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乡村物什—木榔头 [打印本页]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0 21:50
标题: 乡村物什—木榔头
                                 木榔头
                                                       文/李雷


    是什么惊醒了乡村春天的梦呢!


    是春寒料峭中驾着马车往田里运送粪土的汉子的浑厚的吆喝声和他手中鞭子发出的清越悠远的鞭哨声;是天麻麻亮走出家门,用柔软嘴唇吻湿大地,咩咩叫喊的羊群;是拉着铧犁、将新鲜泥土翻开的健壮耕牛的沉重步伐。不是,都不是!春天的梦是农人手握长柄的木榔头敲醒的!


    春节过后,还没有等到过十五,庄邻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渴盼,趁着日暖天晴,拿出木榔头,到房前屋后的角落里侍弄那些一冬来收集的牛羊粪和土掺在一起堆积起来的粪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人是土地的灵魂,他们懂得这片热土的心思。粪土便是这片热土和热土子女——庄稼的最爱。这些粪土经历了寒冬的洗礼,冻结成块,只有用铁锨翻出,让木榔头捶碎,拉到田里,均匀的撒开,才能使每一棵禾苗吸收上养料,长得精神、茁壮。


    当木榔头捶在粪土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时,大地的梦醒了,庄户人家新一年的稼穑生活便实实在在、滋味百生的开始了。男人力大挥锨,女人柔韧掌榔头。表层的粪土松软、碎绵,女人象征性的捶打几下。等几铁锨过后,大块的粪土便被挖掘出来。女人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腿略略分开;右手在后,紧握木榔头把的后端,下压;左手在前,紧握木榔头把的前头,抬起。其时,上身后仰,臀部前突。紧接着右手放松,左手用力朝着那个瞅定的目标捶下去,这时,上身前俯,臀部向后略突,腿略弯。往复循环,韵致顿生。哪里是在翻粪土,分明是以木榔头为道具,用肢体的语言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盼,而木榔头发出的沉闷浑实的声音恰好表达农人本真生活的实在和现实。难怪木榔头是由过日子很现实的女人来掌握!


    一块不太硬的粪土在女人的捶打下四散开去,男人随后用铁锨将它们撩到已经翻过的粪土堆上。设若是一块依然含着冰花的粪土,女人就得多捶几下,捶开了,无所谓。几下下去还是不见动静,男人笑道:软肋巴!一个冬天吃下的劲呢!让开,让开!我来!男人瞅准那块粪土,用铁锨猛砍几下,如若砍开,嘿嘿一笑:怎么样!我还厉害吧!如若只剁几个深槽槽,女人就道:说人不如人,嘴咧个二尺门!两口子在木榔头捶打粪土的咚咚声里,说着,笑着。计划着哪块地里种玉米,哪块地里种小麦;那块地里的碱大、沙土多,不长庄稼,需要多拉些粪土。新的一年生活的蓝图徐徐绘就,幸福的日子被勤劳双手铸就,被憨厚的木榔头夯实。


    初春,北方的天空多像吃奶的小孩童,喜怒无常,还常刮大风。在一冷一热间,土层里的水分被大风带到遥远的地方。被耕牛犁过,已经撒上种子的农田里,星星点点布散着些拳头般大小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硬的土块。苗芽儿在土块下呻吟,这个声音最先被木榔头听到。它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随着农人的肩头来到田间,在农人的手臂间跳动。男人和女人在田间搜寻着土块,一榔头一个,不轻不重的捶打着。不想,有一个土块是两口子同时瞅到的,又同时对准那土块砸了下去,谁知手稍慢的榔头砸到了另一个榔头上。干啥呢!抢功吗?——汉子打量着被阳光晒红了脸的婆姨,婆姨瞅一眼黑脸膛的汉子。嘴里说着,心里疼着,温馨的感念在榔头相交间迅速传递。苗芽儿乐了,大地笑了,柳绿了,桃花红了。幸福的日子被勤劳双手谱写,被憨厚的木榔头演绎。


    我常想,木榔头的前身绝对是《封神演义》中那身被两翅、头如鸟状的雷震子手中所持神锤。雷震子用右手的锤敲击左手中的凿而大发神威,为周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功成,雷震子去天庭享福,偶至人间,看农人稼穑之艰,更甚农人坎坷行进在田地土块之间。雷震子于心不忍,便用神锤将田间土块粉碎。农人心思灵巧,便以神锤为蓝本加工改造成长柄的木榔头来捶打田间的土块,捶打人生的坎坷。


