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说说梦儿的疑似小说 [打印本页]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3:10
标题: 说说梦儿的疑似小说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21-4-6 13:50 编辑

  很久没看小说了。一是因为太忙,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吃不完的药,打不完的针。
  
  二是因为时间紧,太忙了也有闲暇,但这有限的闲暇给了叶广芩——老叶太太写的根本就不是小说,拖沓磨叽,怎么看都不像,但恰恰,她是纯正的纯文学小说语言。原生态的小说就像原生态的生活,本不应该快刀斩乱麻,理应慢条斯理地、有条不紊地抻悠着来。
  
  因为这些原因,网上的小说便成了笑话。偶尔也读,但能过“前三眼”的极少。前三眼如果疲劳了,就不想再看下一眼了。有些小说实在太像小说了,那就没有读的必要了。因为生活可以戏剧化,但不能硬生生地完全按着作者意淫来演戏。
  
  读者可以当个痴迷的观众,但观众并不全是二百五。
  
  论坛老徐头等一干前辈,为人善良、精神可嘉,努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作品都有这样的非常明显的错误。这些人不管是修个车、钓个鱼、打个牌都是游刃有余,偏偏选择了最不擅长的小说。
  
  白岩松说,一个愚蠢且懒惰的人不会给这个社会造成什么危害,但一个愚蠢的人如果勤奋起来,那就太可怕了。
  
  对于小说来言,恰恰是勤奋的人太多了,所以才造成了今天这种水裆尿裤的局面。当然,对于天使等后起之秀来说,小说的笔力比老徐头等人还是差得多的,但是这不能否认她们是真勤奋。
  
  梦儿揪着我来看看,前三眼我还是没读完,咬牙读到第四眼——太儿戏化了!把一场病情写得如此轻描淡写,明显不是作者本意,而是作者有意让读者感受到举重若轻地“调侃生活”的味道。人都想做脱略形迹的令狐冲,可生活却往往将人的理想化阉割,让有多余想法的人活成田伯光——最终像“不可不戒”那样向生活妥协。
  
  小说是严肃的文学,尤其是涉及到这种人生患难处的作品,更应该放慢节奏、以心血来打磨文字,用细节描写来支撑作品的灵魂。而不是现在这样,带着读者上了高铁,嘻嘻哈哈地一路驶向前方,沿途的风景根本没有机会看,对不起,已经到下一站了。
  
  心、慢、细……我都没看到。也许我能看到一个套路性的故事,但这种故事情节打动不了我,我想看到的能触动人心的语言在哪?肯定不在意淫中,肯定不在嘻皮笑脸中,肯定不在一个二十多岁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的思维中……
  
  如果哪一天找到了,我会认真读下去的——当然,小说能否读下去,这不是读者说了算的,最终还是要有作品说话。
  
  先让人读下去,读完,这是写小说的人起码的基本功。至于评小说的好坏,现在言之尚早。
  
  我给这样的小说定了位:疑似小说。
  
  当然我也给自己定了位:疑似作者。
  
  我很悲哀,写了一千万字,在纸媒上靠盲投发表了四百万,在自费出书横行的时代签约出了三套书,但我仍然离真正的作家十万八千里。
  
  因为,我的作品也是“疑似小说”——当然,除了那篇神来之笔《凄惨的歌》。
  
  加油吧,各位疑似作者。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1-4-6 13:18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21-4-6 13:23 编辑

你这速度也太快了。

非常感谢。但不认同。为什么悲伤的事,一定要悲着来写?
也就是说,你这篇议论文没有说服力。因为什么呢,论点不正确,论据也不充分。

就好比林妹妹的伤心,不是眼泪,而是笑和飞奔——在得知宝玉要和宝钗拜堂时,是一路咯咯笑着,轻盈得像鸟儿一样飞奔而去的。要知道,她身体不好,平时是没有这么好的体力的。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3:24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1-4-6 13:18
你这速度也太快了。

非常感谢。但不认同。为什么悲伤的事,一定要悲着来写?

