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小园香径独徜徉 [打印本页]

作者: 月牙    时间: 2020-12-21 15:51
标题: 小园香径独徜徉
小园香径独徜徉
——读周华诚散文集《草木滋味》
文/月牙


  


  这是一个小园。


  既是小园,有的只是乡野随处可见的寻常风景。地稔、茶泡、牛卵训子、乌桃、苦槠、果公泡等野果,菜园篱笆墙上年年开花的木槿,缀满细密水珠的紫云英,挡住去路的一枝百合,漫山遍野开得漫不经心又红得招摇的杜鹃花……乡村风物,四季皆美,信手拈来,不事雕琢,饱含野趣、俗白、繁复的美,写出来的字像“白云落在白纸上”。


  小园一隅是稻田。“从前的农人,认真种田,珍惜每一小方土地。”在乡下老家,与父亲一起种三亩水稻田,华诚干些农活,或在田边枯坐,写种田笔记,看虫与鸟在稻田上空飞来飞去;捏惯锄柄的父亲,用毛笔写的字“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我甚至觉得,华诚写稻田,是“眼”,是点睛之笔,虽笔墨俭省,且散落在各篇不显眼处,像金色滚滚的稻浪,稻叶上的蛛丝挂着晶亮的小露珠,稻田大学校长(指华诚父亲),种水稻的朋友等,那些草木帖、南方书,那些灶下语、漂流在异乡时心之所系,无一不指向人情、故乡,那是人的根基,心的落点,永恒的归宿。


  小园里的光阴故事,美美的。我随手那么一翻,见到的是:梅花都开好了,沏一盏暗香汤;桌上一枝白兰花,枯成了花干,左看右看,觉得还不错;天明,微雨,腊月初八,急往南山路去,讨碗粥吃;一次偶然,到浙江淳安县去,在一个叫汾口的小镇上吃到了毛豆腐;锅糍,炒米,年糕泡,爆米花,这些都是米变的花样,也算是热爱生活的朴素证据吧;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鸟在飞,地耳在长,因此都是快乐……走在这样的小园里,脚步是踏实的,眼睛是受用的,心儿是自在的。


  这是小园,也是全世界,因为这两者在心灵的天平上有着奇妙的平衡。


  


  漫步香径。


  我看到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有着书写者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体验,那些无处不在的香:枳椇的甜香,折耳根的异香,甜的蒲菜带着青草味,红花草清甜的汁液的气息,甘冽的桑叶茶,白菊花清苦的香气,山茶油的香味,桃花溪对岸榨油坊飘出的香,母亲做的醅糕香气扑鼻,大米粥的清香,又唤端木煎的栀子花甜香溢室,炒棕鱼清香有回甘,藏在叶脉深处的紫苏的清香……


  哪怕华诚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尽了各种香,写出了同中之异,微妙的差别,香味背后别样的人情故事,但一本《草木滋味》,这些香终究只是凡尘俗世冗长时光的点缀,散漫在字里行间,文笔清淡,却回味悠长。


  漫步这样的小径,嗅着淡淡的香,仿佛在繁杂的城市,于喧闹中与一缕蜡梅的幽香不期而遇,心中惊喜满溢,忍不住凝神再嗅,但那香却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心想这是淡的好处,不会因为太过浓烈而对别的气味失去敏感,也不会久在其中不觉其香变得麻木,断无审美疲劳的可能。


  香径上,也有落红,片片都是淡淡的忧伤,想到不断消逝的故乡,坦然、恬静、平淡之香,真能治思乡之疾么?


