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求学路上(选2):几张熟悉的脸谱(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09:33
标题: 求学路上(选2):几张熟悉的脸谱(之一)
  


  不论时间何移,一个人忘不掉自己的读书事。老师对教过的学生有印象,而学生又何尝没有明里暗里议老师呢?我们多少时间一直都在自己的心里描老师,给熟悉的老师画脸谱。
       
  我们这样描画自己的老师,意味已把他们拉下了尊贵的神坛,而视同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这和尊敬与否没关系,也没别的意图,只图存留一个文字档案而已。       
  
  有些体格魁梧的老师让幼小的我们很惧怕。如后书老师像铁塔。那时我刚入学,一看到后书老师心里就打颤。他个高起码1.85米,体重少不了230(市斤),宽脸大鼻子鼓眼睛走路肉都在抖。我们普遍怕他的原因是他走起路来像一尊塔,欲倒过来压我们。我们心里在回避,行为上也都在远离。我为此而拒不去上学,母亲把我哄去,亲手交给婆婆般的女陈老师,陈老师亲切地拉我的手,我拚命往后退,想跟母亲回去。可读书的事毕竟是大事呀……我们怕他也还另有一番隐情,后书铁塔老师本不当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才是),但其住处就在我们教室后面的里屋,他似和陈老师的关系也特殊,按如今的说法叫暧昧。因为陈老师是婆婆心太软,常替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抹眼泪。后书老师这时就当她的后盾。一次后书老师整一民,把他揪到讲台上,像当年的斗地主,把他的脊背直往下按,腿不准弯,一直要按到低过膝……
       
  这一幕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是定格的。给我们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暗影。我们当然恨一民的成绩考0分还捣蛋,但也同时记恨铁塔老师的凶狠,恐怖的心里一直伴我们在成长。--后来后书轮岗到了村小。那村我有亲戚,都夸他大变样了,再没有先前的凶狠了,他变得对孩子特好了,铁塔的作用这时也充分发挥了。每年洪水季节,孩子上学过不了河,家长站在河岸观望,后书老师从容不迫地挽起裤子,一个个迎来送往地把孩子们全背过河……我有次亲见了这一幕,心里忽生某种说不清的异样之感慨。
       
  小学有些老师美得令我们很神往。如谐蓉老师是天使。人们爱用美来形容一位女子,也用天使形容一位女子的优雅。说实话,渐渐长大的我们,虽那时对情感的东西受压抑,但身心的萌动是自发的,不受人的意识所左右。谐蓉老师的到来,有如一场爽目醒心的清风和春雨。谐蓉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分来,自然的发型标致的脸蛋甜美的微笑匀称的身材吸引了全校园。我甚至可以这么说,连蝴蝶都在跟她飞,虽她也并没敷脂粉,是本体的自然香。她每每站在我们面前,我们被其优雅的气质和甜美的歌声所吸引。
       
  谐蓉老师教的音乐。“像那海燕,穿过蓝天,像那山鹰,飞过云天……”的歌声悠扬而婉转,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荡。虽我不能全唱,但起音部分还记得准。谐蓉老师教唱之时嗓音是甜润的,笑脸是秀美的,手势是柔腕的。她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笑容可掬。脾气很温和。同学们发现一件事,即每天中午有一个叫一云的男老师端上双份饭盒摇摇晃晃地走向谐蓉老师的住处,都说他们在谈恋爱,这惹得许多大男生心里不痛快。同时注意到谐蓉老师上课时的一个小细节,即她谦逊而迷人的外表,配的衣着得体而饱满,但其腿根细料的裤子总是起着不少的横皱,使一些大男孩们产生了无限的联想……
       
  最可怕的一林老师似凶煞。我说这话一点没冤枉他,因为这不仅是孩子们敢怒不敢言的心声,也是后来政府下的权威结论。意为该老师有教书美育的一面,又有行事不端,甚或怕见阳光的另一面。
       
