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珍贵的乡村记忆——再观宁津县大柳民俗展陈馆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20-3-30 10:57
标题:
珍贵的乡村记忆——再观宁津县大柳民俗展陈馆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0-4-2 06:57 编辑
珍贵的乡村记忆——再观宁津县大柳民俗展陈馆 高迎春
去年,曾经和文友郭兰英、曹青春,一同前往大柳民俗展陈馆参观,琳琅满目的乡村老物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展陈馆处于初创阶段,许多收藏品摆放还不规范,显得有些凌乱。受到馆内收藏的牌坊石构建残段启发,归来后我写了篇随笔《漫谈“牌坊”》,首发在中财论坛散文版,引起全国读者的关注。最近,接受大柳民俗展陈馆馆长徐桂莲邀请,我与妻子刘玉兰,文友郭兰英、张玲一起,再次参观了大柳民俗展陈馆。我发现,原来摆放在大柳民俗展陈馆大门右边的铁制大算盘,已经移入展陈馆大门内院西头。展陈馆二门和矮墙,已经修缮完毕。藏品分门别类,已经成系列摆放了,显得整洁而有秩序。矮墙上的青砖纹饰,与展陈馆陈旧的民房院落,相映生辉。简易的二门门楼上,挂着一幅楹联。左边写着:民俗乡韵故事多;右边写着:传统文化远流长。横批:记忆乡愁。苍劲的字体,由大柳镇小马村国家一级画家殷振房挥笔书写。
徐桂莲带领我们参观,对一件件藏品详说来源,如数家珍。有的藏品,是她外出参加汇演时发现的,淘换到手,不计里程,带回家来;有的藏品,是她在附近的吴桥、东光、乐陵、陵县收购来的,不嫌沉重,车载而归。有的藏品,是社区改造时拆迁,村民将许多瓶瓶罐罐丢弃在湾里,她和丈夫不嫌弃,当做宝贝捡拾回家。就这样花费了三四年功夫,聚少成多,形成了系列农耕器具,纺织器具,木工器具,石制器具,灌溉器具,板墙脱坯器具,室内家具器具,床上用品器具等丰富藏品。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许多传统家私器具,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徐桂莲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这些伴随她长大的老物件,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由此产生了收藏展示,留给后人的念头。细细品鉴这些饱含历史烟火的藏品,分明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勤劳坚毅,分明烙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我分明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怎样的勤奋劳作,汗水洒满乡间小路,洒满田间地头。有的铡刀,刀刃带着残缺;有的锄头,锄把带着磨痕;有的筐篮,已经透风撒气,有的石槽,已经被牲畜磨去花纹。尽管岁月磨砺,已经让它们破旧不堪,但却都是代表古老农耕文化的瑰宝。大柳民俗展陈馆成立之后,大柳中学将这里树为教育青少年的文化传承基地。
中国的农耕文明,发源于新石器时期。已经发掘出土的原始农具,就是有力地佐证。宁津居住的原始部落民族,是聪慧的有鬲氏部落。他们除了狩猎动物,打鱼挖蚌,采摘果实,也会收集谷类,来保障自身生存繁衍。在收集谷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于是,他们放火烧掉野草树木,再用削尖的木棒,来松土播种。到了收获季节,用石刀,蚌镰来掐掉谷子穗,高粱穗。在耕种的过程中,有人发现在削尖的木棒上方,捆绑上一根横木,用脚来用力蹬踏,会加快松土进度,比起用双手来,轻松多了。他们将捆绑上横木的尖木棒,叫做“耒”。后来,又将单齿木耒,改造成双齿木耒,挖土松土的效率又进了一步。之后,又将双齿木耒改造成石斧形状。他们将这种有板状刀刃的耒,叫做“耜”。看这个字的偏旁,也能看出它是由耒演化而来。耜和耒的头部,最初都是木质的,之后才有了石制的,骨制的,蚌制的。形状也有长方形,桃形和舌形不等。耒和耜,就是后来铁锨,铁锹,铁锸,铁锄的鼻祖。伴随农耕文明的进步,有鬲氏部落生活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了存放收获的谷物,他们用黄河澄泥烧造出陶罐,陶盆,毛罐;为了蒸煮收获的谷物,他们发明了鬲和陶灶。
