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大美彭城——我的城】黄楼 [打印本页]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1 09:19
标题: 【大美彭城——我的城】黄楼
本帖最后由 蛇珠 于 2022-2-11 09:41 编辑

         【大美彭城——我的城】黄楼

                  蛇珠

  我的爱永远有教不完的学生,推脱不了的社交活动。总之一句话,就是没有陪我玩的时间。我找不到别人陪我,再说,就算我找到了,我也不敢让人陪啊。我的爱,别看他自己不陪我,天天做甩手自在王,但别人陪我还真不行,他就是这么不讲理。问题是他的小脸儿一拉下来,我又不忍心看,瞧他阴着脸,弄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反倒像我给了他气受似的,我的满腹委屈倒没有地方讲理去了。到头来我的心比他软因此更疼,所以只能由着他,以免自伤。不过,他想把我看死也没门,我出门看苏轼,找苏轼一起玩,我邀苏轼一起陪我逛彭城,想来他该哑口无言,无话可说了吧?哈哈,怎么样?我的自得其乐,其乐融融吧?!

  在彭城找苏轼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里到处都有苏轼的身影,是最容易找到的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我不知道别人统计过没有,但我在彭城走过的地方遇见的苏轼是最多的,他甚至是彭城的无所不在。许多人在彭城成了名人,功成名就,甚至成了一方霸主,成了皇帝,却都难免毁誉参半,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与记忆。没有留下遗憾的可能只有那个半人半神的彭祖,和这个货真价实的人中龙凤的苏轼!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念想与敬仰!

  天上聚拢了什么样的云,很少有人去看它。甚至天上有一轮太阳,我们也会好几天不拿正眼去看他一下。至于那轮月亮,甚至都有好几个月了,我发现我都忘了她!但还是有有心人,不但看见了天上的流云,甚至看到了地震云,还把它拍了下来。只是地震没有来临之前,没有人敢去说它;而地震发生了以后再说它,又有点儿马后炮的嫌疑。没有办法,这是一个敏感话题,只能事后议论。

  什么叫敏感话题呢?就是我们惧怕的威力,不可以去触碰去评说!就好像缄口不语,我们就能够躲避它!但那些灾难依然会如约而至。这次掠过彭城的地震是如此之小,小到就像是偌大的一个地球,轻轻的伸了一下懒腰而已。他睡得累了,这样舒缓一下自己的身体,把自己躺平,地面也就更平稳了。

  通往阳台的落地玻璃拉门儿,因为上下太高,所以震动起来,它的响动也最厉害,我很明白,这是地震了,因为床也跟着摇了起来。过后,我很奇怪,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呵呵一笑,失声说到:“呵呵,地震了。”趴在我腿边熟睡的两只猫咪,立起脑袋,支棱起两只耳朵倾听,却一点也没有想奔跑的意思。我知道地震这就算是过去了,而且没有再来的意思。因为动物都有预知危险的本能,他们没有恐惧的意思,只是好奇地张望那扇玻璃拉门儿为什么在抖动,在响动?

  但我还是把自己打理得更整齐一些,在室内来回地转了几圈儿,也拉开窗户,向周边的四下里望了望,外面非常的平静,一片祥和。我不是一点儿也不害怕,当我呵呵过后,知道地震已经结束了,反倒紧张得心怦怦地狂跳了起来。我不知道我的爱那一刻是什么表情,因为他不在我的房间里。就因为他不在我身边,我才心里砰砰跳的。

  许多人亮了地震云在小视频里,于是想到现在很火的一首歌的一句歌词——我的天空,乌云聚拢。其实歌里说的也不是他头顶的那片天空,而是心里的一方晦暗天地。《这一路》这首歌里有一句话,我觉得像是为苏轼量身定做的——这一路真的越走越痛!

  但苏轼什么也不怕,什么话在他那里都不是敏感词。他不站在任何人一边,他只和道义站在一起。即便这道义触犯了奸佞之徒的利益,而让那些人疯狂地给他的仕途下绊子,让他一路下滑,他却依然我行我素,痴心不改。苏轼越远离京城,远离昏君与贪官污吏,他的心性越澄明,睿智越通透,人性越豁达!

  五省通衢的牌坊,当年修建的时候和后来历次重建的时候,一定都是当时庞大的一个地标建筑。还有那座赫赫有名的黄楼,虽然只有二层,在当时一定也是一座精致的庞然大物。但现在我站在离它五十米开外的地方看着它,就像是看一个微缩的景观。与它比邻的高楼大厦相比,它就像是一个幼儿手里的玩具。但它内聚的内涵,依然让它在精神层面强大无比。五省通衢是它地理位置的强势,而黄楼的功绩都在苏轼一人身上。

  当年彭城大水,黄河泛滥之时,富人惜命,不顾家当只身逃亡,而穷人无牵无挂,更是抬腿就走,弃城成了人们最轻易也是最轻率的选择。是苏轼当机立断,身先士卒,誓与城池共存亡。才力挽狂澜,堵住外逃人员而一同修堤筑坝,抗洪救险,才保住彭城,没有任它被洪水肆意洗劫而变成泽国,并且最终驯服了黄河这匹烈马。

