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7 15:55
标题: 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有一次,朋友拿来一本书,是他的一位朋友赠与他的作品集。他知道我爱看书,便拿来叫我看看,还嘱咐我评价一二。这本书足有五百来页。拿在手里很厚重。其中除几篇评论外,大多都是散文。当然,是不同题材的散文。所以在目录里还分了几辑,每辑都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看起来很庄重的样子。甚至作者还在每篇文后都用括号标注着某某年月发表于某某报刊,可见作者对此文集重视的程度。从发表时间跨度看,百余篇文章几乎倾注了作者半生的心血。陈忠实表示要写一本能够“垫棺材的书”。这一点,他的《白鹿原》是做到了。而这本书的作者,集半生之心血于一册,若单从厚度上看,不照《白鹿原》差,大概也算做到了。
但一看内容,就只有哑然失笑了。用它来垫棺材,只恐“身与名俱灭”,不会有什么意义。我固然爱看书,但这样的书,随便翻翻也就是了,我不可能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读这样的文集上。无论这些文章曾经发表在县报、市报,或省刊上。因为就我随手翻看的几篇文章来看,便基本可以确定作者整本文集的写作方法了,那就是: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如果说还有例外的话,则是:通过一件事物(或一个景物)表达一种感情。
比如,通过描写松辽大地上的玉米,赞美平凡劳动者的可贵;通过描写父亲半生的辛劳,,表达对父辈的敬意;通过和朋友的几次交往,感悟君子之交的可贵……大抵如此。
又有一次,偶然闲逛旧货市场(俗称“破烂市场”),在一个旧书摊上驻足片刻,摊主人问我是否爱看书,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赠了我一本。翻看之下,得知是当地一个老人身故后,其子女为完成老人遗愿帮他出的遗著。翻看之下,发现二百多页的集子中,除三两部地方戏剧本尚有可读外,所有的散文也基本都是一个套路: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者通过一件事物(或一个景物)表达一种感情。
泡论坛时,闲阅上面贴出的文章,发现这一套路在散文版也占十之八九。不同的只是杂文版的文章可能再多一点花样:通过一条新闻(或一句名言、一个典故……)说明一个道理(杂文版就少有表达感情的了)。
恍惚中,似乎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又回到那些曾被无数次阅读、分析、背诵、模仿的“经典”课文中。比如最有代表性的杨朔,《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无一不是此类文章的典范。甚至老舍的《草原》,巴金的《海上日出》,茅盾的《白杨礼赞》,鲁迅的《藤野先生》,冰心的《小桔灯》,朱自清的《背影》……也都概莫能外。不只现当代作家的文章,古代作家们亦皆遵守这一个规律,携其得意之作纷纷亮相。比如《列子》中的《愚公移山》,《庄子》中的《逍遥游》,韩愈的《马说》《师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蒲松龄的《狼》《促织》……真可谓蔚为大观。
不只如此,我们推荐读物中的中外名著也都是同一套路:《红楼梦》是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表现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下场,《唐·吉诃德》是通过唐·吉诃德的荒唐经历对骑士小说的批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所以,对于我们的作者们将这一写作方法视为金科玉律,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当然,中学生的文章这样写可能会得个高分,但如果那些名著若真的只是这么肤浅,恐怕也不会成其为名著,更不会带给千万读者无尽的精神力量了。同样地,如果一个中学生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我们尚可以判断他是个不错的学生。但如此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成年人(甚至是中老年人),还这么写,而且只会这么写,那么基本可以断定:他实在是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也浪费了这些文字。如果在报刊上发表出来,或者编成文集,则是浪费了那些纸张、油墨,附带着浪费了可能去浏览的读者的时间。有那功夫还是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好。或者只要不扰民,跳跳广场舞、走走步锻炼锻炼身体都是好的。没事玩什么文学!
文无定法啊!文艺百花园里百花齐放,怎么可能只有一种颜色?“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者“通过一件事物(或一个景物)表达一种感情”,怎么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拿来用一辈子?真当自己是某某歌星呢?唱红一首歌就成了歌唱家?真当自己是某某导演呢?一部电影获奖就成了名导?真当自己是某演员呢?上过一回春晚就成了名星?哪有这个道理!
