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又到收麦季节 [打印本页]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9 15:01
标题: 又到收麦季节
本帖最后由 唐僧没有肉 于 2021-6-15 20:54 编辑

  日历一翻过小满,我的梦便铺满金黄的麦田,原本已经模糊的故乡此时却又一天天清晰起来。


  布谷鸟叫了起来,一声一声,扯在我的长夜里。我寻不到它们的影子,但那悠长的、舒缓的腔调却风过琴弦拂得我心里一阵接一阵地软了,潮了,酸了又甜了起来。


  麦子满仁了,黄梢了,炸芒了,酥秆了。


  那镰刀早已在磨石上砺得寒光耀眼,那成捆的稻草绳子已经束在腰间,那月光下的乡间小路上早已吱吱呀呀着家家户户的平板车,来来往往的招呼声里一闪一闪的,是男人嘴里衔着的烟卷火头子……


  哦,故乡的麦田。


  月光下、日头下弯腰的麦田。
    流汗的麦田,唱歌的麦田,跳舞的麦田。
   
    饱满的麦穗哭了起来,笑了起来,天地间便一时全是麦穗的歌哭与欢笑。



  一过小满,我就得了强迫症似的,三天两头给老爹娘打电话,他们知道我担心什么,反复安慰我现在什么也不用愁,一个电话人家联合收割机就会把脱好的麦粒子送到家门口,“家门都不用出,麦粒子都运到大门外。更多人麦粒子地头就变成了钱。现在的人们,可不比老年间!”


  我相信他们的话,可我儿时收麦的记忆却不满起我的薄情,报复似的把那“老年间”画面一遍遍呈现。


  我怕过麦,那份紧张,那份忙碌像一株拔不掉的刺长在我心里。一想过麦,就想到那看不到头的麦垅,就想到那挺不直的腰,还有那白花花的日头,晒得我双肩和脊背刺痒脱皮。


  尽管内心有各种怕,但每年过麦,我也必须回家看一次,哪怕我回家什么也不干,只是陪着老爹娘喝半天茶,呆上一天半天,似乎唯有如此,我的心才算终于安定下来。


  没有办法,谁让我是农村长大的儿子,谁让我的爹娘到了快八十的年龄,还忙活在庄稼地里。


  1


  我在家不是老大,上有哥。不是老小,下有妹。而且我在老家的日子几乎全在上学,但并不因为这样,我就不用干活。家里的所有农活,我什么都会干,什么也没有落下过。
   
    庄稼孩,都这样。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似乎是成长第一课。


  有时晚上睡不着,我脑子里会一遍遍地折腾:当年之所以咬死了牙也要上学,三番五次和爹娘哭闹为自己争取考学的机会,恐怕最真实的原因就是想逃离老家,逃离老家那永远干不完的活计——这理想真谈不上伟大和崇高,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支撑着我冲向高考,虽然那时的作文还常常会出现“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等壮丽的句子,但我真心怀疑这壮丽背后隐藏着一个个“小我”最原初的动机。


  其实,我还真算不上什么懒惰的人,我更不是那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二流子”,我一直非常认真地对待我的工作和生活,哪怕所做的事情很小,我也总想尽可能出色地做完,但我确实又害怕那永远看不到头的农活,直到今天,我一想起儿时过麦的经历,也全然没有别人文章中所写的那种浪漫和美丽。


  2


  不用看日历,也根本不用去麦田,每年当我的手开始一次次的褪皮,旧得还未褪干净,新的一层又鼓了起来,直到稍微一碰就渗出血滴的时候,我就知道要收麦了。


  这样的手再去碰触那干燥的锋利的麦芒,那手所忍受的钻心的疼痛,非外人所能言语。但是没有办法,我也只能忍受着疼痛,跟在大人后面,拿起镰刀,弯下身子,站在那长长的麦垅里,一镰一镰地割起麦子。这没什么抱怨的,作为农村的孩子,割麦下田,天经地义。这甚至不用爹娘唠叨,我的那些同龄的小伙伴也都是如此,放了学扔下书包,胡乱地喝几口锅里剩余的凉汤,塞几口馒头,或者抽起一张煎饼卷子,卷几根咸菜条子就往地里跑,大人都在地里忙碌,如果我们呆在家里偷懒,那是很丢人的事——这根本不用大人教,这些都长在我们心里。


  愿不愿意一回事,干是必须的。


  我们自己都清楚,家里的所有口粮和花销,几乎全出在地里,每当交学费的时候,大人差不多都是装满一袋子粮食去换回一把零零碎碎的钱来,吃着地里,花着地里,家里这么忙,我们怎么能不跑到地里?