商周时期,播种耕作的农民,依然使用石耒,石耜,骨耜,骨镰,蚌镰。等到冶炼出了青铜,才有铜䦆等器具,加入农具的队伍里。青铜器农具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人们在冶炼铜的基础上,冶炼出了铁。而铁的出现,也让农具发生了彻底的变革。从战国时期出土的农具,有铁锸,铁锄,铁䦆,铁犁铧,铁镰,铁耙,铁锄,铁耙,铁板锄等等,到了战国中后期,铁制农具已经在耕作中占主导地位。到了汉代,铁制农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用牛、马、骡、驴来耕田更加普遍。据汉代刘熙《释名 释器》一书记载,农具有镰、锥、犁、锄、枷、锸、耙、耨、铚、铲、筢、耢等十多种。而且,犁铧安装了犁壁,翻土的能力增强了很多。汉武帝时期,推广二牛三人的耦犁,同时发明了二牛一人犁,一牛双辕犁;发明了播种三行的耧车,发明了提水的辘轳,打场的连枷,打谷的杈把、扬扇等等农耕农收用具,促进了农业发展。西汉时期氾胜所著《氾胜之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书。记载了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耕种经验,内容十分丰富。《氾胜之书》与北宋的《齐民要术》,宋代的《陈敷农书》,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构成我国古代农学著作中的五大杰作。
在展区的东间房里,摆放着一架木扇车。木扇车与风箱原理近似,用手摇动手柄,内中带有叶片的转轮旋转起风,就可以将粮食中的尘土,糠皮,草屑吹出去。据《后汉书》记载,这种木扇车,是东汉时期发明出来的。我小的时候推碾子,将谷粒碾成小米,将黍子碾成黍米,将高粱碾成高粱米,就用旁边的木扇车,将谷糠,黍糠,高粱壳吹出去,就可以用小米熬粥喝,用黍子面做粘糕,用高粱面蒸窝头了。看到展区的石磨,我感到很亲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家户户隔几天,就要到磨坊推磨。因为石磨沉重,每次只能磨个十斤八斤,一家五六口人,吃不了几天就要再次推磨。为了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生产队也让出一头小毛驴,让每家每户轮流磨面使用。用毛驴拉磨,须将毛驴的眼睛用“捂眼”蒙起来,主要是防止驴儿偷吃面粉。石磨也是汉代时期发明的,到了东汉时期,还发明了借助流水动力的“水碓”和“水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发明创造出“连磨”和“水碾”,利用水力或畜力,带动轮轴与齿轮,加工各种谷物,碾米磨面。从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出土的画像砖上,刻画着人们使用耕牛劳作的画面。说明魏晋时期,农民已经掌握了使用农具精耕细作的方法。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机电磨坊,农村里的石磨,碾盘才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到了隋唐时期,农具有了新的改进,最突出的是发明了曲辕犁和水转筒车,这在唐代的陆龟蒙所著《耒耜经》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辕犁的出现,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的又一新突破,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水转筒车,利用水的动力,将水再提高到十丈多高的地方,对于发展山区和丘陵梯田,灌溉水稻等农作物,促进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北宋时期的农具发明,莫过于出现了用于水稻插秧的“秧马”。它的形状像一只小木船,人坐在上面插秧,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加快插秧速度。直到近代,这种工具在南方还在使用。在展区的东间房,也摆放着一架曲辕犁。这种犁的犁足,套上犁鐴,既可以翻土,也可以成垄,还可以除草。欧洲到了13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工具,说明我国的农耕文明,在汉代已经领先于世界。舜耕历山的传说,说明我国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在用犁耕田。最初是人拉犁耕田,后来才发展到用牛耕田。在山东济南发现的青铜犁铧,可能是春秋时期的遗物。济南市的舜耕山庄,就是依据舜耕历山传说而起的名字。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早期的人类逐水而居,因此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发源地。逐水而居也有危险,黄河几乎年年泛滥,即便人们垒高台而居,房屋也有被冲毁的危险。于是,古人开始治理水患,大禹治理黄河下游九条古老的河流,为黄河冲击平原的人们,带来了平安祥和,所以人们不会忘记他。随着人口增多,人们必须离开河道。于是,人们开始修筑水渠,水堰,水塘,水堤,水井。四千多年前,人们击壤而歌,歌词里便有“凿井而饮”这句话。《周书》里也说:“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这说明打井取水,在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为了从井中提水,古人才发明了辘轳。在山西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发现了八口古井,深达九米以上,井口形状有长方形,有椭圆形。战国时期,出现了陶井,这说明古人挖井学会了沉井法。西汉以后,水井多为砖砌,井筒下大口小,井口架设木梁,或者井盖,注意了取水安全和用水卫生。我小时候,姥姥家的小菜园井口上,就安装着一架辘轳,,用来提水浇菜。摇辘轳只有大人可以,小孩子干不了这个活。因为它需要一只手摇把,一只手提摇到井口的大铁桶。体力不支的人,难以胜任摇辘轳。“有个物件生的怪,肠子绕在肚皮外”。这个谜语,说的就是辘轳。我看到在徐桂莲家中井口上,也摆放了一架古老的辘轳。