无论在方法技巧上还是思想感情上,无数次重复自己的不是文学,至少算不上优秀的作品。这也正是许多名家年纪轻轻就可以写出佳作,可是以后却再难超越的原因之一。甚至很多人直接中途封笔,从此告别文坛。这说明了其人虽不能再出佳作,但至少审美上没有问题,不会拿自己嚼过多次的馍去喂读者。林语堂曾说过有“十大俗气”,其中有一条是“有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如今自然没有人会与朋友吟其诗文,但拿那些中学生作文一般的文章与人分享,恐怕亦是非但不显其雅,反而叫人觉得“俗不可耐”,必欲避之而后已。
最后的结论是:作者通过列举一系列事例,说明了文学不太好玩,更不是谁都能玩好的道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10-7 16:10
我从小就非常讨厌这类东西,就是通过一 件事最后得出什么结论,还对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你要学习之。
学个鸟。。。所以我从小就语文成绩最差。作文从来都是不及格的。
我们老板有一次拿来一本很薄的书,铜版精装,单看厚度和重量,还以为一本画册。
其实是一本散文集,插图是作者自己的画作。
成本绝对可观。内容也绝对“可观”(只扫一篇文章就知道了)
这东西真是鸟用没有,根本没处放。后面趁没人的时候丢垃圾桶里了,给环卫工添了一点麻烦。
每个人的一生,尤其年老时,都想“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于是乎,这类东西就像下饺子似的,在金钱的催化之下 蜂拥而至,作者自己痛快了,但给他人添了不少堵。
人情社会,又不好当面拒绝,所以表面上算是风光了一回。普通人有这个梦想是好事,只是不太明白这类梦想的实现何其难也。
世上那么多作家和靠写作为生的人,真正在身后有一两篇文章甚或一部作品存世的,就已经算百万里挑一了。
所以说,文学害人啊。
作者: an安 时间: 2021-10-7 21:42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文无定法的道理。
文字用于表达,用它去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情感是没有问题的,从文字到文学,就多出些学问了。文字是用于表达,文学则讲究如何表达。记得哪位文学家说过来着,大意是“文章内容产生的同时,也就自然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形式。”形式是多样的,体裁有时候也是不易界定的。如果都用同一形式,文学就不用学了。
作者: an安 时间: 2021-10-7 21:57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发现作者还是没明白一个道理:不要用文学的眼光去审视所有的文字。并不是印出铅字的就统统列入文学范畴。就像某个群体所说的“材料”其实都不是什么材料一样。
作者: 鴳雀 时间: 2021-10-8 08:34
好文章,学了好文章等于开扇窗。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21-10-8 11:05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21-10-8 11:07 编辑
好久没有读兄长的文章了,今日又读到了,差点笑死我了。(前两天你在我朋友圈里的留言,差点把我给吓死了)。你说的太有道理了,我完全认可,关于文学,我跟你是一致这样认为的。
我读了你的这篇文,想了想,想到的是,我认为我俩写的文都还不错;P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1-10-9 15:05
如空这文读完,不由想起以前春晚那个小品白云,黑土说过的出书糊厕所墙。
有钱想出名气,就自费出书,出来又没人读,送不出去尴尬。
好像草舍有驳文,还没读。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1-10-10 17:59
这是图书市场开放的一个乱象,出书的门槛低,只要出钱,人人都是作家。唉!通过一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文学如此简单,玩好又如此难。
作者: af9200 时间: 2021-10-11 10:20
一件事也能说明好些个道理嘞。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0
忘了是谁了,总之一个名作家,有一个文学青年给他看自己的作品,他敷衍着说了句还不错。结果这个青年受到鼓励,用了大半辈子搞写作——结果就是穷困潦倒了一辈子,却一事无成。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2
一看就是阅读不仔细,我结尾说得多清楚啊。都直接“点题”了,你非得不按我说的“道理”来理解。叫作者情何以堪?叫就认为“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是金科玉律者们情何以堪?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3
可是有人认为学了万能写作法等于打开一扇门——学会创作的大门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4
没错啊,我俩写得都还不错。要是兄弟只会写《荔枝蜜》,我只会写《小马过河》,我们就不会相识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6
其实文章不在于自费还是公费,也不在于读者多少,而在于其本身。
