少效果堪忧。国办的把重点放在了给阅读者提供环境享受上,那还不如开茶馆、咖啡馆、娱乐城。私营的虽然有好创意,但受限于资金实力难以为继。
小米观察全面,分析深刻,提出的问题实实在在。
也应该看到,很多城市在为增加阅读人口做着积极的努力。比如降低图书馆的借书门槛,组织各种阅读讲座和阅读有奖赛事,持借书证免费观影,办读书观影交流班,等等。我们这里的图书馆为方便家长阅读,还专门设立了帮他们看护孩子的场所,当中也有不同年龄段的书籍和玩具。这些当然力度不够,但努力已经开始。
作者: 鴳雀 时间: 2019-11-9 10:40
以前逛书城,现在也不见。上海中心五十五楼层独独留给书市,人们上去不逛书城看风景,望野眼。一杯咖啡88元坐半天,翘起兰花指不谈书谈姘头。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0:46
因为书城也曾经是你经常溜达的地方,所以说到书城你会有他乡遇故人的亲切感哈。问好夏冰老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1:23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必定要冲击很多传统的东东,淘汰或者边缘化一些行业,书城也不能幸免。电子阅读替代了纸质阅读。现在国家的图书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都难以留住读者的心。这是社会大环境社会风气使然。就像我们单位的图书室,也只是一些要写论文的人才会去借阅参考资料,阅览室仅有几个人翻阅一下时尚杂志而已。中国人都在拼了命捞钱,书城的江河日下是无可挽回的。谢谢草舍老师热情点评!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1:28
呵呵,上海人都是一杯咖啡坐半天,翘起兰花指不谈书谈姘头。雀儿,不知这里有没有你的身影哈。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9 14:18
各地书城可能都有这个问题,实用性少了,观赏性强了,如同现在的好多事一样,华而不实。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9 14:32
我也有好几年不去书城了。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路过新华书店都要进去看一看,那时很羨慕书店里的售货员,可以不用花钱看很多的书,因为我想看的书太多了,买不起。可是前些年我去书城,却一次比一次失望,装潢越来越好,内容越来越差,所以这几年干脆不去了。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6:24
虹姐说得极是。都是些虚的华而不实的外观,实际的东东很少。你现在笔记本也能用了,也快来写啊,支持书版的活动啊。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6:28
小时候我家对面有个奶奶就是书店的售货员,好羡慕她在哪里天天看书,跟你想得一样呢。看来全国差不多都一样,书都很少有人去读了,书店也快要关门了呢。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9 17:30
书版有啥活动?不知道啊,活动这么多,俺这笔头子不硬的跟不上趟呢,哈哈!好不容易凑了一篇,人家还不算。哎,豆不豆的,俺也不在乎,干脆别挨这个累了。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8:21
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47422-1-1.html点开这个链接,就是书版十一月的活动主题,你看看,还有20天呢,来得及。书版每个月都有活动的,豆豆还是要挣的,不然,过几天就囊中羞涩了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8:26
其实挣豆豆也就是个说笑而已,但是参加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它会逼着我们去写去学习去提高啊,所以,你一定要抽时间参加呢。让姐夫多做点家务,把你从厨房解放出来哈。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9 18:43
本帖最后由 枕石问天 于 2019-11-9 18:47 编辑
刚刚才看到你发的十月家,我已经和超版提及这事了,看补不补豆。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9 18:46
曹雪芹版她支持十月家的征文了,只是我们都未去那儿转悠。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9:02
怎么,超时了吗?行啊你,还能跟超版协商去了,不愧是生意人啊,准备赞助多少豆豆?不够的话,把我的豆豆也交上去。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9 19:04
哪里去关注曹雪芹了啊,我这就去看看。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9 21:41
哦------好,知道了,谢谢妹妹!其实俺来这里完全是因为舍不得你们,我在上学时啥都不怕,只怕作文。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9 21:45
哈哈,现在看来年轻时我就该在这方面努力了,曾经一位同学介绍我去省委办的一个刊物做编辑,可惜知难而退了。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9 21:53
哦,多谢石头费心了!补不补豆其实真的无所谓,倒是这份情谊让俺感动!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9 23:45
