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22-6-30 12:47 编辑
24日那个夜晚,风雨大作。半夜醒来,觉得气闷,便打开窗户,听风把雨点吹得四处飞溅,看对面楼有人影闪动——这情境我熟,几年前的这个时间,我也曾苦守在电脑前等着高考分数线的结果。一时有了感慨,也便信口胡拼一首:推窗闻雨骤,楼北影踟蹰。夜半清风起,长嗟伴短吁。
入睡后再醒来,天已放晴,忙完手头的工作,蓦然发现手机里已经有了好几个未接电话,均是座机号,显示号码除了浙江就是安徽,而且都无一例外被标记了“骚扰电话”。我可有一阵子没这么频繁地接到这种电话了——我的隐私又被通讯公司“卖”了一把——这是针对高考结束后的诈骗行动吧!
想想,这还真是个骗子横行的时代,简直无孔不入。其实,骗子这种行业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庄子说过: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窃钩者最多算是小偷小摸,但窃国者则需要大智慧,而成为骗子的前提条件就是智慧。周幽王烽火欺骗诸侯没有技术含量,但徐福用长生不老药骗了秦始皇可谓大获成功。这些算是丑陋的行径,然而那些被我们推崇的纵横家也多数是骗子,苏秦死了还能用骗术忽悠了四个刺客,才有了“二百五”的鼻祖;张仪用六里土地诈称六百里,骗得楚怀王三尸暴跳。
大骗子有大格局,小骗子有小智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骗子是与时俱进的,各个时代的生存环境不一样,骗术的层次也不一样。80年代有气功术和“红茶菌”,90年代就得更新到“易拉罐中奖”,到了2000年前后,骗子开始搞传销,几年后传销改为直销,随即骗子在电线杆上贴广告:富婆高价求男人帮着怀孕——甭说真的去出力挣钱了,就是想想也挺美呢!再后来正式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发达,行骗的难度增加,演技要求极高,所以电视节目中的冒牌“老中医”都具备了影帝的潜质。接下来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信息开始闪亮登场,我接到的就是这种电话。
对于骗子,我没有像对盗贼、罪犯那般痛恨。因为我觉得这也是一门古老的职业,是高智商来忽悠低智商的一个过程。被骗的人不能说活该吧,但多数是因为自身贪婪的弱点被骗子抓住,才一步步走入圈套。当然,有些人是带着戒备心理被骗的,这就要求骗子还要掌握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么一说,当个合格的骗子还真不容易呢。
我对骗子多少带些宽容的意味,还是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骗子。台上讲廉洁,台下被调查,这算不算行骗?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算不算行骗?体制内老师在课堂上不讲要点,回家开小班挣黑钱,这算不算行骗?更不要说天下论文一大抄,机关学历半假冒了。鲜花不败、垃圾常在;妍媸并存,方为世界。没有绝对干净的地球,也没有绝对单纯的人心——细究起来,我们都会骗术,都有行骗的动机或举动。
这阵子关注了一些百家号——各地名师给学生们讲写作。收费或免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首先得懂写作。各位名师撸胳膊挽袖子上阵了,带着学生们仿写“金句”,说穿了就是大文贼带着小文贼在抄袭搬运;另有一些名师赤膊上阵,以孩子的口吻来写同题作文,且美其名曰“下水作文”,且不说一脸老褶子强行做出牙牙学语的样儿有多恶心,就说这种方式不过是用模板套路住学生,让他们跟着以胡骗乱造的形式来“填空”;更无耻的是一位著名的名师,居然以改学生作文作为炫耀的资本——是你应试还是学生应试?你给她改好了一篇,那下一篇怎么办?其他学生怎么办?你挨个改好?就算你做到了,她们不照样啥也不会写吗?
这些所谓的教育工作者,束缚学生个性,扼杀孩子创造性思维,这个是他们能力不足,写作本非体制内老师的专业,不会教——倒也有情可原。可恶的是他们居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拿这种误人子弟当成了金科玉律来传播。我不过提了点中肯意见,纷纷下手把我拉黑!
他们是真骗,祸害孩子都不带眨巴眼睛的,但人家骗得心安理得,骗得趾高气扬,这让其他上不得台面的小骗子们不得不自惭形秽。
骗子们骗得风生水起,而我对骗子们表示了一点理解,这皆是世风日下的体现。不知不觉中,经济社会的压力改变了底层百姓的品性,“厚黑学”在快节奏和生活中变得尤为重要。习惯成自然,就连我们这些看客也很难真正的愤怒起来。
人说社会需要愤怒,但真正的愤怒有多少?网络自媒体横行,为了流量,连愤怒都含着不同比例的水分,看吧,连情绪都有可能在行骗,骗那些智商不够的评论区粉丝们。
眼下,我们玩的这个论坛貌似和文学有关,但文学圈难道没有骗子吗?且不说骗女弟子上床、忽悠男弟子请客的,就说这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真的热爱文学,还是为了到朋友圈显摆一圈?远的不说,我常看到某些作者在文章里写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是酷爱平仄,又是关心马路,结果有人善意地提点意见,马上急头酸脸,这种文字与性格极不协调的“两面性”,算不算得上是另一种骗术呢?
|