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时光—12月】西湖与苏轼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08:24
标题: 【时光—12月】西湖与苏轼
本帖最后由 小南 于 2020-1-5 09:01 编辑
(西湖苏堤)
西湖与苏轼
每次到杭州出差,我都有意去西湖转一转,远眺那里的迷人风光。
不是吗?杭州之所以盛名于天下,主要是那里有著名西湖景色。杭州的西湖是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有着密切联系的。西湖的美,没有众多文人的描绘歌咏,西湖是不会如此受人推崇的。唐宋以来,著名的文人没有不流连眷慕西湖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未能抛得西湖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我仔细地想了又想,历史上所有文人墨客当中,与西湖真正关系最为密切的算是苏轼先生了。
苏轼一生两次赴任杭州。
第一次是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杭州通判。他当年36岁,历时三年。苏轼一到杭州,就被这里的秀山丽水所深深吸引:“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比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其五)。
苏轼饱览了西湖的美景,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早晚、阴晴、晦明,西湖都有自己的美,苏轼都一一捕捉在了自己的笔下:“西湖三面环山,中涵绿水,松排青嶂,草满平坡。泛舟湖中,四面瞻视,水光山色,竞秀争奇,柳岸花汀,参差掩映。已而峰衔翠霭,月印波心,画舫徐牵,菱歌晚渡,游人俨在画图中也。”(《题西湖诗卷》其一)。这是对西湖美的总体真实写照。
西湖的春景,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西湖春景,霁晓最宜,柳带朝烟,桃含宿雨,芳草沿堤,与湖柳映碧,更见渔舟来往,今人疑武陵源。”
西湖的夏景,旖旎多情,爽人心神:“西湖夏月,观荷最宜,清香徐细,傍花浅酌,如对美人倩笑矣欠话也”。“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雨中西湖,色彩明豁,映衬成趣。
月下的秋西湖,迷蒙淡远,充满诗情画意:“西湖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净,上云色淡。鱼灯依岸,山村霏微,万籁俱寂,景色清奇。”
雪后的冬西湖,银装素裹,自有高格:“西湖赏雪,初霁最宜。或登天竺高顶及南北两峰,俯瞰城闉,远眺海岛,则大地山河,银溶汞结,而予藐然稊米,凌厉刚风,恍欲羽化。况则放舟湖中,周览四山,若秋涛耸涌,璀璨乘飚,而玉树琪花,丽然夺目。”
在苏轼的眼中,西湖无时不美,无处不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选择“初晴后雨”这一特定时间表现西湖晴水雨山之美。以古代越国女子西施比喻西湖,以美人喻美景,新奇巧妙而又极富诗意,更见新鲜。苏轼在这里强调了美的原发性、自然性。因为其美,所以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相宜的。苏轼这诗词一出,西湖更是名重天下,以至于从此便称为“西子湖”。
第二次苏轼再次赴任杭州。已是15年后,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他51岁,仕途受挫,几度转折,感慨万千,写下:“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苏轼这次任的是杭州知州,他不仅游览了西湖,还治理西湖。十五年不见,西湖已淤塞过半,于是他采取当地老百姓疏浚西湖的建议,上述朝廷:“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使杭无西湖,如人去眉目,岂复为人乎?”(《乞凯西湖状》)。苏轼仔细认真考察了西湖,制定了疏浚方案。他了解到如把西湖中淤泥运到岸上,费事费力,事倍功半。于是,他决定堆积淤泥于湖中为长堤,这样既省时省功,又便于交通往来。苏轼组织二十万民工,辛勤劳作,圆满完成了疏浚工程。即疏导了西湖,又灌溉了民田千顷,及于人民。老百姓为了纪念苏轼,把这一段长堤称为“苏公堤”,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从此西湖也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著名的“东坡肉”就是那时候发明的。据说,当时老百姓为了感谢苏轼,纷纷送猪肉给他,苏轼叫人把肉切成方块焖煮成色味俱佳的酥肉,再分别送给疏浚西湖辛苦劳作的民工,民工们高兴地称之为“东坡肉”。时过境迁,如今,“东坡肉”已成为享誉四方的传统美味。
元佑六年,也就是二年后,苏轼又被召还朝。一首《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既隐含了苏东坡无限感慨苍凉之意、死生离别之悲,更虑及入朝从政之堪危,写记忆中难忘的西湖美景,更体现了苏轼对西湖的留恋之情。