  成语“摧枯拉朽”的“朽”字该读什么?我至今心里都犯嘀咕。我几次都在单位提这事。好像不论什么条件都该读“朽”吧,而当时的一林老师非让我们读“污”,几乎是强迫加命令,还借此嘲笑我们有的同学把贪官污吏的“污吏”读成“朽史”。所以我们自小心中刻烙下了“摧枯拉污(朽)”的读音,以致现在别人读“朽”我们都心理犯疑惑。
       
  当然我说这个读错字不算事。那时的老师普遍读音不准或出错很习见,大家可以从川语和普通话的发音音标不同去找借口,所以竟连读高中我们全年级五个班的语文老师把《捕蛇者说》的“捕”字都分别读成了不同的五个音,我们在食堂吃饭时一核对,惊愕之后很快就默许了,似认为都可以。也没去查字典。好像我们一直都不习惯用字典,也还买不起字典,我们把整个书读完,连一个小小的铁文具盒都买不起,哪还有钱买字典呢?这样的人占多数。
       
  一林老师读错字是小事,其凶神恶煞是出了名的。他上课带根棍,名为教棍,实为打人棍。一次上语文课,他提了一个什么问题,无人能回答,也无人敢举手,他火了,就问:谁人能回答举手?无人。又问,谁人不能回答举手?更无人应。他气咻咻地冲下讲台,怒目而骂,妈的,怪了,又能回答又不能回答,我再问最后一遍,他大声说,谁回答得了举手?这时全班齐刷刷地举手,不过只低低地露了几根指头在桌边。这时他顺手抓了一把学生珠算用的算盘,几个箭步冲来随手抽一个来回答,被抽同学吓得筛糠打颤。这时如果回答不出来,会被他封领口,拉到教室后面罚站还是轻的,重者会被揪出室外放入屋檐下的雨水里,直至把学生的鞋袜全打湿。有时外面下雨,学生的身心倍受恐吓和摧残。
       
  这就是全校人人惧怕的恶老师。轮他当校值时,他让学生从台下递上去一根校园地插四季豆用的长树梢,他拿起随手就朝一列说话的学生打下去……这样的老师让我们提心吊胆地过着读书的日子。我们也基本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成长的。过了不久,他犯事了。被县检察机关给铐上了。公开宣判他的罪状是调戏县上下派来的女工作队长。这事不久被同学迅速传开了,“你看呀,这好安逸!”说他嬉皮笑脸向未婚的女工作队长裸露自己的阳具,其挺勃的晃动和过分的夸炫把这位女队长给羞吓跑回去了,她直奔县领导去哭诉和汇报,县领导大发雷霆并指示立即派一干人,迅速查实并对其停职,随后又公开对他作了三年劳教监外执行的宣判。这已成为老师的耻辱和笑柄。--当然回家他当了三年老老实实的木匠,艰辛的劳动让他彻底受到改造和锻炼,最后重回到讲台去执教。他第一件事就丢了自己的教学棍,改用手势和微笑来教学,一扫先前的那副德性了。终为教育献尽了自己的余生,赢得了人们的重新打量和认可。现为光荣的退休教师而安静地颐养着天年。我常看见他一个人背着手低着头在小城走,一副深沉的思考状。
       
  那时我们对女老师的总体印象是好的。与男老师就完全是两回事。如福华老师就是我们心中的美树。福华老师笑盈盈的,还是个羞羞答答的女孩儿。大孩子们都在私下拿福华老师比作一切美好的事物。今天想来,虽说有些滑稽,但这样的老师确够配享我们的美誉,她们也当有此美福。她的美不仅在外表,而主要在其心灵,如用一句话来比方,就活像一位美丽的大姐姐,也像一位菩萨心肠的小母亲。
       
  我们回家要路过距家不远的一个炭窑沟,旁边有一大一小的两棵树,大的有小盆粗,小的如大碗壮,一律通条端直无节疤,那时不知馋了多少路人的双眼。这已成了那处乃至整个山林的一双独秀。那时我父亲是队长,有权决定这对树的生死去留和命运。据父亲说,当时就有大城市的人欲出120元的高价来购买这一对树。想想,那是个什么天价啊?即使这个价放现在也是很高的。当时按物价指数和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1200元人民币。虽那时大集体时代队上穷,可父亲及队里仍舍不得卖它们。--我们每次走过路过,都会瞅这对优质的柏树而发呆和出神,并随大孩子一起说,这两棵树低得上我们的福华老师。我们甚至往返路过都要深情地望着树说,好美,福华老师!你好,福华老师!
       