苏轼栏豆豆打赏里提议了。少读书,多务实,天天追着美金跑。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9 23:57
我上小学是插班,邻村的一个兽医见我长得萌萌哒,就把我带进了他的课堂。原来他是教书兼煽猪!就这样子我上了一年没有课本的学。现在究源为啥不爱看书,就是因为启蒙没有课本。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07:33
哈哈!没有课本的启蒙教育,居然成就了你这样一位大才!难怪你思维敏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
作者: 孙凌凌 时间: 2019-11-10 09:22
老老小小都喜欢手机了就少了阅读的气氛,去书城去图书馆也就少了。我们家一直喜欢去图书馆写作业,每个星期都会去。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1:05
舍不得我们是一回事,但是要学习是另一回事。我们都是来学习的,你也是,所以一定要抽点时间发帖啊,发帖子与大家交流互动就是在学习。多写写还能预防痴呆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1:09
你看你失去了多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做编辑也可以边做边学习啊。你没有把握机会啊。不过也好,不然我们也不是在网络江湖结下姐妹情义了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1:11
只有你一人在追着美金跑呢土豪,我们都只挣豆豆呢。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1:15
你看你忘恩负义了不是,我都还记得你那三叔什么的打小就叫你背诵《韵律启蒙》之类的东东呢,你现在写中国风的东东不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1:17
你i听他瞎吹,他刚会牙牙学语时,他家的三叔什么的就教他学习传统文化了。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1:21
谢谢凌凌老师光临!很羡慕你们一家都爱读书逛书城。问好!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9-11-10 12:10
能让孩子们去图书馆写作业,也算造福一方。不然,那么大的图书馆,摆着当样子,还不如物尽其用。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12:57
好的,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13:04
哎,这辈子失去的机会多了,这只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说也罢……过去的事不再想了,有些遗憾是弥补不回来的,现在感觉过得不错就好了,知足常乐。遇到了你们是三生有幸,精神上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13:07
哈哈,也是,想起来了,那个把他当儿子的老师……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9-11-10 13:39
小米的书城印象,把人性的变迁也描绘出来了。书城不再,或者说书被边缘化,书城阔气,读书人少,这些都是时代病,在一个功利的时代,读书是不入流的,所以书城自然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读书人的城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9-11-10 13:45
我认识一名老师,是教书兼赶公猪,后来当了房地产商,现在破产了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5:02
你这么一说,我脑瓜也开窍了。我要是馆长,等寒暑假一到,就通知孩子们到图书馆写作业区还可节省家里的空调费,物尽其用总比闲着有价值哈。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5:05
彼此彼此,我们前世有缘,今生才能结伴遨游网络江湖。感谢上苍!人生总有遗憾,活好当下就好!让我们在中财共勉!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5:17
把他当儿子的老师又时一回事,我说的是他们本家族的三叔是他的学前启蒙老师,所以说石头家学渊源呢。我母亲娘家也是七代书香门第,我外祖父还是师范学院的古典文学老师,不住在一起,没有教给我一个字呢。 要是外祖父也给我启蒙的话,或许我不至于现在这样才疏学浅呢。:(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10 15:21
读书的时候广为涉猎,古今中外的名著买了不少。工作的时候再读小说,散文和杂文就不务实,精力只在行业和专业上,有三十年多年未亲近这类书籍了。古往今来的书汗牛充栋,只能有选择性的读些。当然,拿固定工资又不一样,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一成不变,没压力也没激情,有的是闲情看书。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5:30
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9-11-10 16:19 编辑
谢谢红版加分鼓励!红版说的极是。书城的变迁,折射着时代和人性的变化特征。一个功利的时代,读书是不入流的,这话说得很到位。我原先住的那条街对面有一家早酒门店,生意兴隆,父子两代都没有文化,可人家一年上千万的收入,房子都买了几套。隔壁的中学师生天天在这里吃早点,不读书反而发大财的事实摆在面前,不知这会不会对师生们产生读书无用的消极的影响呢。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10 15:32