  一篇代后记的《故乡的香》,将草木滋味即思乡的真意,凝注于笔端。春夜十一时雨中柚花的香,夏日清晨八时田野上空的稻花香,秋天晨间井下五尺之泉水香,冬日黄昏蜡梅枝上之雪花香,若要远行,打包带上这一套香,结句“此香专治:思乡之疾”,收束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华诚老家浙西常山,是著名的胡柚之乡。那柚花,未开时,凝重的暗香;盛放时,毫无保留地袒露,样子温柔而淳朴——草木滋味,归根到底是爱的味道。


  稻花香,恬静而踏实,关乎父亲的水稻田;泉水香,平淡而悠远,母亲用井下五尺的泉水煮大米粥;雪花香,真挚又虔诚,是华诚以瓶盛取蜡梅枝上的雪花,告诉你一个故乡。


  想起曾这样评价华诚的另一个散文集《一饭一世界》,“吃货的菜谱、游子的情书、生活家的美文”,这本《草木滋味》循着这条主线,显得更加沉稳、丰厚和深情,写法也更摇曳生姿。


  每一个游子,漫步这样的香径,无异于一次次还乡。


  


  慢慢走,欣赏啊……


  高山野生的山茶树五六十岁了,沉默而缓慢;一粒松子落下来,默读这诗句,感觉时光变慢了;夏日山居,溪中捡拾青蛳,脚步缓,连呼吸也是轻轻的;和友人喝酒长聊后,出门看月亮;少时在老家桃花溪捉鱼,捉泥鳅;飞机晚点,无所事事的福利……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慢的。


  正月初三去山里接外婆,外婆九十三岁了,家住山腰上,竹林深处,山涧流水哗哗;那时外公在,他坐在光线昏暗的灶下,耐心地把红花草一点一点斫成碎末;小时候,常跟着小舅去桃花溪捉鱼;与父母一道进山看瀑布;去年深秋,在乡下老家,与父亲一起用竹竿敲桂花;每到腊月,母亲会做八宝菜;母亲早起,灶下,做一碗米汤蛋花……幸福的感觉是暖的。


  如果不够有趣,和做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在华诚的笔下,我读到了“白乎连天的茄子”——村里的凤英去城里打工,写信回家说,大城市里人烧茄子,不切,整根蒸起来吃,不能下咽啊,村里孩子觉得大城市真可怕,不禁莞尔。我读到了周氏幽默,“若在前襟别一支白兰花,喝一杯咖啡,那就是玉兰咖啡”,“若在前襟别一把桂花,吃一根烤年糕,那就是桂花年糕”,忍不住大笑。这些趣味充盈的文字,饱蘸着真挚之心、诚恳之意,又是自然为之,无雕琢痕迹,读之甚觉熨帖,像清清小溪中,几尾小鱼,偶有跃动,激起一点小小浪花,留几圈涟漪,生趣盎然。


  连题目都很有意思,“虫子比人更懂得一枚果子的甜”,“黄皮的事,让黄皮做主”,“不厌其烦,方为喜欢”等等,满贮着真趣,写得俏皮又实诚,隽永多回味。


  我徜徉在小园香径,满足于获得新知,比如蔡甸的藕必须是七个孔,比如“竹枝三出及以下者,其笋可食,四出及以上者,皆不可食”云云,还会感动于华诚的孩子气。他告诉远人兄,门前的栀子树上,又有二十六朵欲开。他告诉你怎样发现一颗又一颗紫黑的桑葚,“须得蹲在桑树底下”,“假装自己是一个孩子”,倘若没有一颗童心,怎会有这样轻灵、坦荡、纯净的文字呢?


  


  这只是华诚一个人的故乡么?


  在《紫云英》一文中他这样直白地写道:“思乡,是因为故乡还有我们的亲人。亲人的身影与山野,与草木密不可分,于是我们便想念那山野,那草木。亲人常在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行走,一拐弯,是一墙紫色的牵牛,一转身,是一篱白色的木槿,那些花儿开得稠密,而他的背影居然那么飘摇。飘摇又单薄——叫人不忍细想。”眼睛一阵酸疼,飘摇,单薄,这些词语是温热的。所谓草木的滋味,就是乡愁的滋味,但作者抒情很是节制,惜字如金,点到为止,戛然收束,留空间给读者沉思,这种抒情的留白艺术,很得中国画的气韵格调。


  浙西常山,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了漂泊的游子而言,也有一段特殊的情缘。1993年春末夏初,我带学生实习,曾在常山县城生活了一段时日。课余,和学生一同到附近走走看看,也会应家长盛情到学生家中做客,那山水,那草木,那人情故事,我对文中的风物不陌生。“那时的乡下,总伴着人情之美,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简单,明净。”现在呢,作者用反复的三个“消逝”告诉你乡下变化之快。可惜啊,老家的好东西,已经一件一件少去了。