  后来树没有了。不知何故,肯定我父亲会知道,也没问这对树是在他手或别人手上丢失的,因后来他因年迈而退职没再当队长了。现在父亲已不在了,问不成了。要问也只好哪天回去问依稀尚存的两三个同龄人。--福华老师后来也走了,不知去哪里了。没人知道。这两者有没有必然联系呢?没想过。也没法去牵强。我只是无法忘记他们,因其在我们的眼里和心理,他们已成彼此的代称和象征。
       
  在我们遥远的小学时代里,历过了这些无数的生龙活虎的老师们,他们或美丽,或严厉,或风趣,或严谨……构成了我们小学老师的多色谱,壮大了学习生活的百花园。他们在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引导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如今这些老师很多都不知其音讯了。那个一云老师偶见其独自摇摇地走在城市的某一角,我也没上前去问他,他对我不熟悉,我就在想美丽的谐蓉老师咋没和他同行呢?从他的走姿和脸上我读不出其喜和乐,只是一个平静略带沧桑的身影。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生动的脸谱,无疑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片断。
        2010,5,21 老宅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6-3 18:19 编辑 ]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6-3 09:42

  几张熟悉的脸谱(之一)这一生的记忆,最重复和印迹深刻的,莫过于一个又一个面容,罗列起来,就成了中国戏剧中的脸谱,说白了,也是生活凝聚为戏剧化记忆的一个高度精确的过程,由一些散点支撑布散布开来的那些印迹,他们的精神和思想就凝聚在面容之上,成为日后记已出现的高度凝缩,只要你想起某一个微小的细节,就会被你拉出一大片的生动,灿烂整个心田。

  这一生,我们在心底收留了多少这样的生动呢?能有多少,就有多少,我们的心,是盛不满爱与情感的,记远也盛不满。作者的叙述细腻到达一个顶峰,于是笔下那些人由面容绽放出笑容,由笑容的静止开始流动,再流动,还原成如初的模样,如初的生气和生机,那些话语,那些场景,宛如就在刚刚……我极度喜欢文章的最后一段,那样具备凝聚力,那样简约的生动,是许多叙述中所不具备的,这来源于作者悉心的思考和定夺,构思的独匠,记忆的润泽功底,那是叙述的功底。

  其次,漫延开来的那些陈旧的气息,落地的时候,竟绽放的是此刻的花,吹拂过的竟是此刻的微风,这如初的光艳令人站在记忆面前颤抖和激动:所有的,所有的,那些记忆,请为我停留,一个片刻,然后,你们就此出生,我就此静止,屏住呼吸,咽下泪水,小声欢呼:原来你们一直在,一直在,一直,一直。如此写实并写意的交融过程,令叙述的细节丰满,光泽,一开再开,一拓再拓,漫衍张力,铺天盖地,细细麻麻,遍布而去……有谁说,记忆不是我们每个灵魂的天堂!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6-3 09:50 编辑 ]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0-6-3 09:47
老师是可敬的,是他们将我们带进知识的殿堂.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从文字中,读出一道风景.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09:51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6-3 09:42 发表
几张熟悉的脸谱(之一)这一生的记忆,最重复和印迹深刻的,莫过于一个又一个面容,罗列起来,就成了中国戏剧中的脸谱,说白了,也是生活凝聚为戏剧化记忆的一个高度精确的过程,由一些散点支撑布散布开来的那些印迹 ...