意识流到现在读者也不多,但不影响其伟大。许多名家第一本著作都是自费的。《三都赋》也是靠上门求人推荐才洛阳纸贵的。但终究要作品本身,经得住考验。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9
还是那句话: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大道至简。如同写感情,无外乎亲情友情爱情……还能有什么更新鲜的?但玩出花样儿来才是高手。不能像电视剧里的:女主从空中掉下来,男主必须飞起来接住,然后转两圈四目相对……
如同有人说的:第一个把姑娘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傻子。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1 15:49
一个道理也能好多事来说嘞。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1-10-11 21:12
肯定不是海明威,
因为有个年轻人找海明威,海明威说,写吧,写他五年,如果五年后还是今天这个鬼样子,干脆自-杀算了。
我想,那个年轻人肯定受到了某种启示。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1-10-12 13:02
的确,文无定法,文艺百花园里真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了。
如空老师博学,所见与众不同,赏读学习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3 10:16
肯定是中国作家,西方人不会像中国人那么敷衍,或者奖掖后学之类的。结果不是那块料的,鼓励几句可能害了他一辈子。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3 10:29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21-10-13 10:31 编辑
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写了一辈子文字,只会“定法”,因为课本上就是那么教的。“定法”才好出题,才容易给出“标准答案”。所以,不只教材选文会专门挑选这类文章,把其他名家名作也强行灌输这一套路。在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也就只会那么“一招鲜”了。
似乎我文中举出那些例子恰恰反证了“文有定法”,证明了“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是金科玉律。这基本就是个笑话!因为我本来想要表达的也不是写作方法的问题。
借回复您的机会,举两个反证的例子:
谁能告诉我,屈原的《天问》是借什么事件说明什么道理?或表达什么感情?
再比如江淹的《别赋》,左思的《三都赋》,李峤的《风》,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莫泊桑的《羊脂球》,大仲马的《三剑客》,金庸的《神雕侠侣》……
当然,若放到语文老师那里,还是可以找出“道理”的。就如一位作家一篇文章中写了两次雨,被选作阅读材料时,有一道题“作者写两次雨有什么含义”。有人问到作者,作者答:事实上我就是经历了两次雨啊,老天爷要下两次,我能有什么含义?
有段相声,一个外国人酒驾,被交警抓到,几句话后,外国人问交警:你知道英语“道理”怎么说吗?交警懵住了:我不会啊。外国人说:道理你都不会,还抓我小辫子不放干什么?
作者: an安 时间: 2021-10-16 14:40
好不容易编辑的,我不能用一次就浪费掉,改吧改吧,再贴这里一份。草舍老师那一篇,不得不承认,以我有限的阅读能力,读得迷迷糊糊。如空老师这篇,却读得清清楚楚。我轻而易举把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白开水它的确是饮用水,装进矿泉水瓶子里是没有问题的,但不管果汁、绿茶、运动饮料,里面全都只装白开水,这说不过去,要不咱把标签撕了也行啊!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18 20:10
你还是太年轻,要对付草舍兄这样在漫长岁月中积累了无数经验但又非要承认自己只会一招鲜者,恐怕功夫还远远不够。
比如,你讨论的是不同的瓶子应该装不同的水的问题,草舍兄成功偷换概念,转移到白开水怎么装瓶子的问题。你说的是音乐要有进行曲、圆舞曲的问题,草舍兄说的是什么曲一个音阶只能有7个音的问题。你说的是数学有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的问题,草舍兄说的是十进制怎么弄都只有9个数字的问题。你说的是战术上要用无穷妙计,草舍兄说千条妙计也不过只有一点,就是孙子说的“兵者,诡道也。”……说的一点儿没错,而且你还无从反驳。——有经验者都是这么玩的,前提是要在漫长岁月中逐渐积累,这个学是学不来的。没有在漫长岁月中深沉下来的无穷功力是做不到的,尽管他只承认自己没那么多复杂的招数,只相信一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比如白开水装瓶子里,他老人家认为最适合的方法是从瓶口注入——这绝对是真理。尽管我老人家认为口朝上注入,或是口朝下按在水里注入完全不一样,至于矿泉水厂,方法就更高明了,怎么注的咱没见,过去怎么注的和现在怎么注的恐怕也不一样,但总之不会像我一样拿着葫芦瓢把水拉成线儿一瓶一瓶“注入”……毕竟“注水也无定法”嘛……:lol:lol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