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不惑 [打印本页]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1 09:58
标题: 不惑
  不惑
  
  不惑,就是不困惑。
  
  《论语》说“四十而不惑。”意思是说人的年纪增长,阅历丰富,行事稳妥起来,世间诸事逐渐看得明白、透彻,就不会有困惑。所以,人们常常会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惑与不惑,真得和一个人的年龄有必然的关系吗?
  
  年轻人在生活中,会经历许多坎坷,遭遇许多挫折,会因此产生诸多困惑,这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年纪大了,经历多了,就不会有困惑。所以,《论语》里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罔”和“殆”,都有困惑的意思。学习而不去思考,会有迷惑;思考却不去学习,也会有困惑。在这里,强调了学习、思考的重要性。这里虽然说的是学习方法,其实也是在说做人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有了困惑怎么办?去学习,去思考。
  
  惑与不惑,与一个人的年龄没有必然关系。惑与不惑,与一个人是否愿意学习、思考,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今,我等这些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人,遇事应该不惑了罢。可是,在现实生活里,仍然会常常有所困惑。有时候,困惑在心,难以排解。时间久了,难免会影响身心与生活。于是,便向身边的人请教,或者向书本请教。盘亘心中的困惑纾解了,生活便一切如常。《左传》里有一段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常常会犯错误,有了错误能够改正,就是善了。是的,谁都不是圣贤,会做错事,也常常会有困惑。有了困惑就积极去解惑,则是大善了。解惑,需要帮助。韩愈在他的《师说》里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的说法与《左传》里面那个叫做“士季”的话有着相近的意思,人不是圣贤,不会生而知之,有了困惑很正常,有了困惑就要去求教,如果不去求教,那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然而,生活中许多困惑并非非黑即白那样易于分辨。有了困惑却不自知,或者身在困局之中,却浑然不觉,怎么能够去解惑呢?
  
  有一同事,早年曾与我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虽然身在校园,但在他的意识中,做教师这一行是没有什么出息的,教书匠一个,难有作为。看见那些早已经转行到政府机关曾经的同事们,那种高人一等的样子,就常常心有不甘,现出羡慕嫉妒恨的神色。觉得教书实在是辱没了他的才华。整日里心不在焉,所有的心思都在想如何跳出三尺讲台,也像那些人一样,出入政府大楼,出则前呼后拥,入则华舆宝座。他觉得,那才是他想要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才配得上他。有时候,他也会对我好言相劝,说我的才华和能力,到政府部门,肯定会有一个好的前程。见我不冷不热,常常会摇头叹息,大有一种竖子不相为谋的意思。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政府部门。以他世故圆滑与精明,加之家族的鼎力相助。十几年的光景,他从最基层的科员,坐到了一局之长的位置。可谓要风有风,要雨得雨,风光不与四时同。几次见面,他都对我的自甘平庸与迂腐,感到迷惑不解。怎么那么不求上进呢?我也只是一笑了之。
  
  没过多久,利欲熏心的他,终于身陷名利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在将要退休的年纪,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我和几个老友前去探望,他痛哭流涕,悔不该当初。
  
  如今,我和那些自甘平庸的同事们,都已经退休在家,或者含饴弄孙,或者四处旅游,享受着悠闲的退休时光。而那位一心要出人头地,满脑子升官发财的同事,却要在铁窗里度过一段漫长岁月,用清苦的生活去偿还那曾经不该拥有的纸醉金迷、喧嚣与奢靡。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深陷困局而不自知。或者,他是心甘情愿深陷其中,不愿醒来,也不愿自拔。
  
  这或许就是问题之所在。
  
  惑而不自知,如何不惑?惑而不求解,怎能不惑!甘愿深陷困局,无异于自甘堕落。
  
  现代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没有谁不知道《红楼梦》里面那首《好了歌》。没有谁读了《好了歌》而不解其中之含义。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从那个迷局中出来?
  
  俗人走不出。柴米油盐,功名利禄,妻子儿女,哪一个不是关乎生活日常,哪一个不是牵肠挂肚,哪一个能够轻易舍弃;出家人走不出。吃斋念佛,晨钟暮鼓为什么?还不是想着早日修成正果,谋他一个仙风道骨长生不老。庸人走不出,富贵者也更加走不出去。明知道是一个惑,却无处可解。
  
  惑,即生活。
  
  有些惑需要一点一滴的生活去解答。有些惑需要一年一岁的日子去感悟。认真生活,恪守初心,便是不惑。有些惑需要自省。不断向生活求证,不断向身边的人请教。有了困惑,要及时走出来,走好自己人生路。而那些深陷困局而不自知的人,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别让一念之差,从困局,到警局。
  
  我更喜欢《论语》里的另一段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什么是“知者”呢?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何处去。或许,这“知者”更应该是“智者”的意思。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东方玉洁    时间: 2021-10-21 10:19
原来何老师已经退休了,真让人羡慕,我还有十多年要熬。
也许,正是到了您这个年龄,才真正解惑了,尤其对我这样还在迷茫挣扎中的人来说,责任一日不了,惑即一日不解。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1-10-21 10:47
洗涤人心灵的文字。不惑于心,明鉴于心。纵论不惑,在先贤前哲间自由行走。文笔开阔,思路清晰。以孔子起笔铺垫,以自我与同事间的故事论述人心不同,追求也就不同,同事的内卷之心,出走的终是一条不归路,古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是古人在时间的印证下总结人对世间人心态的总结。只是不是所有人能以平常心态去认知生活,名利之心深锁其思,终被名利误。参照故事,打开格局是本文的主旋律。欣赏,问好!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1-10-21 10:56
做事不投入,不用情,则人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激情。而过于投入、动情,就容易当局者迷,被眼前的事物迷惑而看不到大局和前景。
年轻人应该有激情,惑了、错了还可以重来。到了四十中年,见识广,受伤多,就应该汲取经验教训,不被虚幻的名利迷惑。
“知”在古文中是“智”的通假字。
问好何老师,冬安!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1-10-21 11:35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0-21 10:56
做事不投入,不用情,则人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激情。而过于投入、动情,就容易当局者迷,被眼前的事物迷惑而看 ...