  先说声:小暖,你的诗性点评我已无限感动!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6-3 10:03
很有亲切感的文字,或许因为我也做过老师,更因梁老师的妙笔生花吧,人物形象通过细节的白描可敬可爱,真是一道好风景。学习并欣赏美文!问好!
作者: 万里晴空    时间: 2010-6-3 10:09
求学路上几多欢喜几多忧,现在回味起来都是一幕幕难忘的镜头。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6-3 10:33
人物形象通过细节的描摹更显逼真、可敬,美化了师者的崇高形象。
文章中对求学路上的回忆叙写在结构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值得借鉴学习!
问好!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10-6-3 10:41
星钧老师,你好厉害,稿子那么多,又那么精彩,我都要下不出蛋来了。问好你,给您敬礼。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0-6-3 10:41
在我们遥远的小学时代里,历过了这些无数的生龙活虎的老师们,他们或美丽,或严厉,或风趣,或严谨……构成了我们小学老师的多色谱,壮大了学习生活的百花园。他们在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引导着我们的人生。

一个群体的塑造中依然有侧重,鲜活的记忆,一张张闪亮的面孔,引领我们走回久远的年代,问号。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0-6-3 11:31
那些曾经熟识的脸谱渐渐远去了,可由此而来的精神或物质的特性却留了下来,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文章没有刻意喧染的痕迹,以一个成人的眼睛解读少年一段求学历程中教师的印象,真实地表现了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另一种心理,
问好星钧.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6-3 14:14
本文对两位女老师的刻画给人印象很深,天使一样的谐蓉老师,和气如菩萨的福华老师,好老师给孩子留下的是一生的美感和美丽的回忆。

本篇是对多位老师的群体画像,客观生动的叙述中,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被塑造得饱满鲜活,身材高大的铁塔老师与凶神恶煞般经常体罚学生的一林老师,他们开始不受学生欢迎,但后来的转变令人欣慰。

对村口大树的描述,把树与一位好老师联系在一起,“我们甚至往返路过都要深情地望着树说,好美,福华老师!你好,福华老师!”一份浓厚的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跃然纸上。
作者: 刘居荣    时间: 2010-6-3 14:15
欣赏美文,精华支持!问好! :handshake :victory: :victory: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15:34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6-3 09:47 发表
老师是可敬的,是他们将我们带进知识的殿堂.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从文字中,读出一道风景.问好!


  谢大相一向的热情关注和点评。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6-3 15:37
那些熟悉的人,及往事,如今想来,都是那么亲切,且生动。
作者: 心中的秘密    时间: 2010-6-3 15:41
求学路上几张熟悉的脸谱,形象生动,充满着尊敬和爱戴!
梁老师的文字总是很精彩!
拜读学习!
问好梁老师!!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6-3 16:42
欣赏问好,老乡的文章视角独特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6-3 16:47
来欣赏学习。
作者: 乔举平    时间: 2010-6-3 16:49
难忘学生时代,那一张张笑在记忆里微笑,欣赏学习!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10-6-3 16:55
几张脸谱在梁老师的笔下生动形象地立了起来,每一张脸谱后边都跟着一个故事,不管是喜欢的或不喜欢的,都留在了你的记忆里。就像我们面对的现在,喜欢不喜欢,都得接受,都得面对!只不过老师的文字是从现今一个大人的眼睛去看那时的脸谱,所以就多了一些哲理。
学习梁老师的美文!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6-3 17:08
文章里清晰地记述着每位老师的脸谱,甚至一些细节的嵌入,更将人物的行为举止显豁并鲜活起来。当然,这是为文的至要。如此,作者对于人物的书写既保持着谨严的态度,也有着剀直的笔触。文章里后书老师像铁塔,谐蓉老师是天使,一林老师似凶煞,福华老师笑盈盈羞答答。都一一呈现着。记住他(她)们,那熟悉的身影,那生动的脸谱,那亲切的关爱,那萌动的思想,这也是自身成长中的鲜明痕迹。问好!

说他喜皮笑脸(嬉皮笑脸)向未婚的女工作队长。。。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18:23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6-3 10:03 发表
很有亲切感的文字,或许因为我也做过老师,更因梁老师的妙笔生花吧,人物形象通过细节的白描可敬可爱,真是一道好风景。学习并欣赏美文!问好!