在展区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架马车。马车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乡村主要的运载工具。在主要的乡镇集口,都开设有大车店,外出拉货的马车主人,可以在大车店住宿。吃碗烩饼或者下一碗面条,住大通铺,第二天继续赶路。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会使用驯化的牛、羊、马、驴、犬、鹿、象等牲畜,来帮助驮载和佗拉东西。最初使用的“曳杈”,是长有两个股杈的树枝。后来在树杈上绑上横木,拖曳的东西就更多一些了。这种“曳杈”,就是爬犁,雪橇、木轮车,脚轮车的鼻祖。古代人受滚木启发,将曳杈安装上木轮,减少了树杈与地面的摩擦力。从此,曳杈开始变作了木轮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木轮车的国家之一。后来,渐渐有了独轮车,三轮车,四轮车。在我国发现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上的“车”字,就是原始木轮车的形状。在秦始皇出土的青铜马车,见证我国古代马车的豪华程度。秦国的木轮车,分别由牛驾驶和马驾驶,除了供皇宫贵族出行之外,还作为战车用于行军打仗。战国时代战火频繁,战车数量也是一个国家强弱的显著标志。因此,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的词汇。汉代开始多用双辕车,车的种类和用途也更加扩大了。官僚出行,需要一个马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好不威风。
当时的一个县令,出行车队由七辆马车组成。皇帝乘坐的马车,称作“辂车”或“金根车”,装饰华美,富丽堂皇。皇宫大臣出行乘坐的“轩辕车”,规格也很高。车箱用席子作为帷帐,上面绘画图饰,因此也称作“文轩”。普通官吏乘坐的马车,叫做“轺车”。车箱豪华,四面敞露,车箱上顶伞盖。古典词汇里有“倾盖相交”一词,说的就是两辆马车交错而过,顶盖几乎碰到顶盖。而车上的两个人,因为一见如故而成为了朋友。古代历史上车的制造,可谓是一项集大成的工艺。据先秦古籍《考工记》记述: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大车是用来拉笨重东西的,因此车上没有什么装饰品。当时的乘车制度尚左,尊者乘车位置居左,御者居中,陪乘者居右。将帅的马车,是主帅居中,掌握旗鼓,便于指挥军队。御者居左,护卫居右。一般兵车,御者居中,左右二甲士各持弓箭矛枪,是为了便于作战。那个时候,贵族死后,往往把生前所乘坐的马车,以及驾车的奴隶,一起殉葬。少则五六辆车,多则十几辆车。在山东淄博临淄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墓葬,不仅有十辆马车,竟然有六百匹骏马为其陪葬。据专家分析,这个墓葬,就是有马千驷的齐景公的陪葬坑。汉代人乘车,为保持仪容,讲究姿势,以显示尊贵。因此,特别规定了乘车之容,立车之容,形成规范,推而广之。随着现代化进程,马车逐渐被汽车、火车、飞机取代。如果不是被有心人徐桂莲收藏在此,恐怕再也难于看到马车的真容了。
黄河下游平原,自古粮草丰美,物产丰富,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上个世纪1978年5月份,在大柳庞家寺发现了距今1900多年的一座东汉早期墓葬,汉墓坐北朝南,墓室为穹隆拱顶式青砖垒砌,东西宽3.1米,南北长14.5米,主室高3.6米,由墓道,甬道,前室,前中室,后中室,后中耳室,构成,规模和规格都很高。墓室的彩绘,呈现出波折纹,菱形纹,钩云纹,交错纹等二方连序图案。从墓主人头北足南朝向来看,他的故乡肯定在南方。墓葬出土彩釉陶器45件,大多为灰绿色,有云母状光泽,颇为精致。其中的四层陶楼,有两个圈座垒叠,各层有斗拱和廊檐,楼定为阙顶式,屋脊上有玄鸟装饰,每层窗口处,有精致陶俑,做抬手瞭望状。这座陶楼高度为144厘米,长64厘米,宽36厘米,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内罕见。其中的陶制十二连灯,四周有钩形灯台12个,灯台边四孔花叶装饰构件,架端为博山炉。这座十二枝连灯,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另外,出土的陶井,陶狗,陶鸡,陶灶,也都是国家二、三级文物。汉代的陶器,秉承了有鬲氏部落民族的智慧,故而制作精美,构思奇巧。在宁津县大柳镇附近,还有钓鱼台遗迹,七星台遗迹,隽不疑墓遗址,茅焦墓遗址,欧阳建墓遗址,李世和墓遗址,七间厅遗址。这说明大柳镇自古以来,就是人文昌盛,名人叠出的吉祥宝地。