悲喜交加,本为生活。但小说作者需要的是展示,是悲是喜不是表达出来的,是要读者感知出来的。
现在可好,一个个的,牵着读者的鼻子走,读者还没缓过神来呢,当当当的——节奏就像点了“快进”一样,写小说的——能不能给读者留点空间?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1-4-6 13:32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21-4-6 13:39 编辑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6 13:24
悲喜交加,本为生活。但小说作者需要的是展示,是悲是喜不是表达出来的,是要读者感知出来的。
现在可好 ...

这个说得对。牵着读者鼻子走,但我好象没有吧?……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3:38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1-4-6 13:32
这个说得对。但我好象没有吧?……

你比那些快的疑似作者,跑得快多了。
作者: 老粉    时间: 2021-4-6 14:04
也不完全认同。我觉得小说可以玩,尤其在学习模仿阶段,最起码可以助长写作的兴趣,如果还能让读者会心一笑,并不是一点功德也没有的。伟光正的事业谁都不能一蹴而就,从玩开始逐渐走向正轨才是学习的规律。
在这里都是蹒跚学步者,这一步迈得不好偏了拐了,正是下步修正的依据。
所谓论坛就是一块自由活动充分发挥的园地,各尽所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学习成长就行。至于目标有多高远?那是各人心中的事了。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6 14:24
疑似小说这四个字,可以申请专利了。这个提法很好。也很好笑。在杂谈版看到疑似时就笑了。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1-4-6 15:13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21-4-6 15:19 编辑
老粉 发表于 2021-4-6 14:04
也不完全认同。我觉得小说可以玩,尤其在学习模仿阶段,最起码可以助长写作的兴趣,如果还能让读者会心一笑 ...

哈哈,感谢老粉“怜香”。不过没关系,批,批得越透越狠越好。
小说于我就像大观园,而我就是那刘姥姥,开初看见啥都喜欢,都想采来戴在头上。后来,发现如此做法,于我就像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不仅仅是个成语,我是有真切体会的。中学时候,因为性格孤僻,喜欢只交一个朋友,从一而终。当朋友有了新朋友,倍感失落。于是虚心请教,为什么我不能呼朋唤友。有人告诉我,是我走路目不斜视造成的,给人清高孤傲的印像,很不好。于是我开始学别人走路,可是学来学去学不像,最后真的连路都不会走了。我害怕极了,无奈之下只好乱劈柴,好歹能走路啊。

扯远了。生硬点扯回来。我有一个疑问,关键得把这点搞清楚——什么才叫小说,小说究竟有没有统 一规范的写法?比如我以前受的是传统教育,说花,只能看,不能听。但,后来,文风开华,听花也算不得错误,用对了地方,反而是一种新颖,一种特别的手法。
比如以前成语是不能乱用的,但***就可以,什么慨而慷慷而慨,在这之前,人用一个试试?

比如以前,我只知道传统写法,但后来出现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荒诞派,魔幻主义,还有意识流。开始,这些,也不为人所接受,后来又反而引领着世界的新潮流。人们以能写会写这样的小说而自得。

以前我以为小说是以对话的形式为主,殊不知,后来又出现一种以叙述为主的新科技。对话形式成了老土。
就拿卡佛来说,生前人们一直不能接受。就连现在也有人说他是“流水帐”。如果真是流水帐,为什么又要赞美?仅仅因为他现在成了名家?

我到底想说什么呢?我想说,我对小说是很有敬畏心的,我不是不想谦虚, 不是不想进步。我只是想找对进步的阶梯——而我,此时,迷路了。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21-4-6 15:48
我看了题目进来了,一眼一眼地看下来了,并反复咀嚼着各位的跟帖,欣赏着接受着,受益,很受益!活到老学到老,谢了!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1-4-6 16:10
老粉 发表于 2021-4-6 14:04
也不完全认同。我觉得小说可以玩,尤其在学习模仿阶段,最起码可以助长写作的兴趣,如果还能让读者会心一笑 ...

比较同意粉兄。
“在这里都是蹒跚学步者,这一步迈得不好偏了拐了,正是下步修正的依据。”“至于目标有多高远?那是各人心中的事了。”
在这里很有些人心中的目标就是自己的舒适区,谁敢说他“这一步迈得不好偏了拐了”,他会把提意见的人称为“疑似评论家”。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6:21
老粉 发表于 2021-4-6 14:04
也不完全认同。我觉得小说可以玩,尤其在学习模仿阶段,最起码可以助长写作的兴趣,如果还能让读者会心一笑 ...