  3


  天刚麻麻亮,爹娘早早地起了床,娘做饭,爹磨镰刀,收拾东西,一阵子忙碌之后,他们拉起地排车,“吱呀”一声打开院门,去了地里。


  我起来撒尿的时候,眯瞪的睡眼抬头看院子里的天空,月亮还高高地挂在屋门前的树梢子上,几点零星,依然在院子上空,我揉一揉眼,又睡过去。


  爹娘一到过麦,好像就没了睡觉的概念,他们总是悄悄地起床,舍不得早早地叫醒床上深睡的孩子,他们把饭剩在锅里,他们趁着凉爽的大清早,去多干一点活儿。


  大清早并不是割麦的最好时光,一是有露水,会弄得鞋子裤子全湿,二是麦子发肉,割起来一点也不酥脆,有点掉了牙的老太太嚼煎饼的感觉。什么时候麦子最酥脆?当然是正午顶子了,太阳把麦子几乎晒干了,镰刀一碰,“刷刷刷”麦子应声而倒——可是那时候的太阳太毒了啊,会晒得人们头皮发炸,把人的背烤得起皮!


  4


  我很小的时候,还不会割麦子,大人让我干的活大多是拿磨刀石,送暖水瓶,或者回头找一找地头的稻草绳子——再早的时候要专门买这种稻草绳子,割麦的时候扎了腰上,随手抽出一根铺在地上,然后把割下的麦子放绳子上,后来渐渐不用了,人们就地取材,用割下的麦子两手一拧,打成一个简单的结去代替稻草绳子。一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打不好,一放地上就开了,老爹会退回我身旁,亲手教我:两手抽几根麦子,把麦头对齐错开,然后左右手来回一拧,拧成十字花模样。我很高兴,我也终于会打结了,我打的结终于不再散开了,我越来越像个大人了!


  5


  上初三的时候,我几乎就成了家里的大劳力了,那时,哥哥出外打工,到麦收的时候,我就从学校里拉七八个同学回家,我家的麦垅里顿时热闹起来,都是农村孩子,没有不会割麦的,我们闹着笑着,割完,捆好,把一个个麦个子码在地排车上,小小的地排车被我们码成了一座山,娘满脸的笑,离开了麦地回家做饭。


  小半天的工夫,麦子割完了,装好了,运到场里,卸下车来,把每一个麦个子散开铺好,等待人家的牲畜架子有了空来给轧……


  干完活,吃完饭,我们七八个半大小子又骑着破破烂烂的自行车,顶着皎洁的月光赶回学校,月光那么清,空气那么爽,我们一路唱着歌,开着玩笑,把所有的疲劳抛在路上……


  回到学校肯定要挨批评的,因为收麦的时候学校老师不许假,除了极个别的能找到理由,更多的是旷课逃学——那时的老师倒也不会请家长,大不了屁股上踢上一脚,吼上一阵子,然后罚我们面壁站上半节课,写个检讨就完事——老师也基本都是农村人,他知道我们没干什么坏事,又都全毛全翅地回来了,批评一下也就表示个意思……


