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童心是老师的《铜蛋子小传》谈文章体裁的认定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2 09:36
标题: 读童心是老师的《铜蛋子小传》谈文章体裁的认定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1-8-12 15:01 编辑

                读童心是老师的《铜蛋子小传》谈文章体裁的认定
                                     文  /  小平
  

    近日童老师正在连续发表《铜蛋子小传》,说得是农村穷家孩子铜蛋子历经特殊岁月脱苦成才的故事。大家对其体裁看法不一,众说纷纭。

      随玉在留评中认为:1.“作为一篇小说,它似乎有点散,更像一篇回忆录。”
                                   2.“童心老师的描写依然很细致很认真,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文体只能算个散文吧,”
     
      童老师也认同说:“其实就是回忆录”。
     
      何叶叶老师认为:
                             “文章写的很朴实,就是我感觉有点符合散文的风格。

      五相子老师在留评中说:
                                 “《铜蛋子小传(二)》别说,还真是不错的小说,欣赏!”

       那么  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究竟应该属于什么体裁呢?咱们不妨从【文章体裁】的划分来作个具体分析认定。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反复提到【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是两回事。
               【文学体裁】是指: 小说、散文、诗歌和戏曲;
               【文章体裁】是指:论说文、说明文、记叙文和应用文。
      
      很明显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不是【论说文】,也不是【说明文】,更不是【应用文】。那么是不是【记叙文】呢? 咱们不妨看一看【记叙文】平时常用的限定范围。
      
       在我们传统认知里,通常把:
       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也包括:小说、散文。
都归纳于【记叙文】。

      那么 【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那么    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是否符合【记叙文】这六大要求呢?咱们做如下具体分析。

           1. 时间:1966年6月;
           2.人物:铜蛋子;
           3地点:沙河市第二中学;
           4.起因:大街上出现了破四旧立四新游行的红卫兵队伍;
           5.经过:铜蛋子热爱读书,积攒零花钱买书,“偷书” ,写诗,写小说,......;
           6.结果: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六七)》说青年时期的铜蛋子 就 在菜园的茅草庵里写诗, 并且还在写长篇小说《洪流》,还应邀参加县文化创作大会笔会!
       随后 “ 赵书记又一次来到学校通知:公社电话通知,要你到县里报到,参加第二次鲁山县创作会议。
      不久,大队村长来通知铜蛋子道:公社来电话通知,点名铜蛋子参加许昌地区创作会议笔会,……”。
       铜蛋子已小有成就。
  
       以上可见《铜蛋子小传》完全符合【记叙文】的六大要求。


       至此同学们可能要问,【散文】同样也属于【记叙文】范畴,《铜蛋子小传》行文较散,为什么不是【散文】呢?
   
       大家都知道【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写法自由,形散意凝,要求真情实感,而重于“抒情”。而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里的“铜蛋子”这个名字是借用名,通篇都是在写这个“人物”的“事” (成长过程),所以它更符合【小说】可写实可虚构重在“树人“、”叙事”的要求。

       那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究竟定什么【体裁】合适呢?

       答:童老师的《铜蛋子小传》的体裁,准确的说应该是【传记】,它属于文章体裁的【记叙文】,它包括记事(传记、回忆录)。
     
       同时《铜蛋子小传》也符合  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它可以虚构,也可以纪实,所以以小说发表没有问题。


        再者,小说分成有很多种:比如有传记类的、有报告类的、有文学类的等等。        
        另外还有【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意识流小说】也大多属于散文化写法。它们的特点是介于两种体裁之间,大多是淡化情节,营造意境。(随后我们将另题讨论)。
        

       现在对小说的认知是,【小说】不一定都是虚构,即使是【传记】、【回忆录】里的人名,地名、时间都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虚构”。比如《铜蛋子小传》的主人翁“铜蛋子”就是假借名(也许是小名,绰号),不是正名。
      反之【散文】也不一定全是“真实”。


