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有屋在田 [打印本页]

作者: 昨日时光    时间: 2010-6-2 22:30
标题: 有屋在田


    喜欢追逐热闹的当代人,永远无法理解老一辈们扎根田间,寄身荒野的做法。他们仅仅是为了收种方便吗?不尽如此。一定是老一辈们崇尚简朴,喜欢清静,也顺便图个风吉水利的原因吧。


    走进旧时代的乡村,随处可见低矮简陋的茅屋,它们相当零散地分布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兔子一样隐没在连片的庄稼里。一猫、一狗、一猪、一对家燕、十来只鸡鸭鹅,门前一口塘,院边一树花,屋后几棵树,房前一块菜园子,不远处有七八亩田地,遍种稻麦桑麻。一男一女两主人,养三四双小儿女,一家人恬淡安静地生活。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安守田园,与世无争。那时候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机,也没有汽车手机和互联网。这样孤立的人家,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通。一条狭窄泥泞的田埂弯弯曲曲,童话一样延伸向远方。脚下是匍匐的青草,两边是齐腰深的稻秧,空气中流溢着清新的薄荷香。主人荷锄回家,一路夏虫相随。露水湿衣,月光明亮。


    那时候,我家寄居在生产队的一块“飞地”上,包围我们的是另一个生产队的茂盛的庄稼,还有无边的陌生和孤独。无须进城逛公园,我家周围就是个天然植物园:春天有满眼金黄的油菜花,夏天有竟夜不息的蛙鸣,秋天有沉甸甸黄澄澄的稻谷,冬天有灰绿的油菜和草绿的麦苗。每天在大公园里进出,看见的是田园风光,听到是虫鸟的天籁,闻到的是清新的气息,触摸到的是简单快乐的日子。


    我家的设施和别的农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门前有一道陡坡,坡下有一大片杂木树林,树林之外有一条大沟,汲水洗衣非常方便。我爷爷当年选这样一处地方筑屋定居,不知哪个高人为他参谋过,风水的确不错。南向而居,视野开阔,虽身处田野,却也能找到回归山林的感觉。田园幽静之外,更加了一味隐士山居的道骨仙风。从早年的一张黑白照片上看去,老屋健在,阳光明媚,背景是幽深秀丽的山林,不知道内情的人总要问我是在哪个名山古刹上照的,竟也山水绝佳。


    那是一条天然形成的排洪沟,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但却知道它流向汉江。大沟很深很宽阔,可每到夏秋季总发洪水。接连几天的阴雨后,大沟开始涨水了。空气中弥漫着泥浆和青草的腥味,隔着水淹的竹林传来哗啦啦的水声。一路奔腾的洪水终于在我家屋前的阴洞子前受阻,水位越聚越高。阴洞子是青砖砌就的,因为它躺在沟底常年不见天日而得名。急忙间寻不见出路的洪水像头疯牛,在大沟里激荡着狂怒着,捣毁好大一片秧田。随浑黄的水飘来的有树枝、秧苗和杂草,还有南瓜、茄子、辣椒等蔬菜,也有吓得嘎嘎乱叫的刚长出新羽的小鸭子,也有淹死的鸡和猪。发大水是我们一年里最盼望的事。我和姐姐们站在树林边,看爸爸穿了蓑衣,拿了长长的竹竿站在阴洞子上捞东西。下雨天不用去生产队上工,他的任务是把堆积在洞口的树枝杂草等清理干净,以防堵塞。当然也顺便为自己捞上来几只死鸡和一些蔬菜什么的。爸爸的身旁放了一只木桶,桶里装了好些他用竹箕捞上来的鱼儿。鱼跳水桶,“哗啦啦”乱响。有螃蟹、鲶鱼、鲫鱼、鲤鱼、柳条鱼、黄剌丁等等。爸爸把大一点的鱼拿到城里卖掉,他把更多的小鱼儿交给妈妈处理。妈妈将小鱼剖肚,去鳞,再裹上面浆在油锅里炸,炸到黄脆,骨头发酥。我们把这东西叫面鱼儿,又脆又香的面鱼儿到现在还是我最好的一口。像尼罗河的洪水一样,我家门前那条大沟里的洪水也是定期泛滥,随洪水飘来的往往是一笔不小的横财。