独爱古诗词,初高中时每天背一首,想想我能背多少。我家三伯放牛时就教村里小孩背增广贤文,弟子规之类的书,时不时说两句的喜欢显摆。他和我父亲相差两岁,哥俩一人一天的轮流上着私塾。读书不多,经常错字连篇。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5:39
读书时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工作时好好工作多挣钱养家,我赞同这观念。什么年龄做什么,不能荒废。你用在北大学来的知识大赚老外的美金,这人生还是挺不错的。压力大了就来论坛插科打诨说说笑笑乐呵乐呵,挣钱玩乐两不误,潇洒呀!这才是活得明白!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5:45
你得益于你家三伯的早教,积累了你古诗词的学养。我倒是有个在师范学院教古典文学的外祖父,一个字也没有教过我。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10 15:51
近十五年来,房地产都是中国的泡沫经济。层层挤压之下带来的是骨牌效应。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16:14
哦,对,那个把他当儿子的老师和他没有血缘关系,是他的中学老师。
妹妹虽然没有得到外祖父的亲授,但已经很优秀了。我想这是遗传基因和妹妹自身努力的结果。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6:15
本帖最后由 小米 于 2019-11-10 16:18 编辑
谢谢柳版加分鼓励!呵呵,柳版,教书兼赶公猪,是什么的干活啊, 小米糊涂了哈,是不是笔误。房地产破产是必然的,泡沫终究会戳破。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6:22
小米哪里谈得上优秀啊,优秀的女士们早就在中财书版扎根了哈,我们赶来向这里优秀的女士们学习呢!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9-11-10 16:54
以前经常逛书城的,后来书越来越贵,就不怎么去书店了,只去旧书市场。现在旧书市场也没有了,书店也少了,只有那些卖中高考资料的小书店还存在着。很多书市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寿终正寝,可惜哉……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17:23
妹妹謙虚。是的,这里人才济济,拥有太多的优秀人士,真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10 17:34
本帖最后由 枕石问天 于 2019-11-10 17:35 编辑
那时农村流行“散花”“接花”,就是老人走后请道士做灵的相互唱和。典型的有民编的《散花书》和《孟姜女哭长城》。我三伯的四个儿子字写的好的不愿意抄,愿抄的字不好,抄出来的不是鸡抓的就是狗啃的,这才找我。我觉得很押韵,就痴迷上了。至于学习,全村只我二伯一个大学生,都以他为楷模。我二伯年前经常从省城赶回来给村里写对联,我和三伯最小的儿子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有一年共爷爷的二十一兄妹也只有我哥俩在读书了,我二伯说你哥俩谁考上我管谁。我三伯的儿子说别指望他,我却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一定会考到天子脚下去。够自负哈。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10 17:43
爱好而已。我对那些乏味的课本兴趣全无,晨读都是古诗词替代过来的。读多读少,文字都得有自己的维度。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9:32
谢谢阳光老师光临,晚上好!我们这里的旧书市场好像也没有了,书店只有小中高的课外资料好卖了,其他的书都呆在书架上少人问津。确实是科技发展使然。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9:33
我们在这里好好学习吧。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19:40
一个家族共爷爷的就有二十一个兄弟姐妹,这人丁够兴旺的。从小就立志要考到天子脚下,还真就考上北大了,出息啊。你家祖坟冒青烟了哈。
作者: 云中彩虹 时间: 2019-11-10 19:57
这就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19-11-10 20:24
哈哈,我曾祖父生了十儿二女,正好凑足一年,全都随他做了农民。想想现在,一个都养不好。毛爷爷有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0 20:53
以前的人真能生育啊,这么多孩子是怎么养大的啊。从小立志的人,长大必有出息!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2 13:28
谢谢晰子斑斑精华鼓励!问好!
作者: 蒲彩荣 时间: 2019-11-13 21:02
书城的变迁就如同一个只为商业形而频繁拆迁扼仿古的城市,已经没了灵魂。
欣赏,问候。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9-11-13 23:16
彩荣老师说得极是,书城的变迁真的就像是拆迁一座古城,没有了灵魂。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