      所以可以这样判定:凡是以文学形式发表的都存在“虚构”,是完全“真实”的就有必要在“正文”前注明。

       正因为【小说】与【散文】有许多相通之处,容易混淆,所以看法不同也是自然。同学们对以上说法是否满意,若有不同看法希望大家提出来共同讨论。

   谢谢大家阅读!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1-8-12 09:53
艾玛,框框里的字,看不清呀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1-8-12 10:14
小说区别于其他体裁的明显特点,除了重点表现人物,那就是虚构了,可以说“不虚构非小说”。
记叙文、回忆录、散文等等,严格地来说是写实的,不应该虚构的。当然,这个问题有争论,尤其各种文体的虚构大有成为风气之势(不提表扬信、检讨书、悼词,有人说判决书都有嫌疑)。
网络建立以后人人皆可发表文章。遗憾的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写好文章。怎么办呢?抄近的办法有的是,降低标准、模糊界限、混淆定义、任性编造(把这当做虚构)、到处摘抄(名之曰“引用”)等等。谁要是站出来说不行,禁不住群口汹汹。较起真来,人家还可以说那是他创造的新体裁。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也无所谓,网路体裁们偏要加入各级评奖,评委们受非文学因素影响被攻陷的多有人在……
只是牢骚哈,不针对咱们会员,不当之处接受批评。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2 10:48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8-12 10:14
小说区别于其他体裁的明显特点,除了重点表现人物,那就是虚构了,可以说“不虚构非小说”。
记叙文、回忆 ...

       小说分成很多种:有传记类的、有报告类的、有文学类的等等很多种。


       现在对小说的认知是,【小说】不一定都是虚构,即使是【传记】、【回忆录】里的人名,地名、时间都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虚构”。比如《铜蛋子小传》的主人翁“铜蛋子”就是假借名,不是正名。
      反之【散文】也不一定全是“真实”。


      所以可以这样判定:凡是以文学形式发表的都存在“虚构”,是完全“真实”的就有必要在“正文”前注明。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1-8-12 11:30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1-8-12 10:48
小说分成很多种:有传记类的、有报告类的、有文学类的等等很多种。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编造事实来感动别人。包括那些英雄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要不要信?
或许有人说,严肃的史实不能虚构。那么谁来界定呢?抗日神剧依然有市场。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2 11:37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8-12 11:30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编造事实来感动别人。包括那些英雄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要不要信?
或许有人说 ...

       “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编造事实来感动别人。”  —— 这就是文学创作者地追求。

问好草舍兄弟,遥祝夏安!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2 11:46
千幻烟 发表于 2021-8-12 09:53
艾玛,框框里的字,看不清呀

       现在已经整理好了,欢迎老师提意见。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1-8-12 13:20
也有散文体小说,文字里肯定不会都是个人事实,而是艺术再现,反应一个时期的人物命运故事或时代走向。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2 14:43
喻芷楚 发表于 2021-8-12 13:20
也有散文体小说,文字里肯定不会都是个人事实,而是艺术再现,反应一个时期的人物命运故事或时代走向。

      是的,不仅有【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还有【意识流小说】也大多属于散文化写法。
       实际上,凡是以文学形式发表的都存在“虚构”的艺术加工。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2 15:02
喻芷楚 发表于 2021-8-12 13:20
也有散文体小说,文字里肯定不会都是个人事实,而是艺术再现,反应一个时期的人物命运故事或时代走向。

      另外还有【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意识流小说】也大多属于散文化写法。它们的特点是介于两种体裁之间,大多是淡化情节,营造意境。(随后我们将另题讨论)。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21-8-12 15:52
哈,小说和散文还是很有区别的。学习了。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3 11:17
何叶叶 发表于 2021-8-12 15:52
哈,小说和散文还是很有区别的。学习了。

          特意辑写此篇,以供文友们对文章体裁基础知识学习讨论,以利于今后的阅读和写作。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14 22:30
完全真实不虚构的不是小说!应该是报告文学~~~~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14 22:30
长知识了!学习版主老师小平佳作~~~~~~~七夕快乐~~~~~~~~~~~@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14 22:34
本帖最后由 童心是 于 2021-8-14 22:44 编辑
喻芷楚 发表于 2021-8-12 13:20
也有散文体小说,文字里肯定不会都是个人事实,而是艺术再现,反应一个时期的人物命运故事或时代走向。

