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吴曜彰和卦台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21 14: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毕之航 于 2020-5-21 14:42 编辑

     吴曜彰先生是一个奇人!
     这不仅体现在天水众多的文化达人对他的笔墨评介之中,也不仅体现在卦台山周边十里八乡民众对他的敬重之中,更体现在从北京、上海、港澳台乃至海外到卦台山寻根问祖的客人对他的认可之中。
吴曜彰的名字已和卦台山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人们会说,你从远路以崇敬和朝圣的心情,在卦台山跪拜身披桑叶目光如矩的伏羲圣象,你在卦台山的堡墙上四望沉吟,如果未能听到吴曜彰先生的讲解,你其实仍然没有到达真正的卦台山,你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
      只有在吴曜彰先生的讲解下,你才能在这一方圣地之中深刻体会卦台山的神秘和神性,才能体会千万年前我们的始祖在这里俯仰天地、参详鸟兽,在山形水脉中得到启示而创设卦爻文字,在三阳川独台地貌中领悟出八卦太极图像,然后带领他的部族走向新生初创文明的历程以及重大意义。
      真的,吴曜彰先生以他自己的方式呵护着伏羲画卦台的点点滴滴,弘扬着始祖伏羲的种种功德,也为身边乡民在日常生活中做着精神导师。他是根植在民间用传统文化塑造一方民众文明形态的达人,是在新的时代仍然拥有农耕文明及传统文化全部要素,且身体力行在伏羲祭典,易理阐释,弘扬伏羲文化的奇人。
      吴先生是在卦台山风脉和传统文明滋养中成长起的乡土文化人。他的村子吴家庄位于卦台山东麓,和西侧的张石村紧紧拱卫着这座具有神性的山体,一左一右,一文一武。千百年来,两个村庄沐浴着人文始祖画卦启智传说,一代代讲述着先辈的荣光,一代代在农耕的平凡中孕育着英才。
      自北宋在山上建蜗牛堡,卦台山不仅是一方圣地,还是一处观察对岸的哨所。从那时起,笫一个从这里出发的是一个充当弓箭手的少年,少年机敏善战,后来成了扶助赵构建立南宋政权的第一推手,他就是从张石村走出去的张俊。作为中兴四将,张俊确实有过人的政治智慧,他的五世孙张枢,六世孙张炎是南宋末时词之大家。
而吴家庄在近代亦才人辈出,有吴廷扬从清嘉庆六年中举到广东东莞、江苏上海等地历任知县起,其后世子孙代有达人,同治辛未(1871年)进士出身的翰林吴西川,诗书俱佳,其在卦台山所书“先天下觉”匾额,灵光飞动,气度不凡。
      现代以来,天水早期的中共地下党员、首任天水地区专员吴岳,首任天水县长吴庆安,建国后天水县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曾任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吴紫垣老师,等等英才卓士不胜枚举。   
     吴曜彰先生就是在这样一个久被伏羲文化和儒家文化滋养和涵泳的氛围中成长、生活的。
     尽管他上学不多,是地道的农民;也长期躬耕垄亩,也曾困惑于口粮,奔波于生计,也不乏普通生活日常琐碎的困扰和无奈,但这些都无妨他的聪明睿智,无碍他的勤奋好学。在平凡日子里抽空学习,不断探求,不断吸取各种文化资源的养分,不断在卦台山的山形地貌中,伏羲殿的古柏下,用自己的理解去畅想始祖爷爷的真实与思想,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去阐发八卦易理的精微奥义,用自己诗词文章,楹联书法来继承并光大卦台山伏羲文化的光芒。
    于是村里的各种红白喜事的礼仪程序中,他是总管、喝礼、书写一肩挑的乡村达人;日常生活中需要擇选吉时风水定位时,他是享誉北乡的阴阳先生;在谁家需要破除邪祟指点迷津时,他又是让人敬畏的具有某种神秘能力的心理抚慰师;在谁身体有毛病时,他是富有经验的中医先生,往往药到病除。
     四十多年来,随着宏观政策的转变,卦台山已逐渐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浩劫中走出,大殿复建、上山公路、堡墙修补、登山步道、文化广场一一建成,山体绿化也效果斐然,当年黄土裸露一片荒凉的景象已一去不返,并且伴随天水伏羲祭典的升格,卦台山日益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祭祖的圣地。
      所有这些成就和变化,无一没有倾注过吴曜彰先生呼号和心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卦台山恢复庙会活动开始迄今,他从没落下一次。在庙会祭典中,在设醮祈福时,他总能够把自己对伏羲文化的理解,对卦台山地理天象的感悟,把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的作用等等用楹联,诗词,祭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几十年中,他不知有多少次在先天殿前,为拜谒伏羲圣象的领导们一一解说卦台山伏羲庙的源远流长;在高耸的堡墙上,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解析三阳川山水形胜和八卦太极的关系;在古柏森森的庭院和各地的专家学者探讨伏羲文化的内涵和要义。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如今他的诗词,楹联,祭文早已付梓成书。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易理,结合着卦台山伏羲文化已使他成为不遑多让的卦台山的一张文化名片。甚至可以说,除去卦台山的物质实体,关于卦台山的精神领域的一切,他,吴曜彰先生才是一座众人心中巍峨的卦台山。由他演绎的关于卦台山,伏羲,八卦太极图,以及周边三阳川地理天象,村落布局等等经典认识,无一不是他融合传统儒学的阴阳学说,天人合一学说,八卦易理以及风水理论等等进行首次阐发,然后获得大众公认的,也就是说,他才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天水卦台山、伏羲文化语境和话语体系的初创者。
     一个深居乡间的农民,用自己的勤奋自学,独自撑起一张包罗万象的伏羲文化之网,这网里有中华古老农耕文明的传统,也有国学文化的全部要素,更闪烁着理性、思考和创新的光芒,其中满满写着对民族传统的热爱和自信。
我们的时代有许多在自己专业领域贡献突出的专家学者,但是象吴曜彰先生这样根植于民间,能够把传统和现代融合起来,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异彩的人少之又少。
     他一方面是天水伏羲文化研究的专家,一方面也是深谙民风民俗用自己的言行文字营造并延续文明的乡贤。
     希望您在卦台山寻根朝圣的时候,能在这位奇人的导引和解析之中,深刻领悟伏羲画卦的博大精深。
     于今已近耄耋之年的他,一定能带您穿越万年时光,体会洪荒时代人文初祖伏羲氏在卦台山俯仰天地时刻的伟大和奥妙。
(2020.05.20)