苏轼用诗句勾勒自然,用文字点亮西湖,用行动治国安邦,用淡泊书写人生,用脚步精彩时光。苏轼和其它文人墨客最大的不同是,他不是简单的一般地流连品赏,而是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西湖的美,使西湖真正成为江南的名胜。
今天,西湖依然风采依旧,苏堤依然是游人如织。苏轼的诗句还在百年颂唱,其业绩也在千古流芳,我站在那长空蔚蓝,云水浩荡的西湖旁,而后陶醉,而后遐思……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19-12-31 09:21
坐沙发品读美文,问候老师。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2-31 10:11
苏轼用诗句勾勒自然,用文字点亮西湖,用行动治国安邦,用淡泊书写人生。
苏轼更是用自己坚韧的脚步,走出了人生的精彩!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9-12-31 10:12
欢迎小南老师来苏轼版发文,祝新年愉快!![](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1:02
请版主多多关照,问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1:03
谢谢您的光临指导!问好!
作者: 重庆若雪 时间: 2019-12-31 11:07
苏轼是第一个将西湖天才地比喻作“西子”的人,西湖确是个美人,它晴时潋滟的波澜像美人流转的眼波,或阴有朦胧雨幕,雨入水面溅起小小涡旋,如同美人提唇时脸颊梨涡。风吹杨柳岸,姿态旖旎,夏而琳琅有色,光耀动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于是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苏轼对西湖景色的欣赏和眷恋从其中便可见一斑了。拜读佳作,学习。![](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1:17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初来乍到,请你多多指导,问好!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1:17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初来乍到,请你多多指导,问好!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1:18
谢谢先生的鼓励点评,初来乍到,多多指教,问好!
作者: 文从非来 时间: 2019-12-31 12:16
美丽的西湖,四季景色都很美。
如到楼外楼,点上炸响铃、西湖醋鱼、东坡肉等美食,边吃边遥看西湖风景,神仙也不过如此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3:22
哈哈
,谢谢文从非来老师光临!问好祝您元旦快乐!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9-12-31 13:53
欢迎小南入驻中财论坛这个新家庭,向您问好,并祝新年快乐!
一篇美丽的西湖,让我们对西湖心驰神往。西湖不仅是苏轼的西湖,还是白居易的西湖,陶渊明的西湖,更是老百姓的西湖。西湖美名传四海,西湖神韵代代传。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19-12-31 14:17
品读老师新作,问好!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4:25
谢谢版主艾桃老师光临,,我是新朋友请你多多指导,元旦快乐!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4:26
谢谢匡建华老师的鼓励,问好元旦快乐!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4:27
谢谢老师的鼓励,问好元旦快乐!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4:29
谢谢老师鼓励,多多指导!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4:29
谢谢老师鼓励,多多指导!![](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9-12-31 14:32
好的,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的2020创下好成绩!加油!
作者: 蛇珠 时间: 2019-12-31 15:08
“苏轼用诗句勾勒自然,用文字点亮西湖,用行动治国安邦,用淡泊书写人生,用脚步走出精彩时光”
——无人取代的苏轼!
美文欣赏
作者: 古堡牛郎 时间: 2019-12-31 15:14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之美,妙不可言。
作者: 小南 时间: 2019-12-31 15:14
谢谢先生点评鼓励,问好元旦快乐!
作者: 小南 时间: 2020-1-4 11:26
今天西湖依然风采翩翩,令人心旷神怡!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