  谢谢薄暮。你的鼓励使我增光!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18:24
原帖由 万里晴空 于 2010-6-3 10:09 发表
求学路上几多欢喜几多忧,现在回味起来都是一幕幕难忘的镜头。


  谢晴空。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18:37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6-3 09:42 发表

  几张熟悉的脸谱(之一)这一生的记忆,最重复和印迹深刻的,莫过于一个又一个面容,罗列起来,就成了中国戏剧中的脸谱,说白了,也是生活凝聚为戏剧化记忆的一个高度精确的过程,由一些散点支撑布散布开来的那 ...


  “作者的叙述细腻到达一个顶峰,于是笔下那些人由面容绽放出笑容,由笑容的静止开始流动,再流动,还原成如初的模样,如初的生气和生机,那些话语,那些场景,宛如就在刚刚……我极度喜欢文章的最后一段,那样具备凝聚力,那样简约的生动,是许多叙述中所不具备的,这来源于作者悉心的思考和定夺,构思的独匠,记忆的润泽功底,那是叙述的功底。”--这一段精确的评论,我深受鼓舞,还有前后的铺垫和诗性点评,都使我心生无限感动。我这篇是在写人物,最担心的还是怕有小说的踪影,也未必能尽情放得开,如果是小说人物我可以更舒畅和自由些。但你的点评和导引比譬给我震撼极大,鼓舞很大,还望多多给我指出不足,我深知自己所欠的太多了,太多了,只是我无力多发现和更正,我只能这样慢慢走着,亦步亦趋,跟大家,跟着论坛。
  谢谢了。我这人说话有时不懒,说谢谢却懒惰。几次都没说了。一便说。再乘个数。
作者: 西北明月    时间: 2010-6-3 19:24
读梁老师的作品,再次感受美文的魅力!问候,学习。
作者: 三水    时间: 2010-6-3 19:42
令人铭记的老师,令人怀恋的读书时光。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3 21:54
原帖由 李雷 于 2010-6-3 10:33 发表
人物形象通过细节的描摹更显逼真、可敬,美化了师者的崇高形象。
文章中对求学路上的回忆叙写在结构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值得借鉴学习!
问好!


  谢雷的精确而全面的点评。对我鼓舞很大。握手!

----以下我的明天来回各位。先致谢各位!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0-6-3 21:58
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生动的脸谱,无疑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片断。


     几个小学老师依然被记挂在心里,刻画的到位而细腻。人们大多忘记了小学老师,但其实人生的第一步却是由他们引导的^……欣赏,学习了,期待下一篇!
作者: 飞寻人生    时间: 2010-6-3 22:04
欣赏梁老师的佳文,很有个性的题目,每个人都有童年的记忆。读了梁老师的文章我想起我的一位小学老师,那个老师和蔼的面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她曾经不厌其烦的教了我一下午的算盘,真不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笨,一下午也没学会打算盘,后来干了商业以后算盘一下子就会打了,现在想起来也蛮内疚的,辜负她当时的辛苦。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0-6-3 22:15
丰富生动的记忆,时间的河流把一切都洗成了美好的情怀!问好!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10-6-4 02: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09:02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0-6-3 10:41 发表
星钧老师,你好厉害,稿子那么多,又那么精彩,我都要下不出蛋来了。问好你,给您敬礼。


  玉琴你好。感谢你这么点评和鼓励我。我稿子哪里多,当然要说多也多,因为许多都可以重新去思考的。我更信奉一句话:人生写出一篇真正的好稿足矣!我也不在乎多和少,好也谈不上,我我还是想的少而精,宁缺勿滥。互勉。祝你前进。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09:05
原帖由 zfx875206 于 2010-6-3 10:41 发表
在我们遥远的小学时代里,历过了这些无数的生龙活虎的老师们,他们或美丽,或严厉,或风趣,或严谨……构成了我们小学老师的多色谱,壮大了学习生活的百花园。他们在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


  谢谢匣子。你的清晰文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只是近来一些琐事缮住了我的脚步。等我腾出手来,好文章我总是不想放过的。谢谢你的热情关注。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10-6-4 10:07
对生活的回忆和疏理,就是对生活历程的眷恋和不舍,是关照我们自己心灵的一种间接的方法,是充盈和丰满我们精神世界的最好的手段。文字质感、厚实,往事一幕幕再现于眼前。欣赏、学习,问好星钧!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1:32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0-6-3 11:31 发表
那些曾经熟识的脸谱渐渐远去了,可由此而来的精神或物质的特性却留了下来,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文章没有刻意喧染的痕迹,以一个成人的眼睛解读少年一段求学历程中教师的印象,真实地表现了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另一种心理, ...