2051478707.jpg (456.94 KB, 下载次数: 277)

2051478707.jpg

263134115.jpg (160.27 KB, 下载次数: 294)

263134115.jpg

1226327941.jpg (145.62 KB, 下载次数: 257)

1226327941.jpg

1406313182.jpg (390.53 KB, 下载次数: 289)

1406313182.jpg

1519210590.jpg (177.11 KB, 下载次数: 295)

1519210590.jpg

1555751605.jpg (72.5 KB, 下载次数: 321)

1555751605.jpg

1602345000.jpg (114.28 KB, 下载次数: 301)

1602345000.jpg

1255171144.jpg (238.06 KB, 下载次数: 287)

1255171144.jpg

215226426.jpg (41.41 KB, 下载次数: 307)

215226426.jpg

1250238542.jpg (118.31 KB, 下载次数: 309)

解签

解签

2051263540.jpg (504.9 KB, 下载次数: 295)

2051263540.jpg

2074910861.jpg (124.39 KB, 下载次数: 311)

介绍八卦图

介绍八卦图

620962434.jpg (492.43 KB, 下载次数: 283)

620962434.jpg

392124019.jpg (415.14 KB, 下载次数: 302)

392124019.jpg

2051478707.jpg (456.94 KB, 下载次数: 254)

2051478707.jpg
2#
发表于 2020-5-21 15:2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尊敬的文化名人。
一篇人物传记,写出了一个人的品质与贡献,值得称道。
3#
发表于 2020-5-21 16:14 | 只看该作者
天水麦积山去过,卦台山不知。伏羲庙也去了,中华民族根之所在。

一位老人与文化守护与传承的故事,读来感动。
4#
发表于 2020-5-21 16:37 | 只看该作者
一篇人物小传,写得全面热忱详实。一位深谙和发扬我们文化传统精髓的老者,令人肃然起敬。希望我们的精神财富能够从老辈人手里传承下去。
5#
 楼主| 发表于 2020-5-22 07:51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0-5-21 15:28
值得尊敬的文化名人。
一篇人物传记,写出了一个人的品质与贡献,值得称道。

谢谢版主点读。吴老师结合卦台山钻研易理和伏羲文化。给卦台山的文化语境增加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欢迎版主有空来天水参访。
6#
 楼主| 发表于 2020-5-22 07:52 | 只看该作者
孙姜 发表于 2020-5-21 16:14
天水麦积山去过,卦台山不知。伏羲庙也去了,中华民族根之所在。

一位老人与文化守护与传承的故事,读来 ...

欢迎再到天水来参访,问候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11:15 , Processed in 0.05796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