    在我家乡的稼穑生活里,木榔头不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劳动工具,但不能没有它,因为它是乡邻侍弄土地不可或缺的绝佳宝贝。庄邻们用的木榔头只不过是扩大了雷震子的铁锤的头,延长了柄而已。在约莫小碗口粗的果木之类的骨硬木头上截取八九寸左右的一段,中间凿个眼,安一个长约2米、粗约2分的木柄,木柄当然以有弹性的、不易折断的木料为佳,诸如白蜡木啦、柳木啦什么的。木榔头的头一定是“铜头”才行,有个乡邻很有创意的将一块树根砍削而成,很是惹眼、耐用。


    而今,现代农机具、还有那化肥,让木榔头逐渐退出稼穑生活的舞台。很多人家曾经拥有过的木榔头早已化成一缕青烟,飘散在历史的天空之中,它们的魂被雷震子的铁锤召回。它们淡出了农人的视野,却模糊不了我内心鲜活的记忆。用木榔头捶打粪土、追打田间土块……所有这些场景,都是过去艰涩稼穑生活经历岁月过滤沉淀下来的记忆之一。之所以关于它的记忆刻铸于每个曾经用过它的人的脑海里,那是因为它在农人本真生活的堆砌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农人本真生活的组成部分,为庄邻们幸福生活的铺就尽了力。它唤醒了春天,丰富了农人的梦。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10-5-30 21:53
占沙发:)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0 21:56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10-5-30 21:53 发表
占沙发:)

香茶奉上!谢谢老师!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0-5-30 22:41
木榔头,一个代表朴素乡村的意象,亲切,朴实,令人亲近。一篇很抒情的文章。问好朋友!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0 23:09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10-5-30 22:41 发表
木榔头,一个代表朴素乡村的意象,亲切,朴实,令人亲近。一篇很抒情的文章。问好朋友!

谢谢老师的留言!
谢谢鼓励!
祝天天好心情!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0-5-30 23:11
农具的远去,土地的沉默。
速度,快得让我们始料不及。
:)问好李雷。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0 23:35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0-5-30 23:11 发表
农具的远去,土地的沉默。
速度,快得让我们始料不及。
:)问好李雷。

谢谢冷晰子的评读!令我欣慰!
祝夏安!远握!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5-30 23:51
木榔头,这种农具早年在我的家乡也是常见的。在现代化农具还没有进入农业这片领地时,木榔头自然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如同作者所说木榔头成为“农人本真生活的组成部分,为庄邻们幸福生活的铺就尽了力。它唤醒了春天,丰富了农人的梦。”本文语言纯朴、细节详实,很有表现力度。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5-31 01:59
尽管木榔头逐渐退出稼穑生活的舞台,但对于它作为农具的一种,其重要性还是让人们记念着的。也许,这个木榔头还存在于家中的旮旯里,但只要看到它,那些与之息息相关着的往事也会被清晰起来。如此,作者的记述与满怀着的深情,让我读之心动。感动。语言瓷实。支持精华!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10-5-31 06:32
怀念远去的农具,扎实的文字!


问好乡党,呵呵。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0-5-31 07:51
我们这里也有,不过,现在不容易见到了.质朴文字,乡土味道浓郁.问好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5-31 08:09
乡村物什—木榔头 木榔头:农人是土地的灵魂,农具在特定的时候,是用来收割思想的收获,亦如本文所凝结的神魂交融之处的闪烁光芒。这一篇,在作者一贯飞扬、别具的构思中,切入生活的原点,甚至升华那些特定的物什,使其越过时间,越过本质,在思想里升腾起一片灵性之光,如诗画的场境复活在纸上,一切,都超脱了,都较之原本之上的生动倍出。
作者: geng167    时间: 2010-5-31 08:59
这个木榔头,敲开了粪土,也开启了希望。农人使用木榔头的情景,读来十会鲜活,作者正是要借木榔头写出农人的生活与梦想。李兄的文字,扎根生活,质朴可感,很有表现力,梅林当好好学习。问好!
作者: 堂珂    时间: 2010-5-31 11:17
很有感召力的文字,学习!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10-5-31 11:29
榔头在乡村生活中真的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上,文章质朴自然的文笔值得学习!问候李雷。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0-5-31 11:46
是春寒料峭中驾着马车往田里运送粪土的汉子的浑厚的吆喝声和他手中鞭子发出的清越悠远的鞭哨声;是天麻麻亮走出家门,用柔软嘴唇吻湿大地,咩咩叫喊的羊群;是拉着铧犁、将新鲜泥土翻开的健壮耕牛的沉重步伐。不是,都不是!春天的梦是农人手握长柄的木榔头敲醒的!

