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老院牛声 [打印本页]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1 18:05
标题: 老院牛声
  前几天,嫂子打电话说我家老院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傍晚时分,老院传出一阵儿哞哞的声音。月亮升起,有人还看见我家老院南边的牛棚里卧着一头老迈的大黄牛,它的大嘴巴夸张地蠕动,脖子上的小铃铛叮叮当当。

  老院在村子最北边,大概建于清朝,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背后一条路通向河滩。老院高于周围民房,厚砖碧瓦,特别牛气。西墙外一棵老槐树上老鹳常天价飞进飞出。南边是县城,村子往南扩张,越来越大,老院子一直在断后。我都不记得多久没有回过老院了。有一次路过,看见院墙倒塌,北屋里从里往外都是蒿草。

  我爹兄弟四人都是农民,除了二叔,分散居住在村子各处。老屋经年没人住,闲置破败。恰好最近有个城里人想买我家的老院。大家一致同意,价格都说好了,就等着拟协议。谁知发生了这等咄咄怪事。

  难不成我爷喂了十二年的老牛死而复生?

  那时我爷还年轻,头系一块羊肚子毛巾,宽棉裤腿扎得老紧,和我奶住在北屋里。爷身材不高,精瘦,胳膊和鞭子却甩得长,那鞭子一甩一个准,鸡蛋大的石头能被我爷一鞭子抽到半空,队里经他手养的牛乖得一点脾气没有。犁田耙地,拉磨碾场,一贯老实本分。

  我奶患了多年肺气肿去世的那一年,家分了,地也分了,老院剩下我爷一个人。他在南屋起个食槽,花三百块钱牵回一头壮年的黄牛,拴在房梁上,铡了一屋子芦子草。我爷坐在夕阳下的台阶上,通知我爹兄弟四个开会。兄弟四人正在各家的责任田里忙活,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火急火燎聚到老屋,但见檐子底下漆了一块黑板,上写着:老大,南岗子。老二,老木井。老三,渠南里。老四,核桃地。老五,鏊子疙瘩。我爷在生产队当过记分员,他写的是各家分到的田。

  全家合养一条牛。以后哪家用,提前招呼,在黑板上排队。

  能轮过来啊?三叔想在河滩承包几亩地种生地,他不同意。

  能!用完牛的负责拉草料。

  我爷说完就去南屋,拿起一把毛刷子,一点一点顺着黄牛的脊背抚摸,然后拍拍它的屁股。到了晚上我爹拉过来一车玉米杆,五叔移来一口大黑缸,挑了两担水。三叔拉了一三轮车花生蔓子。牛的草料晾晒得满院都是,老院飘着青草的涩味。我爷把各家用牛的日子写在黑板上,五点钟起来给牛拌料,按时按点到达地头。黄牛只听我爷口令,埋着头,弓着背,死命地拉,干完活我爷牵着牛就回家歇着去了。下午自然有人来送草料,得空和我爷铡上半天草,婶子们端着麦麸倒进南屋的另一个缸里。

  院里只有我爷和牛,整得像一连人驻扎似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哪家需要我爷和牛就去哪里。村民说我爷是根桩子,兄弟几人是围在他周围一瓣一瓣的蒜。我爷听了这话,戴羊肚子毛巾的脑袋扬得高高的,牵缰绳的手背在身后吼了两句乱弹。

  一大家二十几口人,农忙时候特别是遇上大旱,灌溉过的田是不等人的,老牛还得有足够的时间缓缓,黑板上排队就有人加塞。那天三叔要用牛起地黄,我家也要提早播小麦。我爷一早牵着牛去了我家的田里,三叔等不得,赌气去镇上牵了一头大黄牛回来。

  三叔有了牛,几亩地黄三天就起完了。

  可我爷不高兴了。他推开三叔的门,直接进牛棚解下牛绳,往簸箕里拍了一千块钱,牵了牛就走。我三婶从房里冲出来去夺缰绳,被我爷推到。一屁股坐在地上膝盖拍得山响,大骂我爷是强盗,是霸王,把他家的牛没收了。

  一家人只能一起用牛。我爷甩了一句话。

  我爷管着两条牛,兄弟几个排队就不紧张了,饲料和麦麸轮班送,我爷铡草、喂牛、犁地,牵牛到河边喝水。钥匙放在门轴底下,一家人都能进来,送草,挑水,翻晒不误事。

  多年后,村里有了旋耕耙、收割机,黑板上许久没人排队了。后来我爷买的那头牛老死了,南屋里又成了一头牛的天下。草木茂盛的河滩开垦成一块块的良田。秸秆还田,草料也少有人送了。村子南边有个养牛场,大批量收购秸秆。我爷老了,老牛越来越瘦,老院风烛残年。