你的日子可过得快了,就到冬天,像是要给南方的我寄一天飞雪来。
作者: an安    时间: 2021-10-21 12:16
人们只记住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其实前面还有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是前提,没有这个,后面的全都不成立了。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1-10-21 13:34
都是哲学家,这叫活明白了。能做到真不容易。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1-10-21 14:20
喻芷楚 发表于 2021-10-21 11:35
你的日子可过得快了,就到冬天,像是要给南方的我寄一天飞雪来。

不是我们想过得快,是自然的安排。这里的春秋两季,用当地的话说,“啪”地就过去了。
你要雪花啊?用这里的话说,你要了我们的“短”。总要隔几年才会下一场像样的雪。有文为证: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了,还没有下过一场能令人念想的雪,流感悄然从阴沟里探出头来,窥伺着人群。前些天刚将老灶王送上天宫,不知他老人家有无向天帝求雪,还是顾忌龙王的脸色,假装被糖瓜缠住了口舌?……无雪的冬天,仿佛无鱼的静湖,无酒的盛宴,无书的闲暇,无友的寂寥。年节可以没有炮竹,而冬季不能没有雪啊!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1-10-21 14:30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0-21 14:20
不是我们想过得快,是自然的安排。这里的春秋两季,用当地的话说,“啪”地就过去了。
你要雪花啊?用 ...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1-10-21 15:34
惑而不求解,怎能不惑?

何老师博学,所悟所解通透。赏读学习了!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42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21-10-21 10:19
原来何老师已经退休了,真让人羡慕,我还有十多年要熬。
也许,正是到了您这个年龄,才真正解惑了,尤其对 ...

上班的时候,看见那些优哉游哉的老人们,真是羡慕,什么时候才能熬出朝五九晚的日子呢?
老了,才真切体会到,年轻真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42
喻芷楚 发表于 2021-10-21 10:47
洗涤人心灵的文字。不惑于心,明鉴于心。纵论不惑,在先贤前哲间自由行走。文笔开阔,思路清晰。以孔子起笔 ...

谢谢版主这么精彩的点评。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46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0-21 10:56
做事不投入,不用情,则人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激情。而过于投入、动情,就容易当局者迷,被眼前的事物迷惑而看 ...

是啊,生活就是这样,惑与不惑,就像错与不错一样,年轻的时候,可以错,也可以惑。
过了不惑之年还去错,还去惑,确实不智了。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48
an安 发表于 2021-10-21 12:16
人们只记住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其实前面还有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是前提,没有这 ...

嗯,这段论述是说学习,我是顺手牵羊过来了。
谢谢安。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49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1-10-21 13:34
都是哲学家,这叫活明白了。能做到真不容易。

其实哲学家是不说的。
像我这样不知深浅,是诸事不明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51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0-21 14:20
不是我们想过得快,是自然的安排。这里的春秋两季,用当地的话说,“啪”地就过去了。
你要雪花啊?用 ...

我们这里秋雨勤,到如今也没有下雪。
还是不太喜欢下雪,天冷路滑。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2 09:53
云馨 发表于 2021-10-21 15:34
惑而不求解,怎能不惑?

何老师博学,所悟所解通透。赏读学习了!

谢谢云馨。
我是不知者无畏,什么都去说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1-10-22 10:56
等我退休了,一个月领几千工资,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一年跟两次团旅游,没事就找几个大妈跳广场舞去,绝对“不惑”。但退休前还是惑的:父母没有养老金,一旦病了,怎么办?孩子还在上学,毕业后工作怎么办?上班路程远,每日开车太累,当地买房子又太难,怎么办……惑得太多了。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1-10-22 20:16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1-10-22 09:51
我们这里秋雨勤,到如今也没有下雪。
还是不太喜欢下雪,天冷路滑。

各有浪漫诗意,各有生活不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4 10:04
水如空 发表于 2021-10-22 10:56
等我退休了,一个月领几千工资,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一年跟两次团旅游,没事就找几个大妈跳广场舞去,绝 ...

年轻有年轻的惑,年老有年老的惑。
上班的时候,我也曾想过,等到退休了,一身自由了,便左牵黄,右擎苍,老夫聊发少年狂去,嘿嘿,退休之后更加不自由了。
个中滋味,带老弟退休后慢慢品尝吧。
谢谢来读。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1-10-24 10:06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0-22 20:16
各有浪漫诗意,各有生活不便。

是啊,这个世界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谢谢煮字。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21-10-26 20:17
不惑,就是不困惑。欣赏
作者: an安    时间: 2021-10-27 17:51
最近流行一个词:调教老妈。新旧观念冲击下,“惑”不单行。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21-10-28 11:21
这个时代,安然退休已经是大事了。
“好了歌”是唱给别人听的,做曲者唱歌者都做不到。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