  感谢风铃如此细致全面而深入的点评和鼓励!
作者: 彼岸草    时间: 2010-6-4 11:36
让我禁不住想听那首歌曲——《好大一棵树》。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1:37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6-3 14:14 发表
本文对两位女老师的刻画给人印象很深,天使一样的谐蓉老师,和气如菩萨的福华老师,好老师给孩子留下的是一生的美感和美丽的回忆。

本篇是对多位老师的群体画像,客观生动的叙述中,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被塑造得饱 ...


  谢山菊的入心入肺入味入情入理入骨入魂的概括式提点式摄取式的异样之佳评。在此深深谢过!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1:38
原帖由 刘居荣 于 2010-6-3 14:15 发表
欣赏美文,精华支持!问好! :handshake :victory: :victory:


  谢并问好荣居。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1:38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6-3 15:37 发表
那些熟悉的人,及往事,如今想来,都是那么亲切,且生动。


  问好并致谢修玲。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1:39
原帖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10-6-3 15:41 发表
求学路上几张熟悉的脸谱,形象生动,充满着尊敬和爱戴!
梁老师的文字总是很精彩!
拜读学习!
问好梁老师!!


  感谢秘密的细心支持和勉励!你的点评有力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4:34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0-6-3 16:42 发表
欣赏问好,老乡的文章视角独特


  川媚的点评精短而有力。谢谢!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4:36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6-3 16:47 发表
来欣赏学习。


  谢满园。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4:36
原帖由 乔举平 于 2010-6-3 16:49 发表
难忘学生时代,那一张张笑在记忆里微笑,欣赏学习!

谢举平。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4:49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10-6-3 16:55 发表
几张脸谱在梁老师的笔下生动形象地立了起来,每一张脸谱后边都跟着一个故事,不管是喜欢的或不喜欢的,都留在了你的记忆里。就像我们面对的现在,喜欢不喜欢,都得接受,都得面对!只不过老师的文字是从现今一个大人 ...



  嗯,碧草说得很有道理。谢谢啊!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4:59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6-3 17:08 发表
文章里清晰地记述着每位老师的脸谱,甚至一些细节的嵌入,更将人物的行为举止显豁并鲜活起来。当然,这是为文的至要。如此,作者对于人物的书写既保持着谨严的态度,也有着剀直的笔触。文章里后书老师像铁塔,谐蓉老 ...



  谢谢永生版主悉心而准确的佳评!
作者: geng167    时间: 2010-6-4 15:12
   大量运用对比来突出老师们的品格。有不同老师之间的对比,主要是男女老师之间的对比,男老师蛮些凶些,女老师柔些美些。也有老师自身前后的对比,男老师起先表现都不太好,后来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的看法。不管男老师女老师,都曾影响过学生的人生,不能让学生忘怀。不同的人物写法也不同,如同样是女老师,谐蓉老师正面写她的事迹,福华老师则从侧面去写,她就像那棵树。写一云老师,分开写,先是在写谐蓉老师时穿插交代一下,最后再次写到他行走的样子,便有了深远的意味。写人物,既写优点,也写缺点,这样才真实,更有感染力。问好,星钧兄!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5:17
原帖由 西北明月 于 2010-6-3 19:24 发表
读梁老师的作品,再次感受美文的魅力!问候,学习。


  谢明月读我的拙文。还望多多提些不同意见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5:19
原帖由 三水 于 2010-6-3 19:42 发表
令人铭记的老师,令人怀恋的读书时光。


  感谢三水。
作者: 芳菲    时间: 2010-6-4 15:25
每个人上学路上总有对老师的回忆。梁老师的笔将老师写活了。
问好!
作者: 圆圆饼干    时间: 2010-6-4 15:33
第一感受:幽默,乐着读完的。
第二感受:自然真是神奇。同极相斥,异性相吸, 好美的谐蓉……,好丑的铁塔……
第三:深深赞叹梁老师笔法!
读您的文是一种享受:loveliness: !
问候一声!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5:38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6-3 21:58 发表
这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生动的脸谱,无疑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片断。


     几个小学老师依然被记挂在心里,刻画的到位而细腻。人们大多忘记了小学老师,但其实人生的第一步却是由他们引导的^…… ...


