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宋建胜组诗赏评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20-7-26 10:08
标题:
宋建胜组诗赏评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0-7-26 10:35 编辑
宋建胜组诗赏评 高迎春
2020年第二期《宁津文艺》,刊登了宋建胜的组诗,阅读之后,感触良多。他出生于上个世纪1943年12月,早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曾任宁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4年退休以后,重拾文学之笔。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其扎实的文学功底,令人刮目相看。伴随着春风荡漾,春花盛开,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宁津县的三位新冠肺炎患者,先后被德州医院治愈,康复归来。虽然人们去医院和商场,还要求戴口罩和出示健康码,但人们对疫情防控,已经不再紧绷心弦,而是持乐观态度了。宋建胜面对此情此景,犹如天空扫除了阴霾。于是,他奋笔疾书,创作了这一组诗歌。
梅花
漫天增滋俏丽相,
羞争节令傲群芳。
芳菲 待到无寻处,
绽放期时尽显彰!
梅花,是中国的国花,梅树原产地在中国四川。因为梅花凌寒怒放,破雪吐艳,被人寓意:坚贞不屈,品格高尚。悠悠千载,诗人咏梅,词人赞梅,画家画梅,是为我国传统风尚。陆游咏梅百余首,刘克庄吟梅一百三十首,陈从右唱梅八百首,而段子冲与程祁唱酬梅花,洋洋洒洒之绝句,竟然达到千余首。元末的王冕,隐居九里山,植梅千株,结茅庐三间,题曰“梅花屋”;北宋的林逋,终生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号称“梅为妻,鹤为子”,死后葬于梅花岭。;国画大师齐白石,在故乡的庭院内外,植梅百棵,居所题写:百梅书屋……历来的文人墨客,几乎人人心中,都有一树寒梅。读宋建胜的《梅花》,可知他对梅花亦是情有独钟。漫天雪花飞舞,一树梅花凸显俏丽。梅花年年给人们报送春天消息,却无意傲视群芳。待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梅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再看梅蕊绽放,再看梅花彰显花姿,只有等到来年了。除了标题,宋建胜全诗不着“梅”字,却是尽得花魂风流。司空图特别提倡,作诗要含蓄。其艺术风格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不正面着笔,却能将题内之义,和盘托出。诗歌随着诗人情绪,变化沉浮,恰如酿酒,随着琼浆慢慢渗出,芬芳浸人肺腑。
桃花
三月春风绣钗装,
桃花粉面焕容光。
胭脂染得人心醉,
落入凡间献果香。
桃树,原产于我国。早在《诗经》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在我国人民眼中,桃花象征着春天。而用硕大的桃子,来寓意“学子”,故而有“桃李满天下”之说。或许,是王母娘娘过寿大摆蟠桃宴的缘故,国人将桃子称之为“寿桃”。桃树,是我国最具有文化特色的树木。最初的桃符,就是由桃木做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愿将新桃换旧符。”这句诗,说的就是每逢过年的时候,撤掉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桃符之上,写上门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或者画像,悬挂于门上,可以辟邪,镇宅驱鬼。现在的春联,就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直到今天,女儿结婚,手拿桃枝,是为了路上辟邪;家里添新丁,门口挂上桃枝,是为了给幼儿辟邪;过端午节,门口插上桃枝,煮桃枝沐浴,也是为了给一家人躯疫辟邪。与桃树有关的民俗,可谓源远流长。宋建胜写的桃花诗,具有自己的风格与角度。三月里的春风,温柔吹拂,桃树就开始萌动了春心,梦想着秀一秀自己的春装了。等到满树桃花容光焕发,丹彩灼春,胭脂玉照就醉了前来观赏者的人心。等到花儿香肖玉殉,枝头孕育的桃儿,就会长成仙果奉献人间。宋代的梅尧臣曾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这里的平淡,说的是淡而有味。宋建胜写的《桃花》,看似平淡,却成熟有味道。恰似品味橄榄,愈咀嚼觉得余味无穷。
梨花
簇簇白云如雪降,
丝丝暖意送清香。
飘飘月客披银甲,
瑟瑟蜂蝶振翅忙。