小说到了一定境界可以玩的。
学习模仿阶段如果玩,那玩的就不是小说。
小品文,小故事,疑似小说。
而且于多数初学者来说,越是刻苦学习、着意模仿,离小说的本意就更远。
如果谁相信小说三分实七分虚,那这人就等于梦游吧——比如天使那些疑似小小说。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6:22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21-4-6 15:48
我看了题目进来了,一眼一眼地看下来了,并反复咀嚼着各位的跟帖,欣赏着接受着,受益,很受益!活到老学到 ...

当你写出真正的小说时,你会更害怕。
因为你懂得,所以畏惧。
当你胡说八道胡诌八扯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小说不错。
因为无知者无畏。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6:22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4-6 14:24
疑似小说这四个字,可以申请专利了。这个提法很好。也很好笑。在杂谈版看到疑似时就笑了。

后面跟着疑似文人、疑似诗人、疑似作家。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6 16:23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4-6 16:10
比较同意粉兄。
“在这里都是蹒跚学步者,这一步迈得不好偏了拐了,正是下步修正的依据。”“至于目标有 ...

谁要说他小说不好,就会被攻击“疑似光头”。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21-4-6 19:43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6 16:22
当你写出真正的小说时,你会更害怕。
因为你懂得,所以畏惧。
当你胡说八道胡诌八扯的时候,你会觉得自 ...

:handshake经典。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4-6 20:17
本帖最后由 fonyuan 于 2021-4-6 20:18 编辑

小说呢,要允许百花齐放。至少在初学者阶段。
小说的类型很多的,标准也相当宽泛,不能总拿纯文学小说的标准去衡量其他的小说,尤其初学者的小说。这个有点过头了。
每个小说类型,都是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是失败的”,最后可能独树一帜。
就连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开始也是没人看好。
伍尔夫的意识流怎么样?开始都觉得反传统,太不像话了。。这也叫小说?
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开始 怎么样?上流文学界根本不正眼看
海明威开始写所谓的“电报体”小说也是被骂得一文不值。气得海明威要写一本“证明自己,让他们闭嘴”的小说就是《老人与海》,,而这个《老人与海》在我们这里不过是个小中篇而已。
史蒂芬金的“鬼”小说系列,在美国文坛从来都没地位的,根本入不了“正经”文人的法眼,就连美国文学界(相当于作协)都不给他正眼,说那根本不能算小说,最后怎么样?不得不给人家请进去。。。。。
史蒂芬金说,我没想过要入谁的法眼,我有我的故事,我写我的故事就行了。我每天就是固定时间写上他十几页或几十页,剩下的管他妈的。

另一个问题是模仿,这个是必须的过程。
我们要承认在写作上有天才的存在,他们的一生就是为文 学发光发热的,这样的人一出手就是精品,就记入史册,但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更多的是像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的大器晚成,坚持到底最后成为作家的。
还有大作家张中行那样的绝对的大器晚成,七八十岁了才开始有名气。

卡佛从19岁开始写小说,从未间断,也直到40多岁才开始在文坛站稳脚跟,之前一直为吃饭为愁。
村上春树,也不是学文学的,人家毕业后开了一家音像店,出租唱片的。。。直到29岁那年突发奇想要写小说。。。鬼也没想到他会成为小说家,而且影响了整个东方世界。

所以写小说开始的时候,模仿是跳不过去的一个必经之路。
但过了这个阶段就要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叙述的调子还是遣词造句。
要研究经典作品,要不断地推敲自己的作品,好,是个不断向上看齐的标准。没人可以一口吃成胖子。

我要承认的是,有些是不适合写小说的,
就像海明威说的那样,写,写他五年,如果还是这样,那就干脆自杀算了。
但是人们要记住的是,海明威是自负的,相当自负的,从不认输的。
而且他说这话是,对职业作家来说的。如果你是职业作家,写了五年之后还是那个鬼样子就不要写了。他是这个意思。
但是业余爱好者不必管他。

写,就一个字。
玩,就是要开心。。。。
另外就是坚持。
郭德刚说得对,你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呀?