  谢文华老师。我写老师,你也是老师,不妥不确之处还望指点。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4 15:51
原帖由 飞寻人生 于 2010-6-3 22:04 发表
欣赏梁老师的佳文,很有个性的题目,每个人都有童年的记忆。读了梁老师的文章我想起我的一位小学老师,那个老师和蔼的面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她曾经不厌其烦的教了我一下午的算盘,真不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笨,一 ...


  谢人生共鸣同感。珠算是个好玩意,我一直会,还用它池过几年会计哩。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6-5 07:54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6-4 15:33 发表
第一感受:幽默,乐着读完的。
第二感受:自然真是神奇。同极相斥,异性相吸, 好美的谐蓉……,好丑的铁塔……
第三:深深赞叹梁老师笔法!
读您的文是一种享受:loveliness: !
问候一声 ...


看我家饼干小姐姐说滴头头是道,我引用一下啊.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5 08:38
[quote]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10-6-3 22:15 发表
丰富生动的记忆,时间的河流把一切都洗成了美好的情怀!问好! [/quot
  

  好像有两个男女明月。此后我分别简称为男月和女月。
  谢男月,问好男月。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5 09:06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10-6-4 02:24 发表
  作者的文字是独特的。这种独特,便是个性表达。而个性表达是我一生追求。
  语言、结构、叙述、勾勒…
  无不出于这样一种清晰之追寻。
  这样的写作,是可以令人由衷赞美和敬佩的。说的是自己的话,传 ...


  谢名夏老师:你的这一番话令我感慨,也感动。
  我认为可以算作给我一个方面的系统评,而评的是一种思路或系统的脉络。说明你是了解我的,肯吐肺腑。我在昨天回你的一篇文里已经说过,大约两种以上原因令我不太自由,在回复小暖的新帖我又表明类似观点,脱离了牢笼的自由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我现在脱离了吗?有点点吧,但难。相信许多人都如是。再说,我很多时间都还在兼顾体裁的问题,在与克楠先生等帖子往复中,我也流露出对散文这种文体介于小说与诗歌之间的尴尬,大家也熟知散文由于没定位的纷争而让这种文体的发展泛滥而缺“体统”--这些属于理论探讨范畴,我说此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真能从此角度上可完全放开去,不管文体,我可以说,我们的许多作者作家的写作会呈现出异样的新天地!而事实上许多优秀的成名作家就是这么作的,他们后来回顾,自己写的东西不知何种体裁,好像也没顾及那些,又像散文又像小说的写的很多,惹得一些选家都生气了,这就像当年国军一些高级将领屡屡战败于林彪之后骂的:这龟儿怎么打仗不讲章法!
  我的写法没有定型,也没风格,不过我要为自由而写作,也要为抒心而运笔。那些小学老师,实说,我是在为他们写真,他们永远在我心灵立着,形象越来越清晰,只惜我还无法达到掘其灵魂地步,小小的篇幅也难允许。接下的小学教师我又写了几位平凡的,如何展现平凡,对人是种考验,无法吹嘘,我也暂还不想虚构,写平凡里的不平凡,于人是种考验。到时还要敬请你等各位指点。
  基本意思说了,没说到的留些我们日后交谈。后会有期!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0-6-5 09:21 编辑 ]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6-5 11:20
为老师画像是需要勇气和概括力的,不尽不好,太过也不好,分寸把握是要恰到好处的。对于其他朋友所评除十分苟同外,我认为星钧的文章很真。这包含很多元素,真人真境真情。唯真才美!问好星钧!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5 14:08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6-4 10:07 发表
对生活的回忆和疏理,就是对生活历程的眷恋和不舍,是关照我们自己心灵的一种间接的方法,是充盈和丰满我们精神世界的最好的手段。文字质感、厚实,往事一幕幕再现于眼前。欣赏、学习,问好星钧!