请教老师们:人物和事实完全是真实的应该是通讯报道,报告文学是否也有虚构成分?~~~~因为小说都是虚构的~~(也不全是虚构的)!才女楚楚七夕快乐~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5 09:46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1-8-15 09:52 编辑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8-14 22:30
完全真实不虚构的不是小说!应该是报告文学~~~~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实”不是绝对的,比如说【报告文学】有人就称它为【报告小说】。其实【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包括历史传记、人物传记、回忆录等等,只要求人物,基本故事真实,其它细节可以做艺术加工,这就是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在实际操作中,【小说】可虚构,也可纪实。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5 09:49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8-14 22:30
长知识了!学习版主老师小平佳作~~~~~~~七夕快乐~~~~~~~~~~~@

           问好童老师!


   哈哈!  我正在为你服务。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21-8-15 1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5 15:00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1-8-15 11:51
小说,外国叫虚构。虚构就是借助于想象完成对现实的建构。说白了,就是说“假话”,“假话”能够自圆其说, ...

       “虚构就是借助于想象完成对现实的建构”,这句话说得很好!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5 15:13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8-14 22:34
请教老师们:人物和事实完全是真实的应该是通讯报道,报告文学是否也有虚构成分?~~~~因为小说都是虚构的 ...

        其实【通讯报道】除报导事实外,往往添加了作者的观点、评论和政治倾向。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21-8-15 21:03
欣赏学习,涨知识,问好老师!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6 09:19
匡建华 发表于 2021-8-15 21:03
欣赏学习,涨知识,问好老师!

           问好匡建华老师,谢谢你的留评!


期待来《太虚》发文,留评,我们随时为你服务。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7 09:06
           希望文友们不要把【小说】的虚构看做“说假话”,实际上“虚构"是作者对事实的总结,汇总和提炼,是艺术的升华。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7 09:10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1-8-15 11:51
小说,外国叫虚构。虚构就是借助于想象完成对现实的建构。说白了,就是说“假话”,“假话”能够自圆其说, ...

  “虚构就是借助于想象完成对现实的建构”,这句话说得很好!


  实际上“虚构"是作者对事实的总结,汇总和提炼,是艺术的升华。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21-8-17 10: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守望天使    时间: 2021-8-17 10:45
                学习了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7 11:39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1-8-17 10:11
咳,还没有弄清虚构是什么意思。总结,又不开年会,总什么结呢?我说小说就是说假话,就是小说和说假话的 ...

         哈哈!我们和雪白演义老师一起讨论【小说】的虚构,以求有个比较全面、比较客观的认识。       下面咱先看看【百度】对“虚构”的解释:
     “  虚构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ū gòu,
        一方面指凌空构作;凭空捏造;虚幻之实化体现。捏造创造,并不代表不存在,人知晓也是一种存在。
       另一方面虚构是一种艺术手法,是指作家创作时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



       实际上文学上“凭空捏造” 是在社会实践认知的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包括科幻小说,鬼怪小说,比如《聊斋》、《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都是在实人实事为原型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而成型的。


      对此,欢迎大家各抒其见,参与讨论。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21-8-17 1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17 12:59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21-8-17 11:51
写小说最主要的一点,通透。而不是死抠概念。其实,讨论这个没有多大意义。大家对自己写的是不是小说,都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洋广阔在其不拒细流,《太虚》发展需要海纳百川。咱们不拒古今中外文风爱好;不受长篇短论的篇幅限制。能者为师,德者为范,只要你写出风采你就是我的老师。


      咱们不讲究写作水平高低,只要发表,我们就尽力做出有针对性的助理、客观性的点评。我们时刻为大家服务。


      随时欢迎雪白老师发文,留评、指导。

作者: 一楠    时间: 2021-8-17 16:59
小平老师在文学和文章体裁的界定上分析的很到位,值得大家学习,也可以作为作品和文章评判中的一些佐证,进一步明确和纠正一些模糊的认识。当然,对于文学创作,各人有各人的方式和方法,至于归于哪一路数,最主要还是作品本身的承载,能支撑起它所营造的故事和环境,能够吸引大批的读者,就够了!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25 17:31
小说是“浓缩的艺术”——小说一天,世上十年。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25 17:31
小说最好还是从身边写起,从自己写起。这是捷径。是头脑通向手臂最短的距离。”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28 23:48
报告文学是艺术的再现!《欧阳海之歌》是否报告文学?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28 23:51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1-8-15 09:46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实”不是绝对的,比如说【报告文学】有人就称它 ...