综上所述,我这个光头老乡所言,一半对,一半不对。;P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1-4-6 20:39
fonyuan 发表于 2021-4-6 20:17
小说呢,要允许百花齐放。至少在初学者阶段。
小说的类型很多的,标准也相当宽泛,不能总拿纯文学小说的标 ...

师父你太帅了,引经据典,加分,必须加分。
作者: 随玉    时间: 2021-4-6 22:18
淡淡这个疑似小说还真是经典!

如果按照名家大作的标准来给小说定性的话,我觉得,论坛百分之九十九的小说都可以挂在村头厕所了,甭管你出过多少书写过多少字,那些最终也被滚滚洪潮淹没,所以我们这些人,其实都在玩小说,只不过有人玩得一本正经,有人玩得嘻嘻哈哈。
不管咋说吧,写小说终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比公园里跳广场舞还放超大喇叭扰民的人好太多,所以想写就写吧,写不好也不用去自杀,毕竟自杀了一个写文的还有下一个,何必呢。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1-4-7 08:11
我感谢光头能赏光点评。
我鄙视光头写与读只花10分钟,看文只看前三行,就定论的坏习惯。
毕竟,很多名家大家,如若只看三行,以第一眼论,肯定都读不下去。岂止读不下去,抱着学习的态度通读死读,也可能不知所云。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7 09:10
fonyuan 发表于 2021-4-6 20:17
小说呢,要允许百花齐放。至少在初学者阶段。
小说的类型很多的,标准也相当宽泛,不能总拿纯文学小说的标 ...

我没有看全你的引经据典,虽然我知道这也是一种功夫。

如我,我就想引也引不出来,因为我读他们的典故很少。外国小说我看得不多,虽然我知道语言方面比国内有优势,但我讨厌那些繁杂的人名。况且,我认为定位一篇好的外国小说——一小半在于原作者,一多半在于翻译家。

翻译家不是英语教师,他们本身就应该具有作家的潜质,而且具有优秀作家的语言能力。我们今天看到的外国经典,多数是有这些作家们的“二次创作”而来。

我举不出经典来,但我能举出身边一些实例来。你说“小说要百花齐放”,这点毋庸置疑,但首先那得是“小说”,疑似小说不能归纳于“百花齐放”当中。很多人写了疑似小说来和坛友们厮混一场,这当然没问题;很多人写了疑似小说来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是才子佳人了,并且拿此当炫耀的工具来传朋友圈,这就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

你说写小说初始从模仿开始,这点仍然没问题。莫言模仿了魔幻现实主义多少年,他自己也不否认。我们这些疑似作者,哪个不从模仿开始?我们不是不支持模仿,是不支持那些模仿者的写作态度。要认清自己,要清醒,你这是在玩,通过模仿出了疑似产品,连“山寨”这种高仿都远远不如。而不是标榜自己,写了一两千字神出鬼没的扯犊子文章,就觉得自己是小说家了,这是很没教养的行为。

我们应该清醒:小说刊物已江河日下,过稿发表的百分之八十是疑似小说,但是与论坛水平比起来,纸媒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论坛人如果想进步,理应进军纸媒,从小小说写起,发得多了写短篇,发得多了写中篇,最后尝试长篇。如果总停步于论坛,那就是玩,但不是玩小说,只是玩疑似小说。

另:你说有些人不适合写小说,这点认可一半,应该是有些人不适合写文章。有些人适合做很多职业,都会做得风生水起,但偏偏执拗地认为自己有文学天分,结果,就成了疑似作者,呵呵。像一些写了一辈子的疑似作者,也就胡弄几个跳广场舞的老太太来吹捧——当然,这也是成就!

另外:坚持者如云,郭德纲只有一人。希望大家继续在寻梦的路上做一朵云,仰望郭德纲。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7 09:11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1-4-7 08:11
我感谢光头能赏光点评。
我鄙视光头写与读只花10分钟,看文只看前三行,就定论的坏习惯。
毕竟,很多名家 ...