开篇便铿锵有力,颇具吸引力。全文通过对北方农民手持木榔头劳动场景的细细描摹,赞美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憧憬。行文质朴而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好文章,匣子学习了,问好李雷。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0-5-31 11:51
之所以关于它的记忆刻铸于每个曾经用过它的人的脑海里,那是因为它在农人本真生活的堆砌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农人本真生活的组成部分,为庄邻们幸福生活的铺就尽了力。它唤醒了春天,丰富了农人的梦。
亲切朴实的文字,让我们沿着楼主的思绪走回了逝去的岁月,从新感悟到了生活的原汁远味。记忆中的那些日子是多么干净呀!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5-31 15:38
细密生动的文笔,把一个农具通过农活写活了。好文!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5-31 16:20
诗意在生活的眼光里闪光,学习
作者: 与秋相伴    时间: 2010-5-31 16:29
一派田园耕作的景象,一篇回忆伴着情景交融的美文,与秋学习了!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10-5-31 17:38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5-31 08:59 发表
农人使用木榔头的情景,读来十会鲜活,作者正是要借木榔头写出农人的生活与梦想。李兄的文字,扎根生活,质朴可感,很有表现力,梅林当好好学习。问好!


       是的,木榔头,敲开了粪土,也开启了希望,虽然离我们渐远,但木榔头的情结却永远。
作者: 心中的秘密    时间: 2010-5-31 17:57
不榔头——一种渐行渐远的农具,在李老师的笔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随着历史的脚步,它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但是在农家的记忆深处,仍然会永远留有它的位置!!
欣赏学习李老师朴实真切的文字!
支持精华!!!
问好李老师!!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5-31 18:26
这种农具我们这里也曾有过,如今真的不多见了。有时到乡下或可偶见。好文细读!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0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5-30 23:51 发表
木榔头,这种农具早年在我的家乡也是常见的。在现代化农具还没有进入农业这片领地时,木榔头自然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如同作者所说木榔头成为“农人本真生活的组成部分,为庄邻们幸福生活的铺就尽了力。它唤醒了春天 ...

谢谢房版加精鼓励!
只是一些小火花而已,向你学习才是!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1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5-31 01:59 发表
尽管木榔头逐渐退出稼穑生活的舞台,但对于它作为农具的一种,其重要性还是让人们记念着的。也许,这个木榔头还存在于家中的旮旯里,但只要看到它,那些与之息息相关着的往事也会被清晰起来。如此,作者的记述与满怀 ...

感谢杜版留言!
农家出身的人大都有这些记忆的!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2
原帖由 洪水河畔 于 2010-5-31 06:32 发表
怀念远去的农具,扎实的文字!


问好乡党,呵呵。

问好老乡!祝天天好心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3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5-31 07:51 发表
我们这里也有,不过,现在不容易见到了.质朴文字,乡土味道浓郁.问好

谢谢大相先生的提读!甚兴!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4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31 08:09 发表
乡村物什—木榔头 木榔头:农人是土地的灵魂,农具在特定的时候,是用来收割思想的收获,亦如本文所凝结的神魂交融之处的闪烁光芒。这一篇,在作者一贯飞扬、别具的构思中,切入生活的原点,甚至升华那些特定的物什, ...

暖版的留言总是让人感动和备受鼓舞!
致谢!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4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5-31 08:59 发表
这个木榔头,敲开了粪土,也开启了希望。农人使用木榔头的情景,读来十会鲜活,作者正是要借木榔头写出农人的生活与梦想。李兄的文字,扎根生活,质朴可感,很有表现力,梅林当好好学习。问好!

谢谢梅林的留言!向你学习!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5
原帖由 堂珂 于 2010-5-31 11:17 发表
很有感召力的文字,学习!

问好堂珂!谢谢你的来访!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5
原帖由 吴安臣 于 2010-5-31 11:29 发表
榔头在乡村生活中真的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上,文章质朴自然的文笔值得学习!问候李雷。

谢谢安臣!向你学习才是!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7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5-31 11:46 发表
是春寒料峭中驾着马车往田里运送粪土的汉子的浑厚的吆喝声和他手中鞭子发出的清越悠远的鞭哨声;是天麻麻亮走出家门,用柔软嘴唇吻湿大地,咩咩叫喊的羊群;是拉着铧犁、将新鲜泥土翻开的健壮耕牛的沉重步伐。不是, ...