  我和妻子从城里回来,把车停在老屋后边。黄昏后的老院更加破败,屋顶竖着的瓦松随风摇摆,前檐落了瓦的地方几根椽头在风雨中已经腐烂。院子里杂草丛生,南屋倾斜,屋顶一角坍塌,只剩下几根肋骨支撑着,仿佛咳嗦一声就会变成废墟。透过剥蚀的矮墙,远处灯光闪烁,一辆汽车正从旁边鸣笛驶过。

  夜来临了,草丛里有虫鸣,我屏息静气等待着嫂子描述的诡异的响动出现。风从头顶轻轻略过,院子里一片漆黑,一切空荡荡的。妻子有点害怕,催促我赶紧回家。我突然听到一声闷闷的牛叫声从南屋传来,清晰的牛铃叮咚作响,直达我的血管。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真的老牛在叫。你听。

  妻子茫然地望着我,静静听了几分钟,摇了摇头。

  你仔细听。是老牛在叫,还有爷的咳嗽声。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王排    时间: 2022-6-21 21:09
欢迎老师,感谢支持。
作者: 王排    时间: 2022-6-21 21:22
本帖最后由 王排 于 2022-6-21 21:24 编辑

牛是农家宝,耕地少不了。时光倒带于十二年前,围绕一家人用牛养牛而展开的故事,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是有风有雨,有情有义,着重描绘了我爷与老牛之间的感情。
文笔细腻 ,情感饱满,散文诗一般的温馨回忆,蛮动人的篇章。
欣赏老师大作。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2-6-22 09:12
我爷是根桩子,兄弟几人是围在他周围一瓣一瓣的蒜。
这根桩子是家族的精神领袖,虽然不在了,但精神不倒。
儿女们开枝散叶各奔东西,但家族和睦互助的精神不散。
老宅院在,牛声不断就是证明。可惜物是人非,已经远去了……
作者: 荷花淀派    时间: 2022-6-22 09:28
这篇小说短篇不长,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故事里的那些小细节,作者呈现到位精准。每个画面和场景都很真实生动。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22-6-22 11:06
农耕时代牛是主劳力,现代社会牛是心头的念想,人总是喜欢在回忆中淘一份生活的真,为这真活着也挺不错。问好古琴。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22-6-23 17:27
 你仔细听。是老牛在叫,还有爷的咳嗽声。欣赏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2-6-23 20:52
以前都是牛耕地,现在没有了。

欣赏佳作,问候老师。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09:58
王排 发表于 2022-6-21 21:22
牛是农家宝,耕地少不了。时光倒带于十二年前,围绕一家人用牛养牛而展开的故事,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是有 ...

谢谢辛苦阅读,祝好!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09:58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2-6-22 09:12
我爷是根桩子,兄弟几人是围在他周围一瓣一瓣的蒜。
这根桩子是家族的精神领袖,虽然不在了,但精神不倒。 ...

师兄看懂了。每次看到你的评论,都会揭竿而起,再来一篇,哈哈。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09:59
荷花淀派 发表于 2022-6-22 09:28
这篇小说短篇不长,却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故事里的那些小细节,作者呈现到位精准。每个画面和场景都很真实 ...

谢谢辛苦阅读,祝好!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09:59
千幻烟 发表于 2022-6-23 20:52
以前都是牛耕地,现在没有了。

欣赏佳作,问候老师。

谢谢辛苦阅读,祝好!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09:59
yugongjin 发表于 2022-6-23 17:27
 你仔细听。是老牛在叫,还有爷的咳嗽声。欣赏

谢谢辛苦阅读,祝好!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09:59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22-6-22 11:06
农耕时代牛是主劳力,现代社会牛是心头的念想,人总是喜欢在回忆中淘一份生活的真,为这真活着也挺不错。问 ...

谢谢辛苦阅读,祝好!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2-6-24 15:25
阔以,阔以。按小说的标准,是合格的。
按好小说的标准,是不行的。算回忆性散文,能得高分。
小说有小说的好标准。显然,这不是好小说。
只是眼下,小说情节淡化,叙述散文化。
还有砖家我这样的整天说胡话。。。
太不像话。。

作者: 香薰古琴    时间: 2022-6-24 18:23
fonyuan 发表于 2022-6-24 15:25
阔以,阔以。按小说的标准,是合格的。
按好小说的标准,是不行的。算回忆性散文,能得高分。
小说有小说 ...

哈哈,你尽管砸。发出来,就是让你砸死的。你懂得。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2-6-25 10:11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2-6-24 18:23
哈哈,你尽管砸。发出来,就是让你砸死的。你懂得。

我没有砖啊。
我就是来逗个乐。
你我都是老年人了。
乐乐又何妨嘛
这就像打麻将,输赢已不重要。
开心才重要。
作者: 无才浪子    时间: 2022-6-25 13:21
独自带孙子,乱事多,好久都没读,没写了!这段时间居家隔离,孙子不用我操心,来读老师的大作!
作者: 临沂风铃    时间: 2022-6-25 18:47
散文化的叙述方式,喜欢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22-6-25 19:36
牛是农家院里永不消亡的精神,牛声便是这种精神的遗留迹。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