前三眼不是指三行。
文中说明,能否读得完,是作品说了算的,不是读者能控制的。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7 09:14
随玉 发表于 2021-4-6 22:18
淡淡这个疑似小说还真是经典!

如果按照名家大作的标准来给小说定性的话,我觉得,论坛百分之九十九 ...

这话不认同。危害还是有。比如张三没有写作天分,他就安心做个教师,教会了很多孩子阳光向上。二十年后,这些学生多数成为社会精英,在各个职场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比如李四没有写作天分,他非得一边教课一边创作,结果课没讲好,误人子弟,小说没写好,严重失眠脱发。因为工作失误,被停职反省,老婆离婚。最可怕的是,他的所谓文学梦想影响了学生们,有上百个学生陆续去追寻文学梦,二十年后,乞丐突然多了起来……
作者: 随玉    时间: 2021-4-7 09:37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7 09:14
这话不认同。危害还是有。比如张三没有写作天分,他就安心做个教师,教会了很多孩子阳光向上。二十年后, ...

无非又多了一批在论坛上扯皮的疑似文人,有什么关系?
作者: 鴳雀    时间: 2021-4-7 09:42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7 09:10
我没有看全你的引经据典,虽然我知道这也是一种功夫。

如我,我就想引也引不出来,因为我读他们的典故 ...

高标准严要求,更是严于律己。好!像个爷们。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4-7 15:40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7 09:10
我没有看全你的引经据典,虽然我知道这也是一种功夫。

如我,我就想引也引不出来,因为我读他们的典故 ...

淡淡啊,咱俩年龄应该差不多吧?我是七零后啊,也在牡丹江工作一年多,那还是在遥远的九十年代末。。。
你的意思我当然明白。
我不是小说家,更不是评论家,只是玩玩的。你别当真
但是咱这个小论坛里的人,都是玩。真正的大家不来这里的。池子太小,养不了那么多的大鱼的。
传统纸媒早就完蛋了。都是些文坛大佬们把持着,我也偶尔扫一扫人民文学收获这类刊物,老实说,没什么兴趣。他们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就是把传统纯文学坚持得更加纯粹。
网络时代给传统文学一个很大的打击,就是说,文学已经 走向多元化,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金庸的武侠当年也不如流啊,就算现在,在文学史上,金庸也没多少地位,这是传统文学非常尴尬的地方。
但这并不妨碍金大侠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所以,小说嘛,开始的时候,还是自己玩自己的,能力达到一定之后,才会考虑职业作家那些事。
论坛就更是如此。
你在文学创作上是有一颗红心的,这个大家都知道。

更多的人只是停步于玩,这个没什么,乐趣嘛。这和打麻将钓鱼没多大区别。我也是一样的。我这辈子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了,有些事,你得承认,天赋很重要。

所以,以砖家之前拍与被拍之经历,你很危险啊,当然,咱东北人啥也不怕。
说真话话,总比说违心的话,至少自己很痛快。
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说些真心话。让别人知道世界的真相。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1-4-7 16:22
fonyuan 发表于 2021-4-7 15:40
淡淡啊,咱俩年龄应该差不多吧?我是七零后啊,也在牡丹江工作一年多,那还是在遥远的九十年代末。。。
...

唉呀呀,我写完发在江天的杂文,才发现,我跟你有些观点重合了。先说,不算盗用。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7 23:00
疑似小说这个提法,个人以为是没什么问题的。

虽然这个定义会刺激到很多爱好小说的朋友,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种提法令我想到了“嫌疑人”,“嫌疑人”大约是个法律名词。我们知道,法律名词及释义,通常是比较严谨的,比如“有且仅有”、“包括但不限于”、“解释权在……”

嫌疑人不一定是罪犯,或者不一定有罪,但有可能是有可能有。疑似小说,其实也有小说的一些特征或模样,有成为小说的可能,但大概率令读者怀疑。大约如此。

淡淡不如风提这个的初衷,我以为是好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是对我们这些爱好小说或者爱好写小说的朋友是一种警醒,就是说我们可以玩小说,但起码你得先把正道小说大道小说主流小说学会练熟,再去玩那些边缘小说非主流小说甚至模糊文体的小说。