    6


  一晃快三十年了,直到现在,我爹娘还能叫得上那些同学的名字,在吃饭闲谈的时候,还偶尔谈论起当年的那些事儿,在我考上大学之前的那几年,不论是初三,还是高中,我年年都会叫上几个兄弟回家过麦,上了高中的时候,爹娘已经把我们完全当成了大人,我们吃饭的时候和大人一样喝酒,有些同学比较机灵,还像模像样地端着酒杯,恭敬地站在大人面前,口里叫着“叔叔”或者“大爷”给大人敬酒……每当谈起这些,爹娘的脸上就漾起层层笑意,我的眼前就浮现起那早已尘封却永远不会消失的往事。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1-6-9 15:11
唐先生这是在河南还是陕西?这时间就收麦子了?
我们甘肃河西都是七月底,八月头上才麦子黄,这南北方的季节都能搞晕人。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1-6-9 15:26
“回望曾经的农事,感觉是那样的美,那样的让人留恋,其实不尽然。我们这是站在远处高处审美。本质上,现在看来很美的往昔,其实是一种苦难,或者更多的是一种苦难,所以不必复制。但就是这些苦难,让我们成长,让我们的生命里多一些成熟担当,这些不可忽略无人替代的经历,让我们的生命多了一些钙质。”

我觉得以前读过别人文章里的这些话最适合放这里。:victory: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1-6-9 15:33
往事总是在记忆的码页上被不经意间翻起,那些刻入骨髓的年少劳作,当时觉得是多疼痛的事,现在回味起来,却是一种精神享受。

八九零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回忆文字写出来的,他们没有经历过……
共鸣中,也感动中,是那种对土地深深热爱眷恋的情怀。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21-6-9 20:29
儿时也收割过麦子,天热辛苦哦!欣赏老师美文,晚上好!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21-6-10 10:55
庄稼人真辛苦。我虽然没干过这样的活,但我还是很理解他们的不易。学习佳作,问好老师。
作者: 然野    时间: 2021-6-10 10:57
    这样的文字带着温度,这样的文字裹着乡情,
    这样的文字亲情满满,这样的文字纯朴灵动。
    赏读,学习,问好。
作者: 鴳雀    时间: 2021-6-10 11:08
来见唐僧,不想吃肉。唐僧不凡,文学样式,件件得拿起。唐僧该剃光头,不剃,光头逗你玩。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0 15:38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1-6-9 15:11
唐先生这是在河南还是陕西?这时间就收麦子了?
我们甘肃河西都是七月底,八月头上才麦子黄,这南北方的季 ...

高考期间有点小忙,来中财很少,回复迟了,小草见谅。
我是山东
小麦一般是在芒种之前就收到家里了
现在应该正忙
说是应该,因为只是猜测,今年没有回家。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0 15:40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1-6-9 15:26
“回望曾经的农事,感觉是那样的美,那样的让人留恋,其实不尽然。我们这是站在远处高处审美。本质上,现在 ...

很精警的语言,深刻而透辟。
回忆的东西往往无意中滤去了一些沉重的东西,而时间沉淀下来的倒更多是较为明快的东西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0 15:41
匡建华 发表于 2021-6-9 20:29
儿时也收割过麦子,天热辛苦哦!欣赏老师美文,晚上好!

现在收麦一般都不用下地,真是一个电话小麦到家,这就是进步。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0 15:42
何叶叶 发表于 2021-6-10 10:55
庄稼人真辛苦。我虽然没干过这样的活,但我还是很理解他们的不易。学习佳作,问好老师。

何叶老师来了
小叶老师近来佳作颇多,向小叶老师问候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0 15:43
然野 发表于 2021-6-10 10:57
这样的文字带着温度,这样的文字裹着乡情,
    这样的文字亲情满满,这样的文字纯朴灵动。
    赏读 ...

谢谢然野老师阅读赐评
别的不敢说,有真情在笔端倒是真的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0 15:44
鴳雀 发表于 2021-6-10 11:08
来见唐僧,不想吃肉。唐僧不凡,文学样式,件件得拿起。唐僧该剃光头,不剃,光头逗你玩。