    当然,也有折财的时候。最难看管的是那一群小鸭子,它们像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到处流浪。大清早“嘎嘎”叫着钻进无边的秧田里,一转眼就无影无踪。性子跑野了,脚板跑溜了,不到天黑不回家。秋凉的时候,谷子成熟,小鸭子长成了大鸭子,开始下蛋了,却经常忍不住把青白的鸭蛋下到另外一个生产队的秧田里,或者大沟里去。为了捡那些下错地方的鸭蛋,也为了防止鸭子吃那个生产队的稻子,我和姐姐们放学后与一群调皮的鸭子周旋,围追堵截,很伤脑筋。即使这样,还是有十几只鸭子顺大沟而下,糟蹋了又一个生产队的谷子。年轻的队长带着一群社员满田里捉鸭子,一边捉一边叫起我爸爸的名字骂,说他是挖社会主义墙脚的坏分子。鸭子让我们全家蒙羞,千辛万苦逃回家的三只被爸爸用棍子打死了,丢进大沟里。妈妈用“折财免灾”这句话安慰爸爸。此后,我家再不养鸭子。


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村里修了一条新的排洪渠,大沟被埋葬了,填平了。我和姐姐们长大、离家,从青草露水的田埂走向了繁华的都市。再后来,我家搬到了大路边。老屋毁了,虽然早已变成废墟,但童年的记忆不会被一起埋进沟底。每次回老家,我总要去那里转。青砖犹在,阴洞子却早已坍塌。


    童年的记忆是非常顽固的,痼疾一样留在人的身体中难以根治。这些年来,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起老屋,想起它周围的那片田野。站在田野看老屋,一股怜惜之情油然而生。屋顶破败,上面长满了青苔;屋檐漏雨,再也遮挡不住寒风的侵袭。那时候的家如同儿时的我一样瘦弱不堪,但它却承接了足够多的风雨打击。每次看见它,总让人感觉那样温暖亲切。它是我们的家,也是燕子的家,也是那群鸭子的家,家禽家畜们也靠它遮风挡雨。甚至麻雀老鼠,连同苍蝇蚊子都要和它相依为命。大地托举着它,田野簇拥着它,蓝天白云也不会漠视它的存在,它是大地上的棋子,大地靠它们演义着世俗百相。


    有屋在田,和一大群内心纯净的作物做邻居,与清风明月蓝天白云相依相伴,那是亘古不变的美丽诗情。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脚踏坚实的大地,一起呼吸,一起沉静,那是一份难得的塌实和心安。

                                                            
                                                       201062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昨日时光 于 2010-6-2 22:35 编辑 ]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6-3 02:34
有屋在田,享受着清新而自然的环境,那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场景啊。在过去,像这样的生活随处可见。尽管日子还贫穷,但那种实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野生活,总是感到是踏实的丰赡的。文章对于畴昔场景的重建,实际上就是在缅怀并想望着一种生活: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脚踏坚实的大地,一起呼吸,一起沉静,那是一份难得的塌实和心安。语境平实,意境丰盈,字里行间,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对土地,对乡村,对亲情,对乡间的一切事物的挚热之情。好文。精华鼓励!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6-3 05:35
有屋在田,和一大群内心纯净的作物做邻居,与清风明月蓝天白云相依相伴,那是亘古不变的美丽诗情。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脚踏坚实的大地,一起呼吸,一起沉静,那是一份难得的塌实和心安。


家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6-3 08:56
有屋在田 :有屋在田:纯粹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记叙,感触生活最为纯净、唯美和质朴的一面。我也很喜欢田园,我父亲在家里种了无公害菜和水果,那片小田地就是生活的天堂,我曾想未来能住在一个有屋有田的地方,自己种一些什么,哪怕收获甚微,却也丰足充实。家乡的泥土气息从此篇文字中不断散遍开来,于是,此时,此时此刻,我那样想家。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