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1-9 09:39
即使是文友,见与不见实际上是一个很个人、很自我的事情,也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想见他,前提是他开心, ...
秋实 发表于 2020-1-9 16:25
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哇,心跳加速,受宠若惊来着呢,谢过子期厚爱,必须
这是不是让我必须加油 ...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1-9 09:39
即使是文友,见与不见实际上是一个很个人、很自我的事情,也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想见他,前提是他开心, ...
云中彩虹 发表于 2020-1-9 10:18
谁说莹儿见解孤独?俺举双手赞成!全部是俺想说的心里话!只是没有莹儿这么好的文笔!酣畅淋漓!
俺点100 ...
夜莺 发表于 2020-1-9 10:25
先说你这题目。看着我就高兴。忍不住唱起这首歌来。接下来我再读。读了给你汇报感受哈
夜莺 发表于 2020-1-9 10:32
看了。这是我看到的最合我心意的文章。见性情,说真话。大赞一个!
夜莺 发表于 2020-1-9 10:34
也有一个不足。让我不高兴。你居然没提到我的大名。我只是叫“”等等”
高骏森 发表于 2020-1-9 10:34
子期飒爽,同我一样的性格,赞同。文友见面与不见面,关键看的是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不管对方抱着什么目的, ...
夜莺 发表于 2020-1-9 10:37
对。有的人写文滔滔不绝,能言善辩,比如我就是。见面了,我也很木讷。不晓得说啥。但我心里是没有敌意的 ...
鴳雀 发表于 2020-1-9 10:52
要见的要见的,譬如,格格。俺能说会道,尤其生面孔,俺饭泡粥淹死你。
醉月 发表于 2020-1-9 11:53
欣赏版主的话题,见与不见一定要互相了解,不了解对方的人品是不能见的,以免尴尬羞愧!
秋实 发表于 2020-1-9 16:21
见与不见在你自己,只要你是开心的,我,就是快乐的。
好,赞!符合子期的性格
秋实 发表于 2020-1-9 16:25
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哇,心跳加速,受宠若惊来着呢,谢过子期厚爱,必须
这是不是让我必须加油 ...
yugongjin 发表于 2020-1-9 19:00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欣赏,问好
高骏森 发表于 2020-1-9 18:18
看样儿子期考虑不周,这样一下子得罪了几十万人
除你们几个外,这几十万人的名字都叫“等等”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0-1-9 19:05
我们的前辈曾经说过,有些时候,文人不去调戏女人,就是在伤害她们。
徐志摩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死的早啊 ...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9 20:19
大家异口同声说不见!不见!不见!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条:一是没必要,文友文友看文识人,没必要非要见面。二 ...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9 20:20
三是相见不如怀念,文字里彼此觉得不错,但是见面会各种尴尬,各种拘束,或者对方与自己想象有差别。还不如 ...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9 20:22
见与不见在你自己,只要你是开心的,我,就是快乐的。
很对,这是最重要的,开心快乐就行了, ...
孙姜 发表于 2020-1-9 20:27
晚上好。先撒豆。明天读
灯芯草 发表于 2020-1-9 22:24
很有个性,也极有见地,我得好好想想我想见什么人,更得想想她(他)愿意见我不,万一我说了咱见个面呗,她 ...
云馨 发表于 2020-1-9 22:52
见与不见,心中常念。估计莹莹是不会见我的~`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1-10 13:22
哈哈,煮兄想多了,双方有意可以联系,怎么可能强求呢,而且我代表的只是我自己的观念哟。
孙姜 发表于 2020-1-10 10:21
“大家可以照照相,留个影,做剪刀手,也可以卖萌。”
是不错。期待与你们这样见见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1-10 14:19
云馨老师这,这,这,你让我情何以堪,要不你现在来,俺等你,不见不散。
lvhq018 发表于 2020-1-10 22:43
曾经驻留秦皇岛,给简枫打了个电话,没见。然后跟身边的人说:“这里有我一个文友”,很牛的样子。身边的人 ...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1-10 14:04
俺就等着秋实欢聚一堂。咱们来个不醉不归如何?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1-11 10:13
可以想象到那种骄傲,城市因为有了彼此熟悉的人而变得温暖。老乡咱们今年组织一个草原游如何?
童心是 发表于 2020-1-11 17:07
见或者不见 你就在眼前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20-1-12 22:18
只要丫头快乐,我就开心。。。。
槐安. 发表于 2020-1-13 00:36
不求刻意,但愿随缘,缘分到了,自然会见,如若无见,挂心也有。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