  故乡已不复先前的模样,当年的那个少年呢?小时候放过牛,砍过柴,采过桑叶,独自在乡野,亲近土地,结识很多野果,和不说话的植物相处,内心生长出纤细、敏感、胆怯、忧伤,还有,享受安静,懂得万物有灵且美、众生平等,善待并热爱。


  读《草木滋味》,在华诚的文字间穿行,赏草木,品滋味,在童年与故乡间流连,说亲人,道乡愁,漂泊异乡的游子,纵有一万个离乡的理由,都像天上的风筝,不管飞多高多远,拽在手里的那根线,还是故乡。归还是离,故乡都在飞逝中。诚如诗人言: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


  所以我说,这小园也是全世界,独自徜徉香径,却有淡淡的忧伤浮上来。


  (《草木滋味》,周华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0-12-21 16:21
本帖最后由 喻芷楚 于 2020-12-21 16:22 编辑

语言唯美,读来爽心悦目,富有地方色彩又沾着泥土气息,其生命力总是强盛的,惹人爱的。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20-12-21 16:41
初看到题目,吓我一跳,我以为是谁把我前不久写的一篇散文发到这里来了了。一样的题目
再一看,是月牙老师的,哈哈,同题。
这篇文章我好似读过,在你的博客里,给周华诚的书写的评。在《一切幸福,不过恰好》书里,有一篇文章你也谈到了他的文的。
有机会,找他的文来读读。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0-12-21 16:57
拜读学习欣赏。
喜欢读月牙老师的书评,有内涵。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0-12-21 18:22
“此香专治:思乡之疾”。多好啊,游子们都在冬至这天读到,恰好作为安抚。
题目跟书本契合,也是月牙的知识储备,才让本就精妙的书籍过有了发光之美。

所以我说,这小园也是全世界,独自徜徉香径,却有淡淡的忧伤浮上来。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0-12-21 18:27
你们这都谈古论今的,说着国外世界范围类的文学大师所著名著,让我这个想读书时没书读的盲,真显得自卑。都不知说啥才能到点子上!

用“无措”两字形容合适。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0-12-21 21:48
漫步于小园香径,细数岁月里的落红。每一处都充盈着乡土气息,读来令人悦心。赞一个!
作者: 鴳雀    时间: 2020-12-22 10:13
慢慢读,欣赏啊!                                                
作者: weixin    时间: 2020-12-22 10:35
连题目都很有意思,“虫子比人更懂得一枚果子的甜”,“黄皮的事,让黄皮做主”,“不厌其烦,方为喜欢”等等,满贮着真趣,写得俏皮又实诚,隽永多回味。


  我徜徉在小园香径,满足于获得新知,比如蔡甸的藕必须是七个孔,比如“竹枝三出及以下者,其笋可食,四出及以上者,皆不可食”云云,还会感动于华诚的孩子气。他告诉远人兄,门前的栀子树上,又有二十六朵欲开。他告诉你怎样发现一颗又一颗紫黑的桑葚,“须得蹲在桑树底下”,“假装自己是一个孩子”,倘若没有一颗童心,怎会有这样轻灵、坦荡、纯净的文字呢?


嗯,我也喜欢这有趣的文人,心会轻松自在,砰然心动呢。
作者: weixin    时间: 2020-12-22 10:37
独自徜徉香径,却有淡淡的忧伤浮上来。

哎?咋个又有忧伤?要不得哦。
作者: 彼岸丛林    时间: 2020-12-22 19:26
查过豆瓣读书了,知这本书评分7·8,是达上一般获鲁迅奖的分数了,能不能得奖就看作者社会关系如何了。今年由于役情,文学较丰收,至少比去年好得多,9分的书也有了。
作者: 西街    时间: 2020-12-23 15:48
似读过。问候月牙!(我都忘记了留评要够字数)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20-12-29 11:35
喜欢月牙姐的文,只源于知识性很值得我学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