谢谢匣匣在百忙中提读拙文!留言用心了!我很感激!
问好!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8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10-5-31 11:51 发表
之所以关于它的记忆刻铸于每个曾经用过它的人的脑海里,那是因为它在农人本真生活的堆砌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农人本真生活的组成部分,为庄邻们幸福生活的铺就尽了力。它唤醒了春天,丰富了农人的梦。
亲切朴实的文字 ...

谢谢范老师!你的来访令我倍感荣幸!
问好!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8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5-31 15:38 发表
细密生动的文笔,把一个农具通过农活写活了。好文!问好!

谢谢薄暮!你的关注和提读令我欣慰!
问好!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9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0-5-31 16:20 发表
诗意在生活的眼光里闪光,学习

谢谢川媚!老朋友好!谢谢你的提读!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39
原帖由 与秋相伴 于 2010-5-31 16:29 发表
一派田园耕作的景象,一篇回忆伴着情景交融的美文,与秋学习了!

谢谢与秋!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40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5-31 17:38 发表


       是的,木榔头,敲开了粪土,也开启了希望,虽然离我们渐远,但木榔头的情结却永远。

谢谢琴版的提读和留言!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41
原帖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10-5-31 17:57 发表
不榔头——一种渐行渐远的农具,在李老师的笔下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随着历史的脚步,它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但是在农家的记忆深处,仍然会永远留有它的位置!!
欣赏学习李老师朴实真切的文字!
支持精华!!!
...

谢谢秘密的来访和提读!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5-31 21:41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5-31 18:26 发表
这种农具我们这里也曾有过,如今真的不多见了。有时到乡下或可偶见。好文细读!

谢谢九峰文友的提读!
远握!
作者: 飞寻人生    时间: 2010-5-31 22:38
科学进步了,木榔头成为了历史和回忆。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0-5-31 23:01
司空见惯的木榔头被乡友刻画的淋漓尽致,别有风味。文风突飞猛进,成绩可喜可贺呀。
作者: 炬焰炯炯    时间: 2010-6-1 08:47
是什么惊醒了乡村春天的梦呢!

开篇不俗啊,小时候经常看见人拿着,现在读来真是亲切感人啊,文章质朴自然,文笔亲切值得学习,问好,握手!
作者: 彭建华    时间: 2010-6-1 10:07
问好李雷!
对农村对农具,我们都有着同样真挚的感情,通过你对乡村物什的描述,让我身如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除我家乡外的另一番农村的不同气象。这个系列非常有意义。
谢谢!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10-6-1 10:24
文字有着对乡土人情风俗浓浓的眷恋之情。欣赏,问好李雷。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0-6-1 10:28
啊,李老师说的是垉子。温馨的回忆!
作者: 彼岸草    时间: 2010-6-1 11:01
这个系列的物件,我恰好都很熟悉,读来亲切。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1 12:17
原帖由 飞寻人生 于 2010-5-31 22:38 发表
科学进步了,木榔头成为了历史和回忆。

感谢文友的来访和提读,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1 12:18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5-31 23:01 发表
司空见惯的木榔头被乡友刻画的淋漓尽致,别有风味。文风突飞猛进,成绩可喜可贺呀。

于老师的提读和留言令我欣慰!向你学习!
这两天有些忙,向你问好!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6-1 13:22
呵呵,我们这里不用这个工具,大概是用一种铁耙或者镢头吧。

文字平实而不乏生动活泼,读来饶有趣味。欣赏学习。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10-6-1 15:25
笨重的农具一去不返,现代化的设备应有尽有。但,使用过的农具,它象征着一段历史,忘记,很难。
看了半天,木榔头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小撅?长柄的可以刨地,短柄的可以挖菜。
问好李雷老师!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6-1 15:33
我曾在《黑芝麻白芝麻》中写过这种农具,现在恐怕已经很难见到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6-1 15:36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10-6-1 15:25 发表
笨重的农具一去不返,现代化的设备应有尽有。但,使用过的农具,它象征着一段历史,忘记,很难。
看了半天,木榔头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小撅?长柄的可以刨地,短柄的可以挖菜。
问好李雷老师!
是北方红土地里砸坷垃的一种农具,是放大了的木锤子。
作者: 芳菲    时间: 2010-6-1 15:38
活跃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唤醒了春天,丰富了农人的梦。问好李雷!
作者: 苏小月    时间: 2010-6-1 15:43
呵呵,浓郁的农田气息,欣赏。
作者: 何永飞    时间: 2010-6-1 15:43
亲切的“木榔头”又敲开了我美好的记忆。问好!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0-6-1 16:56
我们老家叫木刨子!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写的挺好啊!~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10-6-2 2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16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10-6-1 08:47 发表
是什么惊醒了乡村春天的梦呢!