  苏轼治理黄河的力度,决心,与功效,一直激励着后来的人们。这条黄河泛滥的时候是灾,但它平安畅流的时候,又给两岸送来无尽的福祉。它滋润的大地,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是苏轼这个太守领导有方,是他的亲力亲为,与民同在,才有了这次抗洪救险的大捷。苏轼为了纪念人们同心同德的万众一心泰山移的丰功伟绩,而修建了这座黄楼,但黄楼却在日后成了人们纪念苏轼的最风光的一道风景线,成了纪念他自己的一座丰碑。时光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与五省通衢牌坊比邻的这座黄楼,甚至比五省还重要,因为它是通往这五省通衢的镇衢之楼,更是黄河古道的镇河之宝。苏轼修建黄楼不只是为了庆功,他的初心是为了镇住黄河的河妖,让黄河之水顺顺当当地在彭城地界流淌,不要动不动就兴风作浪。初建的黄楼是一座土楼,取水来土掩之意。黄楼确实镇住了黄河的泛滥成灾,后来的黄河改了道,说不定就是被黄楼吓跑的,也未可知!

  如果苏轼站在今天的五省通衢牌坊前,顺着中山路往南看,他看见的景观应该就是当时他心里的极乐世界。中山路是彭城南北走向的一条繁华路,道路两旁商厦云集,安居乐业的人们熙熙攘攘在这条路上愉悦徜徉。而这条路只是彭城诸多康庄大道的一条路而已,纵横交错的许多大道,编织出彭城的淮海经济中心的宏伟蓝图,正向未来美好地扩展发散。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22-2-11 10:47
欣赏老师新作,祝老师新年快乐!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1 18:42
匡建华 发表于 2022-2-11 10:47
欣赏老师新作,祝老师新年快乐!

谢谢建华欣赏鼓励
新春快乐!
作者: 小米    时间: 2022-2-11 19:41
珠珠洋洋洒洒歌颂了苏轼在彭城建功立业,苏轼泉下有知,应该会倍感欣慰了。问好!
作者: 姚玉凤    时间: 2022-2-11 21:52
苏轼为了纪念人们同心同德的万众一心泰山移的丰功伟绩,而修建了这座黄楼,但黄楼却在日后成了人们纪念苏轼的最风光的一道风景线,成了纪念他自己的一座丰碑。时光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2 16:20
小米 发表于 2022-2-11 19:41
珠珠洋洋洒洒歌颂了苏轼在彭城建功立业,苏轼泉下有知,应该会倍感欣慰了。问好!

谢谢小米欣赏鼓励
新春快乐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2 16:21
姚玉凤 发表于 2022-2-11 21:52
苏轼为了纪念人们同心同德的万众一心泰山移的丰功伟绩,而修建了这座黄楼,但黄楼却在日后成了人们纪念苏轼 ...

谢谢玉凤版主来访
新春快乐
作者: MLMC    时间: 2022-2-12 21:47
标题,是否,改为——苏轼与黄楼?或者别的。仅仅是黄楼为题,有些简单了。也许吧?
作者: MLMC    时间: 2022-2-12 21:49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2-2-12 21:53 编辑

地震云,什么样?蛇珠是否方便——放在这里看看?学习一下。好像能够传在这里。
欣赏佳作,充满正能量的散文,欣赏点赞,问好蛇珠!华夏有苏轼,真的是天赐全民!
这是全体中国人的福气!一位苏轼,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与正能量!令人万世敬仰!

怎么觉得,蛇珠找到了天人,还不知足?还在朝三暮四?



作者: xam720    时间: 2022-2-13 08:49
文章着重介绍了苏轼在彭城的功绩,文章具有历史性和趣味性,开篇却仍不离开爱的主题。欣赏,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2-13 09:17
特意在地图上搜了一下彭城,在徐州么?很欣赏楼主的文笔。致意。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3 19:10
MLMC 发表于 2022-2-12 21:47
标题,是否,改为——苏轼与黄楼?或者别的。仅仅是黄楼为题,有些简单了。也许吧?

问题是这个黄楼不是苏轼的那个黄楼,是遗址上无数次翻盖的,所以没有办法描写它
谢谢米粒满仓老师的热情提醒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3 19:16
MLMC 发表于 2022-2-12 21:49
地震云,什么样?蛇珠是否方便——放在这里看看?学习一下。好像能够传在这里。
欣赏佳作,充满正能量的散 ...

在火山小视频有许多,打开搜索就行
俺家那家伙就知道助人为乐,根本没有时间陪我玩,我还能整天坐在家里变傻子呀?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3 19:18
xam720 发表于 2022-2-13 08:49
文章着重介绍了苏轼在彭城的功绩,文章具有历史性和趣味性,开篇却仍不离开爱的主题。欣赏,问好!

谢谢雪飞欣赏鼓励
新春快乐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2-13 19:19
李子四 发表于 2022-2-13 09:17
特意在地图上搜了一下彭城,在徐州么?很欣赏楼主的文笔。致意。

就是徐州,一个越来越美丽的城市
谢谢来访欣赏
新春快乐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