小说,还得要有小说的特质与特征,起码你有个三要素或六要素,抛开这些,那就真是玩了。

大家写出名后有时会玩小说的,随便写个短章,就成了“短篇小说”。比如莫言近年来发表在人民文学等刊物上的一些短小说,其实只是民间故事或志异,你要说小说的意味还真难琢磨出来,但没办法,人家是名家。

可我们不是啊。

熟了,再去玩花样,没人说你。本身对小说路数不熟悉,没什么童子功基本功,你还想玩出花来,那就只能让广大读者朋友呵呵哈哈了。。。。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8 10:53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4-7 23:00
疑似小说这个提法,个人以为是没什么问题的。

虽然这个定义会刺激到很多爱好小说的朋友,但事实就是如此 ...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也就是一些不算太有意思的故事。但人家是名家,玩出来了就是经典。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8 10:54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4-7 23:00
疑似小说这个提法,个人以为是没什么问题的。

虽然这个定义会刺激到很多爱好小说的朋友,但事实就是如此 ...

像梦儿这些初学者,理应从二千字的小小说起步。运用纯熟了,再考虑五千字。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8 12:05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8 10:54
像梦儿这些初学者,理应从二千字的小小说起步。运用纯熟了,再考虑五千字。

先小小说,再短篇,再中篇,再长篇。。。这是一条传统的小说写作之路。大多数小说家就是这样子过来的。只有那些名家会说,不必拘泥如此,完全可以先写长篇的嘛……但凡这样说的名家,大约都是骗你的。写小说如同练书法,楷行草不能颠倒。。。

所以说,小小说、短篇小说,这都是最最基本的甚至属于小说中的小儿科。但这小儿科要掌握,要熟练,也不易,弄不好就只能“疑似”了,照猫画虎结果就成了猫不猫虎不虎很可能最终画成了小狗狗。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4-8 13:06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4-8 12:05
先小小说,再短篇,再中篇,再长篇。。。这是一条传统的小说写作之路。大多数小说家就是这样子过来的。只 ...

我身边有不写小短中,直接来长的。
特点是书出了好多套,成了省内名家,出版社都是哥们儿,纸媒主编都是兄弟。
兄弟来了好酒好肉,但他投稿发表,还是一篇不中。
那长篇,你就读吧,保治失眠。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21-4-8 1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4-9 11:29
午休无事,再聊几句闲话。。。。
晚上没事就看郭德刚。
他有一句话很有意思。
“你的东西,不管你自己觉得多么好,”
”人家花一分钱来听你的东西都觉得冤枉,这就证明你的东西不好,你就不要谈什么艺术了。没用。”
小说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不管你写的东西自我感觉多好,没人看,没人愿意花时间看,那就证明是失败,至少是暂时失败的。
郭德刚的相声,再过50年会不会成为经典?不好说,但至少时下是有人看的。
有人看,就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没人看,这个可能性就会降得更小。。。。

所以小说也好,故事也罢,要先会讲得好看,形式很重要,
之后才要追求技术和艺术。
很多人只是学了个皮毛就开始往小说里灌“艺术”了。失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所以,小说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向名家大家学习,向经典靠拢,几乎是进步的不二选择。
没人可以单独闯出一条路来。
那些经典,那些名作,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精品,
唯有向他们学习,进步才会是直线的,更快的。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9 15:43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1-4-8 19:40
出版书稿相对容易些,上文学期刊就难多了。真的很难。我写了五六年,上刊不过十万字。文学期刊不是检验文 ...

用心玩是对的。玩游戏,玩体育,甚至玩音乐……认真玩才可以领略其中的真乐趣。。。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9 15:44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1-4-8 13:06
我身边有不写小短中,直接来长的。
特点是书出了好多套,成了省内名家,出版社都是哥们儿,纸媒主编都是 ...