开篇不俗啊,小时候经常看见人拿着,现在读来真是亲切感人啊,文章质朴自然,文笔亲切值得学习,问好,握手!

谢谢你的评点!向你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17
原帖由 彭建华 于 2010-6-1 10:07 发表
问好李雷!
对农村对农具,我们都有着同样真挚的感情,通过你对乡村物什的描述,让我身如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除我家乡外的另一番农村的不同气象。这个系列非常有意义。
谢谢!

谢谢彭老师的指导!
祝夏安!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18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0-6-1 10:24 发表
文字有着对乡土人情风俗浓浓的眷恋之情。欣赏,问好李雷。

问好你 !谢谢你的提读!
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18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10-6-1 10:28 发表
啊,李老师说的是垉子。温馨的回忆!

问好你!昨晚有文友和我聊起你1
祝你天天好心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19
原帖由 彼岸草 于 2010-6-1 11:01 发表
这个系列的物件,我恰好都很熟悉,读来亲切。

你我都是小老百姓出身,自然了解这些东西了!
谢谢!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0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6-1 13:22 发表
呵呵,我们这里不用这个工具,大概是用一种铁耙或者镢头吧。

文字平实而不乏生动活泼,读来饶有趣味。欣赏学习。

谢谢你的来访1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1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10-6-1 15:25 发表
笨重的农具一去不返,现代化的设备应有尽有。但,使用过的农具,它象征着一段历史,忘记,很难。
看了半天,木榔头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小撅?长柄的可以刨地,短柄的可以挖菜。
问好李雷老师!

让你笑话了!
我在文章里描写的也算详细吧,你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2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6-1 15:33 发表
我曾在《黑芝麻白芝麻》中写过这种农具,现在恐怕已经很难见到了。

谢谢高版对我在写作上一贯的鼓励!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3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6-1 15:36 发表
是北方红土地里砸坷垃的一种农具,是放大了的木锤子。

高版真是高人啊!见多识广!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4
原帖由 芳菲 于 2010-6-1 15:38 发表
活跃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唤醒了春天,丰富了农人的梦。问好李雷!

谢谢文友!为你的来访干杯!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5
原帖由 苏小月 于 2010-6-1 15:43 发表
呵呵,浓郁的农田气息,欣赏。

谢你了!感谢你的来访!
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5
原帖由 何永飞 于 2010-6-1 15:43 发表
亲切的“木榔头”又敲开了我美好的记忆。问好!

谢谢文友的来访!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5
原帖由 何也 于 2010-6-1 16:56 发表
我们老家叫木刨子!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

写的挺好啊!~

谢谢文友!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09:26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10-6-2 23:13 发表
  乡村的文字,作者写得颇为地道。许多场景,让人感到亲切且遥想,因之,文字背后便有了文学意义上的内涵与味道。

谢谢霍老师的指导,向你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4 11:59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6-1 15:33 发表
我曾在《黑芝麻白芝麻》中写过这种农具,现在恐怕已经很难见到了。
l
看到了你的文章!向你认真学习!
这两天眼睛不适。上网时间少,请你见谅!
作者: 万里晴空    时间: 2010-6-4 12:07
你的乡村系列总是勾起像我这样的曾经生在乡村、长在乡村的人的种种不舍。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7 14:09
原帖由 万里晴空 于 2010-6-4 12:07 发表
你的乡村系列总是勾起像我这样的曾经生在乡村、长在乡村的人的种种不舍。

谢谢文友的评读!问好!
作者: 刘居荣    时间: 2010-6-7 14:13
农具的远去,土地的沉默。
速度,快得让我们始料不及。

怀念逝去的岁月,美文欣赏!精华支持!!!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9 14:16
原帖由 刘居荣 于 2010-6-7 14:13 发表
农具的远去,土地的沉默。
速度,快得让我们始料不及。

怀念逝去的岁月,美文欣赏!精华支持!!!

谢谢甘肃文友提读拙文!
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