雀老师的头像非常个性,一眼就忘不了
前几日读过老师一篇《滇行记》,印象很好,非凡人凡笔。
作者: 岩之春    时间: 2021-6-10 20:59
我也记得大热天,麦芒扎在身上痒痒刺刺的感觉。那时,我就决心逃离农活,考个学校。可谁知岁数越大,越是怀念从前的一切。真想再站到熟悉的地里,体味一下小时的场景。可是我们的麦地,当年据说是农业学大寨修出来的,就像论坛里的老师说的,现在都种上了楼房。
越回不去的地方,我们就越怀念。就像小时候,不喜欢看戏,如今因为唱词的优美,爱看了一样,全是因为对生活的有了深刻的理解。你看,城里退休的老头,都在院子或山坡开一片小地,种菜种瓜。
作者: 岩之春    时间: 2021-6-10 21:14
到了一定岁数,也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辛劳,也才时时刻刻把父母挂在心上。
作者: 枕石问天    时间: 2021-6-11 09:34
本帖最后由 枕石问天 于 2021-6-11 16:16 编辑

城市的生活把自己打磨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那些年我家山边的那片麦地里横七竖八睡的蛇一点都不比麦子少,齐刷刷阅兵式一样。现在一想到扬麦子,手还是酸酸的。我家一堂哥在造纸厂,每年都下乡收麦杆,省了不少草稿钱。
作者: 秋实    时间: 2021-6-11 12:54
这样的手再去碰触那干燥的锋利的麦芒,那手所忍受的钻心的疼痛,非外人所能言语。但是没有办法,我也只能忍受着疼痛,跟在大人后面,拿起镰刀,弯下身子,站在那长长的麦垅里,一镰一镰地割起麦子。这没什么抱怨的,作为农村的孩子,割麦下田,天经地义。

坦白说,由于没有亲身体验过,读这样的文字会特别动容。
都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多么辛苦,才有“粒粒皆辛苦”的感悟,才对杂交水稻之父充满了敬佩,以为他会神一般地存在,而不会离我们而去。
老九身为老师,依然牵挂田间地头,那是一份深深的眷恋啊,浓得化不开!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1 15:27
岩之春 发表于 2021-6-10 20:59
我也记得大热天,麦芒扎在身上痒痒刺刺的感觉。那时,我就决心逃离农活,考个学校。可谁知岁数越大,越是怀 ...

感谢岩版精彩点评!
大概这也是悖论吧,怀念同时逃避,越回避的同时却又越生怀念
一些苦,一些累,一些心酸
带给曾经的生命太多焦虑太多害怕
但时间流走了,把那曾经的事实中让人沉重的东西过滤了许多,留下的倒成了一些情怀性东西。
我一直说一句话,童年和故乡都只适合在诗里,在回忆里
如果重来一次
也许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1 15:29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21-6-11 09:34
城市的生活把自己打磨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了。那些年我家山边的那片麦地里横七竖八睡的蛇一点都不比麦子少 ...

这么多蛇,那得是南方吗,可南方好像不种麦子的。
我怕蛇,我们这边叫它长虫,小时候看到蛇,如果是一个人赶紧逃开,如果是一群人,可能一声呼就把蛇打死。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1 15:32
秋实 发表于 2021-6-11 12:54
这样的手再去碰触那干燥的锋利的麦芒,那手所忍受的钻心的疼痛,非外人所能言语。但是没有办法,我也只能忍 ...

关键阿秋是城市大千金,十指不沾阳春水,不知道稼穑艰难很正常。
但老九哥就不行了,那是生命里最初的记忆,是刻在生命里的,无法剥离。
这可以说是情怀,但这种说法倒多了矫情的味儿
我反正不喜欢干农活,每次回家先心里打鼓,之所以必须回家只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1-6-11 20:44
难忘的岁月                    
作者: 姚玉凤    时间: 2021-6-12 02:21
一篇割麦子的回忆,勾起了多少幸福却又有些苦涩的往事啊?我们这边是割稻子,记得初一时去支农,谁知一不留神,镰刀却拉到大脚趾上去了,结果下田是不用去了,只好去当小老师,哈哈……
作者: 姚玉凤    时间: 2021-6-12 02:25
一个个劳动场景,一个个鲜活人物,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而变成了文字的好处是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可以一次次有滋有味的咀嚼着,品味着,享受着……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2 16:15
姚玉凤 发表于 2021-6-12 02:21
一篇割麦子的回忆,勾起了多少幸福却又有些苦涩的往事啊?我们这边是割稻子,记得初一时去支农,谁知一不留 ...