在展区,我发现摆放着夯土打墙的夹板,以及夯锤,坯模,大镐,铁锨等物件。在上个世纪,村里人盖房起屋,垒墙拉院,离不开这些老物件。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修筑房屋,一种是半地穴式茅屋,一种是木桩式地上茅屋。半地穴式茅屋,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木桩式地上茅屋,一般建在地势低洼的地方。这两种茅屋建设,都是为了保持屋内干燥不潮湿。考古发现,商朝时期的村落遗址,仍然大多是半地穴式房屋,既不打地基,也无夯土墙,构造极为简陋,形状有圆有方,不很规则。而奴隶主贵族,则已经开始用夯土和土坯,来修筑住房,建筑的房屋,也分为单间和双间组合,大殿四周有廊庑环绕,屋顶为重檐四坡式。到了西周,房屋建筑技术突飞猛进,不但广泛使用商代已有的斗拱,还发明了用瓦做屋顶,还用黄土、沙子,石灰搅拌成“三合土”,来修筑房屋。盛唐时期,我国的建筑事业更为兴盛,宫殿,寺庙,塔幢,在各地大量兴建,而且大量使用砖石来砌墙。明清时期,房屋建筑广泛使用木刻,石刻,砖刻,彩绘,琉璃,使得建筑更加有文化气息,虽然历经百年,却依然光彩鲜艳。不过,在偏远的乡村,却依然使用夯土垒墙,用土坯盖房。夯,分为尖底和平地两种,尖底用来夯墙,平底用来打坯。平底夯为石质,尖底行铁质的居多。打坯的木模略大一些,脱坯的木模略小一些。脱坯要加入麦秸和泥,干后主要用来砌土炕,比土坯结实。到了近代,出现了烧砖的转窑,土坯和夯土墙,逐渐被砖块替代。夯土夹板和夯等用具,成为了闲置的老物件。
我跟着徐桂莲参观,被一件又一件的藏品震撼着。比如,有一个木柜盖,设有暗锁,不知底细的人,很难将其打开。小小木柜盖,却凝聚着木工工匠的精巧智慧。比如,徐桂莲收藏的留声机,虽然陈旧却依然可以放上唱片,聆听京剧样板戏。比如,徐桂莲收藏的棕片蓑衣,为明清时期的老物件,现在已经被雨衣取代了。
大柳民俗展陈馆陈列的器物,分为七大类,现有藏品2280件。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展陈馆里的藏品,还会越来越多。徐桂莲筹民俗展陈馆的宗旨是:承载农所取代。耕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教育子孙后代。自从公益性民俗展陈馆开馆之后,引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她被大柳镇中学,聘请为校外辅导员,定期为学生宣讲民俗文化,得到了学校以及家长们的广泛好评。热爱唱歌的徐桂莲,还参加了山东电视台我是大明星歌咏比赛活动,并荣获2018年全省十佳歌手之一。由于徐桂莲热衷公益事业,除了接待来展陈馆的参观者,还义务到各镇敬老院演出,参加山东省电视台组织的文艺志愿活动。因此,2018年被中共宁津县委宣传部,宁津县文明委评为宁津县“公益佳星”、“新时代文艺志愿者”等光荣称号。这些荣誉称号,对于醉心文化事业的徐桂莲来说,可谓实至名归。
参观这些农耕文化藏品,我仿佛看到华夏祖先,一路风尘仆仆,从远古走来,虽然步履艰难,却乐观坚毅,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农耕文化藏品,凝聚着先民们的聪明与智慧,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村记忆,值得后人感恩与缅怀。
去年春节,新冠肺炎突发传播。徐桂莲的丈夫杜东练,被镇政府安排在社区抗疫,连续两个月不能回家。徐桂莲除了整理民俗展陈馆展品,打理好自家的小餐馆,还要照顾已经77岁高龄半身不遂的婆婆,上高中的儿子,忙里忙外,身心疲惫。可是,她却没有半句怨言,全心全意支持杜东练做好防疫工作。当我听杜东练告诉我这件事后,也颇为徐桂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我们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的骄人成就,靠的就是上下一心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在此,我祝福大柳民俗展陈馆越办越好,成为宁津县文化传播的一大亮点。
2020年3月30日写于迎春堂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20-3-31 16:02
好文,早就想去参观一下,怎奈实在抽不出时间!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20-4-1 05:30
张小刚 发表于 2020-3-31 16:02
好文,早就想去参观一下,怎奈实在抽不出时间!
你有你的事业,为了一家人安居乐业而打拼,令人敬佩!等我再去的时候,一定叫上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