   谢逸致的关注和翔实的点评!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6-5 16:14
再读,感慨。老师对学生的印象一般比较模糊,因为多了,但学生对老师的感知往往更清晰,因为少得多,而有特色、有个性的老师,有瑕疵有缺陷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至今还这样历历在目。按说人无完人,老师也是人,不是什么神圣,但是要为人师表,要传到授业解惑,还是要把更为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曾经也当过老师,也不知学生如何回味自己。如果更有人性的温情,人格的魅力,良好的师德,才不枉师名。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5 22:54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6-4 15:12 发表
   大量运用对比来突出老师们的品格。有不同老师之间的对比,主要是男女老师之间的对比,男老师蛮些凶些,女老师柔些美些。也有老师自身前后的对比,男老师起先表现都不太好,后来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的看法。不 ...


  梅林啊,我佩服你!读了你的这个我好高兴!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10-6-6 19:47
精细的描述,到位的雕琢,使个个人物形象饱满而又生动,足可见梁老师的功力和创作意境。好了不多说了,梁老师,清浅近来着实很忙,就不详尽回复了。
问好,远握,还请老师以后多指点。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10-6-6 23:25
那些时光,那些人 ,那些熟悉的画面,一一在记忆中呈现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8:59
原帖由 geng167 于 2010-6-4 15:12 发表
   大量运用对比来突出老师们的品格。有不同老师之间的对比,主要是男女老师之间的对比,男老师蛮些凶些,女老师柔些美些。也有老师自身前后的对比,男老师起先表现都不太好,后来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学生的看法。不 ...


  再赏梅林老师的这个评。令我有些意外,我都没想到这么多。你真是个细心的有心人。我这个群像勾勒缺的东西望出来,作为老师或文友你最有发言权。谢谢!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9:00
原帖由 芳菲 于 2010-6-4 15:25 发表
每个人上学路上总有对老师的回忆。梁老师的笔将老师写活了。
问好!


  谢芳草。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9:01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6-4 15:33 发表
第一感受:幽默,乐着读完的。
第二感受:自然真是神奇。同极相斥,异性相吸, 好美的谐蓉……,好丑的铁塔……
第三:深深赞叹梁老师笔法!
读您的文是一种享受:loveliness: !
问候一声 ...


  有饼干的这句话,就有了我的之二。之二是你的鼓励带来的。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9:02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6-5 07:54 发表


看我家饼干小姐姐说滴头头是道,我引用一下啊.问好!


  谢山菊再关注。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9:05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6-5 11:20 发表
为老师画像是需要勇气和概括力的,不尽不好,太过也不好,分寸把握是要恰到好处的。对于其他朋友所评除十分苟同外,我认为星钧的文章很真。这包含很多元素,真人真境真情。唯真才美!问好星钧!


  真是肯定的。九峰。现在每人含我自己的文字已多了。可贵的是要写真。在真里透出某种东西吧。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9:08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6-5 16:14 发表
再读,感慨。老师对学生的印象一般比较模糊,因为多了,但学生对老师的感知往往更清晰,因为少得多,而有特色、有个性的老师,有瑕疵有缺陷的老师,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至今还这样历历在目。按说人无完人,老 ...


  我把老师拉下神坛,和我们坐下交谈,我力争足显其真。真的才是美的。
  谢谢满园。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7 09:10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10-6-6 19:47 发表
精细的描述,到位的雕琢,使个个人物形象饱满而又生动,足可见梁老师的功力和创作意境。好了不多说了,梁老师,清浅近来着实很忙,就不详尽回复了。
问好,远握,还请老师以后多指点。


  谢浅居。望你多指我的文章缺点。空时定会学习你,互学共助。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6-8 08:55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10-6-6 23:25 发表
那些时光,那些人 ,那些熟悉的画面,一一在记忆中呈现


  谢长征老师点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