那似乎就不能算真正的作家了,混生活而已……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9 15:56
fonyuan 发表于 2021-4-9 11:29
午休无事,再聊几句闲话。。。。
晚上没事就看郭德刚。
他有一句话很有意思。

这么说吧,写出名了,就有人看了,不出名没几个人看的。这个叫做名人效应也。。。

这几天看央视《文学的故乡》节目,其中一集拍毕飞宇的,毕说了这样一句:精神诉求+审美追求。这就是他写小说的目的。他又说,以前他重点在于语言的技法与实验,后来当这些熟了,就倾向于人物与结构去了。小说,永远要以人物为中心。意思大约如此。。。

所以,形式这东西,其实是很容易学的,但内里写人物就不大易了。我看蓝黑小说,里面的青年才俊写的大多都属于形式上的,语言极好,叙述极好,但内容上真没什么。。

不管如何,故事也好,艺术也罢,一定得有内容,这些内容,不是说我们随手捡来能行的,而需要我们深入挖掘。

我们看贾平凹谈自己文学的故乡,他可是踏遍了商洛大地,走访了多少人家,获取了秦岭最基本的风土人情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那片土地以及土地上人们的基本特征。

而我们呢,闭门造车,穷书生模样,道听途说,所取材料甚至每每来源于报纸新闻。。。哪有什么亲身体验哟。。。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4-9 17:01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4-9 15:56
这么说吧,写出名了,就有人看了,不出名没几个人看的。这个叫做名人效应也。。。

这几天看央视《文学 ...

所以砖家从开始写小说就不玩形式。。。就是简单地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小说都有一个精神诉求。。。
好像有一个不是。因为那个故事是真实的。所以要变个形。。。就来个了梦境。。。。
就像卡佛的小说一样,主题虽然不甚明了,但诉求很简单
“我要让世界知道这个人,以及他如何面对他的困境”。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4-9 17:02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4-9 15:56
这么说吧,写出名了,就有人看了,不出名没几个人看的。这个叫做名人效应也。。。

这几天看央视《文学 ...

出名难啊。。。
文学上出名,纯文学这块,现在是难于上青天。
因为高人太多了。。。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9 23:22
fonyuan 发表于 2021-4-9 17:01
所以砖家从开始写小说就不玩形式。。。就是简单地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小说都有一个精神诉求。。。
...

昨天看你老乡迟子建访谈视频,有个感受即,小说家一开始写自己,然后写身边人,写故乡人。后来这些写完了,没现成的了,就一头扎一进历史,写乡村史,城镇史。而写历史要做的无非钻进图书馆查史实资料细节。。。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21-4-9 23:44
fonyuan 发表于 2021-4-9 17:01
所以砖家从开始写小说就不玩形式。。。就是简单地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小说都有一个精神诉求。。。
...

毕飞宇推拿写得好,其实还是得益于他个人经历。从扬州师范毕业后,分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而他的学生都是要教聋哑残疾人的。他可以轻易深入这些特殊人群中观察体验,掌握第一手素材。。。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4-10 10:59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1-4-10 11:02 编辑

    看了 淡淡的《说说梦儿的疑似小说》,也看了大家的评论,想说几点个人看法:
1. 淡淡说的“疑似小说” 不一定就是贬义词,因为诸如“意识流小说”、“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 等等,看起来不像小说可大家都说是小说,这可都是“高大上”玩意啊! 所以说在没有了解“什么是疑似小说”这个定义之前不宜过早说赞同或者反对。
2.  那么问题来了: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小说是“疑似小说”,什么样的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啊!


3.     有人说,形象思维就是文学,逻辑思维就是哲学,我只想说"小说不是玄学"。对于我们来说,不要把小说想得太复杂了,要写好小说,请先从身边小事写起!


        所以我想不管是出于对文学的爱好也好,或是想弄俩小钱花花也罢,大多是玩玩而已。反而认真了就不好玩了。
但是话说回来,你要是真想学习提高那就得先了解:你说的“疑似小说”是什么?什么样的小说才是“真正的小说”?
      毕竟“疑似”这个词是“好像是”呢?还是“似是而非”呢?还是“根本就不是”呢?!哈哈!疑似词义太广,含义有点模糊。


       顺便说一句,淡淡的杂文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知识,有见地,接地气,有时间敢说真话值得一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