有些人说:小说全是造假,看来是错误的!小平老师晚上好~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1-8-28 23:55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1-8-15 09:49
问好童老师!

小平老师辛苦了~~非常感谢你的付出~~~~~~~太感谢你了~~~@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8-29 10:28
童心是 发表于 2021-8-28 23:51
有些人说:小说全是造假,看来是错误的!小平老师晚上好~

           现在对小说的认知是,【小说】不一定都是虚构,即使是【传记】、【回忆录】里的人名,地名、时间都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虚构”。
       反之【散文】也不一定全是“真实”。


       即使【纪实文学】也称 【纪实小说】,


       公认的小说三要素 要求 是环境,故事,人物。也没有要求一定要虚构。


结论是:【小说】既可虚构,也可纪实。


        所以说《铜蛋子小传》发【太虚】没有问题。


我给你写得文章和评论都是很认真的,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请你仔细看看,一定会有帮助。

作者: 荷花淀派    时间: 2021-9-3 14:33
小平老师好,我qq305132192,有事咨询。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9-3 14:52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1-9-3 14:33
小平老师好,我qq305132192,有事咨询。

qq305132192   这个号 我加了,有好几个重号的。有一个 石景山,都没有回应。你加我的试试‘:928542338
作者: 邱天    时间: 2021-9-7 07:03
读版主这篇文章,有认同感。

俺在其他论坛任小说版主,就常常把一些作者的小说说成是“记叙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 山笛    时间: 2021-9-8 21:49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1-8-17 09:06
希望文友们不要把【小说】的虚构看做“说假话”,实际上“虚构"是作者对事实的总结,汇总和提炼 ...

小平提的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有知识性,也有思辨性,平时我是不太注意体裁问题。

关于小说的虚构,以我看,虚构就是真实的再加工,此虚构非彼虚构。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哪来的文学。而生活就是真的,没人过假生活,也过不下去。

就如捏糖人,一团面,被艺人那么捏几下,就成了栩栩如生的糖人,成了艺术品。
作者就如捏糖人的艺人,没有那团面,我不知谁能凭空捏一个糖人。
即使巧妇,遇到无米,也是没辙。

神话与传说,看似离生活很遥远,还是来源于真实。
古人有崇拜,有敬畏,是真正的崇拜和敬畏,然后加上想象的翅膀,才有了神话和传说。
这里,一切源于敬畏的真实感。

虚构,或许是真实经过曲折回环的装饰之后的一种表现,就如《聊斋》。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9-9 12:15
山笛 发表于 2021-9-8 21:49
小平提的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有知识性,也有思辨性,平时我是不太注意体裁问题。

关于小说的虚构, ...

      谢谢老师的认同!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真实”是文学叙事的最高级形态。海明威说:“我不允许任何不真实进入我的小说”,这也是我的信条。”
      实际上这就是作家对“虚构”的艺术要求,也是“虚构”与“真实”的辩证关系。

作者: 洛雨漁舟妙玉桌    时间: 2021-9-25 12:46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21-8-12 11:37
“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编造事实来感动别人。”  —— 这就是文学创作者地追求。

  ...

什么?

想编造……感动人?
幸好,我不是文人,只是个有口语有写字基础的人。这话可以乱讲?
作者: 小平_gMTT8    时间: 2021-9-25 16:48
洛雨漁舟妙玉桌 发表于 2021-9-25 12:46
什么?

想编造……感动人?

           哈哈! 此话只适应于“小说创作”,不适应于“对簿公堂”。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