原产于中国的梨树,是我国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在《诗经》里有一首诗歌,叫做《晨风》,其中就记载了梨树:“山有苞棣,陧有树穗。”其中的“苞棣”,指的就是梨树。古人将一种古老的杜梨树,叫做“棠棣”、“唐棣”、“棠梨”。在我的原籍德州市赵虎镇小高家店,至今人们仍然将一种外表圆褐色的梨,叫做“棠梨”。成熟后的棠梨,吃起来口感有些沙面。古人曰:“梨生山中者名樆,人植之曰梨。”看来,我国的先民,为了区分原始的梨树和人工培育的梨树,才又创造了“梨”这个字。梨与离同音,因此国人忌讳将梨切开分食,以为这样就寓意着“分离”。梨有众多品种,原产我国的有秋梨,白梨,沙梨,麻梨,滇梨,褐梨,豆梨,川梨。古人视梨为 佳果,尊为“百果之宗” 。因此,古时候梨子也叫做“宗果”。宋建胜写梨花,句首都用叠字表达,给人印象深刻。一簇簇梨花重重叠叠盛开,犹如云间飘落的雪花,将梨树银装素裹。抽去了冷硬的春风,透着丝丝暖意,将梨花的芬芳弥漫在空间。在梨树下携酒而来的月下客人,席地而坐,开怀而饮,不知不觉间,飘落的梨花,让他们的衣裳披上了银色盔甲。等到旭日东升,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翩翩起舞的蝴蝶,嗡嗡采蜜的蜜蜂,又该是在梨花之间,振翅飞舞了。宋建胜的这首梨花诗,其特点是诗中有画。每一句诗,都透露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阅读诗句,想象画面,诗与画交汇融合,从而达到合则双美的艺术效果。
杨柳情
婷婷岸畔任风狂,
恰借临湖巧理妆;
早送春情柔嫩绿,
晚归雪飞漫飘飏。
群鸥掠水低空觑,
锦鲤瞧芳浅底翔。
最是眉腰痴墨客,
赢积历代锦诗章。
柳树原产于我国的长江沿岸,因为喜欢生在水畔,故而得名水柳。而不同地域的人,给柳树起了许多别名:杨柳,河柳,旱柳,紫柳,,垂杨柳,清明栁,青丝柳等等。杨柳的名称,有两个说法。其一:据《长物志》云:柳枝“顺插为杨,倒插为柳。”我小的时候,村里人也有这个说法。垂柳枝条之所以下垂,是因为柳棍头朝下插的缘故。其二:据《本草纲目》记述:“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人们根据杨柳枝条的上扬和下垂,分别称杨柳和垂柳。说透彻一点,柳树枝条上扬和下垂,其实是柳树的两个同科不同属的品种。柳属树木全世界有350种,我国大约近200种。古代人在送别友人时,常常折柳相送。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寓意着惜别与挽留。此风在唐朝盛行,因此留下了许多著名诗句:“长亭送客兼迎雨,费尽春条赠别离。”;“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诗句中充满离情别绪,真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宋建胜的这首《杨柳情》,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亭亭玉立在岸边的柳树,任狂风吹弯了枝条。为了给人们报告春来的消息,嫩绿的柳芽缀满柔条。待到柳花飞舞,恰如雪花漫天飞扬。鸥鹭穿越柳帘,低空掠过水面,看到彩色锦鲤,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沿着岸边观赏春柳,吟咏赋诗,留下了许多锦言与华章。宋建胜这首诗歌,移步换景,随物赋形;姿态横生,神思飞扬。苏轼认为,若要使得文笔达到妙境,就必须做到两个“了然”。即首先使得物象了然于心,然后再了然于口与手。读宋建胜《杨柳情》,显然他已经谙熟两个“了然”。
宋建胜的《一次独特的飞行》,是这一组诗歌的重头戏。全诗65行,记录了中国动用一架包机,从遥远的非洲,接回了援外的韩文涛。一架飞机,单独接回一个人,这件事轰动了中国,轰动了世界。事出有因,山东齐鲁医院的张静静医生,在湖北抗疫一线,奋战了三个月,胜利完成了抗击新冠肺炎的任务,凯旋归来。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她结束14天隔离,准备踏上回家行程的那个早晨,因为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宾馆房间里,再也没有起来。战友们呼唤着她的名字,她的宝贝女儿呼叫着妈妈,可是张静静却再也听不到了。全山东人民,都为失去这样一位勇敢医生,流泪叹息!全中国人民,都在为失去这样一位抗疫英雄,震惊惋惜!为了让远在非洲的丈夫,回国送自己的妻子最后一程。我们的祖国,做出了最有人情味的决断。英雄舍身抗疫做贡献,祖国母亲不负儿女情。于是,才有了这世界上最独特的一次飞行;于是,才有了这飞跃三大洲的壮丽行程。宋建胜用饱含情感的文笔,记录着这一份人间大爱;宋建胜用朴素的诗句,记录着这样平凡而感天动地的人间故事。明代的唐顺之,在《答茅鹿门知县书二》中云:“各自其本色而鸣之为言。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而其言遂不泯于世。”唐顺之认为,本色即作家的真面目,真性情。只有直抒胸臆,才可以写出上乘文字,流芳百世。而陶渊明也认为:“未尝较声律,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因此,写诗歌,不仅要有真性情,而且要有高境界,才可以写出震撼人心的好诗。宋建胜的《一次独特的飞行》,性情真,境界高,因此成为给人以正能量的一首佳作。
明代诗人王世贞在《艺苑厄言》中云:“师匠宜高,捃拾宜博。”他推崇作诗,要有独到的意境,要有饶美的题材。所谓师匠宜高,就是要取乎法上,立足点要高。所谓的捃拾宜博,就是要取材广泛,使得诗歌创作题材众多。读宋建胜这一组诗歌,可见他的视野之广阔,可见他的胸襟之博大。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给读者创作出更多的好诗歌,精益求精!
2020年7月26日写于迎春堂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20-7-27 15:44
宁津康宁湖风光: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