哈哈,割破手指脚趾的事儿在那个时代常见的事儿。
回望岁月,不由地生出一些感慨
人这一生大概也就是这么一个轮回
快乐的时候要快乐,别难为自己。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2 16:16
姚玉凤 发表于 2021-6-12 02:25
一个个劳动场景,一个个鲜活人物,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而变成了文字的好处是在夜深人静的夜晚 ...

写作其实是一种自我宣泄,自我排解,自我释放。
是人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
挺好。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21-6-13 15:52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21-6-13 15:55 编辑

割麦在我的记忆里很久远了,因为麦子主要是北方人种的,我们湖北属于南方,但是靠近河南省,所以,属于不南不北,但饮食除了襄樊外,其他城市都是以水稻为主,甚至有这样的话,全年的大米紧张不紧张,看湖南湖北的收成心里就有数了。尽管这样,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乡也有人用一两亩地种上小麦,小麦是冬天播种,次年五月收割,跟收割油菜同步。我就收过麦子,至今记忆尤深,那真难受,要中午收割,麦芒厉害,又热,我又小,而且是赤着脚,我实在不会隔,还把手给割破了。至今回忆起来,我都是很卖力的在劳动,不是故意的,但还是要挨打。收割水稻也辛苦,但我认为比收割小麦要舒服几百倍。
小麦只适合北方的土壤和水质以及天气,南方的小麦磨出来的面虽然也很白净,但是蒸出来的馒头非常不好吃,硬,也不白不香,而且是热气的,北方的小麦面蒸出来的馒头不仅白净,软和,而且有麦子香气,更主要的是吃在嘴里是凉性的。南方人收割小麦,小孩子痛苦,大人也痛苦,而且收成不咋地,又不好吃,太不划算了,后来,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到后来,几乎没人种了。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3 18:23
高骏森 发表于 2021-6-13 15:52
割麦在我的记忆里很久远了,因为麦子主要是北方人种的,我们湖北属于南方,但是靠近河南省,所以,属于不南 ...

山东也种水稻,但我们这个地方很少种,如果见到水稻肯定会觉得很稀罕
小时候山地倒种谷子,现在也不大种了
因为产量太低,而且容易招鸟儿吃,尤其是麻雀
以前也种红薯,现在也不大种了
主要就是小麦和玉米和棉花。
一提割麦就害怕,这都是少年时留下的印记,所以说一个人的生命底片很重要,很难抹去。
作者: MLMC    时间: 2021-6-15 20:30
这篇散文诗,写得非常好。简洁的叙事,凝炼的笔触,饱满的情感,浓郁的抒情,还有对土地,对乡村,对故乡的一往深情。很欣赏,赞一个。问好唐僧朋友。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5 20:58
MLMC 发表于 2021-6-15 20:30
这篇散文诗,写得非常好。简洁的叙事,凝炼的笔触,饱满的情感,浓郁的抒情,还有对土地,对乡村,对故乡的 ...

谢谢朋友阅读点评。
故乡、爱情与母爱大概是文学的母题吧
很难绕开
在我们心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难以抹去的印记
日子久了,这些印记会耐不住寂寞跳了出来
逼着你
把它们呈现出来。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21-6-16 08:44
过去农活的劳累,农村生活的艰苦,农民地位的低下,农家孩子出路的贫乏,导致了这种逃离想法的普遍真实,只是,有些人得以如愿,有些人只得留下。欣赏问好。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21-6-16 15:57
农村人回忆土地,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那情那爱,都包含在字里行间了。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7 07:51
青衫子 发表于 2021-6-16 08:44
过去农活的劳累,农村生活的艰苦,农民地位的低下,农家孩子出路的贫乏,导致了这种逃离想法的普遍真实,只 ...

离开或者留下,都是一种人生,长久来看,不好说哪种对错。
人生成长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件两件事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马拉松过程

作者: 唐僧没有肉    时间: 2021-6-17 07:52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21-6-16 15:57
农村人回忆土地,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那情那爱,都包含在字里行间了。

你说这是小农意识么,哈哈,我觉得是,内心里的小农意识,外加一点思乡情结。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